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將扇起「美育之風」,應如何避免,孩子在風中感到「涼涼」?

2020-12-11 豆包肉白白

#美育納入中考#

中辦、國辦最近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該意見指出,到2022年,學校美育評價體系逐步健全,並且,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

文件發出後,立即引發了學生和家長的熱議。有學生表示很擔心,認為自己學習壓力本來就夠大了,無疑是增加負擔。也有家長表示,重視美育的初心是好的,但如果將美術和音樂的科目,從知識技能方向,進行分數指標考核,這似乎也過於功利化了。還有其他網友發出了「吃瓜」群眾的感嘆聲,「這下,藝術類培訓學校要火了!」

中考增加科目?不會吧~~~~

如果說,中考扇起的「美育之風」是勢在必行的,那麼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們去從容地面對這股「風勢」呢?

談美育,核心在育人。應該把美育的行為教育,升華到思想教育,而不能單看分數指標。談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兩個方向,展開論述。

我想,應該沒問題!

校方:希望學校在文件精神指引下,可以有效開展美育工作,避免家長迫於孩子的中考壓力,不得不滋生「培訓熱」,從而加重學生課業負擔。

建議校方加強教師隊伍的美育培訓,力求讓教師將美育滲透到課堂的每一分鐘。我國是多民族的聚居的國家,美育中,不妨可以添加一些本地的風俗民族文化元素,或者是當地特有的產物。

比如:老師也可以採用研討案例方式,引導學生去感受美育的「滲透力」,提升他們對美的判斷,加深他們對美的感悟。

舞動課堂,美育綻放

家長:在孩子幼年的時候,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理性地看待「美」,美不僅是華麗的外表,更可以是振奮人心的精神,還有熱心助人的品質。

比如,在河南宜陽,那位27歲殘疾女孩張露露,身殘志堅,咬木棍創作10餘部小說,受到廣泛關注,最終被破格加入洛陽市作家協會。

夾縫求生,堅強取勝

比如:遼寧鞍山的楊寧老先生,他通過從縣誌中找烈士人員的信息,各種方式搜集線索,親自走遍了8個省,多達200多處烈士陵園,最終成功地幫助400多位烈士找到親屬。他說,只要自己走得動,就會繼續義務地幫助烈士尋親,希望可以讓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們得到安息。

家長對孩子的美育引導,除了從上述積極的案例中傳達教育,也可以從孩子的喜好中,選擇一種作為特長培養,這裡要強調堅持性和專一性,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讓孩子在美育中收穫思想的「養料」,讓「思想的花朵」競相開放,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一道最美的風景線。

美眸盼兮

但願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讓他們懷抱著善意與自信,揚起肉肉的臉龐,笑迎「美育之風」,溫風徐來,暖意綿綿!

