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幼升小」階段了,報個什麼興趣班好?最好學個技能型的

2020-12-15 大香瓜甜甜

現在條件好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加上心,不僅僅要讓他們吃好、穿好,學好也非常重要。

為順應這樣的需求,有很多教育機構為家長提供了琳琅滿目的教育產品。孩子從1歲左右能開始早教,到考入大學,應有盡有,甚至胎教都有專門的機構在做。面對這種類繁多的教育產品,家長該如何選擇呢?

個人作為一位媽媽,和教育行業工作者,說說自己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孩子在某些方面發育不全,可以參加某些方面針對性的培訓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但是天使在來的路上也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膽小,不願意和其他小朋友說話;比如2、3歲了還不會開口說話;比如性格多動,不能安靜地完成一件事;比如到了一定年齡了,還認識不了顏色,還不會自己吃飯,還尿床等等

以上的問題都不是「病」,是孩子在某些方面發育比較慢而導致的問題。醫院是沒有辦法治療的,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這些問題便會逐漸消失,但是看著自己孩子比別的小孩差,心理總是會不舒服。於是,很多家長便會把孩子送到相應的早教機構去。

另外,因為要送孩子去上幼兒園,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現不好,總會不放心,送去機構先期適用一些也是各位家長比較普遍的想法。

其實,早教機構主要的功能是創造很多孩子在一起相處的機會。當然,還會給家長的心理帶來一些撫慰作用。

如果家長沒更多的時間陪孩子,讓早教老師對孩子進行一些有效的引導也是必要的。

益智類的培訓,在於讓孩子有點事做

現在,有很多智力開發類的培訓,特別針對學前兒童的。

對於兒童來說,智力的發育更多的是先天因素影響,因為還沒辦法接受更多有效的外在刺激,所以作用並不會很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發現孩子突然就會幹什麼了。比如突然就會走路了,突然就會說話了,突然就能分清楚顏色了,突然就會數數了。

即便不去參加這些益智類或者智力開發的課程,孩子到時間了也能掌握相應的知識。

在前期,孩子還無法理解東西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是靠記憶,簡單地說,就是靠背。不厭其煩地給他們傳授一樣東西,孩子就能掌握了。

這種狀態會持續到小學2年級。

幼升小階段,報什麼興趣班好

孩子們都報興趣班,也不可能不讓孩子學習,興趣班還是很有必要的。那些益智類的,倒不一定需要報。要學的話,就學技能類的。

運動類的興趣班要有一個,男孩子可以報跆拳道、籃球、擊劍。遊泳等,女孩子學習舞蹈是最好不過的了。現在流行少兒走秀,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樂器類的興趣班倒也可以報名,但很多樂器對年齡會有限制。而樂器的學習會更為枯燥乏味,能堅持下去的孩子不多。所以選擇樂器要慎重,一旦選擇了,最好堅持學下去。

兒童畫和手工課是個很好的興趣班。可以培養孩子對顏色的認識,也能增強美感的培養。樂高機器人倒也是個選擇。

很多家長給孩子報名學英語,這塊的培訓費用也是相當的高。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允許,倒是可以學,從小培養語感,還是很必要的。而國學類的,如果孩子喜歡也可以去學,這些主要是讓孩子背。此類情況是為孩子後續的發展做準備,倒也不是必需品。

