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踏李寧碾壓,361度輸在哪裡?電商起步慢、增收不增利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市界

文 齊敏倩

編輯 劉肖迎

提起晉江,大家第一印象大概率是天價嫁妝,其實這裡還隱藏著一個不被人熟知的市值近2000億港元的中國運動鞋服產業。

晉江的陳埭鎮被稱為中國鞋都,這裡生產了全國40%的運動鞋、旅遊鞋。目前港股上市的4家運動用品企業中,除李寧之外,安踏、特步和361°都出自這裡,而且這三家企業的老闆都姓丁。

跟安踏、特步這兩家老鄉企業相比,361°創辦時間最早,曾是李寧、安踏之外的行業老三。可是近些年,361°卻逐漸被特步趕超,和其他三家的差距也越來越大,以至常被外界稱為「掉隊者」。

這個曾陪伴了很多80後、90後童年、少年的品牌,這些年到底是怎麼淪為行業老四的呢?

01

營收年複合增長率僅1.64%

這是個強者恆強的時代,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的體育用品行業尤其如此。

國內運動服飾市場上,耐克和阿迪達斯依舊是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兩大品牌,相比之下,國產運動品牌稍顯遜色。2018年初,27歲的阿里工程師因為穿著運動鞋被相親女孩拒絕,狠狠「黑」了一把國產運動品牌。

安踏、李寧、特步和361°是國產運動品牌前四強,均是港股上市公司。近幾年,這四家公司業績均有所增長,但總體看來馬太效應越發明顯。

安踏穩坐龍頭地位,近9年營收、淨利潤的年複合增長率均超過14%,遠高於其它3家。排名第二的李寧近9年營收、淨利潤的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4.32%、3.41%,雖不及安踏,但營收和淨利潤保持雙增長態勢。361°和特步卻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其中曾經的老三361°已被特步超越。

從總的營收規模來看,近九年,361°的營收年複合增長率僅1.64%。2010年,361°營業收入48.49億元,超過特步營收近10%,和安踏的差距也不算太大。2017年,特步和361°營收規模相差無幾,可2019年,相對於特步超過81億元的營收,361°營收不到其7成,少了將近25億元。

盈利能力方面,2019年361°歸母淨利潤4.3億元,同比增長42.4%,為近五年來最高水平。乍一看,其業績還不錯,但仔細分析會發現, 361°仍然面臨不小的壓力。

2019年361°營收56.3億元,與2011年公司的營收相差不大,但是淨利潤卻大幅下降。另外,近幾年,361°毛利率一直穩定在40%左右,均值低於其他三家公司3-10個百分點,淨利率不足9%,在四家公司中排名最低。

2018年,361°業績十分低迷,歸母淨利潤僅為3.04億元,同比下跌33.5%。與此同時,361°在廣告宣傳上的支出卻高達5.57億元,佔營收比重超過10%。

2019年,361°明顯在調整,廣告宣傳開支為5.08億元,佔據營收比重9%,為近幾年的最低值。除了宣傳策略上的收縮外,和前幾年一樣,361°的店面數量和員工數量也在減少。2018年底,361°員工數量為7992人,2019年底少了639名,為7353名。

運營能力方面,361°的庫存壓力不小。2019年361°存貨周轉天數為119天,比2018年增加10天,跟另外3家相比,最近三年,361°的存貨周轉也是最慢的,這跟公司電商渠道建設較晚有一定關係。

在所有存貨中,2019年冬季和2020年春季的製成品佔據96%左右,新冠疫情導致春裝銷售不利,對361°來說,2020年的庫存壓力恐怕還會更大。

361°到底是怎麼掉隊的呢?

