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19年,業績翻百倍:「一哥」萬華化學,敢花錢,能賺錢,愛分紅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市值風雲

作者| 木盒

流程編輯 | 小白

提起這家上市公司,風雲君就想起了兩個月前的一則趣事。

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連續兩天在公開渠道發文,炮轟原材料漲價問題,引起了許多人圍觀和討論。

一番訴苦之後,倪董確實博得了不少人的同情,當然也不乏許多人反將一軍,diss他這是輸不起。

其實早在2018年,這兩位老闆就曾因為原材料漲價問題對簿公堂。然而兩年時間過去了,夢百合依然沒有更換供應商,而是換了一個場所對簿。

這副看不慣對方、又幹不過對方的樣子,實在是太明顯。

不得不說,風雲君也有很多這樣的朋友,而且越看越喜歡。對對對,你們也猜到了,風雲君這位朋友其實就是風雲君自己啦。

那麼,這位萬華化學(600309.SH)實力如何?

拉上窗簾,反鎖房門,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一、大哥中的大哥

1、對比同行:遙遙領先

根據東財三級行業分類,在「基礎化工-化學原料-聚氨酯」子行業中,排名前五的上市公司分別是萬華化學、齊翔騰達、濱化股份、石大勝華和航錦科技。

對比行業前五家上市公司的業績,可以看出,萬華化學無論是在營業收入、還是在淨利潤上,都遠高於其他四家公司,甚至可以形容為遙遙領先。

假如把分類擴大到一級行業「基礎化工」,在恆力石化、榮盛石化、恆逸石化、萬華化學、雲天化五家上市公司中,萬華化學的收入規模雖然退居到了第四位,但淨利潤規模卻反超其他四家公司,躍居首位。

果然,萬華化學的實力不容小覷。

2、對比自身:漲了又漲

對比完別人的現在,再來和過去的自己做個對比。

從2001年上市至今,19年時間裡,萬華化學的營業收入從5.71億元,增長到了681.51億元,擴大了118倍,複合增長率達到了30%。

利潤方面,上市19年,萬華化學的淨利潤從1.01億元,增長到了105.93億元,擴大了105倍,複合增長率也達到了30%。

眾所周知,化工行業是一個強周期行業,化工企業的業績增長不僅在於人為,更要靠天時。

其實,萬華化學的歷史業績也表現出了一種周期性:在2009年、2015年及2019年前後,確實能夠比較明顯的看出兩個業績低谷期,收入和利潤增速紛紛下滑,甚至陷入負增長。

但長期來看,強周期的外部環境似乎並沒有萬華化學的業績產生過多的影響,短期業績雖有所波動,但向上趨勢明顯。

一句話總結就是,上市後,萬華化學業績翻了不止百倍。

再從資產規模來看,截止2019年末,萬華化學的總資產規模為968.65億元,較2001年末擴大了132倍;淨資產規模為439.31億元,較2001年末擴大了66倍。

2001年上市至今,從最單純的數據來看,萬華化學30%的業績複合增速,近千億元的資產規模,哪怕放在整個A股,也是能數得著的。

二、啃下硬骨頭——聚氨酯

1、自主研發MDI,打破國外壟斷

萬華化學的前身為煙臺合成革廠,成立於1979年,1998年改制為股份公司,2001在上交所上市。

萬華化學的實控人雖然幾經變化,但其實一直是一家國企,目前的實控人是煙臺市國資委。

製造合成革所需的原料是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生產MDI的主流方法是光氣法。

光氣具有非常強的毒性和腐蝕性,技術複雜,生產要求嚴苛,管理難度大。外加這類化學品在國防軍事等領域也具有重要的應用,因此,在當時掌握此類技術的國家和企業巨頭早已將技術牢牢封鎖。

萬華化學成立之後,費盡艱難終於從日本引進了一套已經淘汰的MDI設備,但也只是獲得了生產許可證,還被限定了銷售範圍。並且由於並不掌握核心技術,這套裝置直到1994年才達到1萬噸的產能。

但是,1萬噸的產能也是遠遠無法滿足國內需求的。後來,萬華化學又試圖引進新的MDI設備,但或是因為技術封鎖被擱淺,或是因為收取天價技術轉讓費,或是附加各種奇葩限定,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技術引進的路子被完全堵死之後,萬華化學開始考慮自主研發,聯合了當時的青島化工學院,終於攻破了MDI核心技術——光氣化技術,成功打破了國外的壟斷,也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

