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一生顛沛流離,去世前兩天寫下最後一首詩,死得安穩平靜

2020-12-06 半盞秋山

公元1095年九月,被貶到惠州的蘇軾獲悉朝廷消息,確定了自己獲赦無望。

次年三月,他著手蓋房子,房子蓋在小山頂上,共二十間。他想把孩子們都接過來住。

在南邊一塊兒小空地上,他種了橘子樹、柚子樹、荔樹、楊梅樹、枇杷樹,幾株檜樹和梔子樹。

直到1097年二月,房子才蓋好。蓋這棟房子,幾乎把蘇軾的錢花光了,現在就指望兒子蘇邁微薄的薪俸。蘇邁在運用了些關係之後,獲得曲江附近的縣令職位。

顛沛流離的生活陪伴了蘇軾大半輩子。望著新居,蘇軾以為可以晚年在惠州定居下來。

不曾想,新居落成之後大約兩月光景,他接到遠謫海南島的命令。

根據一個說法,他曾寫了兩行詩,描寫在春風中酣美的午睡,一邊聽房後寺院的鐘聲。奸臣章惇看到那兩句詩,他說:「噢!原來蘇東坡過得蠻舒服!」於是頒發了新貶謫的命令。

蘇軾的屢次貶謫皆因手癢愛寫詩詞。妻子、弟弟都勸過他,但他忍不住。

他改不了自己的性格。疾惡如仇的他,遇有邪惡,則「如食中有蠅,吐之乃已」。

宋哲宗在1100年正月去世,蘇軾有了命運的轉機。

幾經輾轉,他得以北上,並接到詔令,可以隨意到處居住,這無疑給了蘇軾很大自由。

蘇軾路經廣州和贛州時,為他設宴給他接風洗塵的舊友故交非常之多。

五月份,蘇軾落腳在常州,和弟弟子由比鄰而居。

黃岡的東坡赤壁

夏季突然來臨,而且非常之熱。蘇軾猛然覺得中國中部竟然比海南還要熱。其實,是他要生病了。

太陽照在岸邊的水上,溼氣自河面上升,仿佛透過皮膚直鑽進心肺裡去。

六月初三,他得了大概是阿米巴性的痢疾。他以為自己喝冷水過多(「飲冷過度」),也可能是一直喝江水的緣故。

第二天早晨,他覺得特別軟弱無力,就停止進食,自己買了一服藥,買黃芪來吃,覺得好得多了。

可是,他的消化系統確是出了毛病,夜裡難受得不能入睡。

生病後,大畫家米芾來看他多次。

四川眉山三蘇祠的亭子

六月十二日,他體力有所恢復,決定去鎮江轉轉。在鎮江,他特別受人歡迎,到此等於還鄉。

他即將到達的消息,立刻傳開。百姓有數千之眾,立在江邊,打算一睹這位名人的風採。

第二天,蘇軾又倒下了。客人去看他,發現他側身面壁而臥,哽咽抽搐,竟至不能起床接待他們。來訪的客人之中有已故的宰相蘇頌之子。

六月十五日,回到常州之後,他的病纏綿不愈。一直沒有胃口,一個月光景,始終倒在床上。

他預感大去之期已不遠。在家人侍奉之下,好友錢世雄幾乎每隔一天就去看他。

湖北黃岡東坡赤壁雕像

他在南方時,錢世雄不斷寫信、捎藥物給他。每逢蘇東坡覺得稍好一些,他就讓兒子寫個便條去請錢世雄來閒談。

這天,錢世雄到時,發現蘇東坡已不能坐起來。

七月二十五日,蘇軾自我感覺康復無望,他在杭州期間的老友維琳方丈前來探望,一直陪伴著他。

七月二十六日,寫下平生最後一首詩。

七月二十八日,他迅速衰弱下去,呼吸已覺氣短。根據風俗,家人要在他鼻尖上放一塊兒棉花,好容易看到他的呼吸。這時全家都在屋裡。

蘇軾書法

方丈走得靠他很近,向他耳朵裡說:「現在,要想來生!」蘇東坡輕聲說:「西天也許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

