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報了雲舒寫3個作文課,內容精煉很棒,但孩子學了等於白學

2020-12-11 一度甄選

一度甄選APP創作者|小米飯

去年12月在雲舒寫入了三個課

我第一次聽說雲舒寫,是在2019年12月,當時一度甄選家長qun有家長提到了 雲舒寫的打卡課程,說授課老師都是畢業於一流名校的碩、博士精英,用好方法學習語文。每天幾分鐘,聽聽就會寫作文。給人印象感覺是個很不錯的學習平臺。

這不,光雲舒寫的一下就入了三個:每日一段作文素材課、看圖寫話60講、小學高分作文必會成語課,這三個。

問我為什麼會一下弄三個課程,不怕孩子不配合,出現反感情緒嗎?哈哈,當時我還真沒考慮到這一點。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課程是打卡的,相當於。

2、課程永久有效,孩子隨時可以學習,不會加重學業負擔。

3、打卡簡單、時間短,而且家長可以代打卡。

4、了解到學習有可以兌換,多幾個課程,積分多一些,能換更多的。孩子最喜歡的就是這一點。

說說雲舒寫的「每日一段作文素材課」,真的能聽完就會寫作文嗎?

2019年12月,看到雲舒寫的「每日一段作文素材課」。這個課程說是聽完就會寫作文。由北大碩博老師主講,從500多部名著中精選出的素材予以剖析,讓學生得到知識的積累,學會鑑賞、抓規律、會表達!每天只需5分鐘,就能獲取從積累到運用的關鍵能力。現在語文佔比相當高,語文老師經常說的:得語文者得天下。一度甄選小學qun很多媽媽也對孩子的語文和作文感到很焦慮。

看到這些,一度甄選那些雞娃的寶媽肯定會異常興奮。誰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夠出口成章,有一手好文採。當然我也不例外,此時我家澄子正讀三年級上冊,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愛看紙質書,不會寫作文,閱讀理解上總是丟分,給他補充上一些這種類型的網課,多少也能有點收穫。

再者看到這個課程打卡簡單且時間短,關鍵是課程可以永久無限次回看,想著先把課程弄回來,等以後有時間再慢慢給孩子消化。

12月23日,我們的「每日一段」作文素材課正式開始打卡學習。一共60節課,分為九大主題,前八個主題分別用7節課學習,第九個主題是4節課。每節課的授課方式相同,素材不同而已。

講得我覺得挺清晰,但孩子是否吸收並能運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一天學習的是節選《紅巖》裡面的一小段,主題為「愛的魔方」。課程為卡通形式展播的小視頻。一節課不到六分鐘,分為三小步:

第一步為素材講一講,主要對當日選出的素材進行講解:素材的出處,以及素材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進行重點闡述。

時間雖短,但是講解得還比較清晰透徹,講到關鍵之處,還配合生動的卡通形象同步文字著重介紹。這一點頗能加深印象。老師分析得很到位。兩三分鐘的視頻就能把素材中的精華內容解釋清楚了。

第二步為素材練一練,為本節所學習的素材如何運用進行舉例說明,練習一下平時在寫作時如何描述。老師會結合素材的內容,舉兩三個小例子來分析,寫作文的時候,描述人物表情、內心感情應該怎麼寫?小朋友該如何從素材中學習到的方法運用到寫作文上面。

第三步為小演練,也就是今日的討論作業題目。給出一個題材,讓小朋友用本節課學到的知識練習一下。整個課程全部走完十分鐘也能完成,視頻也還蠻好看,所以第一節課下來,我家澄子寶貝表示這個課程還是挺好玩的嘛。

來看看他當日的打卡內容,只能說他聽是聽懂了,但是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呵呵。順便也給大家截圖了其他小孩的,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效果。

討論區同時可以看到其他小朋友的作業內容

看完視頻,提交作業(作業可以用文字及語音上傳,不支持直接圖片上傳),就算完成當日的學習任務。

「今日素材」裡的內容建議大家可以利用一下。

視頻課件裡的素材文字內容設置在「今日素材」裡面,除了有當天所選取的素材內容外,還有相同類型的兩例拓展素材供小朋友學習。這個課程的親們在小朋友空閒的時候可以讓小朋友一起把這些素材抄下來,寫一寫能加深印象,而且還能練字,哈哈。

