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動物園兩爬館「上新」,圓鼻巨蜥寶寶首次展出

2020-12-06 澎湃新聞

上海動物園兩爬館「上新」,圓鼻巨蜥寶寶首次展出

2020-05-27 2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閉館近4個月的上海動物園兩爬館已恢復開放,工作人員也趁著閉館期間,對館內做了些「小改變」。

前方高能劇透!

圓鼻巨蜥寶寶首次展出

圓鼻巨蜥寶寶

在兩爬館進門右邊圓鼻巨蜥展區可以看到今年自然孵化的小圓鼻巨蜥,目前小傢伙已經4個多月了。圓鼻巨蜥天生警惕性強,即使是在展區內活動也會小心翼翼,想要看到它們的身影需要耐心,目前圓鼻巨蜥已經連續兩年完成自然孵化,不過展區內還是首次展出圓鼻巨蜥的寶寶。

巨蜥爸爸的凝視

護蛋的巨蜥媽媽

圓鼻巨蜥的爸爸媽媽經常悠然自得地在展區內遊泳、挖沙、日曬、攀爬,偶爾也能見到爸爸媽媽相親相愛的場景。近期飼養員發現巨蜥媽媽又產卵了,出現了挖洞、填埋、守護等行為,它的脾氣也大了很多,看見飼養員進入展區,會發出警告聲和用尾巴抽打。

最佳觀賞時間:早晨或者陽光充足的午後

不一樣的蘇卡達陸龜展區

申城入夏後,氣溫明顯上升,「坦克」般的蘇卡達陸龜也到室外場地享受陽光浴了。今年工作人員對蘇卡達陸龜室外場地進行了改建和維護,工作人員在場地內鋪設了排水設施,以避免場地出現積水問題。

為了給蘇卡達陸龜擴大活動範圍,工作人員敲去了冗餘的牆體,同時在場地內鋪設了乾淨的黃沙、大大小小的卵石以及枯木樁,模擬蘇卡達陸龜的半荒漠的野外生境。「大蘇蘇「搬出去後,後場小型的「蘇蘇」就可以進入到展箱內曬曬陽光。

「裝修」後的蘇卡達陸龜的外展區

為了讓綠鬣蜥們可以攀爬棲息,展區裡還用藤條建立了不少空中走廊,在地面鋪設了不少木樁。大家在展區內可以見到綠鬣蜥悠閒地「掛」在藤條上,好一幅懶散舒適的姿態,無論在室內還是室外都可以看見悠然自得的動物們。

綠鬣蜥攀爬在藤條上

曬太陽的蜥蜥們

兩棲動物「上新」啦

新增澤蛙&中華大蟾蜍展箱

除此之外,工作人員新開設了中華大蟾蜍和澤蛙混養的生態展示缸體,展示了中華大蟾蜍以及澤蛙的幼體和它們的蝌蚪,以及同生境裡的匙指蝦、食蚊魚、石田螺等小動物。

小小中華大蟾蜍

中華大蟾蜍蝌蚪

澤蛙蝌蚪

展缸模擬自然生境,種植了小型挺水植物、沉水植物以及浮水植物。遊客們可以觀察到缸內小蛙和其它生物。不僅如此,工作人員也對大樹蛙缸和貓眼珍珠蛙缸內的綠植重新進行了布置,不僅有綠油油的苔蘚,還有原生境的銅錢草。經過重新布置後蛙缸,內部的造景也更加飽滿。

大樹蛙新布景缸

霸氣的大鯢進食

兩棲動物可不止各種蛙類和蠑螈,展館內還有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動物——大鯢,別看中國大鯢平時一副憨厚、安靜的樣子,可一旦進食就顯現出它們不為人知、兇猛霸氣的一面。只見它們閃電般一個擺頭,一條魚一眨眼就不見了,想要目睹這樣精彩畫面的小夥伴,來兩棲館見證吧~

大鯢進食時間:每周四、六、日的上午10:00

蛇類精彩多多

由於蟒蛇展區以及揚子鱷生態館正在維護改建,目前大家還不能看到蟒蛇和揚子鱷,不過蛇展區還是有很多種類的蛇在展出,比如王錦蛇,眼鏡蛇,竹葉青,腹蛇等。

王錦蛇

王錦蛇屬於「三有保護動物」,它生性兇猛,行動敏捷,是無毒蛇中攻擊性較強的種類 ,受驚時會從肛門分泌臭味來禦敵,膽大的同學們千萬不要錯過觀摩哦。

館寵鎮樓

亞達伯拉象龜布置綠植

最後,可以看到兩爬館館寵——亞達伯拉象龜,工作人員為了模擬熱帶海島的環境,給亞達伯拉象龜的室內場增添了很多綠植,例如散尾葵、積水鳳梨、綠蘿等。不僅如此,在亞達伯拉象龜展區還有的講解,想了解象龜趣味知識的小夥伴可不要錯過。

