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風至,白露降

2020-12-17 騰訊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今日白露

2020/09/07

秋高氣爽,玉露生涼

送走高溫酷暑

迎來宜人的收穫季節

白露秋分夜

此時節過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顯著減少,氣溫逐漸轉涼;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以偏北風為主,正是辭夏迎秋之季。

養生重在潤燥

「白露」是典型的秋天節氣,秋高氣爽,比較乾燥。中醫所謂「燥邪當令,內應於肺」,便指此時。加上人體在夏季津液多有耗損,所以此時容易口舌生瘡、鼻幹、咽喉腫痛、咳嗽、皮膚乾燥及大便秘結等「秋燥」現象,飲食應以清潤為主。

白露來臨後,萬物隨秋涼逐漸蕭落、成熟,豐收的秋季饋予人們養生的習俗。

注意起居,暖身不露

春夏暖風逐漸被秋冬涼風所更替,氣溫下降也是越來越快。正所謂「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於是便有「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是說,處暑時天氣還很熱,每天洗澡需用一盆水,過了十八天,就到了白露,就不能赤膊露體了,應注重保暖,以免損傷脾胃陽氣,導致感冒、腹瀉等不適。

飲食清淡,注重養陰

白露節氣要注意飲食,尤其對過敏體質的人來說,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建議以清淡、易消化且有營養的食物為主

多吃梨、銀耳、百合、枸杞、蘿蔔等。蔬菜要選富含維生素C的,比如南瓜、胡蘿蔔、芥藍、菠菜等。針對過敏體質者,魚蝦、螃蟹、韭菜花、黃花、胡椒等發物儘量避免,謹防發病。

加強鍛鍊,舒暢心情

秋季時,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升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都可能發作。因此,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可以進行散步、慢跑等。秋易悲,容易調動抑鬱情緒,要注意情志養生,保持愉悅的心情,多與他人交流,不要憋屈自己。

來源:生命時報 新民晚報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謝。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抗擊疫情

大醫同盟與您在一起!