因為開課的時候已經是12月下旬了,將近期末考試,孩子學習任務比較重,老師布置的作業特別多了,都想在考試前衝刺一下,考出好成績,所以這期間澄子只是在完成學習打卡任務後就沒認真學習這個課程。反正馬上就放假了,到時再進行回看學習。這時候咱也不能對孩子有過多的要求哈。

這個課程每天學一節,學完後第二天再解鎖下一節,但是可以重複回看學過的課程。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也就十分鐘,課程確實可以說是全都是知識精華縮編的,但也絕對不可能說是一聽就會寫作文的。

所以打算在孩子考完試之後,寒假期間每天在完成正常打卡任務之後,從頭再把最開始的課程好好學習一番。

說說我們用雲舒寫的「看圖寫話60講」:孩子說聽懂了,那會運用嗎?

2019.12.27又看到雲舒寫的「看圖寫話60講」。這個課程說是面向1-2年級推出的,澄子雖然三年級了,但是作文底子薄,寫話這一方面還是得好好學習的。一看這個課程我是直接入手了。

2020年1月13日「看圖寫話60講」正式開課。這個課程設計和前面提到的「每日一段作文素材課」幾乎一樣。同樣是60節課,分為九大主題,前八個主題分別用7節課學習,第九個主題是4節課。但是這個課程時間短一點,一般是三分多鐘、五分鐘以內的。看完視頻、提交作業,當日學習打卡任務也就完成了。

看圖寫話課件也是動畫形式的,運用兩個可愛的卡通形象採採蜂(老師)和罐罐熊(學生)做主角進行教學練習。學這個的時候,澄子說罐罐熊好聰明,一學就會。哈哈!只要努力認真學習,你也可以的。

三分鐘的課程也是分為三個小步驟對圖片內容進行講解練習。

第1步:圖片看一看

圖片看一看這個環節是整個小視頻裡面主要部分,採採蜂老師對圖片內容詳細的指導罐罐熊如何進行描寫。

第一節課學習的主題是描寫人物形象,按照圖片的順序來進行敘述,可以從整體到局部,也可以從上到下來寫,注意觀察細節。

講解得我覺得還是通俗易懂的,問澄子,你看得懂嗎?說看懂了。又問會寫了嗎?說會一點了。聽應該是聽明白了,可是真正能用到實際中去,還得努力再學學。

第2步:圖片說一說

圖片說一說是對一張圖片用剛剛學習的方法練習如何描寫。在採採蜂稍微指導下,聰明的罐罐熊一下子就寫出內容,正如澄子所說的一樣,罐罐熊是一學就會的。哈哈!

最後一步,也就是今天的討論作業內容,按照題目要求自己練習一下,然後提交作業就行了。

總的來講,課我們是上了,小朋友也表示聽懂了,但到底效果如何,我是不好描述的……

在雲舒寫又弄了「小學高分作文必會成語課」,這個課又怎麼樣呢?

2019年12月28日,我又入了小學高分作文必會成語課,打卡方式及要求也和「看圖寫話60講」完全一樣。

這個課的視頻感覺做得比其他兩個雲舒寫的課好

開課時間也是1月13日。這個成語課的視頻時間稍微長一點,有6、7分鐘呢,也是動畫片課件。但是我覺得這個課程的視頻做得比其他兩個的好多了,給人第一感覺就是相當漂亮。

人物主角為悠悠師父和哉哉徒弟,悠悠師父很有學問的樣子,哉哉徒弟活潑好學,內容講解時出現的背景畫面做得非常好,很有層次感,我們看第一眼就很喜歡。進行深度講解時還說到了「時光機」。自此後,澄子就會經常說如果我有自己一個時光機那該有多好啊!我就可以把媽媽變年輕一點,不讓媽媽老那麼快。我還可以坐著時光機去唐朝看看大詩人李白長得啥樣?哈哈哈哈。

課程也是分三個環節來講解。

首先成語講一講,就是對今天要學的成語進行前景鋪墊,悠悠師父講解方法非常巧妙,簡潔明了。

第一節我們學習的主題內容是:她可真漂亮。用到的成語是:傾國傾城。這個成語出自《漢書.外戚傳》,我跟著也長知識了,本人才學疏淺,這成語的出處在此前我還真不知道呢。一度甄選的很多寶媽都像我一樣,跟著孩子漲了不少「姿勢」。笑哭。

