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晚報蟬聯江西十大最具影響力媒體微信
筷子一頭連著嘴巴,另一頭連著的可能不是珍饈美味,而是病毒和疾病。我們和文明飲食的距離,也許就差一雙公筷。
「口水菜」正在汙染人們的舌頭
「大家一起吃飯就是圖個熱鬧,喊服務員上公筷,會讓大家感覺彆扭,顯得自己很矯情。」從事房地產工作的浙江寧波市民魏瑋說,公司同事都是年輕人,經常湊在一起聚餐,但很少用公筷。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常年出差,有些與工作相關的飯局往往坐滿一桌陌生人,少則五六人,多則十來人,根本不知道對方健康狀況。
有人夾菜時愛在盤子裡挑挑揀揀,有人喝湯不用碗,從盆裡一勺一勺地舀著喝,甚至還有人把咬過的黃瓜往蘸醬裡蘸。「提醒別人用公筷公勺吧挺失禮的,像嫌棄別人髒一樣,我只好假裝不餓,少吃或不吃。」
和家人吃飯,推行公筷的難度更大。「我跟公婆一起住,老人愛用自己的筷子給小輩夾菜,我提議用公筷,沒想到老人強烈反對,差點引發家庭矛盾。」河北保定的孕婦宋女士說,一些長輩覺得用公筷又麻煩又生分,短時間很難轉變傳統觀念。
近日,隨著餐飲行業恢復營業,經過疫情大考的人們開始重視使用公筷,但多數飯館、酒店的服務仍然沒跟上來。記者在一西部城市走訪發現,不少火鍋店生意熱鬧,戴口罩、測體溫、登記信息等防控流程一項不缺,然而進入涮鍋環節便打回原形,店家不提供公筷,客人們拿著自己舔過的筷子在鍋裡上翻下涮。顧客徐先生說:「餐廳沒放置公筷,自己也不好意思要,只好將就一頓。」
即便實行了公筷制的飯店,實際運行情況也不太理想。呼和浩特市民王斌告訴記者,一般餐廳提供的公筷、私筷一模一樣,吃著吃著就分不清了,尤其是桌上的人喝了點酒以後,公筷基本上就成了擺設。
用公筷不是「瞎講究」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感染控制科主任、主任醫師劉衛平介紹,多人聚餐時不使用公筷的最大弊端,是傳播病原微生物。就餐者的唾液由私筷直接接觸飯菜,這些飯菜就很可能沾染上病原微生物,再經由其他人的私筷被送入口中,引起交叉感染,增加疾病感染風險。
「比如,能誘發胃癌的幽門螺旋桿菌就存在於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在不分餐的情況下,筷子很可能成為病菌的傳播媒介。」劉衛平說。
數據顯示,中國屬於胃癌高發國家,成人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高達60%。聚餐時,大家用私筷同吃一盤菜,只要一個人體內有幽門螺旋桿菌,就可能傳染給其他人,這也是不少家庭「一人得病,全家感染」的重要原因。
除了幽門螺旋桿菌,感冒病毒、B肝病毒等也會因此傳播。世衛組織統計數據表明,唾液是疾病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很多疾病都是在互相夾菜、公私筷不分中悄悄傳播蔓延的。
「長久以來,用筷子吃飯已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給客人夾菜,雖然體現了待客的熱情,但客觀上,確實增加了病毒傳染的可能性。」上海筷箸文化促進會會長徐華龍說。
使用公筷,從每一頓飯做起
「改變陋習,不妨就從下一頓飯做起。」劉衛平說,「就餐時要大膽地提出使用公筷,而不應該礙於面子而維持原狀。」使用公筷就是保護你我,體現真正的尊重與關愛,也是時代進步的標誌。
目前,一些酒店的做法值得借鑑推廣。記者採訪中發現,一些正規餐飲企業開始提供兩雙筷子,一黑一白,一公一私。不少商家推出了不同顏色、圖案、長短的筷子,方便將公筷和私筷區分開。
近日,北京、上海、廣州、江西等地接連發起公筷倡議。廣州市29家餐飲龍頭企業、星級酒店等,主動推行公筷制;浙江省十個部門聯合倡議在單位食堂、餐飲行業、居家生活中,全面推進「公筷公勺」;江蘇泰州則於3月9日出臺全國首個《公勺公筷使用規範》地方標準,對公勺的使用方法等進行規範。
「希望各地加大宣傳力度,讓這些好做法儘快落地推廣。疫情當前,人們的健康意識被喚醒,在此契機下提倡使用公筷,會事半功倍。」貴陽市市民王奔說。
劉衛平認為,各地餐飲行業協會和市場監管部門要發揮好頭雁作用,通過發布倡議書,做公益廣告,與餐館、消費者籤署承諾書,推廣典型經驗,進行引導。餐飲企業要負起社會責任,嚴格推行公筷制,循循善誘提高顧客的公筷接受度。每一個人更要從自己做起,踐行使用公筷、文明就餐習慣。
江西發布「文明用餐行動」倡議書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警示和告誡我們養成使用公筷、文明用餐、健康生活的日常習慣的重要性緊迫性。為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科學、健康的用餐新風尚,我們向全省廣大群眾、餐飲服務行業發出「文明用餐行動」倡議:
傳承節儉美德,踐行「光碟行動」。
傳承中華節儉美德,告別「愛面子、講排場、比闊氣」消費陋習,做到不剩飯、不剩菜,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餐飲服務行業加強自律與引導,取消最低消費,反對浪費,主動提醒顧客適量點餐、餐後打包,引導群眾養成理性、節儉用餐習慣。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和學校帶頭踐行「光碟行動」,實行分餐、分批、分時就餐,做文明餐桌的先行者。
增強衛生意識,推行公筷公勺。
傳承愛衛優良傳統,注重用餐衛生,餐前洗手、餐後漱口。能分餐的儘量分餐,確實不能分餐的做到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不互夾菜、各取所需。餐飲服務行業嚴格落實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自覺遵守餐飲行業規範,餐具必須嚴格消毒,確保就餐環境乾淨整潔,主動提供公筷公勺,推廣「分餐制」「公筷制」「雙筷制」,引導消費者養成健康衛生的用餐習慣。
踐行綠色理念,禁食野生動物。
強化生態文明意識,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禁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在綠色環保中吃出營養、吃出健康、吃出安全。餐飲服務行業增強法治意識,加強自律,合法經營,誠信經營,堅決禁止售賣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有效減少煙塵排放、降低噪聲汙染。加大餐廚垃圾源頭管理力度,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注重文明禮儀,遵守社會公德。
倡導文明用餐,不在餐飲公共場所喧譁吵鬧、隨地吐痰、袒胸赤膊,不在餐廳吸菸,不帶寵物進入餐廳,不勸酒,不酗酒,酒後不駕車。餐飲服務行業應推廣文明用語,注意儀表整潔,做到以禮待人、以誠待人、優質服務;在顯著位置擺放張貼「文明用餐」「食安共建」「禁止吸菸」等公益廣告和標識牌,引導群眾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營造溫馨文明的就餐環境。
群眾餐桌無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與文明握手,進行餐桌革命,向陋習告別,爭做文明用餐的踐行者、示範者、推動者,展示文明江西的良好形象!
江西省文明辦
江西省生態環境廳
江西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江西省商務廳
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
江西省衛健委
江西省市場監管局
江西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
2020年3月24日
看完文章,順手點個在看唄!
廣告宣傳找
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