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關於白露的詩句嗎?一節一氣總關情,3詩3情知白露

2020-12-17 雯雯說人文

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是二十四中的白露。

白露來了!白露來了!白露終於來了!

白露,是反映氣溫溫差變化的時令,預示著天氣終於要涼快點了。遇到它,夏老虎都甘拜下風;遇到它,火熱的太陽都俯首稱神。它,帶來絲絲縷縷的涼風,帶來遠方的涼爽,帶來香草冰淇淋的甘甜。

白露

正所謂:一節一氣總關情。在這些節氣面前,古人是閒不住的,總要發表點詩句表達自己滔滔不絕的情意。那你知道哪些關於白露的詩句嗎?下面讓我來介紹3首有名的詩句。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富詩意的一個,請跟著漢字思維一起,走進白露。

一、諺語

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

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說明立秋之後的風已經有絲絲縷縷的涼意了,特別是傍晚的風更是秋意漸濃。走在鄉間小路上,漫步在海邊的沙灘上,你都會感受到立秋的氣息,並且與它不期而遇

二候白露生,說明這個時候,天氣是越來越涼了,在清晨的時候,因為晝夜溫差大,早晨會有白色的霧氣產生了,霧氣騰騰的感覺。這種霧氣近看是仙氣,讓人置身於仙境;遠看猶如一張巨大的紗,將人團團包圍住。

白露

三候寒蟬鳴,表示這個時候有蟬鳴,但是這個不是夏蟬鳴,夏蟬鳴是因為天氣熱,越熱鳴叫越強烈。而這裡說的寒蟬是秋蟬,這種秋蟬鳴叫是因為天陰涼而叫。棲息在樹梢上,彈唱于田野間,放聲在稍黃的樹葉裡,「知了知了知了……」,仿佛在說:白露來了,知道了知道了。

二、《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的哪一方。

從《詩經》開始,人們就賦予了白露別樣的情懷。蘆葦茂密,水汽氤氳,露水厚重。這裡的每一滴露水上,都凝結著晶瑩的情。

白露

作者在這一天想要找的人找不到,說是在水的那一方,其實在哪裡根本不知道。

明明覺得近在咫尺,卻又遙不可及。每當快要找到他的時候,卻要宛如一場夢,夢醒十分,斯人已不在。在尋找,一直在尋找,不知何時才能到彼岸與他相遇。

在這首詩中,充滿了傾慕、甜蜜、嚮往,以及夢想著和心愛的人結合,但現實卻一直在狠狠地打我們的耳光,讓希望變成了失望,讓愛意在河的兩邊無盡徘徊。

白露

三、杜甫的《月夜憶舍弟》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從今夜開始,就進入白露這個節氣了,仰望星空,卻還是感覺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氣溫漸漸轉涼,清晨水汽在地面或植物上凝結成露珠。夏日繁華演盡,秋涼轉念層生。

夜深露重,思鄉的遊子,舉杯消愁,望著南歸的大雁,幻想著化成它,飛回自己的故鄉。或者希望南歸的它們,把我深沉的愛意帶到我的家鄉,傳達我最深最濃的思念。

白露

這裡的露水不僅僅是露水,是作者親情羈絆的象徵,帶有他身不由己的苦悶,更有鬱郁不得志的無奈。

戰亂頻繁,夜深人靜,鐘聲響起,殘露更斷,感嘆命運的不公,感嘆歲月如梭,感嘆一事無成的自己。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既然選擇了詩和遠方,註定就要承受更多,便要不顧風雨兼程

