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7 2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閉館近4個月的上海動物園兩爬館已恢復開放,工作人員也趁著閉館期間,對館內做了些「小改變」。
前方高能劇透!
圓鼻巨蜥寶寶首次展出
圓鼻巨蜥寶寶
在兩爬館進門右邊圓鼻巨蜥展區可以看到今年自然孵化的小圓鼻巨蜥,目前小傢伙已經4個多月了。圓鼻巨蜥天生警惕性強,即使是在展區內活動也會小心翼翼,想要看到它們的身影需要耐心,目前圓鼻巨蜥已經連續兩年完成自然孵化,不過展區內還是首次展出圓鼻巨蜥的寶寶。
巨蜥爸爸的凝視
護蛋的巨蜥媽媽
圓鼻巨蜥的爸爸媽媽經常悠然自得地在展區內遊泳、挖沙、日曬、攀爬,偶爾也能見到爸爸媽媽相親相愛的場景。近期飼養員發現巨蜥媽媽又產卵了,出現了挖洞、填埋、守護等行為,它的脾氣也大了很多,看見飼養員進入展區,會發出警告聲和用尾巴抽打。
最佳觀賞時間:早晨或者陽光充足的午後
不一樣的蘇卡達陸龜展區
申城入夏後,氣溫明顯上升,「坦克」般的蘇卡達陸龜也到室外場地享受陽光浴了。今年工作人員對蘇卡達陸龜室外場地進行了改建和維護,工作人員在場地內鋪設了排水設施,以避免場地出現積水問題。
為了給蘇卡達陸龜擴大活動範圍,工作人員敲去了冗餘的牆體,同時在場地內鋪設了乾淨的黃沙、大大小小的卵石以及枯木樁,模擬蘇卡達陸龜的半荒漠的野外生境。「大蘇蘇「搬出去後,後場小型的「蘇蘇」就可以進入到展箱內曬曬陽光。
「裝修」後的蘇卡達陸龜的外展區
為了讓綠鬣蜥們可以攀爬棲息,展區裡還用藤條建立了不少空中走廊,在地面鋪設了不少木樁。大家在展區內可以見到綠鬣蜥悠閒地「掛」在藤條上,好一幅懶散舒適的姿態,無論在室內還是室外都可以看見悠然自得的動物們。
綠鬣蜥攀爬在藤條上
曬太陽的蜥蜥們
兩棲動物「上新」啦
新增澤蛙&中華大蟾蜍展箱
除此之外,工作人員新開設了中華大蟾蜍和澤蛙混養的生態展示缸體,展示了中華大蟾蜍以及澤蛙的幼體和它們的蝌蚪,以及同生境裡的匙指蝦、食蚊魚、石田螺等小動物。
小小中華大蟾蜍
中華大蟾蜍蝌蚪
澤蛙蝌蚪
展缸模擬自然生境,種植了小型挺水植物、沉水植物以及浮水植物。遊客們可以觀察到缸內小蛙和其它生物。不僅如此,工作人員也對大樹蛙缸和貓眼珍珠蛙缸內的綠植重新進行了布置,不僅有綠油油的苔蘚,還有原生境的銅錢草。經過重新布置後蛙缸,內部的造景也更加飽滿。
大樹蛙新布景缸
霸氣的大鯢進食
兩棲動物可不止各種蛙類和蠑螈,展館內還有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大鯢,別看中國大鯢平時一副憨厚、安靜的樣子,可一旦進食就顯現出它們不為人知、兇猛霸氣的一面。只見它們閃電般一個擺頭,一條魚一眨眼就不見了,想要目睹這樣精彩畫面的小夥伴,來兩棲館見證吧~
大鯢進食時間:每周四、六、日的上午10:00
蛇類精彩多多
由於蟒蛇展區以及揚子鱷生態館正在維護改建,目前大家還不能看到蟒蛇和揚子鱷,不過蛇展區還是有很多種類的蛇在展出,比如王錦蛇,眼鏡蛇,竹葉青,腹蛇等。
王錦蛇
王錦蛇屬於「三有保護動物」,它生性兇猛,行動敏捷,是無毒蛇中攻擊性較強的種類 ,受驚時會從肛門分泌臭味來禦敵,膽大的同學們千萬不要錯過觀摩哦。
館寵鎮樓
亞達伯拉象龜布置綠植
最後,可以看到兩爬館館寵——亞達伯拉象龜,工作人員為了模擬熱帶海島的環境,給亞達伯拉象龜的室內場增添了很多綠植,例如散尾葵、積水鳳梨、綠蘿等。不僅如此,在亞達伯拉象龜展區還有的講解,想了解象龜趣味知識的小夥伴可不要錯過。
科普講解時間:每周一、周三、周六13:30
素材來源:上海動物園
歷史閱讀 即點即讀
《》
《》
《莫糾結,垃圾分類有邏輯!》
《權威發布丨拒絕收運!對不符合分類質量標準的生活垃圾拒絕收運》
原標題:《上海動物園兩爬館「上新」,圓鼻巨蜥寶寶首次展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