THE END

相關焦點

  • 美育將參加中考,不必報班!非藝術專業的父母如何給孩子講藝術?
    「美育中考要在試點基礎上儘快推廣,到2022年力爭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僅即將參加中考的高年級家長為此緊張,就連學齡前兒童家長都在考慮如何調整學習班計劃。美育課程以藝術課程為主體,主要包括音樂、美術、書法、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課程。應該是根據特長選1-2項為主考項目。
  • 美育如何考?過程性評價更重要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美育進中考,如何考備受關注。據悉,目前湖南、江蘇等4個省已經全面啟動美育中考,將美育科目作為正式考核內容加入中考範圍;同時還有四川、山東等5省12市已經開始中考美育的計分,分值在10分至40分之間。
  • 體育美育進中考,評價重心在「過程」
    ,在體育鍛鍊中強身健體,提升其身體素質,從而全面提升綜合素養。因此,體育美育進中考,必須跳出「唯分數」的思維窠臼,淡化、弱化結論性評價結果的地位和作用,將評價重心前移,由強調結果轉為強調過程。其一,要尊重學生的起點差異。維護教育公平,首先要承認並尊重學生個體間的客觀差異,特別是與個人身體素質、先天稟賦直接相關的基礎差異。
  • 美育入中考:幾人捧下巴,幾家皺眉頭
    易其洋 沒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最近,美育入中考的話題,引起熱議。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部分省市開始試點將音樂、美術納入中考,利用中考指揮棒,倒逼學生掌握藝術知識、提升藝術素養。此前,教育部傳出消息,中考體育將增加分值,不再是只佔30分,而與語數外相同。
  • 沒有扇葉怎麼產出風?探究戴森無扇葉電風扇如何工作
    在炎熱的夏天,我們最為關注的,便是該如何防暑降溫。  雖然空調能隨時為人們提供源源不絕的冷源,但長時間處在空調的吹拂下,往往會讓人患上感冒或是空調病,不利於人體健康。  因此有時,人們還會使用電風扇進行降溫。雖然在我們的常識中,電風扇的扇葉是其必要組成部分,但戴森推出的這款電扇則打破了人們對於電扇這一事物的傳統認知。
  • 空穴也可來風 戴森無扇葉電風扇如何工作?
    在炎熱的夏天,我們最為關注的,便是該如何防暑降溫。雖然空調能隨時為人們提供源源不絕的冷源,但長時間處在空調的吹拂下,往往會讓人患上感冒或是空調病,不利於人體健康。因此有時,人們還會使用電風扇進行降溫。雖然在我們的常識中,電風扇的扇葉是其必要組成部分,但戴森推出的這款電扇則打破了人們對於電扇這一事物的傳統認知。
  • 9省開始試點,分值10到30分——美育中考真的來了,如何應對?
    近日,有報導稱「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分值一般是在10到30分之間」。美育中考真的來了嗎? 一、美育中考的裡程碑 2020年10月,《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出臺,要求「美育中考要在試點基礎上儘快推廣,到2022年力爭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這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段時間內,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
  • 如何讓體育美育強起來?(深聚焦)
    2014年起,通過「高參小」,中國戲曲學院的教師們來到東城區史家小學分校,幫助開設京劇課程、指導社團等。6年來,「高參小」已惠及北京市166所小學的40多萬名學生。針對薄弱學校體育美育教師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狀況,兩個《意見》還提出實施體育、藝術教育專業大學生支教計劃。
  • 美育,不應是單純的專業訓練
    當前,圍繞美育政策和理論層面的探討很熱烈,而同時,也需直面美育發展的現實問題——美育實踐如何開展、美育師資從何而來。這兩者應是美育落在實處的關鍵所系。 美育的關鍵還是「怎麼做」 我們必須重視美育的三對關係——美育理想與美育現實、美育理論與美育實踐、藝術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
  • 「美育納入中考」,這個「全美國最會畫畫的人」告訴我們:美育是一生的必修課
    2020年10月,一則新聞衝上熱搜,引起無數家長們的討論,那就是美育要納入中考計分。教育部提到:「美育中考要在試點基礎上儘快推廣,到2022年力爭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美育,的確是人一生的必修課。如果把時鐘回撥到三十多年前,相信有不少人一定會記得這樣一檔油畫主題的節目。
  • 上聯「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求下聯
