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大報了14個興趣班的我,現在輪到老二,我開竅了

2020-12-14 騰訊網

文 | 吉米媽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都說孩子是吞金獸。

其實過來人都知道,奶粉、尿不溼那些都是小錢。

真正張著大嘴吞我們錢的是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小張開學就三年級了,從他三歲開始,我帶他上過大大小小十幾種興趣班。

非但沒有發現他在哪方面獨領風騷,自己倒是經常被氣得血壓升高。

我之前在「我是那個曾經給孩子報了14個興趣班的媽媽,然後呢?」裡和大家分享過自己的心路歷程:

(向上滑動啟閱)

選擇原因:門檻低,不枯燥,大家都學,孩子也不反感。

堅持時間:2年

費用:2萬 (200/節,一周1節)

放棄原因:畫畫門檻低,但是真要看天分。有些興趣只需散養,真不需要花錢,至少不需要早早的花錢。

選擇原因:在家做了一段英語啟蒙後,覺得應該系統學習,比如使用正規的教材,和學習自然拼讀。朋友推薦。

堅持時間:1年

費用:2萬 (100/節,一周4節)

放棄原因:學校太遠,懷二胎,不方便接送。興趣班離得近太重要。

選擇原因:在姥姥家樓下,道館很正規,朋友推薦,鍛鍊身體

堅持時間:1年半

費用:10000元 (100/節,一周1/2節)

放棄原因:孩子一直不是太感興趣,一次長時間的發燒感冒後,就再也不去了。我懷二胎,也懶得送,就放棄了。我很遺憾,到綠帶了,但是孩子絲毫不遺憾。生二胎,一定程度上會耽誤老大。

選擇原因:俱樂部英語教學,在家附近的國際學校踢球,集體運動。

堅持時間:半年

費用:4000元 (150/節, 1周1節)

放棄原因:霧霾天太多,堅持得不好。孩子基本就是場上亂跑,根本聽不懂規則有一些項目, 開始得晚一些比早一些效果好。而且目標要明確,不能太貪心。你是想學踢球,還是學英語!

三歲半:藝術類-畫畫

四歲半:學科啟蒙―線下少兒英語

四歲半:體育類—跆拳道

五歲:體育類—足球

五歲半:學科啟蒙-線上英語

選擇原因:英語學習不能斷,線上相對靈活方便。

堅持時間:現在依然堅持, 聽說效果相對明顯, 唯一欠缺是寫。

費用:4萬 (180/節,一周2/3節)

堅持原因:英語是我目前看到學科類稍微有希望成為優勢的科目。長板原則。花錢花時間的項目應該是孩子有興趣,基礎好,潛力大的。

六歲:鋼琴

選擇原因:總得學一樣樂器,家裡有鋼琴。

堅持時間:1年半。

費用:3萬 (400/節,一周1節)

放棄原因:孩子實在不喜歡,每天練習對彼此都是傷害和煎熬。一開始練習時目的不明確。而且沒有選擇去機構,在家學琴,環境不夠正規,孩子始終沒有認命。決定放棄。

六歲:法國視唱

選擇原因:配合鋼琴學習,識譜,音準,樂感,樂理知識。

堅持時間:1年

費用:1700(少年宮)

放棄原因:孩子實在沒有興趣,樂感較差。藝術類的,興趣和天分太重要了。

六歲:朗誦/主持人

選擇原因:覺得孩外貌條件還OK,口齒也算伶俐,能鍛鍊的大方得體也不錯。

堅持時間:1年

費用:1700(少年宮)

放棄原因:因為孩子不想上法國視唱,所以爸爸連朗誦班也懶得送了。隊友,基本你是指望不上的。我覺得特別遺憾。

六歲:滑雪

選擇原因:試課後,覺得自己像在飛翔,感受到了自由,所以很喜歡。

堅持時間:現在依然堅持。

費用:5萬 (350/節雪毯課,一周1次;夏天哈爾濱市內滑雪場;冬天崇禮(教練費,車費,酒店,門票)

堅持原因:真愛,沒別的。

六歲半:書法

選擇原因:孩子想上。

堅持時間:現在依然堅持

費用:2萬(200/節,一周1次)