錢世雄這時站在一旁,對蘇東坡說:「現在,你最好還是要做如是想。」蘇東坡最後的話是:「勉強想就錯了。」這是他的道教道理。解脫之道在於自然,在不知善而善。

兒子蘇邁走上前去請示遺教,但是一言未發,蘇東坡便去了,享年六十四歲。半月之前,他曾寫給維琳方丈說:「嶺海萬裡不死,而歸宿田裡,遂有不起之憂,豈非命也夫!然死生亦細故爾,無足道者。」

林語堂說:

人的生活也就是心靈的生活,這種力量形成人的事業人品,與生而俱來,由生活中之遭遇而顯示其形態。

正如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說:「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嶽,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

在讀蘇東坡的生平時,我們一直在追隨觀察一個具有偉大思想、偉大心靈的偉人生活,這種思想與心靈不過在這個人間世上偶然成形,曇花一現而已。

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四川眉山三蘇祠

蘇軾愛熱鬧,不管遭遇何種貶謫,住在多麼簡陋的屋子裡,總會有客人。一天沒客人,他不自在。

他在鄉民面前,坦然自適,全無官架子,和鄉民打成一片。所以,每到一處,總會有人送酒給他喝,送土特產給他。

在他生病時,朋友的慰問不斷,看望不斷。有官場老友,有曾經政敵的兒子,有道士,有方丈,有詩人,有畫家書法家,有鄉民。

可以說,蘇軾的靈魂始終不孤單。正如孔子言:「德不孤,必有鄰。」

海南儋州東坡書院

相比之下,我想到張愛玲。1995年9月8日,作家張愛玲死於洛杉磯的寓所裡,被發現時已去世一個星期。

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

蘇軾和張愛玲,都有才子之筆。但在離開這個精彩的世界前,二人所睹,天壤之別。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問伯夷、叔齊二大先賢,他二人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弟子問孔夫子:「這些大賢人臨死之時,有無怨恨?」孔夫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推而廣之,蘇軾一生行仁,一生愛人,認為這世上「沒一個壞人,每個人都那麼可愛」,給他送終的,也是仁和人。

而張愛玲覺得「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裡面爬滿了蝨子。她追求生命中的寂寞,在她生命的最後,陪伴她的也是寂寞。當然,她無所怨,亦無所求。

