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為什麼是金華?|金華|湖海塘|郵電小區|古城|蘭溪門|李清照

2020-11-27 騰訊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麗珍 通訊員 單光輝

南宋紹興四年,歷經顛沛流離,李清照避難金華,一介才女,時年50歲,在這座秀美安逸的江南小城,尋得了短暫安寧。

卜居酒坊巷的那段歲月,李清照不止一次登上八詠樓,站在近9米高的石砌臺基之上,面對奔流而去的婺江,連綿疊嶂的南山,寫下「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的千古絕唱。

金華市區

在李清照眼裡,這座暫居之城,有著水通南國的蜿蜒空靈,更有氣壓江城的恢弘磅礴。兩種截然不同的氣質,正是一座城市的兩面。

經年流轉,滄海桑田,距李清照題詩800多年後,日前,金華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穿梭於城市的新街古巷,同樣可以尋到兩種不同的特質,在這裡碰撞、融合……

金華洋埠老街上,悠悠閒閒的老日子。

尋找歷史記憶和城市新生

一座城市最吸引年輕人的,或許是幾處網紅打卡點,如同西湖之於杭州,田子坊之於上海,濃縮城市氣韻精華。

在婺州古城裡,隨手拍下一張照片,湛藍天空下屋角飛簷,尋到一座城市最深的記憶;傍晚時分,繞著湖海塘騎行,落日餘暉,微風拂面,遇見一座城市的現代新生。

●婺州古城

金華故事在哪兒?保寧門、八詠樓、萬佛塔,還是侍王府?不管哪一處,它們都在婺州古城裡。這裡,是老金華人口中的「古子城」,不僅是金華文化的發源地,更是人們心目中 「最金華」的地方。

婺州古城

翻開金華府城歷史,一磚一瓦,一街一巷,都見證了城市歷史的變幻滄桑。城市發展擴張,古城被時光蒙上厚厚的紗帳,狹窄的古街石巷裡,時間猶如停滯一般。

80後的馬騰飛,在八詠路上經營著一家名為誠信玉行的小店。十多年來,他記憶中古城的精華都在周末的馬路收藏品市場,人氣旺的同時,也有場地小、攤位緊、停車難的問題。

馬騰飛經營十年的小店

2019年,按照修舊如舊原則,區塊高起點高定位高規劃,重點建成「一街六館」,開放城垣遺址,打造國家AAAA級景區。

如今,通過萬佛塔復建、仿古建築立面整治和燈光夜景亮化提檔升級改造,古城重迎生機。

新出爐的「婺州古城十景」,每一處都文藝範十足,隨手一拍就是手機壁紙。

婺州古城八詠路

原本路邊臨時的攤位,已重新規劃整合在老六中的操場內,現已成全省最大的露天古玩市場。沿街商鋪關門越來越晚。古色古香的熙春巷,10多間小木屋兩側排開,售賣的不僅是八婺美食,還喚醒了味蕾上的鄉情鄉愁。重建的酥餅館、火腿館、金華酒館、道情館、婺劇館和中醫館,串起了金華歷史文化和非遺傳承的明珠。

古子城夜景

●湖海塘公園

如果說,婺州古城裡有金華遙遠的記憶,湖海塘公園裡,則可以看見城市的未來。

「一山一灘一洲一湖」是金華人對於故土的天然記憶,「一湖」就是湖海塘。這裡也是城市向南發展的新起點。

曾經的湖海塘,由於村民圍庫養魚、填湖養豬、養鴨,致使水域面積減少,水體汙染。2015年8月,湖海塘公園整治施工,2年後驚豔歸來。

湖海塘

如今的湖海塘公園,是金華面積最大、景色最美的溼地公園,也是金華人心中的「小西湖」。東動西靜,北闊南幽,集運動、休閒、會展等功能於一體,日客流量最大時近3萬人。

行走在湖濱廣場,清風拂面,推著嬰兒車的新手爸媽、奔跑玩鬧的孩童、攜手散步的老人……傍晚是這裡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