堅持原因:雷打不動,發燒都要去上課。大概是真心喜歡吧。

七歲:樂高

選擇原因:學校課後興趣班,打發時間,孩子也表示喜歡。

堅持時間:半年

費用:

放棄原因:表示沒有那麼喜歡了,而且各種樂高課,家長需要認真比較調研,我沒做這個功課,也就沒有堅持。

七歲:數學思維

選擇原因:孩子喜歡數學,但是他自己說有時候一些稍微難一點兒的就沒有思路。

堅持時間:現在依然堅持

費用:7000 (80/節,一周1次)

堅持原因:覺得很有趣,而且數學解題能力的確有提高。

七歲:桌球

選擇原因:鍛鍊視力和反應能力。

堅持時間:半年

費用:800(少年宮)

放棄原因:大班上課,孩子一節課基本就是和小女生聊天了。任何項目,不要因為便宜就開始。

七歲半:高爾夫

選擇原因:學校課後興趣班,打發時間,孩子也表示喜歡。

堅持時間:剛剛開始

費用:

那些跳過的坑、犯過的傻、發過的愁、現在想起來了,後悔和遺憾的地方挺多的。

等該給吉米規劃課外班時,我一定會理智很多,不會盲目、盲從。

文章分享出來後,有人罵我:

報什麼課外班,好好上學就行了,有錢撐的。

還有人說:你這麼輕易就放棄了,怎麼教育孩子,也許你放棄的就是他有天賦的。

吉米馬上三歲了,我會給他報什麼興趣班?

小張三年級了,他剩了哪些課外班?

剛剛開學,我知道好多媽媽都在給孩子排各種班,這個要不要選,那個要不要續?

我畢竟是一個有血淚經驗的二胎老母親。 所以,今天想再和大家聊聊孩子興趣班這點兒事。

都是肺腑之言,希望我們的精力,財力都能花在刀刃上。

而且坦白講,對於孩子時間比錢更重要。

興趣班,不是越多越好,

媽媽應該學會做減法

這是我給老大報各種興趣班,花了至少小20萬之後特別深刻的感受—興趣班貴精不貴多。

孩子的確是碎鈔機,但是不冷靜的媽絕對是碎鈔機裡的戰鬥機。

少而精,才能給孩子足夠的練習時間。

沒有練習的學習,都是肉包子打狗。

我們越是怕錯過孩子的「天分」而廣撒網, 就越是什麼都抓不住。

因為即便是有天分的孩子,也需要99分的練習才會有效果。

特別還想再說一句,我們沒選的或者沒堅持的興趣班,會埋沒孩子的天分嗎?

答案是:不會!

《肖申克的救贖》裡一句話說得特別好: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因為他們的羽翼太耀眼。

興趣班,別輕易開始,

可以及時止損

別輕易開始,是因為太輕易的開始,往往大人沒想好,孩子不珍惜,最容易放棄。

為什麼又可以及時止損呢?

因為如果之前的投入產出比太低,效果不好,預判未來走勢也不好,放棄是為了避免更多的浪費。

興趣班絕對不應該是一件不計成本的事。

錢是成本,時間也是。

很多藝術類的興趣班,好多孩子可能本來興趣就不那麼高,再加上每天練習,越來越難,學業壓力大等等原因,半途而廢的可能性最高。

比如小張的鋼琴。

很多人問我,你為什麼不逼他?

就逼他每天練半小時不行嗎?

行,練習半小時,勸說一小時,哭泣半小時。

有這個時間,為什麼不去幹一些他感興趣,更能出成績的事兒呢?

興趣班絕對不應該是一件較勁的事。

小張放棄了鋼琴,我遺憾嗎?