大致的內容是:時光機帶著哉哉來到了漢朝,漢武帝帶著哉哉去聽李延年的《佳人曲》,視頻同時播放該曲子,還出現了當時人們記錄文字用的竹片,竹片上寫有該曲子的詞。「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哉哉表示聽不懂這話,漢武帝就耐心地給他講解:在北方有一女子,長相出眾,回眸一次,全城的人都為之傾倒,再回眸一次,全國的人都為她傾倒。

幾分鐘的視頻,可以讓小朋友學習到這個成語的意思及用法,剛好也間接地對三年級下冊的課文《紙的發明》進行了輔助教學——當然,這應該是巧合。

澄子看到這畫面就說,怪不得課文中說以前的人沒有紙,是用竹片來寫字的,原來以前的書長得這個樣子的呀。

經過這課程這麼一講解,孩子明白了傾國傾城的意思,同時還知道了《佳人曲》以及其他的背景拓展。

配以惟妙惟肖的動畫,一節課下來。這個詞語應該是已深刻地進入到孩子記憶裡了。看到這詞語,就能想像到這個畫面。初步覺得這個成語課還真不賴。

接下來是成語練一練,對今天學到的成語進行運用練習。

悠悠師父還給哉哉拓展講解了今日主題成語相近的一些成語。感覺課程這一設計也相當好,讓孩子剛學會的成語還找到了近義詞。

最後一步同樣也是今日作業打卡內容,根據題目內容進行文字或語音打卡。

成語的素材裡面今日課程的文字描述。還有思維導圖。這樣按理說更能加強記憶。所以成語課我建議這個課的,一定要引導孩子把當日課程學到的成語寫下來,寫這個用不了多少時間,卻能給今後的寫作提供很大的幫助。要能跟著把它的思維導圖畫下來更好。

到這裡,已經介紹完了我在雲舒寫買的三個課。客觀講,課程我都覺得不錯,小朋友也看似都聽得懂,但效果我覺得不好描述。雖然語文學習確實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但是否積累到了,我也不好描述。

雲舒寫的三個課程,它們真如宣傳上說的,孩子一聽就會嗎?

關於效果,肯定不是宣傳中所說的「一聽就會」。從我們這三個雲舒寫的課程來看,可以知道雲舒寫的視頻課程大同小異。短短幾分鐘,一講一學一練,步驟也很清晰。總的來說內容還是比較好的,短而精。

但是千萬不要以為真的如它宣傳上說的一樣,孩子一聽就會,每天5分鐘都能解決寫作文的難題。那得是神童才能做得到,反正我家澄子做不到。

我們在雲舒寫真正的學習是從3月下旬才重新開始學習。

因為疫情的影響,今年寒假特別長,我們這三個課程打卡結束了都還沒有開學。說老實話,雖然卡打完了,視頻課程也都看完了,可我發現孩子好像都沒學到什麼東西呢。我問澄子,咱們這雲舒寫三個課程,我們卡都打完了,你有什麼收穫?學到了什麼呢?

澄子說:我學會了看圖寫話、怎麼樣用成語來寫作文。

又問:那你記得學了什麼成語嗎?你能不能用學到的方法來寫一段話呢?

澄子卻只是搖頭表示做不到……

合著我們在雲舒寫看了60天的視頻課程,你居然什麼都沒學到?在學習的過程中問他懂了嗎?總是說明白了。

現在看來,對這些知識孩子只是知其果不知其因,似懂非懂。雲裡霧裡,根本就沒掌握。

澄子的各科成績總的來說不算差,接受能力也還可以,為什麼學起這個雲舒寫起來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於是我選了一節成語課認真地看了幾遍,想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依然發現這個課程確實是講解得非常清楚的,幾分鐘的視頻裡濃縮精華,一看完給家長的感覺就是知識滿滿,收穫頗多,估計初看這個課,每個家長心裡都會想,咦,這個課程不錯,要是給我家孩子來學學,作文肯定大有長進。