在這裡,每一處細節都體現著文明之城的點點滴滴:周邊新闢停車場提供近千個車位;公園10座對外開放的公廁,方便貼心。

湖海塘公園

新種下的樹還在生長;新栽下的花含苞待放;新播下的種子,正待發芽……再給它們一點時間,經歷蝶變的湖海塘公園,說不定會帶來更大的驚喜。

湖海塘夜景

觸摸人間煙火和都市脈搏

從哪裡能讀懂一座城?有人說是博物館,也有人說是市場。

金華人的一天,從菜場開始,這裡能看見新鮮瓜菜,挨挨擠擠,感受人間煙火裡的生之樂趣;而不遠處的購物中心裡,新開的精緻餐廳、新上架的換季服裝裡,能觸摸到最前沿的都市脈搏。

蘭溪門菜場老照片。

●蘭溪門市場

一座菜市場,半部金華史。

每個老金華的記憶裡,一定少不了蘭溪門市場。四十年前,八一北街的路邊攤,是蘭溪門市場的雛形。作為市區蔬菜水產品批發地之一,在每天紅紅火火的生意裡,也有著與城市中心區塊發展格格不入的紛亂和嘈雜。

2019年11月6日凌晨,市場全面關閉整改,原先的水產品批發業務外遷,在原址上改建的精品社區菜場於今年9月7日開張。圍繞生鮮板塊,融入花卉、寵物等休閒元素,打造金華首個生鮮+休閒的特色街區市集。

媲美高端超市的菜場設施和環境

如今走進市場,入口處的大屏滾動著市場交易額、交易量和日客流量,還能統計菜品銷量排行榜、近7日交易趨勢。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智慧市場4.0」版本,蘭溪門市場每個攤位都配備電子展示屏和統一的智慧電子秤,全程監控食品銷售流程。「大數據還有助於建立用戶畫像,比如什麼年齡段的人來購物比較多,為今後市場定位提供依據。」

四十年間,三次搬遷,多次改造,蘭溪門的迭代,也是金華城市騰飛的縮影。

蘭溪門市場智慧大屏

●萬達商圈

城市的市場,不僅要承載人間煙火最原始的印記,也需要踩準時尚前沿跳動的節奏。

2014年7月25日,位於金東區多湖中央商務區核心區域的金華萬達廣場開業,這是金華首個城市綜合體項目,首日客流量破30萬人次,刷新了金華商業歷史新高。

大客流也帶來新問題,雜亂無章、堵車嚴重。

萬達廣場

2018年以來,金東區以「服務+美化」為出發點,開展萬達文明商圈創建,完善「一圈六方」聯合執法機制,消除商圈各類頑疾。

9月初,項目完工,花崗巖新人行道代替破損嚴重的地磚,紅色透水磚鋪設機動車入地庫通道,立面景觀燈、商業街天幕、12星座景觀燈,燦爛炫目。

外賣小哥停車區

廣場西側劃出了非機動車停車區域,電動車整齊排列;商圈東、北兩側,設置了「外賣專停區」,解決外賣小哥停車難痛點;南側正門清爽整潔,新增的動物雕塑景觀點、手繪牆體區,提升了門面檔次。

在廣場西南角,一處30平方米的小房間,是志願者服務站,也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點,公交諮詢、基礎急救、借傘要水……能提供最貼心的志願服務。

萬達廣場夜景

感受城市便捷和鄉村振興

有人愛城市的方便快捷,有人愛鄉鎮的閒適恬靜。

金華城裡,20多年的老小區,似乎一夜間變得年輕,和生活了多年的鄰居打個招呼:「方便,再也不用轉圈找車位了。」

離市區30多公裡的鄉鎮,古街復興如火如荼,城裡人組團採風旅遊,總會感嘆一句:「現在的鄉下,真好。」

●郵電小區

位於金東區的郵電小區和戴店小區,是兩個有著20年以上歷史的老小區。在這裡,老舊社區的頑疾都曾有過。

「郵電小區最早規劃的停車位只有8個,內部道路也很窄,兩車交匯考驗車技,老人散步也提心弔膽。」68歲的閻勤英在郵電小區生活了20多年,很多住戶也是和她差不多年紀的老同事。雖然牆皮脫落、小廣告貼滿樓道,大家心裡都著急,但是彼此都熟悉,也不捨得搬走。