遺憾,不過不是遺憾他放棄,是遺憾他不愛。

因為沒了一定讓孩子學樂器的執念,對于吉米,我會多給他機會了解不同的樂器,不會輕易開始。

興趣班,你是為了培養興趣,

還是為了培養特長?路徑和規劃大不同

這個問題媽媽們必須問自己的。

人的興趣可以非常多,而且不需要每個都花錢。

和小朋友一起玩,和父母一起玩,了解一些規則,都會有幫助。

別發現孩子什麼有興趣,都去報班。孩子是親的,錢也是。

這句話值很多錢,請記下。

如果想當特長培養,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那需要特別長的時間,特別多的金錢,特別狠的訓練,和特別好的心態。

不要指望每周送孩子去滑兩次冰,就可以培養出花滑高手。

我認識一個練花滑的小姑娘,比賽前一段時間是夜裡12點滑到凌晨5點,因為那個時候包場便宜,可以練難度動作。白天,照常上課。

而且,練出來,還需要天分。

小張練滑雪,完全是為了興趣,他真心喜歡。

我能做的就是到了雪季,帶他滑雪,請教練練動作,順便過足癮。

吉米也會滑雪的,因為和哥哥一起帶著,方便。

當然如果他特別不愛,那就算。

興趣班,不是補短,是揚長,

即便不是特長,也可以擅長

這也是從小張學鋼琴的事兒裡吸取的教訓。

他的樂感一般,對樂器就是不感冒,如果您的孩子也是這樣,是不是可以看看TA是不是更喜歡運動類或者益智類的興趣班。

找到孩子喜歡的,相對擅長的,因材施教。

小張喜歡滑雪,遊泳,雖然他的天分和運動量,時間付出上很難讓這兩個項目成為他的特長,但是成為他自己的擅長還是很有可能的。

愛-擅長-更愛-一生的興趣。

比我逼迫他學琴,考了級,然後一輩子不想碰鋼琴有意義的多。

興趣班需要量力而行,

一些班並不適合普通家庭的孩子

最近巨石達陣(一個橄欖球培訓機構)卷錢跑路的事兒鬧得沸沸揚揚。

我周圍兩個朋友也在維權。

一個報名,是因為聽機構說學橄欖球、冰球、擊劍啥的能幫助申請美國的大學,有助於爬藤。

一個報名,是因為孩子喜歡足球,但是她覺得「土」,橄欖球洋氣。

圖片來自網絡

對爬藤有幫助的不是孩子練橄欖球,是出成績。

橄欖球是洋氣,但是目前在國內發展有點兒蹩腳,場地不夠,教練不夠,打比賽孩子看著挺酷的,其他的好像也沒啥了。

馬術、冰球、高爾夫、擊劍、橄欖球,都是頂級碎鈔機。而且很多項目因為需要全國各地參賽,家裡必須有一個人全陪。普通家庭,如果僅僅是為了趕時髦,連基本情況都不了解就讓孩子學一些「小眾項目」,性價比實在不高。

當然,你可以說這些項目鍛鍊孩子意志品質,但是其實什麼體育項目都鍛鍊孩子的意志品質。

我知道上頭說的一些話不是特別中聽。

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 孩子的教育路徑最終還得您自己決定。

吉米快三歲了,除了吃,我看不出他對什麼有特別興趣,也沒顯示什麼過人的天分。

這樣的孩子,怎麼安排課外班呢?

課外班無外乎是這幾大類:體育類,文藝類,藝術類,學科啟蒙。

目前,我給吉米興趣班的配比就是按照我上頭說的規劃的:

體育類1-2個(目前計劃柔術+單板滑雪,3+開始)

文藝/藝術類1個(目前計劃街舞,4+開始)

啟蒙類1個(數學思維,現在已開始)

體育類是首選

道理很簡單。

身體弱容易成為被欺負的對象。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若犯我,我起碼跑得過TA。

練體育除了能強身健體,還能提高自信,體育精神就是屢敗屢戰的精神,練體育的孩子身體,心理都皮實。

吉米身材很壯實,在和小張的廝打中,竟然無師自通地有那麼點兒摔跤的感覺,所以我打算讓他去試試柔術。

文藝/藝術類是期望

我自己沒什麼藝術特長,大家在一些玩,站起來就能唱歌跳舞的我還是挺羨慕的。

小張隨我,從小就不愛這些,聽音樂都沒啥反應。

吉米是個活躍的小夥子,經常一開心就跳一段。

我覺得一個小胖子跳街舞挺逗,他要是喜歡,可以練練。

未來撩妹也用得上。

啟蒙類是補充

吉米這個階段,親子閱讀是最重要的。

學科啟蒙並不是必須做的。

即便做,也完全沒必要特別功利或者設定明確目標。

吉米的閱讀和英語啟蒙,是我帶著的。

數學目前是和小樹一起上一個數學思維啟蒙課。

我本來覺得這麼小的孩子一定堅持不了一個半小時,後來我發現其實用孩子接受的實物教玩具的方式啟蒙他們的數學思維,就是一種很有趣的玩中學。

吉米和小樹每次都開心的不得了。

吉米的興趣班我會控制在5個以內。

寫了這麼多,關於選孩子的興趣班,我希望大家在做決定之前,想想這十二個字:

因材施教,量力而行,揚長避短。

共勉!