02

起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1979年,陳埭鎮還是沿海的貧困小鎮,這裡地少人多,家家戶戶以種田捕魚為生。洋埭村村民林土秋等14人集資創辦了陳埭鎮第一家股份制鄉鎮企業——洋埭鞋帽,這家工廠靠生產皮鞋,第一年就賺了8萬元。

同鄉們受此影響,紛紛開始在家買縫紉機生產皮鞋、旅遊鞋等,家庭作坊遍地開花。1983年,丁建通成立華豐鞋廠生產旅遊鞋和運動鞋,這就是361°的前身。

從進入行業的時間看,361°比特步和安踏都要早。華豐鞋廠成立後,丁和木等人成立了「求質鞋業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丁和木兒子丁世忠帶領下成了今天的安踏。1987年,丁水波創立三興,後來改名為特步。

361°這些年的掉隊,和2011年前後行業調整期至今公司轉型較慢有著直接關係。

2011年之前,受到北京奧運會等因素影響,運動用品行業處於盲目擴張階段。當時,各大品牌都採用批發模式(銷售給分銷商),品牌方不直接接觸消費市場,對行業和消費者產生誤判,引發了2012年行業的存貨危機。

為了儘快調整,除了通過打折等方式去庫存外,「批發轉零售」也成了行業內公司努力的方向。安踏正是因為批發轉零售的速度最快、成效最明顯,逆襲成為了行業老大。

當時,安踏加大了對經銷商的訂貨指導,訂貨會從原來的一年4次變成一年6次,甚至實行單店訂貨模式,以改善庫存問題。

相比之下,361°等品牌依舊是一年4次訂貨會,而且經銷商的訂貨信息需要由分銷商匯總之後,統一反映給公司。另外,上市至今,361°的存貨佔比不斷擴大,都對公司的運營效率產生影響。

其次,安踏和特步相繼走上了多品牌發展的道路。之前收購的時尚運動品牌斐樂如今已然佔據安踏營收的半壁江山。這兩年,特步同樣加快了在國際市場「買買買」的步伐。除了主品牌外,還擁有索康尼、蓋世威和帕拉丁等專業運動和時尚運動品牌。

和安踏、特步採取的大踏步、多品牌路線不同,361°在國內市場的運營相對保守。太平洋證券紡織服裝行業首席分析師郭彬向市界表示,雖然361°之前也有收購國外品牌,但更注重去做自己的主品牌和主品牌產品線。

這點上,361°倒是和聚焦發展主品牌的李寧更相似。不過,這兩年李寧借國潮東風異軍突起,相比之下,361°主品牌的產品卻不夠出色,在時尚化方面有所欠缺。

這點可以從361°產品售價窺見一二。2012年至2018年,雖然物價、成本等有所上漲,但361°的產品批發價格不僅沒有增長,甚至微微下降。

2019年,公司鞋類和服裝價格分別同比上漲17.4%和33.2%,不過價格上漲帶來產品銷量出現相應下滑。可見,361°的產品提價空間不會很大。

還有,361°在電商渠道的布局方面也落後了。361°曾公開承認,自己在電商上相對慢了點,但公司的經營策略相當穩健:「可能慢一點,但沒有犯過錯誤。」

近兩年,感到自己反應略慢的361°一直在加大公司在電商渠道的布局力度,為此付出了不小代價,但效果並不理想。

2017年,公司付給電商平臺的佣金及其他服務費約為8590萬元,到2019年已經增長至1.24億元。與電商有關的其他開支則從2017年的4820萬元增長至7290萬元。

2019年,361°電商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近24%,對營收貢獻增長兩個百分點,但其規模跟同行比起來仍有差異。

最明顯的是2019年雙十一。據媒體報導,截至11日下午14點50分,361°天貓官方旗艦店的銷售成交額為8113萬。當天,天貓李寧官方旗艦店的單店全天成交額突破5.4億元、安踏集團電商流水達到18.3億元、特步集團電商平臺銷售總額超3.5億元。