可事實卻恰恰相反,很可能會跟我家一樣,孩子學完後只是錯覺上明白了,其實什麼也沒記住。

那麼,為什麼做不到一聽就會?以下觀點僅為我個人看法,代表我個人意見哈。

我分析了一下原因,覺得會出現這種情況正是因為這些課程知識太過於精煉了。

拿成語來說吧,雖說主講成語只有一個,但是卻同時拓展了太多相近成語,每節課程出現的成語少也有四個,多則七、八個,不到十分鐘的課程,要求掌握的成語太多了,雖然有講解怎麼運用,什麼情況下可以用哪個成語,感覺上非常詳細。但是是屬於那種強制灌輸的理念。講完了就行,不管學生有沒有吸收,沒有前景鋪墊,也沒有固化記憶。

短短的視頻太多的知識點,設計課件時根本就沒考慮到孩子的年齡、心理、以及理解能力。想一口吃成大胖子?真能一聽就會,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接下來我想了些辦法,看起來有點效果……

課程前期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咱們也不能白費。雖說課程很不便於吸收,但人家畢竟濃縮了強大的知識精華在裡面。怎麼也得從裡面學到點啥才不算虧了自己。我於心不甘,想著該怎樣來學習這些課程才是適合我家澄子的。

於是我和澄子一起把這個成語課重新來學習。我打算採取最原始的多讀多看多寫的笨方法,一個視頻分不同的時段看它好幾回,用自己的話給他做一些講解,然後指導他做筆記,跟著素材裡畫思維導維圖。睡覺前拿著筆記朗讀一遍。

因為這期間孩子居家作業也挺多的,雖說沒有開學,但是學校都有要求上空中課程學習,和在校學習也差不多。加上我們也還有其他要打卡的課程。所以我要求孩子三四天只學一個節課的內容就行。循序漸進,這次我們一定要學懂、學明白了才行,不能囫圇吞棗,結果一無所獲。

這樣抄寫了一遍,我問澄子,今天我們學的成語是什麼呀?澄子說:「我知道傾國傾城、眉清目秀,還有……」,哈哈,又忘記了。但是怎麼說還是記住了兩個,還算是有點小進步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我家孩子本身語文底子弱,加上平時不愛看書,理解能力很一般,學習這類型的課程來會感覺很吃力。

前面分析了成語課為什麼孩子吸收得不夠好,這裡也說說另外兩個課。

看圖寫話和每日一段的課程也是一樣,直奔主題,看起來是一講一學一練很完整的課程,可我納悶的是孩子看完這些東西,實際操作中怎麼一點都不會用呢?

認真研究了一下這些課程,發現這幾個課程均是短小精悍的。但沒有考慮到兒童的心理,孩子的記憶其實是分段式的。你一下子直接給他輸入這麼強大的信息,前期都沒有引導,過後也不指導,所以孩子就會出現那種學得快忘得更快的局面。

就像做數學題,直接就把答案告訴你了,至於為什麼答案會是這樣,沒人告訴你,得讓你自己慢慢去琢磨。可二、三年級的孩子有幾個能摸索出這其中的奧秘呢?今後碰到類似的問題,他同樣也是回答不出來。

在一度甄選小學家長qun與寶媽們探討了下如何讓孩子學會看圖寫話。有一寶媽分享了「五指複述法」。所謂「五指複述法」就是它把構成故事最重要的五大要素:主角、地點、問題、事件、解決辦法,和五根手指聯繫起來,方便孩子理解記憶。

大拇指:故事主角 Characters

食指: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 Setting

中指:故事裡出現的問題 Problem

無名指:故事的情節 Events

小拇指:結果或是解決辦法Solution

看了看,感覺這個方法非常好,於是接下來我們也準備用這個方法來學習下這個看圖寫話和每日一段的課程。期待會有收穫。

重新開始學習看圖寫話的課程。第一天,我和孩子看完以後,按照「五指複述法」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學習交流:

「故事主角是誰?」

「故事發生在哪裡?」

「故事裡主角遇到了什麼問題?」

「然後發生了什麼?」

「最後問題是怎麼解決的,故事結局是什麼呢?

