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網上出現了一系列的流行人設,繼「隱形貧困人口」、「佛系青年」之後,「積極廢人」又成為了新的熱門詞語。
那麼「積極廢人」是什麼意思呢?
作為網絡語的該詞,指那些愛給自己立flag,但是永遠不做到的人,這些人心態上積極向上,行動上卻宛如廢物,他們往往會在間歇性享樂後恐慌,時常為自己的懶惰自責。
所謂的「積極廢人」,說的是那些「愛給自己立flag,但永遠做不到的人;儘管心態積極向上,行動卻宛如廢物」。
那些很努力的「積極廢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其實,這類人在現實中相當常見,就是經常為自己設立各種目標,最後卻大多半途而廢。
他們會在新年的時候為自己列下今年要看的書單,而到了年末才發現可能連書皮都沒有拆開;會制定好完美無缺的計劃,讓自己學習編程、英語、攝影等各種技能,但到了最後才發現沒有一門是堅持下去了的;又或是告誡自己要早睡早起,保持健康的作息習慣;但到了晚上一玩手機就又紛紛熬夜了。
這種「積極」可能才是問題的根源,因為這種「積極」並非出自於本心所想,而是被社會所裹挾。
他們給自己立各種Flag,覺得自己應該掌握所有領域的技能和知識。但現實情況卻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類似於達文西式的全才只是鳳毛麟角而已。
所以,放棄更像是個必然的選擇,人們只能選擇當個「廢人」,否則他們會被這種種的計劃壓得不堪重負。
「積極廢人」一詞中存在一對顯著的矛盾:「積極」與「廢人」。
積極的心態,顯然體現在他們的壯志豪情上,然而「廢人」卻不一定在說他們能力不足,只不過他們的行動力真的差到了極點。
對這些人而言,想行動的念頭活不過三秒鐘,就被滾滾而來的懶惰念頭「拍死」了。
雖然表面上看來積極廢人一無是處,實際上他們還是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
一旦他們發現自己好多目標都沒有實現,甚至情況更加糟糕,內心中既自責又是惶恐,自責的是為什麼總是做不到呢?
惶恐的是如果再這樣下去,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從中你可以看出,積極廢人的存在就是警示著我們要尊重現實,制定合理的目標和計劃,更加重要的是要自律。
真正的成長,真正的收穫,不是單純地樹立幾個遠大的目標,也不是每天激情澎湃地喊幾個口號,而是持之以恆地拼搏。
想要摘星星的孩子,努力是我們的必修課。上天從來不會虧待那些有夢想,並且一直為了夢而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