瞬息萬變的時代,慢一點可能就是最大的錯誤。

03

國際業務營收佔比2%

相比國內市場,這兩年361°在國際市場的表現更亮眼一些。

2016年8月4日,裡約熱內盧美麗的巴哈海灘,一個中等身材,留著小平頭的中國男人手舉奧運聖火奔跑在沿海公路上。他是當年參加裡約奧運會聖火傳遞的8名中國人之一,跟楊洋、郎朗等其他火炬手比起來,他的面龐在國人印象中稍顯陌生。

2016裡約奧運會倒計時第1日:奧運聖火傳遞接近尾聲,丁伍號參與傳遞

這個男人名叫丁伍號,是361度國際有限公司執行總裁。361°是裡約奧運會及帕運會的官方贊助商,也是中國第一家成為奧運會官方贊助商的運動品牌。

藉助裡約奧運會的東風,2016年361°在巴西開了600多家銷售網點,截至2019年底,361°在巴西共有1549個銷售網點。

361°之前,李寧、安踏等國內品牌也曾布局國外市場,不過「出海」過程中重在營銷和收購。這點上,361°顯得更穩紮穩打,拿產品說話。

跑鞋是361°切入國際市場的重要產品,在美國、巴西等市場上,361°的跑鞋價格、美譽度都不低,還多次獲得跑步專業類刊物的推薦。

截至2019年底,361°在巴西、美國和歐洲分別擁有1,549個、225個、827個銷售網點。2019年,361°國際業務同比增長41.4%,是集團增長最快的業務。不過,國際業務增長雖快,但在361°營收中僅佔2%左右。

361°工廠製造出的成品鞋

在郭彬看來,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跑步運動者對產品需求並不相同,361°如果想把國際市場的產品線引入國內市場也需要對產品、品牌不斷打磨。

對361°的國際產品線,更多的看法是,361°想通過產品「出海」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最重要的市場仍在國內。

04

品牌之困

雖然有些掉隊,並不意味著361°沒有「野心」,這幾年,361°一直在做品牌重塑。

2019年,361°和高達、穿越火線、百事可樂以及小黃人推出聯名款產品,還籤約了著名籃球運動員阿隆· 戈登和可蘭白克·馬坎,希望以此變得更潮吸引年輕消費者。

其實,無論是擴展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的改變,361°的最終目標都是提升品牌形象,抓住消費者,從而提高品牌溢價。

2019年,361°鞋類和服裝類產品批發價格都有較大幅度提升,但市場仍以三線城市及以下為主。財報數據顯示,公司75.3%的店面都位於三線及以下地區。而且,361°有超過7成的店是街邊店,開在購物中心的很少。

北京街頭的一家361°運動品牌專賣店

目前來看,361°的業績雖已有所回升,但品牌重塑計劃的效果仍不算理想。

在晉江運動鞋服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早些時候,假冒國外品牌、長久的貼牌加工和「模仿」大牌,幾乎是這些企業全都走過的路。361°在更名之前曾有一段時間撞名「別克」;喬丹體育和飛人喬丹的糾紛也剛剛落下帷幕。

再加上,國內市場發展晚,一二線城市幾乎被耐克、阿迪等國際品牌壟斷,國內品牌幾乎都是在低線城市發展起來的,這就導致「土」「LOW」等刻板印象一直跟隨著國產運動品牌。

丁伍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坦言,雖然不太公平,但也只能接受這種偏見,發展國際產品線也是企業想以此提升品牌形象。

361°乃至特步、安踏的「野心」都是要改變這種偏見,提高品牌形象和議價能力。只不過,大家的選擇略有不同。安踏「賭」對了斐樂,從此開始通過不斷併購成為老大;特步如今也有不斷買買買的趨勢。