技能類的興趣班可以被動刺激孩子的發育和認知,在性格形成方面也有意義,在某些技能方面有更好的表現,會讓孩子更有自信。

個人不建議去上數學、拼音那些培訓班,催熟的效果不一定會很好。

無論是什麼興趣班,一旦學習了,一定要堅持學下去。即便孩子對這樣失去了興趣,也不能停。從這時候開始,學習習慣就要養成了,一旦妥協,對孩子後期的發展會非常不利。

相關焦點

  • 別讓興趣班毀了孩子的興趣……
    ,他什麼都不需要去學」的爹媽。記者在吉林、湖南等地採訪發現,現如今部分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的意願優先,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小雅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爸爸為小雅選報了四五個興趣培訓班。一到放學後或者周末,小雅就在不同的興趣班之間「趕場」,學習「檔期」安排得滿滿當當。
  • 李玫瑾教授支招:給娃選興趣班,最好按照這三個原則
    學馬術、跳繩、編程、山地自行車……甚至都開始學中醫啦!?現在的孩子,太太太不容易啦!大眾眼中那些小眾的事情,已逐漸融入到小孩子的興趣裡,成為家長培養孩子的重要一環。眾多的「特色」興趣班,已呈現「泛濫」趨勢,擠滿了孩子童年時間的同時,還逐漸淪為攀比的對象。
  • 孩子興趣班報什麼好?有經驗的媽媽這樣說,最後一個輕易不要報
    現在的教育都講究「素質」二字,也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所以,不少寶媽都會在孩子放學之餘,給他報一個興趣班,幫他get新的技能。不過,面對各種眼花繚亂的興趣班,估計大多數寶媽都會表示:太「難」了,但是其實,一點都不難選。
  • 避免入坑,給孩子報興趣班,家長有哪些誤區
    父母給孩子報了英語、美術、武術、口才、尤克裡裡、舞蹈、樂高七個興趣班。他每天只在幼兒園呆一上午,午飯後不睡午覺家長就會接走,然後奔赴各個培訓,一直到晚上七、八點才回家,周六周日更不必說了。成績也是顯而易見的,每次幼兒園有什麼活動,他家孩子一定是最活躍的那個。朋友說再看自己家孩子,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兒。
  • 這「四種興趣班」沒必要給孩子報,過來寶媽心裡話:費錢又沒啥用
    孩子上了很久的興趣班,一點效果都沒有 表妹小茜的孩子今年五歲多了,是個比較靦腆的小姑娘。小茜準備女兒報個興趣班,一來是鍛鍊孩子的性格和口才,二來是學個特長,將來萬一用得上。
  • 上過20個興趣班之後,告訴你怎麼選興趣班、怎麼學,怎樣避坑?(附...
    興趣班的話題,咱聊過不止一次了。看看現在的育兒生態圈,就知道它的確可以算作育兒路上的一個怎麼繞也繞不過的點。到底該不該讓孩子上興趣班?如何選擇和安排時間?這些問題,困擾了許多爹媽。我就聽說過一個二娃家庭的爹媽吐槽,說一到周末,兩娃加起來一天要上八九個興趣班,爹媽已經快掛了。
  • 孩子報了器樂興趣班後,其實是在考驗家長的毅力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很優秀,因此很多家長除了對孩子的課內學習投入精力和財力外,還為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其中十有八九報音樂方面的興趣班佔主要部分。對此我也表示贊同,但前提首先是孩子首先要真正有那方面興趣,而且不宜多,有一種足亦;其次是為孩子提供充足的條件,尤其學習鋼琴的孩子,家裡最好是要備一臺,不能說等孩子喜歡練了再買;第三就是家長的監督和堅持,這點是最重要的。因為即使一開始孩子是有興趣學的,但一段時間枯燥的練習後就會產生厭倦甚至是牴觸,這個時候家長就起到關鍵作用。
  • 口述|香港「幼升小」故事:這是一場壓力下的「配對」遊戲
    我發現香港的幼兒園比較喜歡外向型的,所以很多家長很想逼著孩子變成外向型的。人有好多種的,我不太贊成這樣。入學之前我的想法和在廣州是一致的,沒有特別培訓她什麼。英語只是給她報了自然拼讀,但是中文英文她的認知量是少之又少的,書寫的都沒弄,她一直學鋼琴,喜歡唱歌,我給她報了合唱,她也有證書,她很喜歡畫畫,我也給她報了,她喜歡什麼我就讓她去做。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馬雲馬雲說的這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當時還不太理解,為何要注重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直到我當媽之後才了解到,3~6歲對於孩子的人生來講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從孩子4歲開始,父母就要多花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
