沒有研發之根的「完美日記」,與歐萊雅差在哪裡?

2020-12-15 礪石商業評論

礪石導言:完美日記的品牌願景是「打造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歐萊雅」,但歐萊雅的成功,不僅是品牌和營銷的貢獻,更是強大的科技與研髮結出的碩果。完美日記在依靠流量迅速佔領一部分市場之後,未來或許還有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就是補上研發的短板。

礪石商業評論作者 劉戈 | 文

「口罩打敗了口紅」,在疫情裡遭受重創的行業,化妝品名列其中。戴上口罩的女孩們,化妝的意願明顯降低,天貓美妝品類在2020年春節期間的銷售額,比2019年同期整體下降了30%。

不過,在黑天鵝陰影下,依然有公司逆勢而上。就在今年3月初,完美日記完成新一輪1億美元融資(老虎全球管理基金領投、厚樸基金和博裕資本跟投),投後估值已達20億美元。

這家創立於2016年的公司,短短3年多的時間就在美妝市場佔據了巨大份額,並創造出無數銷售奇蹟。2018年雙十一,完美日記90分鐘銷售額突破1億元,2019年的「618狂歡節」,僅用一小時就榮登天貓彩妝第一名。

在此之前,化妝品市場幾經洗牌,已經幾乎難覓中國本土品牌身影。甚至早先一些中低端普通化妝品品牌也逐漸銷聲匿跡。在國內市場日益擴大的同時,本土品牌不但沒有逐漸成長,反而節節敗退,在時尚領域裡這似乎成為一個普遍現象。我曾經撰文專門討論過這一現象,將主要原因歸因於電商的崛起。

因此,完美日記這樣的國產化妝品品牌,在彩妝這個細分領域的出現,十分值得關注和研究。完美日記自己對標歐萊雅,這種可能性是否存在呢?

1

將性價比做到極致

完美日記創立於2016年,創始人之一的黃錦峰是御泥坊——一家小有名氣的本土面膜企業的前高管。完美日記官方對品牌的誕生是這麼介紹的:「哈佛大學的品牌創始人和英國時尚設計師在倫敦相遇,希望有機會把歐美彩妝風尚帶回亞洲,在視覺形象上有所突破。」

2016年底,全國擁有化妝品生產資質的企業大約有4798家,但幾乎沒有形成品牌效應的企業。中國彩妝市場主要被歐美日韓品牌線佔據,往高端走有法國、義大利的阿瑪尼、蘭蔻等大品牌,往中低端有歐萊雅、美寶蓮和日韓平價彩妝,幾乎難覓本土品牌蹤影。

完美日記從中看到了機會,「不是每個人都能承擔得起幾百塊的美妝產品。」創始人有過打造線上「第一面膜」的經歷,深知營銷的威力。只要找準目標消費群體,就有可能打響品牌第一戰。

完美日記把目光鎖定在「Z時代」年輕女性,即95後和00後,她們大部分還是學生,正處於熱切追求美的階段,但消費能力有限。同時,她們追求個性化,對國貨的接受度也更高。有了消費者畫像,產品內核也呼之欲出。

首當其衝的是性價比——這也是中國大部分消費品牌主打的賣點。完美日記大部分產品都在百元以下,一支阿瑪尼的唇釉要三百多,完美日記只需要五六十,而上嘴效果「幾乎沒有什麼區別」。

眾多的國際大牌產品都在中國工廠生產它們的產品。完美日記的代工廠基本都是大牌合作商,其三大主要代工廠科絲美詩、瑩特麗和上海臻臣,同時也為迪奧、蘭蔻、阿瑪尼、歐萊雅等國際頂級彩妝品牌代工。在營銷過程中,明裡暗裡強調和國際大牌同廠生產,讓完美日記站穩「大牌平價替代品」的定位。畢竟,往臉上塗抹的精細化工產品,來自於什麼樣的工廠,是姑娘們能夠接受的第一道門檻。

在視覺設計上,完美日記也將「性價比」呈現到極致。其整體品牌調性往歐美一線品牌靠攏,無論logo設計還是官網風格,都走大氣高端路線。在產品包裝上更是注重高顏值,例如,和國家地理聯名的眼影盤,將大自然的五彩和眼影結合;和Discovery探索頻道合作的「探險家十二色眼影盤」,以斑虎、鱷魚、冰狼、小豬等動物為主題,設計對應的眼影色系,直接擊中Z時代消費者的「癢點」,創下每秒售出48盤的紀錄。

2

「爆款法則」製造者

從聯名系列就可以看出完美日記在營銷上的突出。自誕生起,該品牌「爆款」不斷,甚至被稱為「爆款法則」製造者。

那麼,究竟有哪些法則?