挺過多次行業淘汰期的361°終究還是因為轉型較慢淪為了行業老四,在這個互相搏殺的存量時代,馬太效應越發明顯,對於掉隊的361°而言,追趕並不容易。

相關焦點

  • 被安踏李寧碾壓 361度輸在哪裡
    提起晉江,大家第一印象大概率是天價嫁妝,其實這裡還隱藏著一個不被人熟知的市值近2000億港元的中國運動鞋服產業。  晉江的陳埭鎮被稱為中國鞋都,這裡生產了全國40%的運動鞋、旅遊鞋。目前港股上市的4家運動用品企業中,除李寧之外,安踏、特步和361°都出自這裡,而且這三家企業的老闆都姓丁。
  • 中國的潮鞋之王出現:打敗李寧和361度,直追耐克、阿迪達斯
    中國的潮鞋之王出現:打敗李寧和361度,直追耐克、阿迪達斯推薦語:中國運動品牌市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從運動鞋到運動服飾,再到女裝、童裝等等,這塊蛋糕也在不斷被做大。3月27日,李寧有限公司發布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年度業績報告顯示,2019年集團收入達138.70億元;3月18日,361度公布的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361度全年收益為56.32億元人民幣,上年同期為51.87億元。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阿迪達斯、特步、李寧、FILA、舒華、361度
    (tom.com) ———— 資訊8———— 奮力追趕,361度聯合高達 一起搞事情要梅開二度 在潮流界,高達也是有著極高的地位
  • 謝霆鋒二度「加持」從代言人變身股東,特步多品牌戰略下虧損或成為...
    增收利潤卻大降,搶灘電商成本增加在不久前的8月28日,特步國際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業績。數據顯示,特步2020年上半年營收36.79億元,同比增長10%。但營業利潤為5.01億元,同比下降30.2%。普通股股東應佔利潤2.48億元,同比下降47%。同為國民品牌,說起特步,免不了與李寧、安踏和361度進行比較。
  • 業績穩健增長的「鞋王」361度,如何重塑形象再獲千禧一代青睞?
    來源:第一紡織網361度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361度")今天(1月16日)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的營運概要,361度主品牌產品於2019年第四季度的零售額(以零售價值計算)較2018年同期有低單位數百分比增長;361度童裝品牌產品於2019
  • 安踏海沃德2代+361碳板跑鞋+匹克新大三角:他們也是民族驕傲
    相比於1代的logo,2代logo的擺放更加順眼了,和鞋子融合成了一體,兼具外觀的美感與功能上的實用,是個非常棒的設計,在這點上,狗哥覺得安踏甚至超越了李寧。
  • 從晉江幫的草根到市值遠超李寧,安踏做對了什麼?
    當丁世忠把安踏的logo掛在自家作坊的大門上,晉江鞋幫結束了「只做鞋,不做品牌」的歷史。 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雖然勇氣可嘉,但並不一定能吃到最美味的那隻螃蟹。 緊隨其後,丁建通成立了別克鞋業有限公司,也就是後來的361°。
  • 追字母哥蔡恩均失敗,李寧目標NBA國產頭牌,安踏退位讓賢
    在此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目前NBA中佔比例最大的品牌,安踏,作為長久的NBA中最大體育品牌,安踏的地位是無可動搖的,但隨著李寧品牌的強勢進入,安踏敏銳地意識到了危機感,兩個品牌的搶人大戰逐漸開始
  • 追字母哥蔡恩均失敗,李寧目標NBA國產頭牌,安踏退位讓賢!
    隨著NBA逐漸向著商業化發展,無數的體育品牌都決定和NBA中的熱門球員籤訂合約,試圖來擴大自己的市場,作為我國的龍頭品牌,李寧也是一直在嘗試進入NBA,開啟國外市場。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李寧品牌在NBA之中的合作情況。
  • 安踏體育旗下FILA3月增速驚人 仍不敵耐克阿迪