由此,萬華化學成為國內唯一擁有MDI生產技術的廠商,中國也成為繼德、英、美、日之後,第五個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終於在全球MDI領域分得了一杯羹。

隨著不斷的後續創新,萬華化學的MDI技術越來越穩定、效能越來越高、單套產能也越來越大,手中MDI的這杯羹自然也是日益擴容。

這從全球MDI競爭格局的變化也可以看出。目前,MDI生產技術仍然主要掌握在八家大廠商手中,而萬華化學的產能佔比在2014年就已經相當可觀了。

完成對控股股東萬華化工和BC公司的吸收合併之後,2019年,萬華化學MDI 產能已達到213萬噸/年,約是全球總產能的四分之一,配得上行業的全球龍頭。

文章讀到這裡,不知有沒有像風雲君這樣的化學小白,內心既不禁有些小激動,也不免有些不明就裡。

這MDI究竟是何物,到底有多重要?

2、全球範圍內的聚氨酯龍頭

聚氨酯,聚氨基甲酸酯的簡稱,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韌性、耐磨性、耐老化性、粘合性,具有橡膠和塑料的雙重優點,被稱為繼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之後的第五大塑料。

其應用範圍十分廣泛,隔熱材料、保溫材料、人造皮革等都離不開聚氨酯,而MDI便是生產聚氨酯的重要原材料之一,TDI、聚醚多元醇、改性MDI等也都可以用來生產聚氨酯。

當然,用不同的原料,生產出的聚氨酯也略有不同,例如MDI生產的聚氨酯可以用於保溫材料、汽車飾件、建築行業,而TDI製成的聚氨酯則主要用於家具墊材、吸音材料和玩具等行業。

相對MDI來說,TDI、聚醚多元醇等原材料的產能集中度相對較分散,萬華化學也都有涉及,並且在國內也是行業第一的級別;其中,TDI產能約佔全國的四分之一,聚醚多元醇產能約佔7%。

從財務數據上看,萬華化學聚氨酯業務板塊的收入也伴隨著產能的擴張而不斷增長。當然,產品價格的變化也是聚氨酯收入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2008年、2015年,是聚氨酯市場的最低谷,萬華化學聚氨酯業務的收入和毛利率也紛紛下滑;反之,在上升期,聚氨酯業務的收入和毛利率也紛紛上升,這在2017年表現最為明顯。

總之,聚氨酯業務至今仍是萬華化學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2019年,聚氨酯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18.51億元,貢獻了近五成的收入,近七成的營業利潤。

在化工行業,一體化戰略是企業常常採用的一種戰略。

因為,化工行業產品鏈長、上下遊產業鏈的相關度也錯綜複雜,往往上道工序的產品、或者副產品、甚至是廢料,可能就是下道工序的原料。據說,好的一體化戰略可能會可能發揮出「1+1>2」的效果。

從聚氨酯業務在2001-2019年期間的收入佔比的逐漸降低也可以體會出,萬華化學也在不斷拓展自己的產品種類。

三、產品拓展:1+1>2

進一步具體到收入構成來看,2016年以前,萬華化學的收入主要來自聚氨酯系列。

2015年,煙臺工業園建成,183萬噸PO/AE項目投產,萬華化學開始介入烯烴產業鏈,石化、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兩大板塊的收入得以迅速增長。

1、石化系列:協同效應+技術壁壘

先來分析石化系列。這一系列主要包括C2、C3系列的衍生產品,目前主要為丙烯及其下遊丙烯酸、環氧丙烷等。

就在前幾天,萬華化學在煙臺的乙烯項目已經成功建成投產,這又將進一步拓展產品範圍和種類。

其實,萬華化學涉足石化業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跟原有業務相配套,保證聚氨酯、新材料和特種化學品業務的原材料供應。

舉例來說,聚氨酯業務的副產品丁醇和氫氣可以作為石化業務的原料和燃氣,而丙烯項目的產品環氧丙烷是聚醚的原料,丙烯酸酯是功能化學品和新材料業務的原料。

而剛剛建成的乙烯項目,也充分利用了各產品之間的協同效應。

再舉例來說,在含氯元素的產品生產過程中,副產鹽酸問題是影響主線運行的重要因素,如果處理不當,鹽酸脹庫將持續影響整個生產線的運行效率。而乙烯項目中的PVC產線,將消化鹽酸,從而解決這一問題。

