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的基礎知識,初學者必讀

2021-01-09 網易

  

  太極拳是一個內外兼修全面性的武術拳種,具有集衛生保健與攻防技能於一體的顯著特點。太極拳運動的一舉一動,包括手法、掌法、肘法、眼法、身法、步法、腳法、跳躍法、平縱法等,均有著嚴格的規定與要求,並以此來促進和提高演練者強身健體及攻防絕技的訓練。


  01【手法要領】

  1、內旋

  內旋的動作使用頗多,一般都是在演練重心轉換過程中完成的。內旋時手掌以小指領勁,拇指隨合順纏,由外向內下旋轉,整個動作在吸氣中完成。隨著身體的旋轉,內旋時以手領肘,以肘隨肩,以肩隨腰,做到上下相隨,內外合一,固若金湯。內旋用於雲手內合等動作。

  2、外旋

  外旋的使用也很多,一般是在重心轉換蓄髮相變的情況下,螺旋向外開展。外旋時,手掌以拇指領勁,小指隨合逆纏由內向外旋轉,在呼氣中完成整個動作,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帶手,自然旋轉,向外開放。

  3、摟手

  兩手在身體兩側雙順纏,由上向下斜線劃弧,然後變合勁上託。擋手也稱「摟膝」。

  4、刁手

  手腕由伸到屈,向內側刁腕,並將內力運達於手指,此手法用於套路中六封四閉變單鞭的轉換過程中。

  5、纏手

  纏手是以腰脊為統帥,兩腕關節為主導,兩手向身體兩側各翻轉一圈(360度),形似抱球狀,用於單鞭前式。

  

  02【掌法要領】

  1、掌

  對於掌的要求是:拇指和小指內扣,無名指、中指、食指有外翻之意,掌心成瓦壟勢,成勢時勁達於中指肚。

  2、推掌

  分單推掌、雙推掌、蝶手推掌、工字雙推掌等。無論哪一種推掌方式,在出掌之前,務必做到先蓄而後發,勁起於腳跟,行於腿,主宰於腰,達於四梢,向前推出時,要短促而有力,屈臂沉肘,自動彈收見風使舵力直達於掌根或掌外沿。此掌法用於抱頭推山、六封四閉、玉女穿梭、小擒打等動作中。

  3、劈掌

  分直劈、向裡斜劈、向外斜劈、兩側橫劈等。出掌時,要擰腰旋臂,合中寓臂,合中寓開,開中寓合,勁達於手掌外沿,懶扎衣變六封四閉中即用劈掌。

  4、撩掌

  分直臂上撩和屈肘上撩兩種。出掌時,由後向前上方撩起,內力直達於四指或掌心,金剛搗碓後手即為撩掌。用於金剛搗碓後手等動作中。

  5、託掌

  分上託掌、前託掌、斜上方託掌等。出掌時,要求演練者屈臂內合,肌肉放鬆,不可緊張,否則力點體現不清晰,影響勁力的有效發揮,先蓄而後發掌,短促有力,具驚彈之感,仰掌託出,勁力達於掌根。如金雞獨立即用託掌。

