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話題總是沉重的,但又無法迴避。人性總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善惡的展現,不在於人,而在於環境。所謂的好人,在適當環境的誘導下,也會心起惡念,甚至做壞事;所謂的壞人,適當環境的誘導下,也會心起善念,甚至做好事。人人都一樣,不要高看自身善的心智,更不要小看自身惡的心智,沒有誰能超脫到哪裡去,隨意評價或嘲笑別人,只能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幼稚表現。所謂修行,就是克制惡念,真正完全成功的,我還沒聽說過,但克制本身是積極的,如果沒有這些主動改善自己的人存在,或許人類團體的醜陋面更大。而善惡人性的根源是趨利避害的人性規律。
每個人都像行駛在人生路上的一部車,趨利是發動機,避害是保護罩,看得見起點,看不見終點,或轉彎或直行,或上坡或下坡,或加速或剎車,方向盤都在自己手裡,但是,只能無可避免的往前行,走過的路和風景,可以回頭張望,卻沒有掉頭的指示牌,也沒有倒車鍵,我們都在這樣獨自行駛在陌生的路上,聽到的只有自己的心跳。
趨利避害是放進我們基因裡面的律,沒有例外,誰也無法逃脫。利的本質是生存和更好的生存,害的本質是生存的威脅和生存狀態的威脅。正面意義上,這是人類得以生存和發展的保障,負面意義上也是人們相互傷害的根源,而造成傷害的結果,大多數時候卻與初心沒有直接聯繫。比如經濟的發展造成的環境破壞,並不是大多數人的本意,是不願看到的結果,甚至很多結果還未被發現,但是事實已然存在。
很多商業活動的初心也都是好的,但是最終成就了誰、傷害了誰,成就了什麼、傷害了什麼,作為當事人,甚至都很難完全知曉,但是我們在這樣一個博弈的生態裡活著。世界上真的存在非零和博弈嗎?站在整個世界的高度,似乎並不存在,都在無形中進行著各種各樣的零和遊戲,或許是因為我們認知的有限,只能在可認知的範圍內儘可能得做到非零和,但是大部分時候卻是趨利避害的人性使然,讓我們不論是否認識到危害,都會產生一個想法:顧不了那麼多了。這是被傷害者的可悲,也是倖存者的幸運。
這是一個怪圈,沒有誰能走出來,如果要怪,那就要怪罪所有人,因為沒有誰活著卻未對世界造成過任何影響的,甚至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是不可預見的影響,沒有無辜者;但是我們不需要去怪罪任何人,因為這是規律使然,不可避免的結果。雖然我們走不出這個怪圈,但是我們可以做好自己,盡己所能地讓自己,在幫助他人的同時,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
人與人產生事,人與物產生事,事的本質是一種利弊意識。成熟的人看事情,不論對錯,只分利弊。我們時常容易在,職場中、生意場上、家庭生活中甚至朋友之間,沉浸在無休止的辯論裡,總要分出個對錯,還美其名曰,堅持真理,這是佔領道德高地的表現,卻是幼稚的行為。最終或許得到了想要的那個「對」,卻失去了本來的感情和初心的方向。這是趨利避害的典型無意識錯誤應用。很多直男直女大概深有體會,但是每個人都有「直」的一面和直的時候。
什麼是真理,真理就是,同事團結、生意合作、朋友互助、夫妻恩愛,真理是對我們有益的初衷。以損害感情為代價以獲得道德高點,不是真理的行為,而是自私的表現。即使最終證明你是對的,你也是「錯」。錯不在你和對方爭論的那個問題上,而在於爭論的過程中忘卻了本來的關係和應有的初衷。拋去對錯思維,才能獲得利弊思維。既然有這樣一個趨利避害的人性規律,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去運用呢?在此,給大家三點建議。
第一、接受人性的規律,樹立利弊思維。
既然我們無法改變自己和他人裡面的人性規律,那就坦然接受它。這是建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前提,也是我們保持良好心態的必須。不能接受,最後受傷的只能是自己。不管你現在處於哪個年齡段,接受它才是成熟的開始,成熟並不意味著油膩,而是更好得對人生負責。摒棄對錯觀念,遇到任何事要有利弊思維,分析利弊:利大於弊,那就竭力爭取,弊大於利,那就堅決不做,利弊平衡,那就順其自然。利弊思維的關鍵是辨別利和弊、以及分析利弊關聯方。
第二、保持正能量,善用人性規律。
對於人來說,負能量無需堅持,隨時隨地都可能會有,但是正能量卻需要堅定持守。所以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仍然建議大家,在這信息爆炸的時代,多關注正能量有營養的信息;在這知識迸發的時代,聚焦學習自己規劃方向上的知識。只有保持正能量,才能保持人性善的那一面,才能不被其他東西蒙蔽眼睛,進而喪失對利弊的判斷力。既然有這樣的人性規律,我們就要用它更好的駕馭自己的生活、工作、感情等等。不論是方案設計、制度制定、計劃設定、產品研發、流程管理、關係協調等等,都可以運用趨利避害的人性,進行操作和執行。在後面的文章中會逐步涉及這些方面,希望對大家有用。
第三、把握規律,為自己贏得生存和發展。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煩惱的事,這些事本質上就是利弊關係。面對這些事,我們不僅要有良好的心態,更要有處理的能力。而處理好這些事的關鍵就在於能否找到事情背後的利益方和損害方,並通過重建利弊結構,來促成事情的解決。關於具體方法和案例,篇幅原因,暫不做探討,後面再細說。
最後,希望各位通過這篇文章,能對自己、生活工作以及未來,有所啟發。祝願大家天天正能量,年年有收成!
編輯:語眾
審核:語眾
終審:語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