另外,乙烯項目的產品EO、MMA等化學品還可用作其他兩個板塊的原料,副產品丙烯可用作丙烯項目的原料,丙烷項目的副產品乙烷又可用作乙烯項目。

與聚氨酯相比,石化系列的技術壁壘相對較低,業內從事該項業務的企業也很多。

從2016年實現規模化至2019年,石化系列板塊收入已實現了翻倍式增長,複合增長率高達34.50%,毛利率受產品銷售結構影響略有下滑。2019年,該板塊共實現營業收入201.02億元,毛利率為11.15%。

雖說石化系列的技術壁壘相對較低,但也不是完全沒有。

就拿環氧丙烷(以下簡稱「PO」)來說,目前主要有氯醇法、HPPO 法和共氧化法三種生產工藝。國內氯醇法的產能最大,但環保問題突出;而HPPO法工藝安全風險大,在產裝置的開工率都比較低。

因此,共氧化法是相對最為成熟的,國內目前有鎮海利安德巴塞爾、金陵亨斯曼和中海殼牌等企業具備產能,但是這些企業的國內出資方並沒有獲得該項技術,只有在徵得國外合作方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擴產。

而萬華化學在丙烯一體化中,引進亨斯曼的PO/MTBE 裝置之後,成功實現了共氧化法的技術突破,可以說是打破了行業的原有格局。

2、新材料和精細化學系列:進一步高端化、先進化

在聚氨酯和石化的基礎上,萬華化學又孵化了大量的精細化學品和新材料產品,目前已經形成了新材料事業部、聚碳酸酯事業部、表面材料事業部和功能化學品事業部四大部分。

從2016年形成規模化至2019年,該系列的收入規模雖不及聚氨酯、石化兩個系列板塊,但37.41%的複合增長率也是相當可觀的。

2019年,該板塊實現營業收入70.88億元,毛利率受產品市場價格影響,下滑至25.63%。

從產品方面來說,精細化學品和新材料系列的產品包括TPU、PMMA、SAP等。其中,TPU的學名是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是一種多功能彈性體,也是MDI的下遊應用之一,主要應用於工程、汽車、建築等領域。

石化系列、精細化學品和新材料系列的加入,不僅給萬華化學帶來了新的利潤增長點,還實現了各板塊之間的協同,形成了一條最完整的MDI產業鏈。

當然,也讓風雲君漲了不少知識。

四、內生增長+外延併購

1、研發投入超10億

上文曾說道,化工行業的技術已被發達國家所壟斷,因此只能依靠自主創新。

而想要創新,就少不了資金和人才的支持。

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萬華化學研發投入全部做了費用化處理,2%-4%的研發費用率似乎並不是很高,且還有下滑的趨勢。

但是從絕對值來看,2015-2019年,萬華化學的研發投入規模在持續增長,到2019年,增長到了17.05億元。

上市公司的研發隊伍也是相當可觀。2015-2019年期間,研發隊伍從983人,擴大到了2,348人,佔到全體員工的15.25%。

在資金和人才的支持下,上市公司也是每年都會有新的技術成果。舉例來說:

2019年,DIB、MIBK等自主研發產品成功投產,尼龍-12和檸檬醛產業鏈開啟產業化進程,聚醚胺等一批新產品中試開車成功;

2018年,自主研發光氣法PC裝置、TDI裝置一次性開車成功;MDI第六代反應技術取得新突破,乙苯共氧化法高效綠色製備環氧丙烷成套技術開發成功;

2017年,PC工業化裝置一次開車成功,TDI、MMA、PMMA、TDI加合物等多套自主研發的工業化項目正在推進中,各種化工新材料產品線和功能化解決方案不斷完善;

2016年,IP-IPN-IPDA-IPDI全產業鏈建成投產,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家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SAP和POP工業化裝置、HEMA和CDT兩套中試裝置開車成功;

2015年,成功開發了樹脂乳液脫VOC 技術和設備,自主研發的新戊二醇產品成功投產,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完成高吸水樹脂SAP、高端軟泡聚醚等自有技術產品的裝置建設;

2014年,丙烯酸及酯、MTBE/異丁烯下遊多款高附加值功能化學品的小試工藝技術相繼開發成功;IP-IPN-IPDA-IPDI、TMP、PC、MMA、TDI等高附加值新產品工藝技術方案定型;