首先是上文提及的聯名合作。聯名其實並不新鮮,時尚服飾界已經玩了很多年,近兩年,聯名風潮甚至延伸到食品行業,喜茶、好利來都玩過跨界聯名。

完美日記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把其他品牌偶爾為之的聯名玩成了常態節目。除了Discovery、國家地理,其合作的IP還有大都會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權力的遊戲、奧利奧等等,這其中有長期IP,也有短期熱點。

除此之外,新生代偶像也成為聯名合作對象,甚至連李佳琦的愛犬never,也被完美日記選作「代言人」,推出小狗眼影盤。憑藉著這種敏銳的嗅覺和開放的態度,完美日記可以層出不窮地推出聯名產品,隨時帶給消費者新鮮的刺激,可以說,它們的節奏,完美契合了當下的快時代。

另外一個方式,則是和大牌熱點進行捆綁,緊跟流行趨勢。哪個大牌的口紅或眼影成為爆款,完美日記就會迅速跟隨,推出「平替」,只要市場有爆款,完美日記就一定能搭上這趟便車。

當然,這一切的爆款營銷,都立足於完美日記對社交平臺的廣撒網、深耕種。在消費者能接觸到的幾乎所有在線平臺,從最早的小紅書,到抖音、快手、微信、微博、B站的開屏廣告、內容分發、直播帶貨,都能看到完美日記大手筆的營銷投入。並且,這樣的營銷是精細化的,不同的社交平臺,營銷策略、溝通話術都會跟隨用戶的偏好進行調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完美日記的私域流量運營。私域流量指不需要付費,可在任意時間和頻次,直接觸達到用戶的渠道,比如自媒體、用戶群、微信號等。目前,打造私域流量池最好的陣地就是微信。

而完美日記在微信不僅有近十個公眾號,十幾個小程序,還有幾百個「小完子」個人號,全是實打實的真人,負責為客戶提供美妝諮詢,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私人顧問」。通過這些組合打法,完美日記能夠將具有相似屬性的用戶聚集在一起,進行精準營銷和投放。

3

下一個歐萊雅?

在完美日記的品牌願景裡,「打造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歐萊雅」屢屢被提及。實際上,從它的品牌理念「Unlimited beauty(美不設限)」,就可以看出與歐萊雅的相近之處——歐萊雅「loreal」一詞來源於希臘語「opea」,象徵著美麗。

和完美日記創始人商科背景不同,誕生於上世紀初的歐萊雅,其創始人歐仁·舒萊爾是一位化學家。歐萊雅起步的產品,就是他研發的無毒染髮劑和油質防曬產品。他堅信所有進步之能來自於科學創新,因此,科技一直刻在歐萊雅的基因裡。以精細化工作為行業基礎的化妝品行業,在網際網路時代是否可以完全依靠營銷和代工形成主流品牌,依然難以給出肯定的理由。

歐萊雅集團在全球有近4000名研發人員、20個研發中心,每年研發投入8.77億歐元,過去十年每年申請專利數接近500個,每年更新的新品數量佔到15%-20%。每一個研發中心都有專攻方向,以法國為例,三個研發中心分別為頭髮研發中心,彩妝和護膚產品中心,基礎科學研究中心。