而戴店小區情況更糟,樓房上搭建著違章建築,私拉的電線在樓宇之間編織成「蜘蛛網」。

戴店小區整治前後對比

改變,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雨汙分流、立面改造、電線整理、綠化補種……老舊小區搖身一變成了嶄新的宜居社區。

郵電小區裡,通過整治規劃出190個車位,小區中心空曠處設有門球場,同時也是晾曬場,陽光正好,居民在這裡統一晾曬被單、衣物,美觀又接地氣。

郵電小區可以晾曬衣物的門球場

而更大的改變,在小區門口的通郵街。金甌社區書記施小勤介紹,整改後的通郵街已成遠近聞名的網紅裡弄,周邊更是形成了文明生活圈——金甌路菜市場,是硬體一流的文明市場;北面的金東區實驗小學,是文明示範學校;南面的建築藝術公園,是文明示範公園,夜晚上演燈光秀,讓人流連忘返;離文明示範醫院(衛生院)東孝街道衛生院,不過5分鐘車程。

郵電小區

●洋埠鎮

每一座古鎮,一定有屬於它的光輝過往,婺城區洋埠鎮也不例外。這裡曾是金華西大門,水通南國,自古以來商賈繁盛,也是重要糧倉。

洋埠最有名的,除了水岸埠頭外,就是一條長約500米的米行街。鼎盛時期,街道兩旁客棧、酒肆、茶館、商鋪林立。城市的發展,交通方式的改變,古鎮漸漸偏離核心區,曾經興隆的商鋪門可羅雀。米行街上,農戶門口堆放著柴火、木桶和雜物垃圾,塑料棚亂搭,私自打鑽手搖井。

洋埠鎮

2018年,洋埠鎮啟動整治改造,垃圾場變成瞭望江公園,破舊的農房改造成了漂亮的農家小院。

整改後的米行街,曲徑通幽,照相館、茶館、醬鋪……滿滿古風味,這裡將打造以商貿、美食、民宿和米運文化相融合的商埠古街。

小鎮不止有水韻古街魅力。

米行街整治前後對比

文化路上,白牆青磚灰瓦,牆上有詩詞,路邊有綠化;洋埠小學和初中新校區裡,嶄新的教學樓、田徑場、籃球場……絲毫不比城裡學校差。30公裡,讓洋埠成了金華最遠的鄉鎮之一,但享受的文明生活,卻和城裡人一樣近。

有歷史的街區,有故事的小鎮,記不清哪一天,洋埠又熱鬧了起來。街邊飯館裡,講著普通話的遊客多了,有人來拍照,有人只為吃一隻老街上的酥餅。

水埠碼頭

記者手記:

什麼是文明城市?

往大了說,是努力塑造更加美麗和諧的「金華新形象」,打造「和美宜居、富有活力、獨具特色」的「美麗中國」樣板城市。

金華花大力氣、下大投入開展精品城市建設,一批亮麗的城市會客廳在金華大地湧現,城鄉環境面貌煥然一新,文明新風處處可見。

這些,是一個城市的面子。

而文明城市,同樣需要「裡子」,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裡,實實在在的好處;是生活理念上,一點向上向善向美的轉變;是過馬路時,來往車輛為你讓行;是回家時,不用為找車位而煩惱;是小區樓道裡,一面沒有牛皮癬,乾淨整潔的牆面;是出門買菜時,市場裡的汙水不會搞髒鞋面;是吃飯時,自然而然拿起的一雙公筷;是丟垃圾時,知道分類和投放的時間……