  • 報各種興趣班,孩子太累。課餘VS業餘,怎麼樣選擇,孩子更優質
    很多的孩子在很努力地為父母爭氣,他們上一對一輔導課,上線上直播課,上各種興趣班等等。但孩子上那麼多的課,上那麼多的補習班,真正學到了東西麼?但有一點就是孩子整得很累,很疲憊。有沒有必要讓孩子上輔導班,興趣班?我個人覺得因人而異。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學;如果孩子感興趣,也可以學。
  • 還在為孩子幼升小焦慮的家長看過來
    武漢各區公布了小學小升初的報名時間許多操心 「幼升小」的家長,又到了選擇困難的時候要選擇怎樣的一所小學?公辦的好還是民辦的好?幼升小自己要如何配合? 我家孩子白紙一張,要不要報個幼小銜接的培訓班?
  • 河外幼升小補習哪家服務好_南京智慧米星教育
    河外幼升小補習哪家服務好,南京智慧米星教育,針對市場上幼兒階段課程存在諸如「教材與教學方式僵化、教學體系不合理、教學環節不完整」等問題,堅持自主研發教案與教材,嚴格組建師資隊伍、提供先進的硬體設施、以及優雅的教學環境。河外幼升小補習哪家服務好, 幼升小|如何在不報補習班的情況下,讓孩子適應小學學習?
  • 學鋼琴的孩子「過時了」?興趣班也有鄙視鏈,第一名很「壕氣」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說到興趣培養,在富養教育方式更為盛行的今天,父母們願意在孩子的興趣班上花錢,走在大街上的孩子們,隨手攔下一個都能說出好幾種特長來。於是開心的她在與朋友們聊天的時候,略帶「炫耀」地說:「我家妮妮真的太有天賦了,鋼琴彈得那叫一個好!」可是沒成想話音剛落,朋友們卻「嘲笑」起她來:「這都什麼年代了,你咋還讓孩子學鋼琴呢?
  • 還在讓娃學鋼琴?中產家庭孩子的興趣班鄙視鏈,你了解多少?
    在現在越來越重視孩子教育的時代,家長們比較的不只是上哪個學校了,孩子上了哪個補習班、新報了哪個興趣班也被家長們暗暗比較。不管是滿足家長們的虛榮心還是想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報興趣班多學習技能和知識,已經成為了現在孩子們的必修課,尤其是對於中產家庭的孩子。
  • 給老大報了14個興趣班的我,現在輪到老二,我開竅了
    我之前在「我是那個曾經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的媽媽,然後呢?」裡和大家分享過自己的心路歷程: (向上滑動啟閱) 選擇原因:門檻低,不枯燥,大家都學,孩子也不反感。
  • 李玫瑾:父母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一點用沒有還浪費錢
    根據自家的經濟條件不同,也根據家長的培養路線和理念不同,家長們給孩子報的興趣班個數也是不相同的,有的只給孩子報一門課,有的家長則給孩子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興趣班。隨著家長的觀念提升,興趣班的項目也不斷擴大,除了傳統的樂器舞蹈之外,現在還有像幼兒編程、樂高課程等興趣班。
  • 媽媽給孩子報十幾個班,一家人顧不上吃飯,爸爸抱電視離家出走
    可是哭過鬧過之後,日子還是要繼續向前走,家還是要回,飯還是要吃,孩子還是要養。我們不知道這個男人後來怎麼樣了,不知道他回家之後有沒有和妻子和好,也不知道孩子是不是仍然上著十幾個興趣班,看似一場妻子把丈夫逼走的笑話結束之後,大家是不是也該好好思考一下導致這件事情發生的根源究竟是什麼呢?
  • 孩子對興趣班總是三分熱度,是孩子真的沒興趣,還是家長沒堅持?
    幾乎每個孩子都上過興趣班,有的是家長希望孩子學的,有的是孩子自己喜歡想要學的。但無一例外,每個孩子也都會遇到一開始熱情滿滿,幾天後又想換班的情況。雖然常見,但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如何引導才是對孩子興趣培養最有利的。下文中,咱們一起來思考和探討一下。
  • 開始報班了,才懂什麼叫真燒錢!
    大語文課建議:語文的內容相對數學英語更加多樣,也很難衡量,因為涉及到古詩詞、認字等,一般開始的時間也比數學、英語晚,通常家長會選擇在幼升小階段,也就是中大班開始接觸,目前也有一些AI的語文課。繪畫:之前報過一個,結果蛋蛋不喜歡,退課損失一大半,非常懊惱。以前還帶蛋蛋體驗過另一家繪畫課,我坐在旁邊聽了一會,一個班快10個孩子,老師全程幾乎跟小朋友們沒什麼互動,小朋友們的提問她好像沒聽見似的,自顧自地說。這家也是連鎖,課時費不算便宜,但感覺質量不會太好的樣子。
  • 給娃報啥興趣班,就是中年夫妻感情的照妖鏡
    每次一提要給娃報這個那個興趣班,家庭辯論會+冷戰+熱戰就交替著來。她家女兒目前在學鋼琴和舞蹈,老公的意思是女孩子不用學那麼多,讀書已經很辛苦了。而她還想給女兒報個聲樂,這樣就是妥妥的文藝骨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