吉米媽說

對於上三年級的小張,坦白講最缺的就是時間。

對於小學生,學科類課外班不是興趣班了, 意義已經不是啟蒙了,而是鞏固+提高。

小張的興趣班是每周兩次遊泳,一次網球。都是體育類的。

語數外三科的課外班目前線上線下都有。

如果論效果,線下好於線上,小班好於大班。

論錢,當然也是線下和小班更貴。

這個就是家長量力而行了。

關於小張的課外班都是啥,怎麼選的,效果怎麼樣,我下次再給大家寫。

興趣班是揚長的,唯獨學習這個是保底的。

這話雖然俗氣,在孩子上學這12年,學習不好,一了百了。

如果陪伴了、督促了、各種辦法都使了,學習都不好呢?

那就告訴自己:親生的,認命。

人各有命,但盡力而為。

如果媽媽們覺得這篇文章對選興趣班有幫助,就點個「在看」哦。大家在給孩子選興趣班的時候有什麼問題、掉過哪些坑、有哪些經驗,也記得給我們留言交流哈。

周末愉快!

-END-

相關焦點

  • 妹子轉到我們班後,也不知道萬年老二,怎麼就成了我的稱呼!
    1、你以為你是鋼筋我就拿你沒辦法了嗎2、這表情是感動的還是味道太難聞了?3、收徒,五十一位,包教包會4、姑娘好嗨哦!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6、聽說這個哥們還在醫院7、每天出去遛二哈,每次都讓我感覺自己已經擺脫了地球引力的束縛8、妹子在跑步機上揮灑汗水,給狗狗也報了個項目,健身和遛狗兩不誤啊。9、妹子轉到我們班後,也不知道萬年老二,怎麼就成了我的稱呼!
  • 別讓興趣班毀了孩子的興趣……
    跟我關係很好的同事張老師仿佛找到了宣洩口,開始滔滔不絕「哭訴」娃的燒錢史:曾幾何時,我和我老公也是那對兒拍著胸脯對朋友說「我不會讓我的孩子去興趣班的,我們不花錢學那些,我就希望孩子能每天開心地玩兒因為課程時間的問題,每個周末都跟趕場一樣,快節奏的興趣班生活,著實讓孩子有點吃不消。語文君聽著張老師講孩子上興趣班的事情,著實感到現在的孩子真的太累了。
  • 上過20個興趣班之後,告訴你怎麼選興趣班、怎麼學,怎樣避坑?(附...
    興趣班的話題,咱聊過不止一次了。看看現在的育兒生態圈,就知道它的確可以算作育兒路上的一個怎麼繞也繞不過的點。到底該不該讓孩子上興趣班?如何選擇和安排時間?這些問題,困擾了許多爹媽。我就聽說過一個二娃家庭的爹媽吐槽,說一到周末,兩娃加起來一天要上八九個興趣班,爹媽已經快掛了。
  • 我兒子真喜歡上學和興趣班,我認識的孩子裡他最喜歡去上課
    我兒子是特別喜歡上興趣班和上學的人,在我認識的孩子裡沒見過比他更喜歡上學和興趣班的。這篇文章就絮叨一下我兒子的生活經歷,從而分析一下他為什麼那麼喜歡上學和上興趣班。兒子今年6歲半,上一年級三個月了。開朗熱情有活力,喜歡和小朋友玩,可以快速地加入一幫孩子的遊戲。
  • 學科類培訓班火熱興趣班遇冷
    連日來,本報記者走訪了昆明市內多個電子產品商場及多家培訓學校等地了解到,今年電子產品市場依舊火熱;但由於暑假較短,興趣班目前報名人數相對較少,家長們更傾向於給學生報學科類培訓班。    電子產品    商家花式促銷 電子產品銷量增長40%    隨著高考的結束,電子市場內帶孩子消費的家長越來越多。
  • 李玫瑾教授支招:給娃選興趣班,最好按照這三個原則
    現在的孩子,太太太不容易啦!大眾眼中那些小眾的事情,已逐漸融入到小孩子的興趣裡,成為家長培養孩子的重要一環。眾多的「特色」興趣班,已呈現「泛濫」趨勢,擠滿了孩子童年時間的同時,還逐漸淪為攀比的對象。李玫瑾教授:興趣班不應該是家長的事情現在有個奇怪的現象,以前,學校的興趣班被提倡,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還可以興趣拓展。而現在,因應試的壓力,學校逐漸偏向於學科,興趣班也被淡化,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基本都貢獻於學科應試上。