科普講解時間:每周一、周三、周六13:30

素材來源:上海動物園

歷史閱讀 即點即讀

《》

《》

《莫糾結,垃圾分類有邏輯!》

《權威發布丨拒絕收運!對不符合分類質量標準的生活垃圾拒絕收運》

原標題:《上海動物園兩爬館「上新」,圓鼻巨蜥寶寶首次展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上海動物園首迎「黑龍」寶寶
    澤巨蜥有兩種,一種是體背黑褐色雜有淡黃色斑,腹面淡黃或灰白色,散有少量黑點的圓鼻巨蜥。還有一種全身體色幾乎是以黑色係為主的黑化版澤巨蜥,飼養員們稱它為「黑龍」。在上海動物園的兩爬館,去年的11月中下旬有看見兩條「黑龍」在水中交配,為此飼養員開始為繁殖做準備。經查詢資料得知,澤巨蜥產卵周期大約4-6周。所以特地在「黑龍」的展箱中放置了一個大箱子,裡面鋪設了一些椰土,便於雌巨蜥爬進去產卵,結果卻還是產在了地上。在今年1月17號發現展箱地上有卵8枚,有6枚被破壞,只餘2枚完好。
  • 這個冬日,來上海動物園兩爬館短尾蝮展區看「色彩秀」
    這個冬日,來上海動物園兩爬館短尾蝮展區看「色彩秀」 2020-12-29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無錫動物園·太湖歡樂園開園十周年 暨「阿熊樂園」盛大開園
    無錫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明康、中國動物園協會副會長鄭廣大、無錫市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張中雲以及市區兩級部委辦局相關負責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無錫人自己的樂園——阿熊樂園2020年9月28日,投資上億元,歷時788天,新建「阿熊樂園」終於披上盛裝,向無錫市民開放。
  • 上海動物園動物寶寶們集合完畢啦
    上海動物園動物寶寶們集合完畢啦 2020-04-23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黃緣閉殼龜,龜寶寶「呆呆」破殼時萌翻了~
    上海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黃緣閉殼龜,龜寶寶「呆呆」破殼時萌翻了~ 2020-11-06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動物園兩棲動物搬新家 「蛙兒子」們在等你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5月31日報導:從上海動物園傳來好消息:兩爬館的新展區——兩棲動物展區目前正式開放。新展區在兩爬館二樓蘇卡達象龜展區旁,現入住的有角蛙、貓眼珍珠蛙、老爺樹蛙、大樹蛙、虎皮蠑螈、秉志肥螈等動物。
  • 活體蝙蝠的飼養首次展出 45種標本同期展出
    大洋網訊 (記者全傑 通訊員林杏容、鍾淑筠)廣州動物園近日又有新看點。以2011年"國際蝙蝠年"為契機,廣州動物園與廣州大學強強合作,開展"2011國際蝙蝠年"蝙蝠展覽和一系列宣傳活動。本次展覽從今年5月開始,至明年3月結束。
  • 上海動物園15年來首次進行兩棲動物物種補充
    這幾天,上海動物園遊客很多。全新開放的兩棲爬行館兩棲動物展區新展出了6種兩棲動物,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上海動物園自2005年對兩棲爬行館個改建以來,只有唯一一種兩棲動物娃娃魚對外展出,中國的珍稀動物娃娃魚(大鯢)在館中略顯孤單。
  • 上海三隻大熊貓集體慶生 來看寶寶們的豪華生日蛋糕
    2018年10月4日,上海野生動物園,大熊貓寶寶們過集體生日。本文圖片均來自「上海野生動物園」微信公眾號  10月4日是月月、半半和雪寶三隻大熊貓集體過生日。大熊貓寶寶的生日蛋糕  據上海野生動物園介紹,「月月」於2016年10月4日16時30出生,時隔16分鐘後「半半」出生。月月出生時的體重為131.5克,半半的體重為113.2克。
  • 「五一」期間上海兩家動物園有啥新看點?天鵝湖升級了,猩猩小寶網...