…………

2、外延併購擴產能

除了自主研發,萬華化學也在通過外延併購拓展業務,擴充產能,其中最大的併購有兩次。

第一次要追溯到2009-2011年期間,當時的控股股東萬華實業分多次拿下了匈牙利BC公司的控制權,並在在2016年完成了全部股權的收購。

2019年,上市公司又通過反向併購,耗資522.18億元,實現了集團內聚氨酯相關資產的整體上市。

BC公司是歐洲主要的聚氨酯供應商之一,這次收購是上市公司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收購,不僅加快了萬華化學的全球化進程,也幫助其登上了MDI全球產能第一的位置。

第二次是在2019年,萬華化學耗資9.25億元收購了瑞典國際化工100%股權和福建康奈爾聚氨酯51%股權。

據說,瑞典國際化工是全球擁有TDI和MDI技術的企業中,唯一願意公開轉讓的技術專利商。

因此,此次收購,萬華化學更多的是為了維持其壟斷地位。

由於第一次大規模併購是通過同一控制下企業併購實現的,並不產生商譽。截止2019年末,萬華化學的商譽共計13.58億元,佔總資產的1.40%,佔淨資產的3.09%,整體風險不算高。

五、財務:有優點,也有缺點

接下來,咱們再從財務角度,看看萬華化學。

1、盈利能力受市場波動影響

2001-2019年期間,萬華化學毛利率和淨利率的變化大致趨同,可以看出明顯的波動。

結合上文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分析得知,萬華化學的盈利能力仍然也是難以避免受到行業景氣度、產品價格等市場因素的影響。

2、期間費用控制能力有所提升

首先從整體來看,2001-2019年期間,萬華化學的期間費用率是有所提升的。

具體來看,在萬華化學的期間費用中,佔比最大的是銷售費用,上市以來提升最為明顯的也是銷售費用。這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各板塊之間的協同效應。

2001-2019年期間,期間費用率增長最快的是財務費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負債水平。

3、償債壓力:長期有所改觀,短期依然不小

2001年剛上市時,萬華化學的資產負債率只有10.03%,當年的財務費用率也僅有-0.28%。之後隨著產能擴張,對資金的需求量增大,資產負債率也開始逐漸提升。 到2015年末,萬華化學的資產負債率已高達68.99%,之後幾年有所好轉,截至2019年末,下滑至54.65%,財務費用率也隨之有所下滑。 從最新的數據來看,截至2020年9月末,萬華化學的有息負債共計547.65億元(註:不包括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下同),其中短期有息負債共計455.97億元。同期,萬華化學的貨幣資金只有158.75億元,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別為0.57、0.45,短期償債壓力著實不小。 不過,參考截至2020年9月末,12.81倍的EBIT利息覆蓋倍數,萬華化學短期有息負債的流動性問題不大。

4、能花錢,也能賺錢

現金流方面,自2001年上市以來,萬華化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一直保持著流入的狀態。

尤其在2010-2019年的10年時間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持續增長,合計金額高達814.76億元。

當然,對於這類重資產行業,對投資活動現金流情況的分析也十分重要。

自2001年上市以來,萬華化學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一直保持著流出的狀態,主要流向了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構建,並且也集中在近10年期間,合計流出了674.16億元。

