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海洋生態系統的地球觀測衛星任務

2020-12-22 量子認知

海洋生態系統(ocean ecosystem)是美國宇航局的一項地球觀測衛星任務,它將對全球海洋顏色、生物地球化學和生態學以及碳循環、氣溶膠和雲的觀測,英文全名:Plankton, Aerosol, Cloud, ocean Ecosystem,簡稱PACE,譯為:浮遊生物、氣溶膠、雲、海洋生態系統。

海洋生態系統的地球觀測衛星任務

在2020年2月通過了關鍵性的設計審查之後,PACE現進入開發集成和測試階段。美國宇航局位於馬裡蘭州格林貝爾特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正在建設其主要儀器:海洋顏色儀(Ocean Color Instrument,簡稱:OCI),該儀器和太空飛行器將很快在模擬發射和軌道的嚴格條件下進行測試,準備在2023年發射時進行全球海洋和大氣科學領域探測。

正在建造種的海洋顏色儀

屆時,SpaceX將提供獵鷹9號全推力火箭,將PACE太空飛行器送入其距地球420英裡的軌道。

美國宇航局海洋生態實驗室海洋學家、PACE項目科學家、傑裡米·韋德爾(Jeremy Werdell)說:「 PACE項目花費了五年時間來創建任務設計,這一裡程碑證明了它的可信度。」 「對PACE儀器的測試版本進行了評估,以支持這些關鍵的設計審查。看著OCI的構建最終使任務變得真實,看到它的設計在硬體中實現真是令人興奮,測試結果證實了它的性能甚至比預期的還要好。 」

PACE的高解析度儀器將在2023年發射任務,以目前的最高精度觀察海洋和大氣特徵。該任務結合了科學和工程學的成就,並以美國宇航局和其他太空機構的歷史海洋顏色傳感器為基礎。浮遊植物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微小植物類生物和藻類,是海洋食物網的基礎,並產生地球一半的氧氣,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監測其分布對於了解海洋和大氣的健康至關重要。通過測量離開地球海洋表面的光的強度,PACE將捕獲有關浮遊生物物種、為漁業提供支撐的有益浮遊植物群落、以及可能使動物和人類中毒並破壞旅遊業和商業捕魚的有害藻類的詳細信息。

海洋顏色儀

美國宇航局海洋學家、PACE生物地球化學項目科學負責人、伊馮娜·切蒂尼奇(Ivona Cetini)說。「如果我們從碳循環的角度來看浮遊生物,那麼不同類型的浮遊生物將發揮特定的作用,」 「所有人都從大氣中吸收碳,但有些被其他動物吞噬,而另一些則將碳吸收到海洋深處。現在,我們知道它們吸收了多少碳,我們可以將其放入我們的大型模型中,但是很難理解海洋中的碳會發生什麼。藉助PACE,我們可以研究浮遊植物的作用,不同類型如何確定碳進入海洋時的路徑。」

除海洋顏色儀器(OCI)外,PACE還將攜帶兩個偏振計:測量大氣中各種分子和粒子如何改變通過它們的光波振蕩的儀器。光波以不同的角度穿過太空,當它們撞擊大氣中的粒子和氣體或從地球表面反射時,這些角度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的數量和方向為顆粒的組成和尺寸以及表面特徵提供了線索。

行星探測光譜偏振計(Spectro-polarimeter for Planetary Exploration,簡稱:SPEXone)將由荷蘭空間研究與空客防禦與空間研究所建造和監督。超角彩虹旋光儀#2(Hyper-Angular Rainbow Polarimeter #2,簡稱:HARP2)由馬裡蘭大學地球與空間研究所建造。這兩種儀器都能夠同時從多個角度觀察地球。

超角彩虹旋光儀

美國宇航局大氣科學家、PACE項目大氣科學負責人、安德魯·薩耶爾(Andrew Sayer)說:「當您從大樓窗外低頭看樓下的灌木叢時,它可能會是綠色的;但是如果您走到它旁邊,它可能看起來是棕色的。」「從窗戶看,您看到的是頂部,上面覆蓋著樹葉;從地面,您看到的是樹幹是棕色的。某些物體的外觀顏色會根據您從其觀看的角度而變化。當您擁有像SPEXone或HARP2這樣的多角度儀器時,它們可以推斷出它們所看到的東西。」

韋德爾說,PACE看到完整彩虹的能力將為海洋科學家樹立新標準。「藉助PACE,美國宇航局及其合作夥伴正在建立一個地球觀測站,這將突破空間技術和物理學的界限,這是一種以直到最近都無法想像的方式來測量我們星球的衛星。」