白露

每個秋天都是大自然新的饋贈,露水重重是繁華夏日的落幕,也是這涼風習習的開幕。

一滴秋露,帶走了片片炎熱,帶來了可人的涼意絲絲縷縷。

一滴秋露,投射了抹抹心意,透露了醉人的情懷或多或少。

一滴秋露,濃縮了點點生活,充滿了無言的情感各種各樣。

相關焦點

  • 白露丨白露時節,適合養肺,適合讀詩,適合思念
    每年的9月7-9日之間,有一個很有詩意的節氣,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解釋是:「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也就是說,白露時節,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葉面上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形成「白露」。
  • 閩南節俗 今日白露
    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 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白露有三候 一候鴻雁來 白露時節
  • 白露節氣讀《白露》 盤點白露最美古詩詞
    白露節氣讀《白露》 盤點白露最美古詩詞時間:2020-09-07 11: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露節氣讀《白露》 盤點白露最美古詩詞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几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 二十四節氣之白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詞)
    我國古代就曾把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意思是說:此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確實是天氣轉涼的象徵。那麼,關於「白露」的詩詞,你又知道多少呢?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這句詩是我見過最美的「白露」詩
    猶記得每年的中秋月餅盒子上,都會出現這句詩的身影,但是大家知道這句詩的出處嗎?其實,它出自杜甫的《月夜憶舍弟》,原詩如下: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那麼,可能就有小夥伴疑惑了:這首詩我知道,明明是杜甫寫了思念弟弟的詩,怎麼又扯上了題目的「最美白露詩」呢?其實這都是有跡可循的。我們先來說說白露,何為白露?顧名思義,白色的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 「詩詞鑑賞」清風至,白露生,那些優美的白露詩詞!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已到了白露時節,秋的涼意漸濃,夏的熱仍存。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文人雅士寫了許多描寫白露的詩句,讓我們一起跟隨詩人們去開闊一下眼界,領略一下詩中的白露到底是什麼樣的吧!
  • 農村俗語「白露前是雨,白露後是鬼」是啥意思?白露下雨不好嗎?
    今天是公曆的9月4日,農曆的7月17,距離白露節氣還有3天的時間。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5個節氣,是秋季的第3個節氣,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白露節氣是結束暑氣悶熱、迎來涼爽秋天的重要標誌。在農村中關於白露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白露前是雨,白露後是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白露就在眼前,「白露」意味著什麼?白露下雨「爛白露」有道理嗎
    立秋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秋裝也已經上市了,但是現在南方的天氣還是十分炎熱,只有早晨和傍晚的時候才能感受到一絲涼意,而白露作為9月的第一個節氣,也已經快到了,一般出現在9月7號到9號之間,在農村裡有很多關於節氣的俗語,都是農民伯伯總結下來的經驗,在民間也有很多關於白露的說法,比如就有著白露下雨「爛白露」的說法,那白露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 白露是什麼意思?白露為霜上一句是什麼出自哪首詩
    白露是什麼意思  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到達黃經一百六十五度時交白露節氣。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  露水是由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
  • 你知道「白露」時節的習俗有哪些麼
    人們愛用「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的諺語來形容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白露」時節有哪些風俗呢?白露茶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得極好時期。到了白露節氣,秋意漸濃。
  • 白露丨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9月7日12時8分將迎來「白露」「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五個節氣也是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天高雲淡,氣爽風涼孟秋結束,仲秋開始進入一年中最舒適的時節入藥:收集清露來養生白露有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
  • 【二十四節氣】白露
    白露前後,夏日殘留的暑氣逐漸消失,天地的陰氣上升擴散,天氣漸漸轉涼,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葉面上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這也是「白露」名由之一。植物開始有露水。
  • 西風吹白露|50句關於白露的朋友圈文案,意境絕美,值得收藏!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離披此梧楸。去白日之昭昭兮,襲長夜之悠悠。——選自(先秦)宋玉《九辯》3.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選自(魏晉)曹丕《雜詩》4. 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選自(魏晉)左思《雜詩》5. 白露滋園菊。
  • 白露丨從白露三候看生態環境保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白露。 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進入「白露」,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
  • 今日白露|夜露禾苗白,秋風梨棗黃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詩摘詞選投稿郵箱mm0127m@163.com白露09 / 07農曆七月廿十白BAILU露白露,是"二十四節氣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露"代表著暑熱的結束,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成熟。白露詩詞輯錄白露作者/朱萬採金風颯颯任縱橫,五彩繽紛似畫成。
  • 白露節氣必讀的一首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時節,天高雲淡,氣爽風涼,早晚的溫差較大,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白露,是個富有詩意的節氣,植物上的露水晶瑩剔透,這是夜間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的水滴,陽光照上潔白無瑕。
  • 話說二十四節氣 白露:露從今夜白 仲秋意更濃……
    開場杜甫的這首《白露》詩句,語言清新、樸素,果實成熟,柑子滿樹……勾勒了一幅迷人的白露秋景圖。如果這還不能觸動你,下面這首,一定會讓你莫名親切、感懷不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裡的白露,穿過蒹葭蒼蒼,奏響了仲秋的序曲,帶著柔情來到人間。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秋風是多麼的凜冽,白露凝結成了晨霜。原本柔軟的枝條一天天變硬,綠葉也一天天變黃。明月從雲邊露出,灑下皎潔的月光。徹夜難眠開門來到前院,晨飛的大雁已開始鳴啼。崇高的志向侷促於四海,無奈孤獨的守在屋內。少壯盛年不能永在,時常因為年歲已老而傷悲。《白露》唐·杜甫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 白露詩詞擷拾賞析: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因而「白露」代表著暑熱的結束,秋涼的開端,白露時節,天高雲淡,氣爽風涼,早晚的溫差較大,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明顯地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古人傷春悲秋,秋高氣爽,氣候涼爽,然而草木開始發黃,逐漸凋零,因而是許多多愁善感的詩人創作的好時節,古往今來關於白露的詩詞不勝枚舉,汗牛充棟,不但唐朝,尤其是唐朝以前就有許多優美的詩詞傳世,因而我們選取唐代以前關於白露的一些優美詩詞,長詩限於篇幅不選,僅僅對一些較短的詩詞進行簡單賞析,以饗讀者。《國風·秦風·蒹葭》【先秦】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露從今夜白 仲秋意更濃……
    開場杜甫的這首《白露》詩句,語言清新、樸素,果實成熟,柑子滿樹……勾勒了一幅迷人的白露秋景圖。   如果這還不能觸動你,下面這首,一定會讓你莫名親切、感懷不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裡的白露,穿過蒹葭蒼蒼,奏響了仲秋的序曲,帶著柔情來到人間。   今日,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