每問一個問題,拉起孩子對應的那個手指,幫孩子把手指和手指代表的關鍵詞聯繫起來。開始會很不習慣,記不住手指的對應關係。這樣學習了幾天,想看看孩子到底有沒有學到些什麼?於是找了一張圖片,讓孩子試著給寫出來。大夥給點評一下吧。

最後想說,真正地想要學習好語文,必須要有大量的閱讀量。要寫好作文更是如此。

家長想藉助這些單一的網課就想孩子把語文學習好,把作文寫好,有點不可思議。這些只能作為輔助學習。我或許就是太依賴於這些課程了,忽視了閱讀書籍的重要性。看來以後學習語文的重點還是多看書,增加閱讀量才是最正確的方式。這也是很多一度甄選的寶媽經常在群裡分享的一句話。之前覺得真是正確的廢話啊,折騰了一圈之後,發現,簡直是真理呀。

對於雲舒寫課程,家長非常有必要對孩子進行輔導性的學習。獨立完成學習並能吸收到裡面的知識點的孩子感覺很少,因為這些課的寶媽很多都是反應學習完了一點沒效果的。

大家可以在完成打卡任務之後,再回頭和孩子一起多看看幾遍。這樣分兩步來,效果可能會好一點。但是一定要培養孩子愛看書的習慣,這才是重中之重。

拿到雲舒寫發來的素材卡片,兒子當起了小老師,倒也不失為一種練習

真正能學以致用還得多看多磨練。加長的假期正好孩子有時間多回看一下這些課程,不急於求成,慢慢來消化,我要求孩子每節小課至少看三次以上,哪怕三天只看一節課,也不要一看就懂,一用就慫的那種。課程無限次回放,不怕你看。這種課程不是聽故事聽完就行,你想要吸收這些知識點肯定是要努力去學習的。

還好現在孩子有的是時間,這次兌換的最就是每日一段的拓展素材卡片了,一共有30張60個小片段的素材。

這不,這小子自己建立了一個小學習qun,拉著兩個小表妹也在進行打卡學習呢。雖然也僅僅是讀一讀,寫一寫而已,做不了講解。但在我眼裡,這也相當不錯呀。

打卡要求把內容讀一次,抄一遍就算完成了任務

小老師看上去還蠻認真的哦。還會點評作業哦!

給妹妹批改作業

當然,不能只要求妹妹們讀讀寫寫,自己也要帶頭做好的哦。我們也要堅持每天抄寫一段。

補記:對雲舒寫的其他一點看法

我覺得雲舒寫最不好的一點就是沒有老師指導學習,作業不點評。雖說是有社qun伴學,但沒有一點學習指導服務。

但是,我總覺得這個雲舒寫,你既然宣稱創始團隊均源自一流名校的精英。但是給人的感覺就是課程出去以後就不管了,讓孩子自己看,管你懂還是不懂?有幾個能一看就會的呢?雖說有討論作業這一塊,但是沒人點評,隨便你的作業內容是什麼,就是無關主題也無所謂,照樣能通過,以致於看到很多孩子的作業內容就是:打卡,兩個字,我家孩子有時也會這樣。學習群裡面的老師也只是把課程的電子講義發出來就完事了,都沒有指導及點評一下,要注意的事項,孩子學習過程的不足也沒人給指點指點。

當然,我也知道價格就在那裡,過多要求好像也不太合適哈哈哈。但總的來講,就是好課但沒被發揚、利用好的感覺。

這課程適合自律性高、家長比較負責任的那種孩子來學習。

我和澄子倆,我們是屬於居中的那種。所以雲舒寫的課程我們覺得還算不錯。但是我想,如果課程像現在一樣沒有積分領取的話,澄子肯定不會自覺地去打卡學習,哪怕只完成任務似的打卡學習,他也得要我監督才會去。

好了,感謝小米飯媽媽的長篇深度日記,想給孩子報作文課的家長看完是不是有所啟發呢?

