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品牌怎麼樣,安踏斐樂是一家?穿特步的人怎麼少了?

2020-12-06 揚揚護膚學

哈嘍大家好我是揚揚!

在外面真的是人手一雙耐克鞋和阿迪鞋,遍地都是aj和椰子,都已經見怪不怪了!國產品牌怎麼樣,安踏斐樂是一家?穿特步的人怎麼少了?說一說我們國產品牌到底怎麼樣!

安踏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港交所:2020),簡稱安踏體育、安踏,是中國領先的體育用品企業,主要從事設計、開發、製造和行銷安踏品牌的體育用品,包括運動鞋、服裝及配飾。安踏:安踏是定位於大眾的專業體育用品品牌,專注於為最廣大的普通消費者提供最高性價比的專業體育用品。

1999年,安踏籤約孔令輝作為形象代言人,推出「我選擇我喜歡」的品牌口號,並在國內率先開創了「體育明星+央視」的營銷模式。品牌的提升拉動銷售的強勁增長,營業額迅速從2千多萬突破了2個億。

早在2009年,安踏高調收購國際知名時尚運動品牌—FILA在中華區的商標權和運營業務,並定位在高端市場,逐步佔領國內各大高端百貨商場渠道,這是安踏實踐多品牌運營戰略、打造多品牌運營集團的第一步。經過五年的發展,FILA已經成為安踏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並與安踏品牌形成差異互補。

最近安踏和六神聯名的 KT5 Pro 刷遍了各大球鞋媒體。清爽的夏季配色,豐富的產品細節,精美的特別套裝,加上666的發售價,讓這次的聯名話題感十足。更重要的是,這種「預期之外」的跨界合作,為品牌帶來了額外的熱度和話題,我個人是對這種是不太感冒,比竟喜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嘛!

總結:好吧說安踏有點奇怪,因為我比較喜歡的是他們的鞋子而不是衣服,但既然在聊國產品牌,那就說說吧。

知道我的人應該都了解我的對中國李寧非常不感冒,我始終認為他們在粗淺地消費中國文化而已(歡迎單獨開題討論)。很多牌子在模仿中國李寧的做法(比如中國喬丹),但也有像安踏匹克一樣堅持做自己產品並有很大成績的品牌。

換句話說,真的做好產品,是用自己的思考和研發去展現美感,科技和質量,很少會依賴額外的噱頭來幫助大家提升對產品的評價。這條路很難走,不僅是需要人才,還需要很多錢,而且耗時很長。但如果真的能做出東西來,會讓人很滿意。

一個客觀事實是安踏依然在做一些抄襲的廉價款,這是無可辯駁的。但在一些核心產品和品類上,安踏的設計和質量已經讓我感到信服。類似KT5這樣鞋款的設計和質量,已經超出了同品類大部分品牌的旗艦產品,甚至包括阿迪達斯… 要是再把性價比算進去,那阿迪籃球真的是要比不過了。

特步(中國)有限公司(簡稱「特步」),總部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是中國領先的體育用品企業之一,主要從事運動鞋、服裝及配飾的的設計、研發、製造、銷售、營銷及品牌管理。企業始創於1987年,2001年創立特步品牌,2008年6月3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作為一家定位大眾的專業體育用品企業,特步在致力於專業體育用品生產的同時,更堅持「運動時尚」的獨特定位,通過體娛雙軌的差異化營銷策略,為消費者提供既有個性又具性價比的體育用品。

2000年,特步邀請香港天王級藝人謝霆鋒出任品牌形象代言人,用娛樂營銷的方式,在體育用品公司扎堆請體育明星代言的當時出奇制勝,一炮而紅。由謝霆鋒參與設計的「風火一代」運動鞋,熱賣120萬雙,創下了至今無人能破的單款運動鞋銷售記錄。特步也由此開啟了體育用品企業的娛樂營銷時代,相繼籤約TWINS、潘瑋柏、蔡依林、桂綸鎂、韓庚、天天兄弟、李易峰、林珍娜、UNIQ、杜天皓、汪東城、趙麗穎、林更新、樂華NEXT、景甜等多位當紅藝人,奠定了特步娛樂時尚的品牌屬性。

