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高僧說,因果真實不虛,龍是這樣來的,它也會承受4種痛苦

2020-12-15 淨慧梵行

作為華夏子孫,我們最為熟悉的一種神秘生物,一定就是龍了。龍作為我們的圖騰,流傳了千年之久,歷朝的皇帝都會把龍作為專屬自己的象徵。現代人都非常奇怪,為什麼古人會對這個幾乎沒有人見過的生物,如此的重視呢?佛教高僧開示到,過去的龍很多,只是現在人們看不到了。

在近現代,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發現龍存在,並且還留下骨駭的,是在1934年7月初的營口墜龍事件。這個件事情的過程大家可以自行搜索,這裡就不細講了。在佛教中,也有許多關於龍的描述和傳說,今天我們主要來看看高僧對龍的開示。作為虛雲老和尚座下十大弟子之一的宣化上人是如何開示關於龍的種種說法的由來。

龍的由來

龍縱然有非常大的神力和福報,但是在六道中,它依舊屬於畜生道的眾生。因為它擁有變化自在,所以可大可小,可令人看到,又可以不讓人看見。在以前,人們是可以看到龍的,但是到了現在龍不出來了。是因為什麼原因呢?因為現在的人太多了,把龍 嚇得不敢輕易出來了,但你不要因此而小看它。

在佛教的輪迴觀念中,龍的生前是修行人。因為在修道時「乘急戒緩」的原因,才墮落為龍身。「乘」是大乘佛法的意思,「戒」是戒律的意思。乘急戒緩,就是說他雖然修行很精進,但是卻不守戒律。因為怠慢戒律,所以墮落畜生道,因為修行用功,所以擁有神 通變化。

如果是「戒急乘緩」呢,就是持戒很精進,但是修行卻不精進。這樣的修道人,在未來還是會做人。並且還是很富貴的有大福報之人。雖然有大福報,但是卻因為不讀大乘經典,不研究佛法,導致現在智慧不足。

而智慧不足,就會有顯發愚痴,善惡不分,很容犯下惡因。如果今生不繼續修行,而是享用自己過去生,守戒獲得的福報。但又因為缺乏智慧,那麼就會利用這些福報做下非常多的惡事感召惡果,惡果一旦成熟,就又不知道要下墮到哪一道了。

龍的痛苦

人們往往覺得,龍非常的厲害,擁有諸多變化,可呼風喚雨,上天下海,來去自如。但卻不知龍也有四種苦要受。第一,它天生就被金翅鳥所克,常被作為食物被金翅鳥吃掉;第二,一旦要交 合之時,就會顯露蛇身;第三,在它的鱗片內,時刻有無數的小蟲撕咬它的身體;第四,為了避免被蟲咬的痛苦,就要在沙子上打滾來攆走蟲子,但是卻又要承受被太陽和熱砂燙身的痛苦。

若之前有人認為做龍很厲害,當看到做龍也要承受的痛苦時,就要三思了。因為龍畢竟是畜生身,哪怕有再大的神力,也依舊要承受諸多的痛苦。佛說,人身難得。就是因為雖然人身脆弱,煩惱又多,但是人身卻是最容易修道成道的,而龍也是因為修行人因為修行不嚴守戒律,才導致的果報。從這一點來看,龍身不但不令人羨慕,反而要遭人鄙夷呢。

如果在當下,你可以精進修行,嚴持戒律。那麼福德智慧和諸多感通你也都會感應而得。最重要的是,要明因識果,學佛念佛,好好修行啊。願諸位都可以福慧具足、離苦得樂,阿彌陀佛。

(圖片來自網絡,文章思想來自宣化上人開示,若侵聯刪,感恩製作者。)


