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條件好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加上心,不僅僅要讓他們吃好、穿好,學好也非常重要。
為順應這樣的需求,有很多教育機構為家長提供了琳琅滿目的教育產品。孩子從1歲左右能開始早教,到考入大學,應有盡有,甚至胎教都有專門的機構在做。面對這種類繁多的教育產品,家長該如何選擇呢?
個人作為一位媽媽,和教育行業工作者,說說自己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孩子在某些方面發育不全,可以參加某些方面針對性的培訓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但是天使在來的路上也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膽小,不願意和其他小朋友說話;比如2、3歲了還不會開口說話;比如性格多動,不能安靜地完成一件事;比如到了一定年齡了,還認識不了顏色,還不會自己吃飯,還尿床等等
以上的問題都不是「病」,是孩子在某些方面發育比較慢而導致的問題。醫院是沒有辦法治療的,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這些問題便會逐漸消失,但是看著自己孩子比別的小孩差,心理總是會不舒服。於是,很多家長便會把孩子送到相應的早教機構去。
另外,因為要送孩子去上幼兒園,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現不好,總會不放心,送去機構先期適用一些也是各位家長比較普遍的想法。
其實,早教機構主要的功能是創造很多孩子在一起相處的機會。當然,還會給家長的心理帶來一些撫慰作用。
如果家長沒更多的時間陪孩子,讓早教老師對孩子進行一些有效的引導也是必要的。
益智類的培訓,在於讓孩子有點事做
現在,有很多智力開發類的培訓,特別針對學前兒童的。
對於兒童來說,智力的發育更多的是先天因素影響,因為還沒辦法接受更多有效的外在刺激,所以作用並不會很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發現孩子突然就會幹什麼了。比如突然就會走路了,突然就會說話了,突然就能分清楚顏色了,突然就會數數了。
即便不去參加這些益智類或者智力開發的課程,孩子到時間了也能掌握相應的知識。
在前期,孩子還無法理解東西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是靠記憶,簡單地說,就是靠背。不厭其煩地給他們傳授一樣東西,孩子就能掌握了。
這種狀態會持續到小學2年級。
幼升小階段,報什麼興趣班好
孩子們都報興趣班,也不可能不讓孩子學習,興趣班還是很有必要的。那些益智類的,倒不一定需要報。要學的話,就學技能類的。
運動類的興趣班要有一個,男孩子可以報跆拳道、籃球、擊劍。遊泳等,女孩子學習舞蹈是最好不過的了。現在流行少兒走秀,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樂器類的興趣班倒也可以報名,但很多樂器對年齡會有限制。而樂器的學習會更為枯燥乏味,能堅持下去的孩子不多。所以選擇樂器要慎重,一旦選擇了,最好堅持學下去。
兒童畫和手工課是個很好的興趣班。可以培養孩子對顏色的認識,也能增強美感的培養。樂高機器人倒也是個選擇。
很多家長給孩子報名學英語,這塊的培訓費用也是相當的高。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允許,倒是可以學,從小培養語感,還是很必要的。而國學類的,如果孩子喜歡也可以去學,這些主要是讓孩子背。此類情況是為孩子後續的發展做準備,倒也不是必需品。
技能類的興趣班可以被動刺激孩子的發育和認知,在性格形成方面也有意義,在某些技能方面有更好的表現,會讓孩子更有自信。
個人不建議去上數學、拼音那些培訓班,催熟的效果不一定會很好。
無論是什麼興趣班,一旦學習了,一定要堅持學下去。即便孩子對這樣失去了興趣,也不能停。從這時候開始,學習習慣就要養成了,一旦妥協,對孩子後期的發展會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