相關焦點

  • 跟雲舒寫作文|《假如我有一雙翅膀》
    想像力就是寫作文的翅膀。 因為近期正在閱讀歐洲文化史,雲舒對歐洲的建築、文化、飲食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所以看到這個題目,我們商量,假如有了一雙翅膀,是不是就可以飛到歐洲去看一看?
  • 大學最「憋屈」的4個專業,不考研、不讀博,相當於「白學」4年
    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要,不像以前上到初中就結束了學業,在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90後都選擇繼續在大學裡學習。就像人們經常說的現在的大學生一抓一大把。但是,現在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也隨之變得越來越激烈,大學最「考驗耐性」的4個專業,不考研不讀博,畢業後等於「白學」 。教育學。教育學是大多數學生會選擇的一個專業,人們普遍的想法還是覺得上一個師範類的學校,畢業以後當一名人民教師,不論是雙休還是寒暑假都會有,是多麼輕鬆的一份職業。
  • 從謎語入手,寫作文猜動物,老師:寫好動物要抓住3個特點
    老師上課不能一成不變,作文課更是這樣,如果小學幾年下來,作文課都是一個模式,都是一個套路,那麼學生會覺得疲乏,老師也覺得無味。所以,要結合學生的學情,適時採取一些輕鬆活潑的方式來上作文課,效果很好。我們可以用遊戲的方式來上作文課,比如寫作文猜動物遊戲。一、猜謎語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老師可以先出幾個謎語給小學生猜,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比一比,看他們誰能猜得出來,讓他們的思維進入興奮的狀態。猜謎語算是作文的「熱身」吧。
  • 孩子報補習班沒有效果,還要不要繼續報呢?
    隨著補習班的流行,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補習班,出現了報班熱現象,但是有的家長慢慢會發現,報班好像並沒有太大效果,還要不要接著報班呢?今天我們來談一談這個話題。孩子花錢補課沒有效果,還要繼續補嗎?孩子補課沒有效果的原因是什麼呢?
  • 跟雲舒寫作文|初一期末練筆:《跨年 勇敢》
    初一期末練筆: 跨年·勇敢 雲 舒我勇敢走上舞臺,在一雙雙充滿鼓勵和熱情的眼神注視下,落落大方地展示了我自編自創的三句半《祖國好》,我的表演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歡笑與掌聲。我向自己發起了挑戰,又以自己的勇敢,向過去的膽怯說再見,並將在今後的日子裡,繼續勇敢!
  • 白學已死?十大令人胃痛的動漫學科你知道嗎?最後一學簡直神作!
    在這裡小編要提醒大家,這個學科也非常不好學,因為這個學科充滿了負能量,而我們的主角更是經常用扭曲而又善良的性格幫助他人,經常犧牲自我來拯救他人,這種自爆的行為讓人看得非常胃疼!而更加讓人胃疼的是男主身邊的女生越來越多,以至於很多春學家不知道如何入股,而最近看來雪乃股似乎更加穩妥。現在插播一條廣告:請問有人買一色股嗎?我有很多,急!
  • 小學生報語文班,走過彎路,今天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
    大語文班更適合沒有語文興趣和基礎較好的同學,大語文課一般不和課本同步,大語文課的優點是能激發孩子語文興趣,開闊孩子視野,它更偏重於素質拓展。3、大語文課的缺點也很明顯,因為它偏重於課外知識,所以很難解決孩子考試閱讀題和作文的問題。要提高語文成績最好報專門的閱讀班或作文班。4、說說作文班。
  • 50年寫作經驗首度公開,梁衡講述21堂作文課
    近日,《梁衡的21堂作文課》由閱文集團華文天下出版發行,這是梁衡老師五十年寫作經驗的首度公開,他用21堂作文課,為學生們講述他獨創的寫作方法,記住這個公式:兩個方針+三層美感+五個訣竅,孩子寫作文不用愁。
  • 詩詞學了也白學,孩子又不懂!真的是這樣嗎?
    一時間,讓孩子學詩詞、背詩詞成為了家長圈中熱議的話題。這時,也有很多家長說:幼兒學詩詞,讀了又不懂,學了也白學!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4.5-5.5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在這個時期,孩子接受這種刺激的能力是異乎尋常的。
  • 「笑看花開花落,淡看雲捲雲舒」——如何能達到這種狀態?