前年回老家,一個老親戚感嘆說,現在錢難賺,送禮卻送不停。這不,昨天又死了一鄰居,又去二百。

我說:「普通的鄰居,不送不行嗎?」

他連連擺手:「那可不行!這也不送那也不送,我死了誰來送我?」

我啞然。

相關焦點

  • 蘇軾結婚當天,寫下一首洞房詩,卻不料成了千古絕唱!讀完真肉麻
    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其實這首詩是蘇東坡用了前人的詩句,但是每一句連貫起來,都能符合詩詞韻律。雖然說這首詩引用的都不是名人名句,但是蘇軾卻將它組成了千古絕唱!把自己描述成了沉浸於溫柔鄉的才子!不幸的是,王弗死在了蘇軾前頭,在愛妻去世10年後,蘇軾寫了那首感人至深的《江城子》。
  • 蘇軾新婚夜,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千古名句!
    蘇軾新婚夜,隨手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千古名句!蘇東坡給世人留下了狂放不羈、豁達樂觀的印象。那是對生活的態度,也是對自己的寬恕,事實上,蘇東坡一生經歷了許多磨難,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蘇軾也是一位非常浪漫的詩人。
  • 蘇軾大婚當晚詩興大發,為妻寫下一首詩,讀完覺得太浪漫
    要說宋朝最可愛的詩人是誰,非蘇軾莫屬。遭遇貶謫,便游離四方,用詩句記錄人間美味,翻開他的詩篇全然不見失落之苦,唯有舌尖上的美味,勾得你口水連連,趕緊下單一盤東坡肉,大快朵頤。在蘇軾生活的朝代,他的詩因其膾炙人口,老少鹹宜,深受朝中士大夫和市井百姓的喜愛,廣為流傳。
  • 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北宋雖然有很多的文人被貶過,可是蘇軾的人生之路走得最為艱辛,貶得最遠,也受到了最為沉痛的打擊,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是與眾不同,以這首《洗兒詩》來說,那就是一首看似很普通,但是充滿了哲理的精品之作,通篇用一種調侃的口吻來描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寫下了對於人生的感悟。
  • 蘇軾臨終絕筆,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卻道盡人生的三重境界
    這句話是余光中說的,這麼一句普通的話,足見蘇軾的魅力,蘇軾不但才華橫溢,還有一顆有趣的靈魂。其實蘇軾的一生過得也十分坎坷,屢次被貶,挫折不斷,但是他照樣能夠過得很瀟灑,用一種樂觀的態度面對一切,即便是前一秒深陷苦海,下一秒也能夠談笑風生,實在是令人佩服。
  • 靠一首詩娶了一個小妾,蘇軾的這首婉約詩,900年後成了情書語錄
    靠一首詩娶了一個小妾,蘇軾的這首婉約詩,900年後成了情書語錄蘇軾就不用介紹了,宋代最著名的文學家和詞人,文學造詣和辛棄疾並列,一生中留下的詩詞眾多,每一篇都是一個故事。蘇軾是一個文人,自古文人多風流,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首詩,它的來歷可是和蘇軾的一段風流韻事有關的。
  • 蘇軾「洞房」時寫下的一首詩,讀完讓人臉紅,卻成千古絕唱
    從夢中驚醒之後,他仍然難掩悲傷,揮筆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年的悼亡詩。蘇東坡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並且還擅長書法和繪畫,堪稱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有人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蘇軾。"要嫁,就嫁蘇軾這樣的男人!"
  • 蘇軾臨死前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3境界,不少人卡在第2層
    在眾多的文學家中,蘇軾是集大成者,他不僅是詞中高手,而且詩也寫得很出彩,再加上書法、繪畫,似乎就沒有他不精通的。這樣頂尖的天才,在晚年留下了一首詩,也是他一生的智慧總結。臨死前寫一首詩,短短28字提起蘇軾,大多數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詩人,但他還是一個身有官職的朝廷官員。二十歲那年他就考中了進士,稱得上是年少有為,但是他的仕途走得卻並不平坦,做官期間他有過三次被貶的經歷。
  • 蘇軾結婚之日,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了名句!讀完讓人臉紅
    其實現在提起最多的詩人大概就是李白了,深得後世的廣泛喜愛,但是我認為蘇軾才是真正活出了自我的那個人。蘇軾創作了幾千首詩詞,或勵志,或哲理,或美景,或美物。他的詩詞作品,影響了很多人的一生。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上闋前三句從美貌、歌聲、舞姿等等方面寫出了妻子王弗的美麗動人,以"豆蔻花梢二月初"作結,既點出王弗的年齡,又描繪出王弗動人的形象。
  • 蘇軾最後一首詩,道盡了人生的無奈,也盡顯豁達
    看著自己的畫像,蘇軾微微一笑,笑得就像一個孩子,猶如當年他在眉山那片藍天之下的無邪,他提筆,在畫像旁邊寫了一首絕句。據說這首詩,是蘇軾生命中最後一首詩,堪稱絕筆,名為《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 40歲蘇軾酒後寫下一首詩,把12歲歌姬納小妾,尾句成為經典名句