#科學了不起#

相關焦點

  • 中國成功發射高分地球觀測衛星,長徵三號再立功
    高分地球觀測衛星組網,是中國重大科研專項之一,全稱為「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專項衛星」。 2020年12月6日11時58分,長徵三號成功將高分14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美國宇航局公布未來太空人在月球上的科學任務目標
    美國宇航局周一公布了一份卷帙浩繁的報告,概述了2024年將 "阿爾忒彌斯3號 "太空人送上月球後將進行的科學研究重點。其中一個目標將是從月球表面和次表面共帶回85公斤的月球樣本,這超過了阿波羅任務成員在1969年至1972年期間平均帶回的64公斤。美國宇航局科學任務局副局長託馬斯·祖布琴說:"月球擁有巨大的科學潛力,太空人要幫助我們實現這種科學目標。"
  • 小巧靈活的CSU衛星,已在太空中飛行一年多,是天氣預報的好手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SU)的一顆實驗衛星在低地球軌道運行了一年多後,在首個90天內達到了展示小衛星天氣預報能力的所有標準。TEMPEST-D(風暴和熱帶系統的時間實驗-演示)是一顆名為6U立方體衛星的小型衛星,它仍在提供全球天氣的精確圖像,甚至超出了工程師的預期。
  • 衛星墜落!8月30日,56歲的美國衛星將返回地球,會燃燒殆盡嗎?
    自從俄國在1957年將人類首顆人造衛星送入太空以來,歷時63年的發展,目前地球的近地軌道上有超過3700顆衛星,其中2600顆為失效在軌衛星,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這些太空垃圾的宿命是什麼呢?懂點物理學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廢棄衛星最終將會隕落地球大氣層。
  • 天文學家捕捉到了美國宇航局丟失54年的半人馬火箭助推器的圖像
    如今,一個微小的神秘物體正在飛越地球,為天文學家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以最終確認它是1966年由美國宇航局(NASA)發射的半人馬座火箭的助推器。圖註:1966年發射的美國宇航局丟失的半人馬火箭上部火箭助推器的可能圖像。
  • SpaceX發射星際連結衛星 還發射小型衛星用於觀測地球
    [PConline 資訊] 據外媒報導稱,當地時間6月13日星期六,SpaceX又發射了一批星際鏈路衛星,使其總數達到540顆。這次發射是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使用「獵鷹9號」火箭進行的,發射後不久成功在海上降落。
  • 美國宇航局公開太陽系探索50周年紀念標誌
    戴爾和太空人斯科特·凱利在周四早些時候的開幕式上介紹了太空梭STS-118的機組人員,其中包括任務專家和前教育家芭芭拉·摩根。摩根和STS-118任務的其他成員將在整個大會期間的探索館為粉絲籤名。副局長戴爾也在X獎階段參與了關於X獎基金會的公告。
  • 美國宇航局的機器人太空操作
    劇NASA報導:美國宇航局的機器人加油任務3(RRM3)已經成功地完成了在國際空間站上的第二組機器人工具操作,展示了傳輸低溫流體的關鍵技術,這些流體被用作冷卻劑、推進劑或在軌道上的生命支持系統。這些技術在延長太空飛行器壽命和促進月球和火星探測方面具有應用。
  • 距離地球3億光年的星系,美國宇航局發現壯觀的宇宙「戒指環」
    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再次幫助天文學家追蹤一個古怪的天體。錢德拉天文臺的太空望遠鏡最近在20萬光年的地方,發現一種罕見的中子星, 這也是首次發現銀河系外的中子星。在此之後,錢德拉的望遠鏡將視野投向了銀河系以外的更遠的地方, 現在他們發現了一個距離地球3億光年的神秘的宇宙環。
  • 一個氣態行星的衛星都可能大過海王星
    在8,000光年之外有一個圍繞氣體巨行星旋轉的大衛星,這種衛星將是美國宇航局狩獵行星Kepler飛行任務的另一個收穫。如果得到證實,這將是第一次在另一個太陽系發現「月球」。克卜勒(Kepler)在特殊任務完成後幾乎已失去能量,通過尋找行星在地球上轉瞬時或在其母恆星面前移動而發生的明亮的即時探尋,發現了超過2,600多個系外行星。哥倫比亞大學的AlexTeachey和DavidKipile在尋找此類證據時,研究了代表Kepler之前發現的284顆行星,這些行星的軌道都超過30天。
  • 公文包大小的衛星發現了系外行星
    (圖片:©NASA/JPL加州理工學院)一顆公文包大小的衛星成功探索到了外星世界,這為微型太空飛行器捕捉系外天體提供可能。一項新的研究報導,用於天體物理學研究的弧秒太空望遠鏡(ASTERIA)立方體衛星(在2017年11月由國際空間站部署進入近地軌道)觀測到了系外行星 55 巨蟹座。微型立方體衛星未能發現先前未知的世界。
  • 美國宇航局的10次阿波羅號的月球任務
