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都知道要給寶寶補充營養素,但是去藥店買的時候,經常分不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
熊貓媽採訪了身邊的媽媽們,總結出最容易混淆的幾種營養素:維生素D、維生素D3、維生素AD、魚肝油和魚油。
這些營養劑的名稱看起來差不多,作用相差卻很大,媽媽們要擦亮眼睛了~
維生素D
在寶寶出生幾天後就開始補充,1歲以內的寶寶每日補充量是400單位,1歲後每天600個單位,一直補到成年。
其實,很多食物中也含有維生素D,因此寶寶實際攝入的維生素D比推薦量要多一點,正常情況下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但是,如果寶寶同時補充多種營養品,就很有可能導致維生素D攝入過量了,嚴重會導致高鈣血症、高血壓,增加寶寶的腎臟負擔。
如果寶寶需要補充維生素D,一般優先選擇維生素D3製劑,因為它的轉化效率更高。
維生素D3
維生素D家族成員中的「主角」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而維生素D3是維生素D中生物代謝率最高的一種活性形式。
因此,很多家長會選擇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3,這才是寶寶需要長期補充的。
維生素D3的設計一般是膠囊或者滴劑,服用方法很簡單,滴在輔食裡、媽媽的乳頭上都是可以的~
維生素AD
通常,我們所說的維生素AD,是包括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合劑,一般維生素A和D的比例為3:1。
前面已經說明維生素D的補充,正常情況下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A!
因為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吃配方奶都可以從母乳中攝取足量的維生素A;
而6個月以上的寶寶開始添加輔食,保證輔食種類豐富,就可以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A。
但是有些地區的飲食結構相對單一、寶寶經常挑食等特殊情況,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A。
一般是給寶寶補充維生素AD滴劑,只要按照說明書的劑量服用,是不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危害。
魚肝油
魚肝油是從深海魚的肝臟中提取出來的,其主要成分是維生素A和D,具有預防夜盲症、促進鈣的吸收、預防佝僂病等作用。
但魚肝油中的維生素A、D的配比差異較大,兩者的比例通常為10:1。
那麼,寶寶到底該不該吃魚肝油呢?
熊貓媽查閱了多方面的資料,其實,兩種維生素比例為10:1的魚肝油更適合成人服用。
因為市面上的魚肝油所含兩種維生素的比例不穩定,多數不符合寶寶的營養需求。
如果通過天然魚肝油幫寶寶補充維生素D,很可能造成維生素A的攝入過量。
因此,不建議將魚肝油作為寶寶的維生素A、D補充劑。
魚 油
魚油是深海魚體內全部油脂類物質的總稱,屬於保健品的一種。
魚油主要成分包括DHA和EPA,可以預防關節炎、老年痴呆症、降低血脂等作用,比較適合中老年人群。
(圖源:網絡)
有些家長想要促進胎兒或寶寶的腦部和視力發育,給寶寶補充DHA,應首選食補,多吃一些富含DHA的食物,比如三文魚、沙丁魚、蝦貝類等等。
如果在飲食上無法滿足寶寶攝入足夠的DHA,可以選擇DHA製劑。
DHA製劑主要來源是魚油或藻油,對於孕婦和嬰幼兒來說,可以選擇較為純淨的藻油DHA,其DHA純度更高。
敲黑板!!
寶寶需要長期補充的營養劑是維生素D。一般寶寶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A,特殊情況的寶寶要在醫生指導下補充。不建議將魚肝油作為寶寶的維生素A、D補充劑。不建議寶寶吃魚油,如果補充DHA可以選擇藻油類DHA。
海藻中提取的DHA相對來說不會有太重的腥味,口味更容易接受,而且對魚類有敏感反應的人也可以放心吃。
添加DHA的黃金搭檔ARA,滿足不同人群每天補充 DHA 的需要,孕期媽媽、哺乳期媽媽、寶寶都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