  6、拍掌

  分前拍、橫拍、側拍等。拍掌時,身體先向下蹲而蓄勢,然後腳快速踢起。同時直胸襟拍腳,快速成有力,勁直達於掌心。左擦腳、右擦腳、踢二起均用拍掌。

  7、穿掌

  分左穿掌、右穿掌,主要用於閃通背和倒騎龍的轉換之中。空掌時,手臂由屈而伸,勁直達於指尖。

  8、切掌

  俯掌螺旋向前,然後向上切出,勁達於手掌外沿。大捋時多用切掌。

  9、抹掌

  抹掌時,要求以俯掌沿另一臂上方向前抹出,勁達於手掌外沿。

  10、護身掌

  用於旋風腳之前,演練者雙臂交叉於胸前同時兩掌向外翻,護於身兩側。

  11、撐掌

  掌心自上而下,壓撐,勁達於手掌根部,五指既可以併攏,也可以微微張開。金雞獨立下按手即用撐掌。

  12、運掌

  運掌時一臂微屈,向下成立圓向內環繞,另一手則由異側成立圓向外環繞,。運手中即用運掌。

  13、插掌

  臂由屈而伸,快速直掌前插,勁達於指尖,十字腳左手即用插掌。

  14、標掌

  分直掌前標、俯掌前標、仰掌前標等。標掌時,手臂肌肉放鬆,蓄勢發勁,手掌急速前伸,勁直達於指尖。閃通背前半勢中即用標掌。

  15、伏掌

  要求肌肉放鬆,屈臂由外向內旋轉,勁達於手掌,掌心向上直按。左、右金雞獨立即用伏掌。

  16、亮掌

  亮掌又可稱為亮翅。亮掌時,兩臂在身體兩側微屈而外展,一手護膝,一手舉於頭側上方。

  

  03【拳法要領】

  1、拳

  對於拳的要求是:五指捲曲,拳面要平,拇指壓於食指、中指的第二指節上。

  2、衝拳

  衝拳時,拳從腰間螺旋向前快速出擊,勁達於拳面。同掩手肱拳。

  3、撩拳

  撩拳時,將拳頭自下向上弧形屈臂撩擊,勁達於拳背。同二路搗岔第二動。

  4、栽拳

  栽拳時,演練者手臂由屈到伸,自上向前下方栽出,速度要快,抖肩而出,勁達於拳面。

  5、橫拳

  橫拳又稱肘底著拳。要求屈臂自側面出拳向另一側面橫擊,勁達拳面。

  6、釘拳

  一手屈住,大拇指壓住食指中節或中指末節,中指突出。發拳時,先屈肘而後發,既可衝拳發出也可栽拳發出,但必須崩發清脆,勁達於中指中節。

  7、拋拳

  拋拳時,拳頭自上而下,呈環形運動,手臂微屈,勁達於拳眼。如青龍出水和躍步搗叉皆拋拳。

  8、架拳

  如撇身拳。架拳時,右拳先向左,然後弧線向上,經左側頭前向右上方架拳,拳眼向上,內力直達於拳論。

  

  04【肘法要領】

  1、肘

  在大小臂關節連接處,形成銳狀的部位,即稱為肘。在肘尖的四周皆可發出不同形狀的肘勁。

  2、頂肘

  頂肘的用法,可分為前頂和側頂兩種。頂肘時,先屈肘握拳,手心向下,以肘尖向側前方、側後方或側方頂出,勁達於肘尖。

  3、盤肘

  盤肘時要求腕部內合,拳心向裡,前小臂由外向前下盤肘。

  4、上挑肘

  大小臂成合勁,腕部內合,在側方向上發力,勁達於肘尖。

  5、順肘

  用肘尖協同大臂一齊迸進發力為順肘,又稱順攔肘。

  6、橫肘

  大小臂成合勢,肘尖位於身體側方,向身體前方發力進肘。橫肘又稱腰攔肘,肘時,勁達小臂外側。


  05【眼法要領】

  1、定勢眼法

  太極拳運動時,應體松心靜,呼吸自然,動作弧形,虛實分明,上下相隨,圓活完整,均勻連貫,勢勢相承,不正在明顯的定勢動作。只是在一勢完成了,另一勢即將開始,內氣與動作交相承接的關鍵時刻才有定勢。此時,演練者的外形運動已停止,但是內氣仍在進行;當內氣運行尚妥,外形又早已引發。所以,這裡所講的定勢,只是外形運動停止,內氣尚在運動之時。這個時候,眼法上要求演練者雙目平視前方或者注視即將引發的雙手上,不可低頭,不可信目,不可妄視。