    阿波羅4號(allup測試) 阿波羅4號任務於美國東部時間1967年11月9日上午7點升空。這次任務是美國宇航局將人類送上月球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阿波羅4號是美國宇航局甘迺迪航天中心的首次發射。巨大的土星五號火箭是無人駕駛的,它被稱為土星五號三級火箭的第一次「全面」測試,這意味著所有三級火箭都在運行。
  • 美國宇航局的地球防禦試驗可能會形成人造流星雨
    周一 · 知古通今|周二 · 牧夫專欄周三 ·太空探索|周四 · 觀測指南planetarydefense/dart校對:牧夫天文校對組後臺:庫特莉亞芙卡,李子琦「這次太空試驗計劃被稱為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 The 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試驗計劃,美國宇航局將發射一個太空飛行器
  • 美國宇航局發布3張木衛二最清晰照片:表面細節驚人
    【ALENG 自媒體】5月5日晚間自媒體專稿,對於致力於尋找地外生命的科學家來說,木星的衛星木衛二歐羅巴(Europa)一直是一個熱門的研究對象。上世紀90年代末期,美國宇航局(木衛二歐羅巴日前,美國宇航局對當年伽利略號太空飛行器拍攝的歐羅巴照片再次進行了技術處理,經過現代科技處理過的照片,以令人震驚的清晰度,展現了歐羅巴表面驚人的細節,這3張經過現代技術處理的照片現在被發布在美國宇航局官方網站上
  • 最新研究: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能力被低估 吸收人為碳排放約45%
    最新研究: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固碳能力被低估 吸收人為碳排放約45% 2020-10-29 15:21:20  中科院大氣所介紹說,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是人為化石燃料排放與陸地、海洋生態系統吸收兩者平衡的結果。生態系統吸收二氧化碳的固碳對「中和」碳排放貢獻巨大,但是如何定量評估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基於大氣濃度計算碳收支是計算淨排放量的有效辦法,觀測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是定量評估地表二氧化碳淨通量的重要手段。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24期:長三乙成功發射第55顆北鬥衛星 全球...
    美太空人出艙更換國際空間站電池 升級電源系統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當地時間26日,美國太空人克裡斯·卡西迪(Chris Cassidy)和鮑勃·本肯(Bob Behnken)按照計劃進入開放太空,執行國際空間站電源系統升級任務。
  • 太陽系唯一擁有星環的衛星,水竟比地球還多!但不可能出現生命!
    而且它上面的水竟比地球還多!土衛五是由法國天文學家,卡西尼在1672年發現。卡西尼還同時發現了,土衛三,土衛四和土衛八。這4顆衛星統稱為路易之星,以紀念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他的英文名字利亞,乃源自希臘神話中12泰坦巨神之一瑞亞。土衛五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九大質量第十大的衛星。其平均直徑在1520公裡左右,說起來好像很大。
  • 美國與歐洲宇航局籌劃將一小部分火星樣品運回地球
    外媒報導稱,美國(NASA)與歐洲宇航局(ESA)正計劃將一小部分火星樣品帶回地球,且該項目已經邁出了最初的一步(Phase A)。 NASA 在今日的一份公告中稱,火星樣本返回(MSR)任務將需要成熟的關鍵技術和諸多努力。不過鑑於包括中國在內的探月工程已經取得了相當多的積極進展,我們對 NASA 的火星 MSR 採樣任務也充滿了信心。
  • 人類在地球以外的地方觀測到綠色極光
    歐空局的「外火星追蹤氣體軌道器」在火星大氣中探測到了熾熱的綠氧--這是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周圍看到這種排放物。在地球上,當來自星際空間的高能電子撞擊高層大氣的分子時便會產生這美麗的景象。然而,極光只是行星大氣層發光的一種方式。
  • 飛向太陽的「勇士」:Parker Solar Probe衛星
    人類探索宇宙深處的腳步留下了不同位置的太陽風的觀測。1959年,蘇聯LUNIK衛星首次進入行星際空間。1962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金星探測器Mariner II探測到持續的太陽粒子流。不久之後一系列的實驗實現了對太陽大氣流經地球的詳細測量,儘管有些不是持續的測量。在五次阿波羅(Apollo)登月計劃中,太空人在太陽風中將金屬箔片展開並帶回實驗室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