點擊關注不迷路,淨慧師兄與你一同學習佛法,增長福德智慧。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因果受報真實不虛,高僧講了這個件事,我們才感覺後怕
    佛教高僧,常常教導人們,要認識到因果輪迴的真實,只有自己相信了它們是真實存在的,才肯好好的棄惡行善,化險為夷啊。有道是,因果輪迴真實不虛,只因人們妄情未斷,被凡情貪慾迷失了心眼,只貪圖了眼前的享受,卻不知未來要承受的苦果。
  • 佛教:「業障」重,會有4種表現,看看有你嗎?
    我們常常說某個人業障重,又或是自己業障重,其實就是因為曾經我們種下的惡因,在因緣具足後,所感召的果報現前,種種障礙也就出現了。就拿學佛來說,有有些人在學佛後,越發覺得自己諸事不順,這往往就是業障現前的表現,我們不必慌張,只有業顯現了,我們才能更深刻了認識到它的存在,我們也才能夠發露懺悔來消業障。只有業力清淨了,我們的人生才會吉祥。
  • 因果定律8條,真實不虛!
    在學修路上,時常會聽到「往昔所造惡業,今生果報成熟。」等話語。為何佛教會常說這些話語呢?因為這些話語,能夠很好的讓我們明白「因果」,更好地去深信因果。因果定律8條,真實不虛!一、學會改變脾氣,才能擁有更多福報。
  • 邪淫果報慘烈,因果真實不虛!想要戒色,這4種方法足夠了
    很多人都非常好奇為什麼要戒邪淫,他們認為這本就是人之常情,甚至有些人還覺得自己這樣的事情做得越多,越能夠證明自己厲害。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我們在享受這種不正當行為時,卻不知道因果真實不虛,邪淫的諸多果報早已經報在了自己身上,我們簡單列舉2條,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 邪淫,會感召6種惡果!因果真實不虛,看看你有這些情況嗎?
    但如果你出家卻不戒除自己的慾念淫心,那麼是無法解脫煩惱和生死的。縱然你到了很高的境界,但是也會因為你內心的慾念而投身至魔道,成為魔子魔民。當福報用完後,就還是會下入三惡道受無盡的痛苦。所以,既然選擇了舍離世間人事,決心辦功用道。那麼就要一心向道,放下一切影響心念的行為,好好的修,如此才真正對得起自己出家的選擇,才對得起一領僧裝,才對得起十方供應。
  • 佛教:菩薩識因果,羅漢避因果,凡夫迷因果,愚人逆因果
    百丈禪師除了自己修為高深以外,對於中國佛教的最大貢獻就是組織了一次佛教改革,制定了《百丈清規》,要求所有僧眾都躬耕自食,一邊修行一邊耕作,這樣就大大減輕了施主和國家的負擔。所以會後他就特意留下老僧來談話,那老和尚也不隱瞞,就告訴百丈禪師自己本來是一隻狐狸,因為仰慕佛法苦修多年,後來有了神通,得了人身,但有一次別人請教他佛菩薩是否也受因果的時候,他想當然地回答了一句——不受因果,意思因果定律對佛菩薩無效。
  • 佛教:103歲高僧開示,地震中的因果故事,令人感悟甚多
    佛教常常講到「因果」這個概念,因果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種下因,就會結出果。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因,然後產生相應的結果。就好像你時時笑顏相對他人,那麼他人也會回報與你善意;但你處處向人發脾氣,他人就會遠遠躲著你。這就是行為上的因不同,所導致的結果不一樣。
  • 佛家講「因果不饒人」,因果報應6條,真實不虛!
    因緣果報,自古至今無一人能逃脫,也無一人能不受。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因果之理最簡單易懂之處。在佛教之中,宣說因果的關係的故事,數不勝數,比比皆是。但亦有很多人並不相信因果,做出種種誤認為不會得報之事。因果不饒人,報應亦不爽,切勿因為一時的愚痴,給自己種下一世的惡果。因果不饒人,因果報應6條,真實不虛!
  • 因果報應5條,真實不虛!
    佛教講因果,但切記他只說因果,卻並不能幫你改變因果。因果以只是佛發現的,並非佛發明的。在《無量壽經》中雲;「天地之間,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惡報應,禍福相承。」其意說的就是「因果報應」,所謂「善因結善果,惡因結惡果」,你當下所受的惡果,亦來源於往昔惡因,而你當下所造的惡業,亦會成為你過去未來的惡因。因果報應6條,真實不虛!一、殺生害命的難以長壽報。
  • 佛教:「人生無常,因果不虛」,了解這3個「真相」,就解脫了
    一、因果是真,做好自己佛說,沒有無緣無故而來的因,自然也沒有無緣無故得的果,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有它自己的因果關係存在。那些這輩子過得幸福美滿的人,都是因為之前做好事積下來的福氣,所以今生得以美滿;而那些歷經挫折,命運坎坷的人,也無疑是之前作惡而造就成的惡果。
  • 佛教:因果不空,這4種話要少說,小心禍從口出!
    佛教將影響人命運、福禍的業力分為三種,即身業、口業、意業,指人的行為、口德、心念。業力清淨的人,懂得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一切唯心造」,人的心要正,念頭要清淨,才能感召來好運;人的行為要有德,不做損人不利己的惡事惡行。