    40歲蘇軾酒後寫下一首詩,把12歲歌姬納小妾,尾句成為經典名句蘇軾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對自己三位妻子都用情至深,他的原配夫人王弗,15歲時便嫁給了蘇軾,夫妻兩人非常恩愛,時常如影相隨。蘇軾結婚當天,他寫了個洞房詩,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
  • 蘇軾臨終前寫下一首詩,首句和最後一句一樣,卻道出人生三重境界
    蘇軾六十四歲那年,宋哲宗崩,宋徽宗立,蘇軾的命運才得機會改變。先是允許他返大陸,廉州安置,不得籤署公事。雖然還像流放,不過他究竟可以至廣州一見他的兒子和孫子。俄頃得旨,恢復他朝奉郎,提舉成都玉觀局,可以自由安居。
  • 蘇軾新婚之夜,寫下一首「洞房花燭」詩,卻成了千古絕唱,真肉麻
    有人說蘇軾是最「清淨」的詩人,清,一清二白,淨,乾乾淨淨。蘇東坡給世人留下了狂放不羈、豁達樂觀的印象。那是對生活的態度,也是對自己的寬恕,事實上,蘇東坡一生經歷了許多磨難,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蘇軾還有一首「洞房花燭」詩非常有名,當時他有一位朋友,80歲高齡娶了一位18歲的姑娘,才子蘇軾怎能按耐住自己想要做詩的勁頭呢。於是一首佳作流傳至今,便是《戲贈張先》。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 蘇軾最為令人感傷的一首詩,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無疑歐陽修的眼光很獨道,事實也證明後期的北宋文壇也正是蘇軾的天下,他不僅詩寫得好,詞那更是一絕,另外他的散文也是寫得最深刻。另外他在書畫上的造詣也是極高,到了今天他的一幅書法作品已經是成為了無價之寶。黃州的日子還沒有安穩,只不過幾年之後,他又被貶到了更為偏遠的嶺南,也就是現在原廣東惠州,在那裡他的心境安定了下來,開始為當地辦實事,興修水利,興辦教育,還在那同樣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惠州一絕》,裡面的詩句,更是為後人津津樂道:「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也正是這首詩,讓人感受到了嶺南的風情。
  • 蘇軾新婚之夜寫下一首「洞房詩」,卻成千古絕唱,讀完讓人臉紅
    "要嫁,就嫁蘇軾這樣的男人!"曾經有位喜愛文學的姑娘這樣說,話說這蘇軾真的是一個浪漫的男人,他不僅在古代收穫一大批女孩子的芳心,在現代也有喜愛文學的姑娘。他一生鍾愛過三位女子:王弗、王閏之、王朝雲。蘇軾新婚之夜寫下一首"洞房詩",卻成千古絕唱,讀完讓人臉紅其實蘇軾寫給王弗的不止這首詞,在他們新婚時,他曾借鑑前人的詩句,連用4名句,將妻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流傳千古,讀完讓人不禁臉紅。
  • 蘇軾臨終前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出生死哲學
    林語堂曾說: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蘇東坡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裡見。詩詞中字字珠璣,說出蘇軾的人生觀。蘇軾臨終前,留給兒子一首詩,看似簡單卻飽含哲理蘇軾一生有很多成就,前半生順風順水,後半生卻坎坷連連。
  • 42歲蘇軾緬懷恩師歐陽修,悲痛寫下一首詞,改自白居易卻更勝一籌
    42歲蘇軾緬懷恩師歐陽修,悲痛寫下一首詞,改自白居易卻更勝一籌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在他的《自詠》詩中寫道:「百年隨手過,萬事轉頭空」。人生百年,隨手而過,到頭來才發現,一生汲汲以求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乃至賢妻孝子終歸於無有,一生勞碌只換得一場空。也不知這樣的詩句冷了多少世人的心;但,可以確信的是,像這樣的詩句和慨嘆不勝枚舉。
  • 蘇軾寫給弟弟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充滿哲理,娓娓道來寫得很深刻
    公元1061年(嘉祐六年)冬,蘇轍送別哥哥蘇軾到鄭縣,也就是今天的鄭州,然後他一個人獨自回到京城,還特意寫了一首詩《懷澠池寄子瞻兄》寄贈哥哥,這讓蘇軾很是感動,隨後他又回贈了一首《和子由澠池懷舊》,兩首詩都是經典名篇,而且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兄弟感情深厚,彼此都牽掛著對方,可以說是成為了一段千古佳話
  • 蘇軾信手拈來的一首詩,通篇短短的28個字,卻是美得令人心醉!
    而且他與朋友之間的友情,那也是令人感動,可能大家最為熟悉的還是與張先,兩個人更是經常一唱一和,還寫下了經典的詩句:「一樹梨花壓海棠」這種令人驚豔的句子,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也依舊還會引用他的詩句。那麼蘇軾為朋友寫過很多的詩作,特別是一些送別詩,寫得情深意重,讀來令人感動不已。他在杭州做官時就寫過一首很經典的送別詩《贈劉景文》,這首詩也是千古名篇。
  • 蘇軾臨終前寫下一首詩,暗含人生的三重境界,很難有人到達第三重
    蘇軾一生中有多重身份,人生得意時,他是皇帝的秘書,是專唱反調的人;失意時,他是酒仙,是樂天派、工程師。眾多網友更是調侃他的一生何其瀟灑,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一會是詩人,一會是畫家,一會又是書法家,真的是一個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