除了自主研發,歐萊雅還會引入合作方,甚至直接收購技術公司。比如,2018年收購加拿大美妝數位技術公司ModiFace。該公司用AR面部追蹤算法,加上攝像頭對用戶面部的細緻捕捉,能夠逼真演繹出不同彩妝在人臉上的變化。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數據,歐萊雅的研發人員有4000人,市場營銷人員也幾乎有同樣的數目。研發部和市場部之間高效互動,研發部門先進行前沿研究和應用研究,然後在產品開發環節,根據市場部捕獲的消費需求,快速成型。兩個部門之間的高效溝通,使歐萊雅能夠快速進行產品迭代,並且針對消費者特徵量身定做適合他們的產品。因此,在化妝品行業,研發和營銷一直是缺一不可的兩條腿。

而像完美日記這樣極度善於營銷的品牌,絕大多數都是貼牌代工的產品,做產品研發不是那麼容易。對初創企業來說,將大把資金砸在產品研發上,是極不划算的事。但是,對化妝品行業而言,研發才是根本,畢竟消費者最終追求的是變美,如果只是流於表面的跟風產品,無法帶給用戶獨特的核心價值。無論再爆款的動物眼影盤,平價絲絨口紅,依然無法長期支撐一個化妝品品牌的建立。在依靠流量迅速佔領一部分市場之後,回頭補上研發的短板,依然是不得不做的功課。

之前在《戴森:用「完美主義」顛覆「性價比主義」》一文中,筆者曾提過流量思維和產品思維的對比,放在這裡也是一個道理。「輕研發、重營銷」,是流量思維企業的通病,殊不知商業是一場長跑,只有練好基本功,才能持續前進。完美日記想要成為的歐萊雅,是一個產品線完整豐富,高中低端全線覆蓋的行業巨鱷,但這只是呈現出的結果,真正應該模仿的,是結果之前的那段漫長艱難的過程。