總結:價格戰也不好使了,國產品牌打不過洋品牌,或許也與這幾年的「消費升級」趨勢有關。

在十幾二十年前,這些洋品牌在許多人眼中還是相當於「奢侈品」般的存在,擁有有一雙耐克或阿迪達斯的球鞋想必是不少人小時候的夢想,但現如今,網購、海淘、代購、工廠店等渠道的出現,讓原本高高在上的耐克、阿迪達斯的價格變得越來越親民,Boost 和 Air Max 都已是爛大街的「爆款」,當然,這並不妨礙它們在消費者當中的認可度。

再重申一遍!真的做好產品,是用自己的思考和研發去展現美感,科技和質量,很少會依賴額外的噱頭來幫助大家提升對產品的評價。這條路很難走,不僅是需要人才,還需要很多錢,而且耗時很長。但如果真的能做出東西來,會讓人很滿意!真的要提高自身!

像是李寧進入2019年,作為運動品牌的李寧又書寫了加碼電競故事的新一章,這是他們在S8聯手EDG的5個月以來,連續第三次成為俱樂部的合作夥伴,而這一次,李寧則將目光瞄向了移動電競領域。

3月4日消息,李寧與QGhappy宣布正式達成合作,李寧將作為官方指定裝備合作夥伴與QGhappy一同徵戰新賽季。

當天晚上的KPL新賽季揭幕戰,便是QGhappy對戰Hero久競,後者在2018年12月身披李寧的定製冠軍衫登上領獎臺,因此這場焦點戰也被看作是「KPL李寧德比」,而距離第一次在電競賽場雙方同穿李寧,也僅僅過去了45天。