總的來說,萬華化學是一家能花錢也能賺錢的上市公司。

六、投資角度:敢募資,也敢分紅

要是從資本的角度分析,又可以將萬華化學形容為一家敢募資、敢分紅的上市公司。

自2001年以來,萬華化學合計分紅金額高達242.59億元,這在所有上市公司中,肯定也是能數得著的。

從歷年來的分紅募資情況來看,上市公司共募集了551.69億元,其中單2019年反向併購控股股東募集的資金就高達522.18億元,也是能數得著的。

當然,從這個角度看,其對社會公眾股東的募資確實不多。

對比來看,上市公司的分紅募資比為0.44,但若剔除2019年數據的影響,分紅募資比將提高至4.67,這更是能數得著的。

具體到最近三年的數據來看,上市公司每年的分紅規模佔當年歸母淨利潤的比重,分別達到了36.83%、59.18%、40.29%,算得上相當大方了。

加總來看,上市公司近3年合計分紅金額高達144.62億元。

又有多少公司上市13年的分紅可能都不及這個的零頭。

七、員工福利:無息購房貸款

上市公司不僅對自己的股東大方,對待員工也不小氣。

2018年,萬華化學推出了一項針對員工的購房免息借款。

符合條件的員工,在購買符合條件的房屋時,可以向公司申請20萬元的免息借款,期限長達12年。

考慮到公司煙臺、寧波等主要所在地,20萬元不算少了。

總結

綜合分析來看,萬華化學確實能夠算得上國內聚氨酯行業、甚至是化工行業的「一哥」。

一路走來,依靠自主研發打破國外的技術封鎖,並不斷拓展產業鏈,搭建出了一條難以被模仿的產品布局。

當然也不免有些小問題,但萬華化學始終專注自己的主業,依靠技術構建的壁壘,也是一般公司難以超越的。

更為可貴的是,萬華化學在努力經營的同時,也在努力的回報公司員工以及投資者。

最後風雲君忍不住查了一下吾股排名,萬華化學也得到了市值風雲吾股大數據的認可,2017-2019年的得分排名都算靠前,其中,2019年排名119。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雲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雲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2020年基礎化工行業上市公司淨利潤排行榜:萬華化學最賺錢
    中商情報網訊:日前,各大上市公司已陸續發布2019年業績情況。其中,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已有325家基礎化工行業上市公司公布了2019年財報或業績預報、業績快報。據統計,325家基礎化工行業上市公司淨利潤513.64億元。
  • 萬華化學發布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
    萬華化學發布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6億元到10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5.3億元到基本持平,同比減少5%到基本持平。
  • MDI產品鑄就壁壘 萬華化學業績、產能、股價走向「三高」
    (圖片來源:同花順)與此同時,萬華化學的業績也明顯給股價以支撐,根據1月6日晚間公司披露的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萬華化學2020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6億元到101億元,雖然與上年同期相比,淨利潤將減少5.3億元到基本持平,同比減少5%到基本持平。
  • MDI如願提價 企業卻要檢修 萬華化學的2020還會好嗎?
    然而,受此消息影響下,企業6月15開盤走低,截至當日收盤,萬華化學報收47.16元/股,跌幅2.76%。不過,在今日,萬華化學報收48.25元/股,漲幅2.31%,總市值1514.93億元。   疫情、油價影響業績   既然是一次例行檢修,萬華化學此舉為何備受關注?股民為何會擔心?
  • 萬華化學:在國際封鎖中衝鋒40年,終成山東最賺錢企業
    作者/趙建勳圖片/圖蟲創意37年,丁建生只死磕一件事,並且,死磕出個世界第一。12001年,萬華化學(以下簡稱萬華)登陸A股。也是在這一年,全球科技泡沫破裂,美國發生911事件,全球經濟震蕩,與萬華主業強相關的MDI需求銳減。
  • 山東市值一哥還能坐穩嗎?萬華化學依然領跑,海爾智家淪為老四
    3月30日晚間,萬華化學發布2019年年報,公司營業收入680.51億元,同比減少7%;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01.3億元,同比減少高達36.97%。2019年末,萬華化學資產總額968.65億元,同比增長11.26%;資產負債率54.65%,同比增長0.11個百分點。
  • 萬華化學:「煉化一體化」的科技研發驅動樣本
    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從媒體+數據視角,對2014-2018年間,A股實業企業進行了數據分析和解讀,形成《數說高質量Ⅲ:A股實業企業增長觀察》報告,以實際行動為脫虛向實、高質量發展助力。本文內容節選於此。 萬華化學(600309.SH)是目前國內市值第二大的化工業上市公司(按照申萬行業分類),屬於化學製品細分領域聚氨酯行業。
  • 我是如何成功錯過萬華化學1000萬收益的
    關於萬華化學的優秀水平早已海內外皆知,這是一家國營企業,控股股東為煙臺國豐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煙臺市國有資產管理監督委員會,於2001年1月5號上市的發行價為11.28元,上市以來漲幅為19645·12%,確實是一家非常優秀的白馬股。
  • 萬華化學市值再創新高
