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開幕,現場發布《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
中國網文「破圈」「出海」,海外粉絲逾3000萬
「Hello,Daoist。」在起點國際(Webnovel)上,由海外網文讀者自創的「Daoist(道友)」一詞,一度被用作網頁歡迎詞。這一新創的英文單詞,誕生於網文的「玄幻」品類,亦是「網文出海」的直接縮影。
近年來,隨著中國網絡文學經翻譯走出國門,中國網文在海外的規模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16日,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在滬開幕,現場發布的《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稱,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達4.6億元,海外中國網絡文學用戶數量達3193.5萬。截至2019年,國內已向海外輸出網文作品1萬餘部,覆蓋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其中,雲集閱文集團等頭部企業的上海是網絡文學重鎮,也是網文「出海」主要推手之一。目前,新晉熱門網文正在實現國內外同步「圈粉」;同時人工翻譯和AI智能翻譯正在雙線加速國內網文的「出海」之路。
大量以「武俠」「玄幻」等有著中國文化烙印的網文何以「破圈」「出海」,十多位海外譯者和粉絲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從網友自發翻譯到AI翻譯
上線三年有餘的網文海外門戶起點國際(Webnovel),每天為海外讀者提供超過1700部中國網絡文學的英文翻譯作品。部分國內最熱門的網絡小說,在中國作者完成更新後,不出幾日英文版就上線,海內外近乎同步。
「很難想像四年前,網文翻譯還是一片蠻荒。」閱文集團海外業務負責人陳姍姍回憶,2016年底,市面上已有海外粉絲社群自發閱讀中國網文並進行翻譯,「這個現象令人意外,但同時存在盜翻等問題,個人翻譯既缺乏版權保護,也無法保證質量和穩定性。」她介紹,早期翻譯大多出於個人喜好,「許多人翻著翻著就斷了」。自那時起,起點國際主動與分布在以北美、東南亞等地區的譯者及譯者組合作,力推正版網文翻譯。
正是在這一網文出海的草莽期,來自新加坡的科研工程師溫宏文,開始用筆名「CKtalon」進行早期網絡文學翻譯。2015年,溫宏文從新加坡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求學,第一次接觸網絡文學,「網文的爽感與熱血顛覆了我對文學的認知,當時就覺得可以試著去翻譯。」同年11月,他利用課餘時間著手翻譯第一部東方玄幻作品《真武世界》。
「總體來看,2019年翻譯網文作品達3000餘部,從網文出海的模式上看,翻譯出海佔比達72%,其次是直接出海、改編出海等。」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王勤說。陳姍姍透露,去年起,起點國際已開始採用AI技術進行部分網文內容翻譯,效率極大提升,「在翻譯的語言上,除佔大頭的英文外,也會翻譯成印尼語、西班牙語等。」
翻譯者一起自建網上詞庫
出於海外讀者的閱讀喜好,最早被翻譯成英文並打入歐美市場的中國網文,以具有中國文化特點的玄幻、仙俠類為主。「東方玄幻作品中含有很多從未被翻譯過的術語詞彙,特別考驗譯者的創造力與文學素養。」如果說「道友」一詞的翻譯尚屬簡單,那麼如何去翻譯東方玄幻小說的「修煉等級」,以及中文的成語、俗語,一開始確實難倒了溫宏文。
「我曾翻譯過『九嬰』,它是個九頭上古兇獸,如果被簡單直譯成Nine Baby,不僅帶給讀者的恐怖感會大大降低,而且顯得很滑稽,所以在這裡就會選擇用Nine Neonate。」溫宏文說,「詞彙選定需要做功課,先理解詞彙含義,借鑑前人的譯法,通過不斷比對選出合適的詞彙。」很多時候,網絡小說中會出現當下網絡流行語,他也會利用國內網站或社交平臺,隨時學習、了解網絡上的「梗」。