    「五一」小長假前兩天,不少遊客到上海動物園和上海野生動物園遊玩,園內一些新添設施和新生小動物們,讓人們驚喜不已。記者盤點兩家動物園最近新看點—— 天鵝湖「環線」升級 遊客們發現,上海野生動物園裡的天鵝湖變了樣。最近,園方對天鵝湖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在湖中添了噴泉、沿湖設置了湖邊步道和親水平臺,共打造近2萬平方米休閒廣場,並添置了近千個休閒坐位供遊客休憩。
  • 上海動物園為蟒蛇打造新家 「森系豪宅」清新亮眼又有趣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平民宿舍」升級為「森系豪宅」,蟒蛇們搬新家啦!記者從上海動物園獲悉,近日兩棲爬行館的蟒蛇展區經過生態化改造,已經全新亮相了。此次蟒蛇新家的改造,經過兩爬主管和飼養員反覆討論,定下了「生態化」的基調。
  • 上海動物園今年收容981隻野生動物,史上數量最多
    承擔上海90%左右動物收容救護任務的上海動物園,今年以來收到的野生動物史上最多,達到近千隻。記者從園方獲悉,截至今年11月20日,共收容動物132種981隻,其中兩爬類61種718隻,鳥類56種218羽,獸類15種45隻。相比之下,去年收容動物的總數是29種328隻,今年的數字已經超過去年兩倍。
  • 天氣這麼熱動物怎麼辦 上海動物園萌獸消暑有「涼」方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8月3日報導:近日,上海氣溫連續攀升,面對高溫來襲,上海動物園的動物們有哪些防暑妙招呢? 南美貘雖然只在受到驚嚇時躲在水裡,但是上海的熱度迫使它們選擇在水裡趴著,即使是室內的空調也抵消不住它們對水的溺愛。 小羊駝籠舍內今年新建的水池終於派上了用場。在夏季來臨之前,飼養員已經將它們長長的毛髮剪掉了,但是顯然還不夠,水池裡的水還是讓小羊駝們興奮不已,爭搶著跑來泡在水池裡,呆著不肯離開。
  • 動物園:救助一隻受傷遊隼 接收一隻輻射陸龜
    本報訊(記者 馮月靜)近日,石家莊市動物園先後接收救助了國家級保護動物遊隼1隻、輻射陸龜1隻。日前,動物園接到市民電話,稱在郊外公路上撿到一隻受傷的遊隼,希望送到動物園進行救治。經工作人員初步檢查,救護的遊隼體長約40釐米,為成體,由於外傷不能飛行,需要進行隔離餵養和治療。遊隼,中型猛禽,性情兇猛,共有18個亞種,是體形比較大的隼類。
  • 上海動物園收容981隻野生動物 今年數量為歷年最多
    承擔上海90%左右動物收容救護任務的上海動物園,今年以來收容的野生動物為史上最多,達到近千隻。記者獲悉,截至今年11月20日,園方共收容動物132種981隻,其中兩爬類61種718隻,鳥類56種218羽,獸類15種45隻。
  • 上海動物園今年收容981隻野生動物,史上數量最...
    承擔上海90%左右動物收容救護任務的上海動物園,今年以來收到的野生動物史上最多,達到近千隻。  記者從園方獲悉,截至今年11月20日,共收容動物132種981隻,其中兩爬類61種718隻,鳥類56種218羽,獸類15種45隻。相比之下,去年收容動物的總數是29種328隻,今年的數字已經超過去年兩倍。  「以前收容較多的是蛇、龜等兩棲爬行類動物,還有天鵝、鸚鵡等鳥類,現在有不少狐狸、貉、貂等,甚至還出現豹貓、藪貓等兇猛動物。」
  • 「探索」上海動物園新添兩隻黑耳鳶寶寶,名字是:「蛤蜊」「燉蛋」!
    上海動物園說,近日新添的兩隻黑耳鳶寶寶是黑耳鳶夫婦在今年閉園期間的愛情結晶,為紀念這特殊時期,寶寶們被取名為「蛤蜊」和「燉蛋」,諧音「隔離等待」,盼望全球疫情早日過去,不再隔離和等待。另外,近日剛出生的三隻貉寶寶,通體黑色,臉上也沒有和它們爸爸媽媽一樣的面具花紋。
  • 帶著鱷魚去上學,給科莫多巨蜥做手術,這個小姑娘真的太颯了
    知乎上曾經看到一個問題,陸地上戰鬥力最強的動物(除去人類)是什麼?底下有網友回答科莫多巨蜥。科莫多巨蜥,又名科莫多龍,是已知存在的體型最大的蜥蜴,性兇猛,成體吃同類的幼體,有時吃其他的成體;能迅速運動,偶爾攻擊人類。
  • 「六一」帶寶寶到廣州動物園看寶寶
    「六一」帶寶寶到廣州動物園看寶寶去。記者從廣州動物園獲悉,動物園重新開放後,不僅較以前更漂亮了而且多了很多可愛的動物小寶寶:今年以來,廣州動物園的長頸鹿、袋鼠和斑馬等30多種動物共生育了100多頭寶寶。而且,「六一」當天還可為金絲猴寶寶現場選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