    10月14日,萬華化學收盤價80.15元,漲幅1.33%,市值首次突破2500億元大關,達到2516.51億元。 據挖貝研究院公布的「2020年9月山東A股上市公司市值TOP100」榜單,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有7家,而萬華化學高居榜首,市值達2167億元,是山東唯一一家市值突破2000億元的上市公司。
  • 萬華化學被質疑「壟斷」:昔日合作夥伴稱其「殺雞取卵」
    本報記者 茹陽陽 吳可仲 北京報導「我們放棄萬華已經4年了,他們雖然壟斷,但至少還沒敢明目張胆地打壓我們,否則不是底褲都掉了?」12月12日,名為「倪張根」的雪球用戶發文,直指萬華化學(600309.SH)「壟斷」。「倪張根」的認證信息為夢百合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夢百合」,603313.SH)董事長。
  • 夢百合董事長再度「手撕」萬華化學,憤而抨擊原料漲價,背後實屬無奈
    上周,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兩度發文,大肆抨擊萬華化學壟斷式漲價,再度成為了雪球網專業投資圈的紅人。他一邊抨擊萬華化學的同時,一邊坦誠道:「我2017年年初開始買萬華股票,賺了不少錢,但我仍然不會苟同他們的公司文化,不是每一個會賺錢的公司都受人尊敬......」這事件的起因,源自於近期聚醚大漲。
  • 2020《財富》中國500強揭曉,萬華化學、華誼集團、東方雨虹上榜!
    7月27日,財富中文網發布了2020年的《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考量全球範圍內最大的中國上市企業在過去一年的業績和成就。2019年,東方雨虹營業收入181億元,自2008年上市至2019年,公司複合增長率達34%,業績增長近25倍,節節攀升。2020年7月15日,東方雨虹市值破800億元。
  • 萬華化學投資筆記
    17年淨利高達111億,18年股價最高時55,算上送股和分紅,這一年多我的盈利將近200%。但是,這個極其威武的開端,只是我和萬華牽手的開始。那時,我完全自主地全面分析了萬華的前世今生,並且第一次非常詳細的寫了一份研報。
  • 去年四季度淨利翻番,萬華化學市值突破3000億
    記者 | 莊鍵1萬華化學(600309.SH)去年四季度淨利大增,股價也創歷史新高,市值站穩3000億元關口。1月6日收盤後,萬華化學披露業績預告稱,隨著全球化工行業的下遊需求在三季度末出現好轉,部分地區需求快速增長,其主要產品銷量提升且銷售價格上漲。
  • 萬華化學股價再創新高,市值超3000億元!
    1月6日收盤後,萬華化學披露業績預告稱,隨著全球化工行業的下遊需求在三季度末出現好轉,部分地區需求快速增長,其主要產品銷量提升且銷售價格上漲。截至1月6日收盤,萬華化學股價再創新高,報收98.42元,上漲0.82%,市值達3090.14億元。
  • 萬華化學「疲軟」?前三季度淨利跌逾30% 最新市值2400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萬華化學歸屬淨利潤同比下降49.56%,幾近「腰斬」。2019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80.51億元,同比下降6.5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1.30億元,同比下降34.92%。而2018年,萬華化學歸屬淨利同比也下滑近5%。而此前的2016年-2017年,萬華化學歸屬淨利同比增長幅度都超過了100%。
  • 化工龍頭萬華化學市值突破3000億,還有上漲動力嗎?
    記者 | 張藝1化工龍頭萬華化學(600309.SH)2019年股價翻倍,2020年漲幅超60%,如今再向高峰攀爬。2021年元旦過後,萬華化學連續三天上漲,市值已站上了3000億元大關。1月6日公司股價盤中更是突破100元/股刷新歷史新高,收於98.42元/股。
  • 萬華化學市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 20日收盤價65.30元
    水母網7月21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孫長波)20日煙臺資本市場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萬華化學成為山東省內首家市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的上市公司。截至20日收盤,萬華化學股價達到了65.30元,因其總股本31.4億股,總市值達到了2050.25億元,超過第二名濰柴動力689.59億元。
  • 無視疫情去年淨賺96億,股價與市值「飆上天」的萬華化學咋恁牛?
    來源:第一紡織網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華化學」)今天(1月6日)發布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6億元到10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5.3億元到基本持平,同比減少5%到基本持平。
  • 夢百合董事長兩次發文指責萬華化學「殺雞取卵」 上遊漲價致中下遊...
    倪張根坦言:「我2017年年初開始買萬華股票,賺了不少錢,但我仍然不會苟同他們的公司文化,不是每一個會賺錢的公司都受人尊敬——我們這裡不講道德,但商業社會要有起碼的商業倫理。」而這已經不是夢百合第一次因原材料漲價抨擊萬華化學。2018年夢百合曾將萬華化學告上法庭,訴其因為MDI價格大漲合同違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