    傳說中的紀曉嵐,常常會與他的碩頂頭上司乾隆懟對,紀曉嵐總能在隻言片語間,讓乾隆開懷。話說有一次乾隆去探索班編輯《四庫全書》的紀曉嵐,發現紀老師有些不開心,乾隆想,也許是日夜加班,沒得休假,才產生了思鄉之情吧。於是,乾隆說紀曉嵐你這是:「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細一看,這是一拆字聯,猜中的卻是紀曉嵐的心病,看來,乾隆也是有些才思的。
  • 中考滿分作文:媽媽給我的真情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中考滿分作文:媽媽給我的真情,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友情也許會褪色,誓言也許會遺忘,但親情將永存人間。「根葉相連,血濃於水」,世上惟一不可改變的就是——媽媽給我的真情。   媽媽給我的真情是那陣涼爽的風。一個夏日停電的夜晚,天熱得人腦子裡總是「嗡嗡」地響。唉,怎麼熬得過去呢?
  • 用21片扇葉造出了健康「果嶺風」,還能淨化空氣
    會變速的風:根據溫度變化自動調節風力;如夜晚睡覺時,氣溫降低,風速自動減小,避免受涼在實際測試中,還發現這款循環扇竟能在3分鐘淨化一根煙,負離子讓風越吹越清新。各種任性化細節、功能......繼續來了解它吧~吹出風是「軟」的!1秒體驗到在山間清新的涼風~一颱風扇到底好不好,最直觀的就是它的風感。
  • 音、體、美全部進入中考,帶來一個新問題,孩子還有時間睡覺嗎?
    客觀地說,只要是應試,提高體育分值,除了給學生增加更大的負擔以外,起不到半點讓學生主動鍛鍊,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文化課的學習不會因為體育納入中考而降低難度。學生依然要在文化課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增加體育應試不但起不到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反而加重學生負擔。
  • 國家政策利好美育!小天鵝胡雪:美育,更能體現教育的真善美
    今年10月,《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又一次將美育提升到了國家高度,並將納入中考範圍。2、美育是塑造人的靈魂的教育,唯有通過把智育與美育結合起來,我們才能培養出創造未來的人才。更重要一方面,是如何使我們的孩子回歸靈性,重拾「高靈」,而美育正是達此目的的最好渠道之一。
  • 音體美要算入中考成績?農村學生:耕種是否也加進來?
    之前,「中考體育將與語數英等科目同分值」「到2022年力爭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等相關政策信息讓各方熱議,網友對其議論紛紛,有理解贊同,也有不認同的。當前中小學教育,常聽到的詞就是「減負」,這從側面說過來,目前的中小學教育有著課業負擔加重、經濟支出更大等問題。如此改革後,應試課程又增加了兩門,是否又給課業負擔加碼?
  • 中考體音美分值提高至100分,網友稱要給孩子報個體育輔導班
    聽證徵求意見稿顯示, 2020年秋年入學的學生中考分值將發生改變:體育從50分提升至100分,音樂和美術分別從5分提高至20分。據徵求意見稿,體育考試由單一考察學生體能轉變為考查基礎體能測試、專項技能測試、體質健康監測和競賽加分4項內容。為減少個體先天因素影響,考試採用「隨時考」「定時考」兩種方式;同時據初中3年測試成績縱向對比進行賦分。
  • 教育部第五場「收官」系列發布會:9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
    藍鯨教育12月14日訊,教育部今日舉行第五場「收官」系列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有關情況。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王登峰司長介紹,美育已經全面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9個省開始美育中考改革試點。 王登峰表示,「十三五」期間,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的數量從50.2萬增加到59.5萬,增加了9.3萬人。通過「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培訓了1萬多名國家級骨幹教師,同時對農村邊遠地區、貧困地區或者經濟發展欠發達地區專門培訓了10萬名體育教師。
  • 風 從客都起丹青仍未眠
    「山村溪水應如舊,片片浮雲處處詩。」林風眠19歲離開家鄉,此後再未返鄉,直至臨終遺言「我想回家」,道出了遊子一生的掛念。在林風眠的畫作、文章和採訪中,不時體現出他對家鄉的思念。 而他的家鄉梅州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懷念著這位大師。
  • 觀點|體會「無用之用」,美育需要培育而不是教育
    如何看待當下的藝術教育?美育審美無處不在,從現代社會的文化場館到家鄉的人文知識和山山水水,都會成為一個人最樸素的審美情感和愛的基礎。從愛家人、愛家鄉到愛國,還有體會審美的「無用之用」:美術只是職業分工中的一個專業,而美育是否發達是健全社會中每一個人自我完善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