也應該向李寧學習如何打入年輕人的市場

以上就是本篇全部內容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斐樂是安踏旗下品牌這事,還有人不知道?
    被刷屏了這麼久,大家都知道「227事件」是怎麼一回事了吧,一姐就不多闡述了。這次battle,事情是這樣的。雖然肖戰的斐樂FILA代言沒有官宣,但前些天有網友拍到地廣直接鋪起來了。其實肖戰代言斐樂的話,倒是一點不意外。早在去年開始,肖戰出席活動,造型中就經常出現斐樂的單品。
  • 斐樂屬於安踏?斐樂是哪個國家的品牌?
    前段時間才知道斐樂被中國安踏給收購了,小編瞬間周震南了。因為斐樂在韓國簡直就是大白菜價格,就拿破壞者2來說,國內1000多,韓國標價69000韓元,再趕上個活動,400就能拿下了。因此,小編一直以為斐樂是韓國的品牌,我相信小朋友都有同樣的疑惑,那斐樂是哪個國家的品牌呢?
  • 為安踏帶來147.7億元營收的斐樂FILA,你猜是哪國品牌?
    通過搜索,小編將目光鎖定在斐樂(FILA)品牌上,充滿個性的英文logo以及時尚的紅白藍色調讓小編心動不已。本以為買了一件國際時尚大品牌,但是卻在商品評論區看到有購買者說是國貨,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斐樂到底是哪國品牌?好奇心驅使,小編決定扒一扒斐樂(FILA)品牌的前世今生。
  • 「安踏-斐樂」的 「輸入型國際化」
    過去20多年來,與中國的家電、重工、網際網路等行業的相關企業實現國際化相比,作為傳統中國服裝業,特別是成衣時裝公司,幾乎沒有一家實現真正的國際化。實現國際化的標準是什麼?就是品牌全球化。很遺憾,至今沒有一例。 這種情況和我國紡織品服裝貿易額完全不成對等。
  • 如今滿大街的阿迪、耐克,那些曾經流行的國產運動品牌去哪了?
    通過數據直觀地體現出了這兩大品牌,在我國運動市場中的主導地位,二者合在一起就佔據了我國運動品牌市場43.3%的份額!而這一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發現,現如今走在大街上,不管是運動鞋或是運動衣褲,甚至是手環、帽子等配件,大多數人穿的都是阿迪達斯和耐克這兩個品牌的產品。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樂菲圖、特步、斯凱奇、貴人鳥、舒華體育...
    安踏集團電商數據顯示,活動累計成交14.3億,同比增長78%,創下新的紀錄!具體來看,快遞包裹近600萬個,客服接待人次超500萬。來自天貓後臺的官方數據顯示,以鞋服銷售金額總和排名來看,安踏品牌位列運動類目第三,國內第一;斐樂品牌位列運動類目第五;安踏兒童位居母嬰類目第四,斐樂兒童排名第九;此外,亞瑪芬集團旗下始祖鳥、薩洛蒙等品牌均進入戶外類目前十二強,增速行業領先。
  • 特步布局國際化 多品牌能否產生協同效應
    據了解,去年特步在國內註冊為「特步集團」,未來將以統一的名字進行宣傳。去年特步與渥弗林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共同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開展索康尼及邁樂品牌旗下鞋履、服裝及配飾的開發、營銷及分銷工作。另外,該公司於去年8月完成了對蓋世威和帕拉丁兩個品牌的收購。
  • 被安踏李寧碾壓,361度輸在哪裡?電商起步慢、增收不增利
    目前港股上市的4家運動用品企業中,除李寧之外,安踏、特步和361°都出自這裡,而且這三家企業的老闆都姓丁。 跟安踏、特步這兩家老鄉企業相比,361°創辦時間最早,曾是李寧、安踏之外的行業老三。可是近些年,361°卻逐漸被特步趕超,和其他三家的差距也越來越大,以至常被外界稱為「掉隊者」。
  • 主品牌被反超 到底安踏的FILA?還是FILA的安踏?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呂明俠作為老大的安踏,還有諸多焦慮尚待緩解。  疫情籠罩下,頭部運動品牌阿迪達斯、耐克頻頻傳出「壞消息」。在阿迪達斯、耐克遭遇重創之後,依託中國巨大市場的國產運動品牌能否搶攤成功?根據公開數據,其2009年收購的品牌FILA已經佔據了營收的半壁江山,甚至有正在一步步取代主品牌的「苗頭」。2020年上半年,安踏主品牌銷售收入下滑10.7%至67.77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46.2%;FILA實現營收71.52億元,較2019年同比上升近10%,營收佔比已達到48.8%,斐樂的營收佔比超過了安踏主品牌。
  • 品牌資訊:阿迪達斯、安踏、耐克、李寧、斯凱奇、特步、探拓戶外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安踏集團旗下兩大主品牌中,安踏品牌收益67.77億元,下跌10.7%;FILA品牌收益71.52億元,增長9.4%。此外,以DESCENTE(迪桑特)為首的其他品牌增長達8.3%,集團電商業務流水同比增長超過50%。目前,安踏集團帳面擁有的資金總值達到215億元。在線上發布會安踏集團宣布,將啟動數位化轉型戰略,將由「批發分銷的零售模式」向「直面消費者的直營零售模式」轉型。