相關焦點

  • 完美日記離「中國歐萊雅」還有多遠?
    歐萊雅做對了什麼? 3. 完美日記離「中國歐萊雅」還有多遠? 自主研發一個品牌,不僅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還存在很高的失敗風險,因此,自己搞研發不如直接買別人的。歐萊雅之所以能成為化妝品行業龍頭,主要原因無疑就是併購、建立起龐大的產品線。 歐萊雅成立於1907年,創始人歐仁·舒萊爾畢業於巴黎國立高等化工學校,他打造出的無害染髮劑——Oréal染髮劑一炮而紅,成為歐萊雅集團打造化妝品帝國的第一塊基石。
  • 完美日記能長成中國的歐萊雅嗎?
    它就是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逸仙電商。這家公司迅速崛起,用 4 年的時間走過了不少企業十幾年都難以抵達的路程。它佔盡了網際網路創造的新紅利,但想要有更好的未來,依然要面對歐萊雅們面對過的舊問題。逸仙電商的彩妝用戶、KOL、投資人、供應商和員工們一起,拍下了高光時刻的合照。
  • 寫在完美日記IPO狂歡之後:難成中國的「歐萊雅」
    在很多方面,完美日記確實摒棄了過去化妝品公司那套奏效上百年的運轉邏輯。現在,資本市場拭目以待想要看到的,是這個年輕的中國美妝品牌將以多快的速度追趕上它的學習目標歐萊雅集團。完美日記是目前唯一一個從2019年至今阿里天貓平臺「月均GMV均超過1億元」的彩妝品牌。但是,它既沒有像膜法世家、御泥坊那樣深陷於「淘品牌」的烙印,也沒有像丸美、TST等品牌被濃重的微商氣息所環繞。完美日記雖然早期極大借力於在線平臺塑造其品牌力,但它又一直刻意要與各個在線渠道保持距離。2019年年初,完美日記開設首家線下實體店。
  • 國貨之光OR曇花一現?「網際網路版歐萊雅」是完美日記的答案嗎?
    打下來的市場有沒有忠誠度?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競爭壁壘構建到何種程度了?企業還有沒有「自然」的增長空間……換而言之,要解答外界對逸仙電商的兩個問題,根本上其實只需要回答一個問題:這家公司有沒有長期價值?資本加持是國內新興企業潮繞不開的話題,在完美日記背後,站著一眾知名創投機構,包括高瓴創投、真格基金、老虎環球基金等等。
  • 歐萊雅抖音刷屏、完美日記減少投放,為何都能登上雙11銷量榜?
    CBNData消費站(下稱C站)將針對巴黎歐萊雅、完美日記和花西子進行分析,來看看它們怎麼打贏今年的雙11預售大戰,成為「人生贏家」?註:本文中,如非特別標註,歐萊雅指「巴黎歐萊雅」品牌。對完美日記而言,動物眼影盤已經成為品牌最重要的IP。完美日記的官方旗艦店顯示,這個系列已經有11個色號。聯名依舊是完美日記破圈的重要手段。今年3月,李佳琦的狗Never與完美日記聯名,推出小狗盤。今年9月底,完美日記又與中國航天聯名,推出新品玉兔盤。7月上線的羽緞粉餅則是李佳琦深度參與設計的一款產品。
  • 完美日記「變形夢」難圓?
    完美日記創始人黃錦峰曾任御泥坊的COO,因此完美日記營銷打法和早期的御泥坊十分類似,都是「洗腦式營銷」。從小紅書到抖音,從素人種草到流量明星代言,完美日記幾乎沒有放過任何一種可能「出圈」的方法。 這種營銷方式雖然燒錢,但確實有用。創立於2017年的完美日記,在2018年天貓99大促中,就一躍成為彩妝品類銷售冠軍。
  • 公司與行研|80元一支的口紅,撐得起完美日記的野心嗎?
    一邊是資本市場的狂歡,一邊則是完美日記被「嫌棄」的封神之旅。對於一個純線上美妝品牌的定位,一開始一級市場的接受度並不高。獲得真格基金的天使輪投資後,逸仙電商創始人黃錦峰曾經找了幾十家VC均吃了閉門羹。真格基金則持有不同觀點。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王強向36氪回憶,「我們相信,(完美日記)可以成為下一個歐萊雅,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完美日記的IPO劇本
    剛剛提交招股書的逸仙電商成立不到四年,市值40億美元,目標是成為中國的「歐萊雅」,如果沒有意外,它會成為第一家登陸美股的國貨美妝集團。 廣州和杭州的化妝品圈子裡,完美日記像是明星公司般的存在,習慣了悶聲賺錢的老闆們,不太看得懂完美日記,只知道這是一家「很會利用網際網路」做營銷的公司。
  • 完美日記的社交品牌戰略
    而且完美日記對自己的品牌定位非常清晰:打造新時代的歐萊雅,致力於探索歐美時尚趨勢,同時結合亞洲女性面部和肌膚特點,研發一系列「高品質、精設計」的歐美時尚彩妝產品,實現年輕女性「享受色彩,享受生活」的願望。關鍵點在於:探索歐美時尚趨勢,結合亞洲女性特點研發彩妝產品。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更適合亞洲女性的美妝品牌。
  • 「完美日記」新一代美妝獨角獸