為了解決譯法不統一問題,溫宏文還與其他譯者一道,邊翻譯邊建立詞彙庫,只要在詞彙庫中進行搜索,就能查詢到常見地名、專有名詞及術語的翻譯方法。同時,不少譯者也會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加以說明。「比如太極拳,就會放個老爺爺在打太極的視頻;翻譯到糖葫蘆,就會放張糖葫蘆的照片;只要點開單詞右邊的灰色小標識,就可以看到完整解釋。」溫宏文說,「我認識近百位譯者,大家的共同特點是熱愛。」
到今天,溫宏文已翻譯了《詭秘之主》《真武世界》《飛劍問道》《死在火星上》《滄元圖》《我只想安靜地打遊戲》等多部作品,字數超過1000餘萬字。他本人也成為起點國際的明星譯者,擁有大量海外粉絲。
美國粉絲日均閱讀1.5小時
「從最早在各種論壇尋找中國網文翻譯,到現在閱讀正版的中國頭部小說作品,我已經成為中國網文最忠實的讀者。」來自美國的讀者瑞恩(Ryan)感慨,自己看中國網文已經四年了,「每天閱讀時長超過1.5小時」。問起最喜歡的作品,他毫不猶豫選擇了《真武世界》。「一個平凡的少年探索真正的武道之路,這本書讓我感受到東方文化的魅力,也獲得很強的一起成長的代入感。」
在起點國際上,如瑞恩一樣的海外「道友」不計其數,平臺累計訪問用戶超7300萬。光此平臺上,點擊量超千萬的作品就有近百部,讀者還通過在社區裡評論、追更、了解作品文化,在線社區每天產生近5萬條評論,不乏各種精彩點評。
平臺上甚至還有專門的詞彙百科,專供海外讀者了解八卦、太極等網絡文學中常見的東方文化元素及網絡文化。陳姍姍記得,「愛潛水的烏賊」所著的《詭秘之主》,由於是西方玄幻題材,是近期最受海內外讀者歡迎的小說,該書英文版上線後迅速成為全球奇幻題材熱度榜第一名,總閱讀量已超過2400萬。「這本書反轉特別多,英文翻譯會比中文要晚一些,海外讀者會來中文評論區『催更』,也有中國讀者去評論區指點海外讀者。這樣的互動在頭部書中並不少見,語言並不是阻礙。」
在網文作家「橫掃天涯」看來,網絡文學在無形中成為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一個窗口。由他所寫的《天道圖書館》一書,被同步翻譯成《Library of Heaven’s Path》,同步在起點國際上架。「雖然有玄幻元素,但這本書的核心是師生情。」「橫掃天涯」說,書中穿插了許多傳統文化元素,比如孔孟之道、禮儀文化等,這在他看來,這正是吸引海外讀者的原因。此書的翻譯由一位新加坡譯者完成,兩人常在微信上討論特定詞彙的表達。
IP改編版權合作初具規模
除了最直接的翻譯出海,國內網文出版授權合作以及網文IP改編出海也初具規模。
2001年開始,中國網文開始海外授權合作之路。目前,閱文集團原創作品已向日本、韓國、泰國、越南等亞洲國家及美國、英國、法國等歐美多國授權數字出版和實體圖書出版,授權作品達700餘部。根據熱門網文改編劇集如《扶搖》《武動乾坤》《你和我的傾城時光》《黃金瞳》等,也已登陸歐美主流視頻網站和電視臺,覆蓋全球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網絡文學出海已步入3.0階段。」陳姍姍認為,當下網文出海呈現三大趨勢:從內容到模式——從最早的出版授權,到建立閱文的海外門戶起點國際,規模化對中國網文進行翻譯輸出,再到開啟海外原創,將中國網文的成長和運營模式帶到海外,培育更多海外本土優質作品和忠實用戶;從區域到全球——從最早的以東南亞,北美為核心出海地區,到目前覆蓋北美、歐洲、日韓、東南亞、非洲等,幾乎遍布全球;從輸出到聯動——從原著內容出版輸出,IP改編成果輸出,到如今聯合全球產業合作夥伴,發揮各自區位和業務優勢,共同對網絡文學內容進行培育、分發和IP衍生開發。
在長期關注網絡文學的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研究院副院長、杭州師範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夏烈看來,網文出海的深遠意義不僅止於中國文化傳播,「網絡文學所代表的新型文藝,實際上是一種產業融合的文藝。它在用網絡文學傳播中華文化的同時,一定會構成作品和讀者,或者中國和西方、中國跟世界的一種文化交流機制。伴隨這種傳播和交流,它又產生了貿易及產業價值。」他觀察到,網文海外市場已形成市場偏好的區隔,「歐美市場更喜歡奇幻、玄幻類小說,東南亞以女性市場為主,言情小說非常火。不論如何,這都是網絡小說所形成的一個軟實力。出海網文正在讓海外讀者喜歡這樣一種中國故事的講述方式。」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