  2、換勢眼法

  換勢是指內氣運行剛剛歸入丹田,外形重新引發的時刻。此時,要求演練者做到眼法與手法、步法、身法的協調配合,以達到手法、眼法、身法的協調一致。

  3、運動眼法

  在整個套路的運動中,始終要求演練者做到勢動眼隨,神態自然,全神貫注,思想集中。

相關焦點

  • 初學者應該怎樣習練陳式太極拳,收藏版!
    陳式太極拳的文化底蘊深厚,理論基礎直接來源於中國道教思想.它結合了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吸取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傳統的中醫理論而形成了特有的內外兼修的拳術。陳式太極拳行拳走勢中正圓活、開合有序、陰陽頓挫、剛柔相濟.外似處女,內似金剛。
  • 陳式太極拳要怎麼練才能練好?
    轉眼間練習陳式太極拳也有些年頭了,自2003年開始系統學習陳式太極拳,到如今已近二十年了,在這些年中也只練習陳式太極拳一種拳術,以及各種兵器,其實我個人練習陳式太極拳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當年練習雙節棍時,下盤的力量太差,再就是機緣巧合認識了第一個陳式太極拳的師傅。
  • 陳式太極拳的纏絲勁到底應該如何練?
    在練習陳式太極拳時,經常說的一個勁法就是纏絲勁,陳式太極拳講究處處都體現出纏絲勁,每一個動作的變化,每一個動作的轉換,每一個力的發出都有纏絲勁在其中體現,那麼究竟什麼是纏絲勁?這種勁法初學者應該如何去練呢?
  • 陳式太極拳必練的基本功有這些
    基本功紮實的人,無論練習什麼拳術都會進步很快,比如你讓一個武術冠軍來學習太極拳,他們的學拳速度以及練習起來動作的瀟灑程度,可以趕上一個練習兩三年拳術的人。原因很簡單,就是他們的基本功非常的紮實。馬步,弓步是一切武術的基礎,太極拳的弓馬步雖然有所不同,但一樣是組成太極拳套路的關鍵。
  • 楊氏太極拳初學者應該選讀的書籍
    對於楊氏太極拳初學者來說,面對如雨後春筍般增多的太極拳套路,眾多的太極拳書籍,以及多如牛毛的「太極雞湯文」,還有「大師」「掌門」「正宗」「嫡傳」往往不知該如何選擇。而且大多希望學習的是太極拳,而不是太極操。
  • 洪均生對練好陳式太極拳的三條建議
    1956年洪均生再次到北京找陳發科改拳(陳家溝叫「捏架子」),陳發科將陳式太極拳用法教給他。洪均生回濟南後,幾十年來一直教拳育人,形成自己拳法風格,對陳式太極拳「纏絲」有獨到的理論見解。他的拳架精巧輕靈、婉轉含蓄、縝密纏綿、自然雍容。他對學生和弟子的人品很看重,認為:人有品,拳亦有品,拳品高低實以人品為主。
  • 世界武術冠軍教你練太極:陳式太極拳幾個經典動作演練
    世界武術冠軍教你練太極:陳式太極拳幾個經典動作演練 今天,世界武術冠軍張振興老師 將帶領大家學習 陳式太極拳裡的幾個經典動作
  • 話說太極拳|都是大師!還有太極八法技……(連載)
    陳正雷知道,在陳家溝,像陳鑫、陳子明、陳照丕等先輩相繼著書立說,但均為拳術方面的論述,理論深奧,初學者不易看懂。太極拳作為中華武術中的一枝奇葩,在健身、養生、防身、搏擊方面有它的獨到之處,如何使初學者能夠儘快地看懂、學會,陳正雷決定另闢蹊徑。
  • 初學者看過來!太極拳入門的幾點建議~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初學者如何練好太極拳的問題與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 澤州東土河:陳家溝陳式太極拳根祖地?
    數百年來,陰陽開合、剛柔相濟的太極拳,流派紛呈,名師輩出。經過後世的不斷發展,達到了修心養性、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其中,起源於河南陳家溝的陳式太極以其獨有的拳法,吸引眾多國內太極拳愛好者拜其門下。  然而,人們有所不知,澤州縣山河鎮東土河村就是陳家溝陳式太極拳始祖陳卜故裡。  10月10日,山西晚報記者前往東土河村,採訪村裡的老人,回顧陳氏家族的逝去歲月。
  • 陳式太極拳勁理拳法實鑑