  • 孩子到「幼升小」階段了,報個什麼興趣班好?最好學個技能型的
    現在條件好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加上心,不僅僅要讓他們吃好、穿好,學好也非常重要。為順應這樣的需求,有很多教育機構為家長提供了琳琅滿目的教育產品。孩子從1歲左右能開始早教,到考入大學,應有盡有,甚至胎教都有專門的機構在做。面對這種類繁多的教育產品,家長該如何選擇呢?
  • 興趣班風靡一時,不上興趣班的和上過興趣班的,10年後差別會很大
    現在很多家庭,從孩子上幼兒園起,就開始流行給孩子報興趣班,在眾多家長中,一般會呈現出兩極的分化,一種家長認為即使不報各種興趣班孩子也會差,孩子還小應該享受童年。另一種家長會選擇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他們認為多上一門課,可能為孩子多打開一扇窗,發掘孩子的天賦並著重培養。
  • 給娃報啥興趣班,就是中年夫妻感情的照妖鏡
    從2歲起,笑嫣上過的興趣班,大大小小不下20個,花掉的錢超過了20萬。他們家雖然是地道的中產家庭,有車有房,住在北京三環內,但負擔這麼多興趣班還是有點吃力。 現在努力學習,等長大了就可以自由玩了?太天真了,孩子!你現在學得越努力,你將來就越有可能去大廠996或者007,到時候別說玩了,能有時間睡覺就不錯了。 身為打工人的湯爸早就看穿了一切,但這種話顯然不能說出來打擊閨女。他說:不學習,也可以出國玩啊。 老婆反駁:學好了才能自主。像你現在請個假都很費勁,就是因為小時候沒好好學。
  • 「我想站起來上學」8歲女童面臨截癱,這些興趣班年齡不夠不要報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會開始報名一至兩個興趣班,因為家長都希望孩子,長大以後能夠學有一技之長,這樣在學校也可以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的好處。
  • 6歲女孩被迫報名十幾個興趣班,卻無意中講出真話,寶媽:真憋屈
    現在基本上每個孩子都要上興趣班,而且很多孩子還要上好幾節。一個6歲的孩子竟然一共要上十幾個興趣班,每天放學以後和周末都要上興趣班,基本已經沒什麼可以玩兒的時間了。有的興趣班一周上一次,有的兩周上一次,小小年紀的孩子日程表排得滿滿當當,而這背後都離不了寶媽的苦心孤詣。
  • 別人都是花錢給孩子報班,我卻花錢投資自己,有人跟我一樣嗎?
    這幾年,在投資自己這方面,我還是挺捨得的。小時候過的都是窮日子,不捨得吃不捨得穿,到現在,對吃穿仍然沒啥概念,但在學習上,我對自己還是挺大方的,該付的費一點都不含糊。相比之下,在兒子身上,花的錢好像就沒那麼多了。
  • 為何老二比老大聰明?這背後的真相讓老二很惱火
    懷頭者說:我要當媽媽了!簡直讓全世界都知道了這個好消息,葉酸、維他命吃起來,防輻射的衣服穿起來,專家號掛起來,護膚品全部換成母嬰專用,懷老二:再懷孕的時候,反正已經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無所謂了,掛號都是普通醫生。過去的謹慎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堅強的寶媽形象。懷頭者老公的表白:我們終於盼望著我們的小寶寶了!愛的結晶在這裡,寶貝想吃什麼,老公給你買!