  • 102歲高僧說了這樣1件事情,結局讓人意外
    右上方點點關注,快來與佛法、善法結下善緣吧。在我們的文化中,常常講到這樣一個非常關鍵的思想理念,那就是行善積德、止惡揚善。」等等這樣的話語。我們從這些名言警句中就不難看出,高僧大德們非常注重行善積陰德,止惡斷惡的言行。高僧大德和古德先賢們之所以如此注重這些品德的修養,是因為他們相信世間是存在因果報應的。種瓜會得瓜,種豆會得豆;行善會得福,作惡會降禍。
  • 因果報應真實不虛,這2個真實故事,告訴你邪淫的下場
    」一個懂得積德行善的家族必定子孫延綿、福氣不斷;而一個經常作惡的人,一定會敗壞家風,使得家族提起衰敗。這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家族中所表現出來的結果。而道家說道:「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福與禍並不是沒有規律的,它全是人們自己的言行感召而來。善行會帶來善報,惡行會帶來惡報。
  • 因果不虛,做這10種事,果報是相貌醜陋,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三世因果,真實不虛,今生貌美為何因,前世鮮花供佛前。人人都喜歡相貌端莊,女士愛漂亮,男士要帥氣,都不喜歡醜陋的面貌,佛家講:相由心生,心生則種種法生。一個人若是盡做醜陋的事情,受的果報自然就是醜陋的。所以說,相貌不圓滿,是因為自己做的事情不圓滿。
  • 8條因果報應,真實不虛!
    此文字數「一千二百餘字」閱讀時長預計需要4分鐘!佛家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無論是種下善因,還是惡因皆會得到相對應的果報。而這個果報和種下的善惡之因,就被稱之為「因果報應」。因果報應8條,真實不虛!一、越是付出,福報就越多。越是懂得付出,福報也就越多。俗話講「有舍必有得」,學佛培福,皆是需要懂得「付出」如若不能去付出,那麼想要得到也只是空想。
  • 高僧:這3類有「靈性」動物,最好別傷害它,小心會有因果循環
    尤其是在佛教中,非常講究因果循環。有位99歲的得道高僧,就提醒人們一定不能傷害3類靈性動物。第一種是蛇,相信很多小夥伴對蛇都有一種天生的恐懼感,對它敬而遠之,在很多的宗教學說中,甚至將蛇看作是聖物。他們認為蛇不僅含有劇毒,同時報復心也是非常強,因此,如果看到了蛇,千萬不要傷害它。當然,也有人認為蛇被稱作小龍,如果遇到它,也代表著將有好運和財富降臨。
  • 佛教:這5種行為,最損人陰德,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一個人身上最厲害的「風水」就是他的念頭和行為,惡念惡行不改,拜佛再虔誠,命運也不會有絲毫的轉變。「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我們曾經種下的「因」決定當下的「果」,「因」不改,你就是抱佛的大腿也無用。「萬般皆苦,只可自渡」,以下這5種行為,最損人陰德,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 老和尚本該一死,卻被神人託夢,躲過生死劫,因果真實,果報不虛
    有這樣一句話說得好:「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我們常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是真實不虛的,我們應該深信不疑。因為很多時候,當我們在行善後,雖然沒有看到福及時地到來,但是災難卻已經在無意之間消失了;雖然我們作惡後,並沒有及時地承受苦果,但是福德卻已經遠離。正是因為福德一直在隨著善惡因果增長減損,所以古人才說道「行善如春園之草,雖不見其長,卻日有所增;作惡如磨刀之石,雖不見其損,卻日遊所消。
  • 聽108歲高僧講的這個故事,讓人心向善
    《因果經》曰:「欲知前世因,則今生所受者是,欲知後世果,則今生所為者是」。佛教,可謂是最講究因果的,做什麼業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因果輪迴,真實不虛,業力大於須彌山。中國古話也曾經說過:「自作孽不可活」,很多人自作聰明,自欺欺人,做了許多壞事都以為沒人知道,卻不知舉頭三尺有神明,任何事情都逃不過因果循環。其實,很多人都懷疑因果的存在,畢竟凡塵不過幾時載,而因果通三世,有時候,看不到因果也實屬正常。但是,因果報應確實是真實不虛而存在的。接下來讓我們聽一聽高僧給我們講的故事,真真切切感受因果的力量。
  • 一位老僧的開示:佛教是迷信嗎?看完你會徹底弄明白
    我有一個朋友讀了一些佛經,有了一些感觸,於是便相信佛教,深入修行和學習佛教文化,但是他也不知道佛教到底靠不靠譜,於是便決定去名寺拜訪一些佛法精湛的僧人。他邀我一同前往,在寺中我們遇見一位高僧,高僧看上去年紀甚高,面目祥和,朋友趕忙向他請教,詢問佛教是不是真的是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