  • 安踏:左手主品牌 右手斐樂 虧損5000萬的其他品牌何時起飛?
    斐樂已佔半壁江山3月24日,安踏發布的2019年業績公告稱,2019年安踏體育實現營業收入339.3億元,較2018年營業收入的241億元增長40.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3.4億元,同比增長30.3%。值得注意的是,安踏營收增長40%的背後,斐樂的拉動力不容忽視。
  • 國產運動品牌賺錢的能力你無法想像 但是挑戰還在
    得到消費者和商場的認可,國產運動品牌2019年確實業績不俗,《聯商網》選取了安踏、李寧、特步和361度為代表,探尋國產運動品牌如何做到「生財有道」。業績:安踏穩居第一 361度翻身根據安踏、李寧、特步及361度發布的2019年財報來看,安踏依然處於絕對的領跑地位,其營收及淨利潤都遠超於李寧、特步、361度三家之和。
  • 6年「輸光」400億,都是「買買買」,為何安踏成了中國第一?
    像361度、李寧、特步、安踏等運動品牌在此期間發展迅猛,紛紛赴港股上市,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然而,2010年成為了分水嶺,很多體育用品品牌紛紛走向了沒落,目前只有安踏和李寧的市場競爭力還比較強。其中安踏的發展勢頭最猛,默默地發展成為中國運動品牌的老大,安踏目前的股價達到了每股100港元,市值達到了2743億港元。
  • 創始人被限制消費,為什麼安踏、特步成功轉型,貴人鳥卻日漸沒落
    安踏拿出全年利潤籤下了桌球奧運冠軍孔令輝。隨著「孔令輝穿安踏鞋服打桌球」的廣告鋪天蓋地宣傳,安踏一炮而紅,走出了「代言人+廣告」的營銷新模式。「明星代言+央視廣告」這種模式讓安踏大獲成功後,貴人鳥也開始有了品牌意識,搬起了「安踏營銷模式」。
  • FILA之後,誰會成安踏的賺錢大戶?
    圖片來源:安踏官網疫情之下拿最佳市場最佳!創造歷史!對於安踏去年的亮眼表現,媒體自是不吝溢美之詞,然而,在一片歡快的氣氛中,安踏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而在過去的一年中,斐樂的貢獻佔比從2018年的35.2%增加到了43.5%,在安踏集團整體營收增長40.8%的背景下,斐樂73.9%的增長速度顯得貢獻太多;稍加比較,不管是安踏品牌還是其他所有品牌的增速都未能趕上集團整體的發展速度,分別為21.8%和33.3%。
  • 被安踏李寧碾壓 361度輸在哪裡
    提起晉江,大家第一印象大概率是天價嫁妝,其實這裡還隱藏著一個不被人熟知的市值近2000億港元的中國運動鞋服產業。  晉江的陳埭鎮被稱為中國鞋都,這裡生產了全國40%的運動鞋、旅遊鞋。目前港股上市的4家運動用品企業中,除李寧之外,安踏、特步和361°都出自這裡,而且這三家企業的老闆都姓丁。
  • ...特步申請「特不服」商標;女裝品牌艾格破產;Supreme被VF集團收購
    核心提示:近日,安踏集團發布「雙11」戰報,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24:00,安踏集團電商「雙11」成交額28.4億元,較去年增長53%。同時,安踏集團電商2020年度流水突破100億元。
  • 突然紅火起來的斐樂:你所不了解的高端專業運動品牌
    斐樂作為一個百年老品牌,發展也是大起大落波折不斷,近幾年,斐樂卻突然在我國火爆起來,成為眾人追捧的潮牌,年銷售額更是突破百億元大關,那麼,它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斐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1年,誕生在義大利一個叫BIELLA的小鎮,這個不起眼的小鎮可是許多在全球知名的時裝品牌的起源地,比如ZEGNA、LORO PIANA等品牌都源自BIELLA。
  • 安踏2019年業績增30%斐樂功不可沒 今年Amer Sports能否再造神話?
    2019,斐樂功不可沒2019年安踏體育總計實現收益約339.28億元,其中安踏品牌貢獻了約174.5億元,同比增長21.8%;斐樂品牌貢獻了約147.7億元,同比增長73.9%。可以這樣說,安踏體育的收益同比增長40.8%,斐樂功不可沒。
  • 安踏是國產第一運動品牌,那排在第二的是誰?排名令人意外
    自從安踏在21年前打響自主品牌的第一槍開始,國產運動產品行業獲得快速發展。這麼多年下來,安踏已經成為全球僅次於耐克、阿迪達斯的體育運動品牌。除此之外,鴻星爾克、李寧、361°、特步等本土品牌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