    有朋友問:「笑看花開花落,淡看雲捲雲舒」這句詩你會怎樣理解?首先確定一點,這句話不能叫作「詩」。這是殘句,因此顯得沒頭沒腦。即便是找到原文補全了,這個句子也不能稱之為「詩」,因為一沒節奏感,二不押韻。我們這麼打個比方吧,就類似於咱們現在的《讀者》,《文摘》,在小品文中兼雜語錄,金句頻出,糅雜儒釋道各家思想,怎麼空靈怎麼來。區別在於今天的雞湯用白話文寫的,文言文的雞湯有三大家思想做底蘊,有平仄古文搭好高大上的架子,出口就更加不同凡響。而「笑看花開花落,淡看雲捲雲舒」這兩句只是前面兩個四字詞語的狀態修飾和補充。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3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2019年馬雲在「重回課堂」當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孩子一定要培養他的3商3力」所謂3商就是:情商、智商、逆商;
  • 這些單詞我都白學了?
    你有沒有一種幻覺,就是總覺得這個單詞我學過,但無論如何就是想不起來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討論的「白學單詞」說的可不是「忘記」這麼簡單。實際上,有的單詞隨著人們的日常使用,單詞的味兒就變了。
  • 摳門媽媽不捨得在教育上花錢,怎樣給孩子做好啟蒙教育?
    孩子騎平衡車還要花幾千塊錢報個培訓班?對我這種又窮又摳門的媽媽來說,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幾百塊都別想掙我的。但是,很快我面臨一件非常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兒子對英語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而我要不要給兒子報名學習的抉擇。
  • 土建工程施工速學手冊,識圖+算量+造價,內容精煉,全面具體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份土建工程施工速學手冊,包括土建的三大方面:識圖、算量、造價等,有分為七個章節,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了房屋構造與識圖、建築工程造價概論、建築工程定額體系等內容精煉具體、實用性很強。土建工程施工速學手冊目錄:房屋構造與識圖:本章節分為六個小節,給大家介紹了民用建築、工業建築及建築施工圖等。
  • 《作文課》:如果你是零基礎寫作者,我勸你讀一讀這本指導書
    蔣方舟是我很欣賞的一名女性作家,年少成名,曾被媒體評為「中國活得最清醒的女青年」,她的文字,如同她的人,有一股討人喜愛的靈動。而她的成功,離不開她背後的母親——優秀作家尚愛蘭的薰陶和培養。尚愛蘭曾公開說:「給我一個孩子,我就能把她培養成作家」。由此看來,她當年沒有誇下海口。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費時費錢,還沒啥作用
    所以,網友才會覺得易烊千璽在「三小隻」中的舞蹈最棒!但是,並不是每一位媽媽都像易烊千璽的母親一樣聰明,家長盲目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哦!前些天,兜媽就在網上看到了一個例子。「魔鬼媽媽」4年花費20萬,給孩子報14個興趣班,結果如何?
  • 孩子酷愛讀書,為啥還寫不出作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寧海的夏天,ID:ninggege1109】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01作文班來了一位男孩,男孩是個小書迷,一進屋,就找書,看起來全然忘了外面的世界。每次上課都要喊他好幾遍,才能從書中走出來。
  • 淺談:什麼是白學與電學?又該如何看待動漫中的「四大學問」?
    作為二次元漫迷的你知道ACG圈子留下這麼四大「學」問?(分別是:白學、力學、電學、風學。)那麼今天的主題就是這個,動漫中的「四大學問」。不過在開始前我首先得和大家解釋解釋什麼是白學、力學、電學、風學。以上四種學問均出自動漫「白學」指的是《白色相簿》,「力學」指的是《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電學」指的是《GAMERS電玩咖!》,「風學」指的是《來自風平浪靜的的明天》。(剩下的還有什麼冰學、約會學、裝逼學、烹飪學、時空學、珂學我就不一一解釋了。)如果你看過以上所述動畫那麼你不難發現一個定律,那就是「套路」。
  • 孩子到「幼升小」階段了,報個什麼興趣班好?最好學個技能型的
    比如膽小,不願意和其他小朋友說話;比如2、3歲了還不會開口說話;比如性格多動,不能安靜地完成一件事;比如到了一定年齡了,還認識不了顏色,還不會自己吃飯,還尿床等等以上的問題都不是「病」,是孩子在某些方面發育比較慢而導致的問題。
  • 學生:作文還能這樣寫,我愉快地接受
    我沒有通篇去分析優劣,而是選擇了其中的一個詞語去指導孩子怎樣去寫作文,怎樣把作文寫生動。這個詞語就是作文中的「撞倒」一詞。 我們知道,孩子的生活視野不寬,寫進他們作文的內容很多時候都差不多,「撞倒老婆婆」也是小學生經常寫進作文的。這些老掉牙的作文素材是不是就寫不出優秀的作文呢?不是。那麼面對這個作文素材,怎樣化腐朽為神奇呢?我們具體來看看怎麼寫能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