    4月15日,安踏體育(2020.HK)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運營情況,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公司2020一季度安踏品牌、FILA品牌及其他品牌流水分別下滑20%-25%/中單位數/高單位數。  儘管安踏一季度線下銷售受到了重創,預計FILA品牌2020Q1店效下降約20%~30%,但公司管理層與投資者交流中提到,在全員發力線上銷售的基礎上,公司一季度線上發展高於預期,整體線上增速高於40%,並預計未來電商將保持超50%的增速,線下原計劃按10%-15%左右回購一、二季度的貨品,目前回購不到10%。  據此,管理層將二季度展望由之前同比持平,上調至增長預期。
  • 361戈登1代換上其他品牌的LOGO,分分鐘賣到1000+
    這幾天361度的首雙高端籃球鞋,戈登1代正式上線了,鞋子的外觀不再神秘,很早之前就有曝光了,狗哥一直覺得AG1的顏值很不錯,越看越好看,設計風格很討喜。早前有網友說AG1代很像李寧的韋德之道,狗哥是非常不認同的,361度能有這樣原創的設計,應該多多支持。但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原則,咱們這次就把AG1代換上其他品牌的logo,看看哪個最好看?
  • 是李寧收購Clarks?還是李寧公司收購Clarks?
    自2019年年報,全直營渠道的FILA營收貢獻已經超過主品牌,目前是安踏集團最重要的增長引擎。對比2019年業績,李寧139億,安踏339億,李寧想要超越安踏,併購一家國際大公司似乎是最快的做法。
  • 從李寧、安踏重新崛起,看國產運動鞋服新品牌如何破局?
    但和其他服裝品類一樣,雖然服裝品牌的創業門檻不高,但頭部壁壘卻很明顯,要想做大並不容易。 除此之外,從2012年開始,國外龍頭品牌的市場份額就一直在急劇提升,除了李寧、安踏近幾年又重新崛起,大部分國產品牌的表現仍然低迷。 如何理解國內運動鞋服市場的市場格局?
  • 從李寧、安踏重新崛起,看國產運動鞋服新品牌如何破局?|投資者說
    但和其他服裝品類一樣,雖然服裝品牌的創業門檻不高,但頭部壁壘卻很明顯,要想做大並不容易。除此之外,從2012年開始,國外龍頭品牌的市場份額就一直在急劇提升,除了李寧、安踏近幾年又重新崛起,大部分國產品牌的表現仍然低迷。如何理解國內運動鞋服市場的市場格局?
  • 安踏集團2019年營收339億,FILA品牌貢獻超四成
    在多品牌戰略下,安踏將旗下品牌劃分為三大類別——以安踏、安踏兒童、Sprandi和AntapluS為主的專業運動品牌群,以FILA、FILA FUSION、FILA KIDS和Kingkow為主的時尚運動品牌群,以亞瑪芬體育、DESCENTE、KOLON SPORT為代表的戶外運動品牌群。
  • 安踏UFO2天體3代籃球鞋發售,安踏全新旗艦中底緩震科技加持
    李寧馭帥14版本、海沃德新一代籤名籃球鞋安踏GH2、阿隆戈登第一代籤名球鞋361度戈登一代籃球鞋等眾多重磅球鞋接連發布,其實除了這些明星球鞋之外,安踏還有著非常不錯的團隊籃球鞋,就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到的安踏UFO2天體3代籃球鞋。
  • 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穿耐克阿迪,卻不願意選擇安踏李寧?
    而且,前兩年我在大街上還是能看到很多人穿安踏和李寧的球鞋、跑鞋的,今年開始就很少能看到了,這為什麼呢?想得出結論,我們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分析:一個是外因,一個是內因。外因:耐克破二計劃圓滿成功關於「破二計劃」,不關注跑鞋圈的朋友可能不知道,這是Nike對於馬拉松比賽成績的一次衝擊。所謂的「破二」,就是讓人類的馬拉松記錄進入2小時以內。
  • 6年「輸光」400億,都是「買買買」,為何安踏成了中國第一?
    像361度、李寧、特步、安踏等運動品牌在此期間發展迅猛,紛紛赴港股上市,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然而,2010年成為了分水嶺,很多體育用品品牌紛紛走向了沒落,目前只有安踏和李寧的市場競爭力還比較強。其中安踏的發展勢頭最猛,默默地發展成為中國運動品牌的老大,安踏目前的股價達到了每股100港元,市值達到了2743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