  • 二胎家庭中,老大真沒老二聰明嗎?不,他只是受的「磨難」比較少
    現如今生二胎的家庭可以說是越來越多了,常常可以看到群裡有媽媽們在討論家裡老大和老二的事,比如:她們會說老二一般比老大聰明,會看人顏色,或者說老二情商比老大高很多。還有就是老大出門比較磨蹭,每次出門都要被媽媽不停催促,而老二就完全不用催還能自己穿衣服和鞋子,所以在家常常出現的場景就是老二站在門口等老大。最神奇的是媽媽給老大報了線上繪畫課程,老大在畫畫的時候老二就在旁邊安靜地看著,有時候還能「照貓畫虎」地劃拉兩筆。
  • 孩子報了器樂興趣班後,其實是在考驗家長的毅力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很優秀,因此很多家長除了對孩子的課內學習投入精力和財力外,還為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其中十有八九報音樂方面的興趣班佔主要部分。家長們肯定也深有體會,每周六周天都象是打仗似的上完文化課補習班然後又趕去上各種諸如鋼琴、吉他、提琴、聲樂等等興趣班。長此以往,大人孩子都顯得身心疲憊。有些家長和孩子能夠從一而終的堅持。而有些堅持不住可能就半途而廢。就拿我兩個孩子來說吧。兒子9歲、女兒7歲開始學習鋼琴,當時說要學我把鋼琴買了。
  • 《夢幻西遊》秘境興趣班怎麼參加 秘境興趣班玩法技巧介紹
    導 讀 秘境興趣班是夢幻西遊手遊第五期開的暑假興趣班,只要每天參加日常秘境闖關積累一定的興趣點,就能在最後秘境興趣班結束的時候有機會獲得相應的獎勵。
  • 當媽10年,陪娃上興趣班7年,報了多少課?花了多少錢?
    原創:牛媽彭小蹦當媽十多年,倆娃先後上興趣班,老母親我跟著經歷了7年。別的不說,我究竟給孩子的興趣班扔了多少錢?我從來沒算過,偶然不知道哪根神經提醒了我一下,算算唄。算算就算算!據不完全統計,哥哥一個人在興趣班的花費大約在15萬往上。暑假還沒開始,我昨天已經給娃報了遊泳培訓班,十堂課1800。以後花錢還多著呢……還有老二呢……不僅花錢,花時間也是妥妥的。誰家沒有個吞金獸呢,下面我就總結一下這7年來,我帶娃上過的培訓班。因為總結的純屬個人經歷,所以肯定不夠全面,但也正因為是個人經歷,才包含了真實經驗和感受。
  • 14歲女孩:媽媽生二胎可以,把外婆家的大三居過戶給我
    劉女士從父母那裡了解到,端端回老家,和外婆、外公訴說了很多「不公」和「委屈」,覺得父母偏疼弟弟。端端是外公外婆一手帶大的,聽了自然難受,就對孩子表了態:「將來我們的財產都給你。」劉女士反思說:「我和愛人都是獨生子,覺得現在條件好點兒了,想要個老二,公婆也大力支持,確實沒太考慮端端的感受。
  • 孩子對興趣班總是三分熱度,是孩子真的沒興趣,還是家長沒堅持?
    不帶他去吧,怕耽誤了孩子的興趣培養;帶他去吧,又擔心他過了幾天再變了興趣。想問問橙子,關於興趣班,家長該如何幫孩子選?遇到三分鐘熱度的娃,又該如何應對呢?幾乎每個孩子都上過興趣班,有的是家長希望孩子學的,有的是孩子自己喜歡想要學的。
  • 微小說:學霸×哭包,「你吃了我這麼多年的桃子,現在也該輪到我」
    學霸攻×哭包受 文BY晨晨愛吃蘿蔔我和林願認識要從一棵桃樹說起。小時候,他所在的城鎮小學拆了,從而住到了我家隔壁。小學他和我不是一個班的,但是我常常看到他被老師罰站在走廊。我都是裝作沒看見直接走過去,他會朝我做鬼臉,偶爾會伸出腿絆我。不過,這些事我也沒放在心上,作為班幹部和大隊長,是沒有什麼時間和一個不熟的同學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