    喊熱了國潮美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完美日記。 疫情之下的2020年,堪稱國貨崛起之年。5月10日是中國品牌日,阿里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中國人的購物車裡裝著的有八成都是國貨。 完美日記就是趁勢而起的一個典型代表。完美日記成立於2016年,值得注意的是創始人黃錦峰曾是電商面膜品牌御泥坊的COO。
  • 星空獨家︱完美日記,並不完美
    2016年黃錦峰、陳宇文、呂建華剛從中山大學畢業,便以孫中山先生之號為名,創立美妝電商公司——逸仙電商。2017年逸仙孵化的完美日記品牌創立。此後的三年,借力資本和直播,完美日記「國貨之光」的標籤逐漸坐實。2020年11月19日,逸仙電商(YSG.NYSE)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當日股價即暴漲75.24%,合計實現融資6.17億美元,市值超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00億元)。
  • 完美日記「變形計」,能演好嗎?
    完美日記創始人黃錦峰曾任御泥坊的COO,因此完美日記營銷打法和早期的御泥坊十分類似,都是「洗腦式營銷」。從小紅書到抖音,從素人種草到流量明星代言,完美日記幾乎沒有放過任何一種可能「出圈」的方法。這種營銷方式雖然燒錢,但確實有用。創立於2017年的完美日記,在2018年天貓99大促中,就一躍成為彩妝品類銷售冠軍。
  • 完美日記9個月營銷費20億元,下一個御泥坊,還是中國的歐萊雅?
    快速上市之後,完美日記會步御泥坊的後塵,還是如創始團隊所願,成為「網際網路界的歐萊雅」呢? 9個月花掉20億,完美日記的營銷費用都投向了哪兒? 受20億營銷費用拖累,完美日記今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為負,虧損5億,相比之下,2019年前三季度的營銷費用才8億元。那麼,今年多出來的12億,真的都流入李佳琦和薇婭的口袋裡了?
  • 完美日記:三年IPO,從頂流到內卷
    數量之多,覆蓋面之廣,令人咋舌。由此,完美日記從小紅書先後切入微博、B站、抖音多管齊下,公域流量的紅利嘗盡,私域流量完美日記也不想錯過。在招股書完美日記所謂DTC的打法,並沒有特別過人之處,很快被橘朵、3CE、稚優泉等學習複製並用於反擊逆襲,後浪們正在迎頭趕上。完美日記面對的是越來越內捲化的國產美妝市場。
  • 雙十一將至,完美日記能否坐穩「國貨彩妝一哥」之位?
    完美日記不完美:營銷過度,研發不足資本邦注意到,此次完美日記被傳將上市目的地選在美國的原因是,其與投行接觸後將完美日記定義為一家「電商公司」,而非一家「消費品公司」,這也就直接導致完美日記放棄對消費品公司更為青睞的香港市場。
  • 化妝品新國貨完美日記,花西子們的難題
    「完美日記」用不到三年時間,天貓粉絲就超過一千萬,躋身美妝品牌TOP10之列,創造10億美元估值;還有一家走古風的國貨美妝花西子,今年雙十一銷量同比增長几十倍。2018年天貓雙十一美妝品牌TOP10崛起了新國貨HFP,而到了2019年TOP10卻已不見其蹤影,掉出前十名,取而代之的是完美日記。長江後浪推前浪,花西子今年首次參加雙十一,就坐上彩妝TOP6寶座,隱隱有追上完美日記的意思。
  • 從卡姿蘭到完美日記,廣東人幹美妝為啥那麼強?
    創建之初便進駐天貓的完美日記,抓住社交媒體紅利,從起步時便發力線上,直接圈住品牌粉絲,打破了上一代國貨美妝的經銷商模式。截至2020年12月初,完美日記的天貓旗艦店粉絲超過1500萬,達到卡姿蘭的三倍之多。通過不遺餘力地投放社交媒體、與各類跨界IP聯名合作,完美日記鋪設起了一條營銷渠道,年輕人在哪裡,完美日記就去哪裡。
  • 完美日記虧損上市背後的隱憂:「燒錢式」營銷的成功難以複製
    圖片來源:完美日記官方微博年收入突破30億,過去兩年增長最猛的國貨美妝品牌「完美日記」在上周遞交了招股書。如無意外,完美日記背後的美妝集團「逸仙電商」也將成為第一家登陸美股的國貨美妝集團,其模式和打法也成為行業內外討論的焦點話題。
  • 破產的露華濃,沒落的美寶蓮,為何贏不過國貨之光完美日記?
    11月20日,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在紐交所掛牌上市。首日股價大漲75.24%,市值近500億元。完美日記的創始人黃錦峰曾說:「請給國產美妝一點時間。」如今這個時間沒有等太長,僅用了四年,完美日記就「完美」完成了從初創到上市的極速之旅。為什麼如此之快?
  • 完美日記網評最差,美寶蓮暗沉快,你的呢?
    完美日記小黑蓋粉底液完美日記的粉底液應該是網評最差的了,因為風大紛紛跟風,入手之後效果卻並不怎麼理想。他們粉底液也有很多種,其中小黑蓋是槽點最多的。這款完美日記的粉底液是主打保溼滋潤,也被各大美妝博主推薦過,但是跟風入手的它使用感太差了。粉底液質地很稀,上臉卻非常幹改厚重,一點都不服帖持久。而且這款粉底液卡粉卡到懷疑人生,妝效一點都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