    陳家溝陳式太極拳第十二代正宗傳人,師從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太極拳「四大金剛」之一朱天才大師,為朱天才大師之入室弟子。中國武術六段,新加坡陳式太極拳協會理事,新加坡武術龍獅總會武術一級教練。陳式太極拳集武術技擊、陰陽互換、導引吐納、氣功經絡為一體,表現出螺旋纏絲、節節貫穿、剛柔相濟、蓄髮相兼、連綿不斷等特點。陳式太極拳始祖陳王庭之《拳經總歌》七言二十二句,第一句開宗明義言曰「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此句乃為醒獅點睛開眼之筆,「縱放屈伸人莫知道」,指出陳式太極拳最根本的技法、拳法和理法。
  • 對於初學者來說,太極拳基本功做好了,拳架自然水到渠成了!
    徐建民老師陳氏太極拳套路展示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是我們的第一責任,也是對家人最好的守護和承諾,而打太極則是一種良好的養生健身運動。 如今,太極拳在社會上的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熱愛。
  • 話說太極拳|太極拳有多牛?為啥牛?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承襲世代家傳武學的基礎上,繼承並發展了陳式太極拳。 他曾擔任陳家溝太極拳學校校長,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名譽會長,陳家溝太極拳學校校長兼國際部主席,陳家溝太極拳協會技術總顧問,世界陳小旺太極拳總會會長。
  • 話說太極拳|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完)
    又言:「現在所研練的太極拳,皆系由河南溫縣陳家溝所傳授……則為今日練太極拳人士所共識公認者也。」1928年,陳照丕到北平(今北京)教拳,成為在北平教授陳式太極拳的第一人。此前,北平人學太極拳皆學楊露禪所創「楊式」。隨著陳照丕的到來,北平人方領略到了正宗的陳式太極拳,標誌陳式太極拳真正走出了陳家溝。
  • 話說太極拳|從傳承第五代到趙堡太極拳……(連載)
    陳式太極拳大架由陳氏第十四世傳人陳長興所創。陳長興,字雲亭,生於1771年,逝於1853年,秉承家學,功夫深厚,練拳行走身正合一,當時人稱「牌位先生」。他還在祖傳套路的基礎上,精練歸納,創造性地衍變出今日流傳的陳式太極拳一路和二路(又名炮捶)。
  • 太極拳為什麼行?
    按此標準對照,太極拳代表的是什麼樣的文化傳統呢? 這還要從明清時期說起。 17世紀中葉,河南溫縣陳家溝人陳王廷在家傳拳法的基礎上,吸收眾家武術之長,融合易學、中醫等思想,創編出太極拳。
  • 一個招式引發的對太極拳起源的思考
    它在陳式太極拳中地位顯赫,為起式後的第一式,被稱為陳式太極拳的母式。在陳家溝流傳很久的流行語就是:「喝口陳溝水,都會翹翹腿;會不會,金剛大搗碓。」第一句話說的是陳家溝學習武術的氛圍很濃,第二句話的意思就是要想學陳式太極拳,首先從「金剛搗碓」開始。
  • 練太極拳十年來所收集的太極拳秘籍230本,堪稱最全的太極拳秘籍
    一切武術尤其是中國武術都是基礎於身體上的,什麼內勁外放啊之類的,不管有沒有,肯定不是你現在考慮的。什麼掌風劈倒人啊之類的,根本沒信得價值,掌風再牛逼,也只能影響眼睛這種脆弱的地方。把人劈倒那得是龍捲風。
  • 太極拳申遺成功,南通「拳友」軍山練拳慶祝
    金剛搗碓、懶扎衣、六封四閉……12月19日上午8點50分,軍山之巔,10餘名太極拳愛好者身著統一的藏青色太極服,正在練習陳式太極拳家傳功夫架。 當日,南通「華夏國術文化傳播」團隊的太極拳愛好者們自發來到軍山練拳,慶祝「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 。他們分別在軍山腳下、望江臺、山頂練習陳式太極拳家傳功夫架和陳式太極拳小架。「太極申遺成功,太極功夫從陳家溝走向世界,給我們極大鼓舞。」陳式太極拳第二十代正宗傳人、「華夏國術文化傳播」創始人施衝如是說。
  • 太極拳被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它為什麼行?
    按此標準對照,太極拳代表的是什麼樣的文化傳統呢?這還要從明清時期說起。17世紀中葉,河南溫縣陳家溝人陳王廷在家傳拳法的基礎上,吸收眾家武術之長,融合易學、中醫等思想,創編出太極拳。如早期的陳式太極拳,較為質樸剛勁。研究者認為,尤其二路炮錘,剛猛凌厲,「彪悍」程度不亞於任何外家拳術。和今天人們修習的明顯帶有表演性質的太極拳相比,早期的陳式太極拳更具備技擊攻防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