相關焦點

  • 白露丨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9月7日12時8分將迎來「白露」「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五個節氣也是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天高雲淡,氣爽風涼入詩:道不盡情意綿綿從古至今白露節氣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探尋白露節氣中的詩意吧!「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紅衣落盡暗香殘,葉上秋光白露寒」……在不少詩人筆下,白露時節有一種淡淡的惆悵感。
  • 立秋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涼風至:立秋過後,人們會感覺到刮的風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此時的風讓人有涼爽感。 白露降:早晨人們會看到外邊有霧氣產生。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由此可見,此時夏季帶給人們的陽氣已不再很強盛,秋天的陰氣已開始增強。
  • 白露夜,涼風至,記得要添衣
    白露夜,涼風至,記得要添衣 2020-09-08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還有四天白露,「白露」是啥意思?啥時候真正入秋?答案來了
    白露節氣,今年的具體時間是在陽曆的9月7號中午12:07:54到來,過了這個時間就意味著處暑節氣結束,白露節氣到來。白露節氣後,太陽由黃經165°向180°移動,到達黃經180°時,就是到了秋分節氣,這個時候是晝夜平分的時候這之後,晝變短,夜越來越長,天氣也越來越冷。白露是什麼意思呢?
  • 今日立秋:涼風至,萬物生
    立秋是24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在立秋節氣有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立秋節氣到了,風也轉為涼風了,不像之前是悶熱的風。詩人將暑熱中脫身之喜喻為收到皇帝的赦書德音一樣,可見人們對秋天涼爽的喜愛。緊隨其後就要開始見到白露了,因為早晚的溫差大了。
  • 7號迎白露節氣,白露是啥意思?什麼時候才能入秋?答案來了
    今天是公曆的9月3日,農曆的7月16日,白露節氣的時間是9月7日,也就是說距離白露節氣還有4天的時間。白露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的第3個節氣。今年白露節氣的準確時間是9月7日12點07分54秒,也就是說,從這一刻開始,我們將告別處暑節氣,迎來白露節氣。
  • 白露生|涼風有信,禾黍盈滿
    按老人們的說法,立秋有三候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一候為五天,今日便是二候,白露漸生,暑去涼來。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禾黍盈滿是秋,落木蕭蕭是秋,入骨相思還是秋。
  • 【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㉜】立秋|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風吹一片...
    【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㉜】立秋|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 2020-08-07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你知道哪些關於白露的詩句嗎?一節一氣總關情,3詩3情知白露
    是二十四中的白露。白露來了!白露來了!白露終於來了!白露,是反映氣溫溫差變化的時令,預示著天氣終於要涼快點了。遇到它,夏老虎都甘拜下風;遇到它,火熱的太陽都俯首稱神。它,帶來絲絲縷縷的涼風,帶來遠方的涼爽,帶來香草冰淇淋的甘甜。
  • 二十四節氣|涼風有信 秋月無邊
    一候,涼風至。在北方,人們「立了秋,扇子丟」。在南方,「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處暑正當暑」。三伏天裡,南方的朋友們扇著扇子唱著歌: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看我思嬌的情緒是度日如年......①①出自二三十年代粵劇名曲《客途秋恨》的唱詞;電視劇《小寶與康熙》中韋小寶經常掛在嘴邊的臺詞。二候,白露降。
  • 白露到來,福州人別忘了做這件事!
    福州新聞網9月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這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俗話說「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白露過後,天氣逐漸轉涼。白露這一天對福州人來說有個特殊的儀式,那就是一早要吃龍眼配稀飯。  民俗專家齊上志告訴記者,老福州有「白露吃龍眼,一顆頂只雞」之說。
  • 閩南節俗 今日白露
    在福建,白露時節也是吃龍眼的節候。民間認為,龍眼是「熱性水果」,在白露當天吃龍眼能補養身體。 閩南有俗語,白露身不露。白露過後,晝夜溫差變大,天氣轉涼,要注意保暖。在家少赤膊,晚上在外多披一件外套。舊時農家在這天有吃番薯的習俗。老人家說,白露吃番薯,飯後不反酸。
  • 「詩詞鑑賞」清風至,白露生,那些優美的白露詩詞!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已到了白露時節,秋的涼意漸濃,夏的熱仍存。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文人雅士寫了許多描寫白露的詩句,讓我們一起跟隨詩人們去開闊一下眼界,領略一下詩中的白露到底是什麼樣的吧!
  • 老北京的白露習俗
    2020年9月7日為白露節氣,所謂白露,古語有云:「陰氣漸重,露凝而白」。故一至白露,天氣漸涼。若從四時配五行而論,則「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俗語說:「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說的是處暑時節天熱,尚可每天一盆水澆身,但是到了白露時氣溫下降,赤膊裸體則容易著涼。因溫度變化迅速,故民間有「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的說法。又有「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等說法。
  • 白露是什麼意思?什麼時候才真正地感受到秋高氣爽?
    白露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它其實已經是我國進入秋季的第三個節氣了。我們都說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白露過後北方地區已經明顯感受到涼爽秋季到來,而我國南方現在卻或許還在忍受著秋老虎回熱天氣影響。白露是一年中冷暖交替的重要節點,在白露當天由於冷空氣持續下跌,我國南方不少地區也將在白露當天迎來更多降雨、大風的過程。世間萬物都經歷生長到凋零,從生機勃勃到蕭落。白露時節到來,太陽黃經也從也到達了165°,從而逐漸的由165°轉向180°,經過十五天的時間持續,最終白露節氣結束,秋分又正式到來。白露命名如何由來?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蒹葭》 先秦· 《詩經·國風·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 「入秋白露後,一夜涼一夜」啥意思?涼爽秋季要來臨了?答案來了
    初入9月,將至白露節氣,夏秋季節也開始要轉換了。俗話說「入秋白露後,一夜涼一夜」,這句話就說明,入秋時節在白露節氣的到來,並且白露節氣到來之後,夜晚的氣溫是一夜比一夜涼了。大家對於入秋都有自己的判斷,並且南北方入秋標準也不一樣。
  • 民諺:白露種蔥,寒露種蒜,白露三候有何寓意
    白露過後,除了是各種水果與穀物收穫的季節,另外,白露節氣降雨漸少,光照充足,氣候溫和,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過冬蔬菜作物的種植與生長。一、白露三候,有何說法?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說此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徵。
  • 白露時節到,宜吃元祖臺灣柚!
    今天是白露,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自古有云:「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露是由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白露時節的到來也意味著天氣已經轉涼,涼爽的秋天正在向人們走來。在這個迎接秋天的節氣裡,又該吃什麼呢?
  • 今日白露|夜露禾苗白,秋風梨棗黃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露"代表著暑熱的結束,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成熟。白露詩詞輯錄白露作者/朱萬採金風颯颯任縱橫,五彩繽紛似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