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小編。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的維生素,同時也被看作是一種作用於鈣、磷代謝的激素前體,它與陽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故而又被稱為陽光維生素。
維生素D2和D3是在臨床上最為常見的兩種維生素D。
維生素D2是麥角骨化醇,它是由紫外線照射植物中的麥角固醇產生,在自然界的存量很少。
維生素D3是膽鈣化醛,它是由人體表皮和真皮內含有的7-脫氫膽固醇經日光中紫外線照射轉變而成。
由此可見,維生素D3是維生素D中生物代謝率最高的一種活性形式存在。
無論是維生素D2,還是維生素D3,本身均無活性,都需要經過肝、腎細胞的兩次轉化,才能促進鈣、磷在小腸內的吸收。
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對人體的作用和作用機制完全相同。
我們日常生活中補充維生素D最好的方法就是曬太陽。一個星期至少要曬到三次太陽,每次大概15分鐘就可以了。
此外,魚類的肝臟或脂肪中以及蛋黃、乳汁、奶油、豬肝、魚籽中也含有少量維生素D。
維生素D是能夠在人體長期儲存的物質,長期大量的服用可導致高血鈣症、厭食、噁心、嘔吐、彌散性肌肉乏力、肌肉疼痛等。
小編提醒大家,吃維生素需要注意攝入量,但也不必太擔心,只有滿足長期和大量兩個條件,才會引發過量。
上面我們了解了維生素D2和D3,以及過量補充維生素D的害處。下面我們一起說說日常生活中關於維生素D的缺乏和補充。
維生素D缺乏症又稱為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由於生長的骨骼缺乏維生素D引起全身性鈣、磷代謝紊亂,在成骨過程中鈣鹽不能正常沉著而導致的一種以骨骼畸形為特徵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
此症為各國嬰幼兒的多發病,多見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
這也是為什麼新生兒出生後最早從2周齡便要開始補充AD滴劑的原因之一。具體補充藥劑事項,請到醫院諮詢相關專業醫生。
從藥物角度講,維生素D2和D3這兩種藥物對我們人體作用的區別不是很大,但是從生物活性的角度說,維生素D3的活性要強一些。
通常情況下,選擇通過攝入藥物來改善維生素D缺乏症時,維生素D2和D3是可以同時服用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劑量的控制。具體補充藥劑事項,請到醫院諮詢相關專業醫生。
補充維生素D2和D3的同時,也要注意患者對這兩種藥物的吸收情況。
需要補充維生素D2或者D3,具體的情況是因人而異的,它們治療的疾病也是比較多的,主要的作用也適用於維生素d缺乏的患者。
所以說你最好還是要做了相關的檢查,在臨床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相關的藥物來進行治療。切不可自行用藥。
此外,由於兒童各方面用藥劑量本就有限,所以,在給孩子用藥時,不建議兩種藥物一起服用。兒童用藥,一定要正規醫院,諮詢相關專業醫生。
說明:上述內容僅作為文章參考,藥物使用必須經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小編寄語】
溫馨提示各位家長朋友,給嬰幼兒曬太陽,從腳部腳尖曬起,逐漸擴大與太陽直接接觸的範圍,直到腿根部。
可以根據情況選擇擦寶寶專用油或植物油在寶寶裸露的肌膚,防止曬傷。
曬太陽時間段,不要選擇太陽大紫外線強的時候。
外出要給寶寶戴帽子哦,強光不只是會曬傷寶寶皮膚,還會刺激寶寶眼睛。
【今日話題】
你給寶寶補充過維生素D2或D3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