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特步國際(01368.HK)發布公告,公司品牌形象代言人謝霆鋒同意認購特步國際500萬股股份。受此影響,10月12日,特步國際股價高開高走,收盤大漲17.53%,收於2.95港元,一改近期低迷的走勢,並創下近半年以來的新高。
根據雙方的認購協議,謝霆鋒已同意認購特步有條件同意發行及配發的500萬股認購股份,認購價為每股2.48港元,較當日收市價2.51港元折讓1.2%,等於最近5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2.48港元。根據協議,謝霆鋒一年內不會賣股。
謝霆鋒代言19年二次入股,資金將用於開發產品
謝霆鋒是特步首位代言人並且一當就是19年, 憑 「特步,非一般的感覺」把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品牌帶入大眾視野。
據了解,這並不是謝霆鋒的第一次買入特步的股份。早在2016月8月,謝霆鋒以4.5港元/股購入特步500萬股,總交易額為2250萬港元,配售完成之後,持有特步已經發行股份的0.23%成為特步股東。與這次十分雷同的是,同樣也有一年的禁售期。
從特步最新披露的的這份公告來看,這次雙方籤訂協議前,謝霆鋒並不持有公司股份,這也意味著之前的股份已經被賣出。
特步預期認購所得款項約1240萬港元,將用於開發產品。謝霆鋒於特步的持股將由原來的零,變為擴大後股本的0.2%。
就過往的產品來看,特步曾與謝霆鋒合作出品一款「風火鞋」,單款銷量達120萬雙。如今風火鞋已更新超過21代。
增收利潤卻大降,搶灘電商成本增加
在不久前的8月28日,特步國際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
數據顯示,特步2020年上半年營收36.79億元,同比增長10%。但營業利潤為5.01億元,同比下降30.2%。普通股股東應佔利潤2.48億元,同比下降47%。
同為國民品牌,說起特步,免不了與李寧、安踏和361度進行比較。
從市值來看,安踏以2365.41億港元市值排名第一,李寧以981.34億港元位列第二,而特步則以74.32億排在第三,離前兩家差距仍不小,而處於相同梯隊的361度市值則剛剛20億出頭。
從毛利率來看,2020年上半年,特步為40.5%,361度為37.8%,安踏為56.8%。不過安踏都是憑藉FILA的拉動,其發家品牌「安踏」在2020年毛利率只有41.64%,與其他兩家處於一個水平線。
安踏體育上半年實現營收146.69億元,同比下降1%,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16.58億元,同比下降28.6%。
不難發現,這兩家企業營收數據均未出現明顯下滑,而特步總收入更是實現了雙位數增長,這與非門店銷售的電商銷售有著巨大的關係。
特步國際在半年報中表示:「作為零售業中最穩健的行業之一,體育用品行業繼續受惠中國政府對公眾健康的倡導......消費者減少到實體店購物,各公司迅速適應該變化,轉移至非門店銷售渠道,例如電子商務平臺、私域流量及直播。」
據了解,特步上半年在天貓、抖音、快手及其他直播平臺上進行近200場直播,其中薇婭的帶貨賣出近2000萬元。
雖然特步沒有公開電商營收具體數字,但在財報中公司表示,電商佔集團營收的20%以上,以此推算大約為7.5億。這也就能解釋如何在疫情的環境下還能保持營收沒有下滑。
藍鯨財經發現,特步上半年淨利潤的下降主要是由於員工費用和研發費用的增加所致。數據顯示,特步上半年員工費用已從2019年36.4億激增至45.7億元,增幅約為25%。期內,研發費用亦由2019年上半年的人民幣8.17億元上升至人民幣10.13億元。
受上半年的疫情影響,可以推斷這部分增加的員工費用或與加碼電商直播板塊投入相關。
多品牌新戰略,實現盈利並不容易
特步出現增收反而利潤大降的情況,還與其多品牌的新戰略也不無關係,雖然貢獻了新的業績增長點,但目前這些業務仍處於虧損狀態。
2019年開始,特步進行了品牌併購整合。此後根據五大品牌各自特點成立三個品類:專業運動(索康尼、邁樂);大眾運動(特步主品牌);時尚運動(蓋世威、帕拉丁)。
2020年上半年,特步收入增長主要來自時尚運動品類(蓋世威、帕拉丁),主品牌收入卻有所下滑。特步主品牌營收減少4.6%至32.01億元,不過在疫情影響的情況下,這個表現並不能說太差。
而以蓋仕威,帕拉丁為代表的時尚運動品牌營收4.59億元,佔比12.5%,同比增長35.7倍。以索康尼,美樂為代表的專業運動品牌收入2000萬元,佔比0.5%,還不能成氣候。
而從營業利潤來看,時尚運動品類虧損4800萬元;專業運動品類虧損400萬元。而大眾運動的特步主品牌營業利潤下降23.2%至5.85億元,營業利潤率降低4.4%至18.3%。
不難發現,在多品牌的大戰略下,目前專業運動品類目前還不成氣候,而時尚運動品類的蓋世威、帕拉丁成了虧損的大頭拖了後腿。
2009年安踏收購FILA時也錄得巨額虧損,直到近幾年FILA的收入貢獻佔比才得到提升,如今更是成為公司利潤奶牛,安踏股價10年也翻了近十倍。
不過不同於FILA,特步最近拿下的這帕拉丁、索康尼等4個品牌主戰場此前都在疫情更加嚴重的海外,國內處於剛起步培養階段,對品牌也比較陌生。
因此想要複製安踏的成功之路也非易事。如今在多品牌戰略驅動下,特步短期內要實現盈利幾乎不可能。即使暫時有了謝霆鋒入股的明星效應,特步要實現「非一般」的蛻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藍鯨資本 金磊 jinlei@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