要面子,也要裡子,這就是金華文明生活的兩面。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金華原來這麼美!
    點擊播放 GIF 0.7M金華有山色空濛,雲聚雲散△方巖山色△浦江·神麗峽△九峰山△東陽·東白山金華有碧波蕩漾,臨水棲息△仙源湖△峙壠湖△湖海塘△蘭溪·蘭湖金華有幽美古道,歲月餘味△霞客古道△馬嶺古道△湯松古道△金蘭古道金華有晨鐘暮鼓
  • 湖海塘小學播報丨「小紅帽」樓道長的愛心「六一」
    自己動手做綠豆糕,送給獨居老人品嘗……湖海塘小學「小紅帽」樓道長們提前過了一個特別的兒童節。5月30日,金華市湖海塘小學攜手金華開發區和悅社區開展了「童心飛揚 快樂同享」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三(10)班的孫樂開心地為小區老人送綠豆糕的時候,看到一名戴著口罩和鬥笠的保潔員奶奶在默默地清掃。「媽媽,最後一塊綠豆糕,我一定要留給她。」孫樂一邊跟媽媽說自己的想法,一邊端著綠豆糕直奔保潔員奶奶走去。「您辛苦了,請嘗嘗我做的綠豆糕!」孫樂對保潔員奶奶說。保潔員奶奶很感動,停下手裡的活,品嘗了綠豆糕。
  • 金華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已具雛形
    原標題:我市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已具雛形 12月8日,家住金華市區湖海塘的陳曉玉駕車通過金武快速路,花了不到20分鐘就到達武義縣城。陳曉玉說:「我家住湖海塘,上班在武義,現在金華交通越來越發達,對我們這樣的上班族來說是最大的利好。」
  • 2天6場金華首家兒童戲劇社high爆暑期
    7月11、12日,一個普通周末的下午,金華之光文化廣場青少年玩創中心2樓小劇場充滿孩子們的歡笑聲,一批觀眾剛剛觀看完兒童舞臺劇意猶未竟的離開了。/小李漁劇社——兒童戲劇/由金華市雲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策劃、金華小李漁劇社(原汪曉臻戲劇社)和湖海塘小學小魚劇社主辦的的「親子戲劇日」活動在金華之光文化廣場青少年玩創中心二樓劇場火熱上演。
  • 峙壠湖板塊徵遷,金西建設加速!金華恆大養生谷再攀價值高地
    峙壠湖公園地處金西三鎮中心,是肩負金西區域活力發展的「城市綠心」。根據今年4月底發布的峙壠湖西岸規劃,這裡將斥資2.5億元打造集生活配套、親子娛樂、健身運動、休憩養生等功能於一體的休閒公園。此次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紅線圖的發布,意味著西岸公園的建設正式按下了「加速鍵」。
  • 順民意惠民生 即墨潮海街道老舊小區改造交出「金華答卷」
    年7月至今,即墨潮海街道金華社區金華苑小區改造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從前那個水、電、暖管網老化嚴重、雨汙混流、私搭亂建、沒有防盜門的老小區,正在煥發著新生機。其中,即墨區潮海街道金華苑小區成為了即墨區首批老舊小區改造中的試點單位。「我們全家20年前搬來時,小區『硬體』在這一帶還算出類拔萃,日常生活很方便,但隨著時間推移,基礎設施老化嚴重。小區道路坑坑窪窪,垃圾池臭氣燻人,冬天家中暖氣不熱,還有私搭亂建情況,哪一樣都挺鬧心。」說起改造前小區內的種種不便,居民王大媽感慨頗深。
  • 一段流傳在金華西郊的愛情故事《聶小倩》的前世今生
    金華城西自古有個「蘭溪門」,金華城裡的人出了蘭溪門,便由西郊風一程雨一程,通往蘭溪城裡去。行路趕腳的人或在途中留宿,早年有西峰寺,後有西峰旅館(現金華四中對面),相傳聶小倩就住在裡邊。經過歷代戲劇演繹,「聶小倩」這個文化IP,以一段千古愛情傳說賦予了金華西郊這片土地以浪漫氣息和夢幻色彩。蒲松齡筆下的千古情緣從史料尋跡,聶小倩的故事廣為人知大抵源於蒲松齡《聊齋志異》。文中寫道:寧採臣,浙人,……適赴金華……解裝蘭若。
  • 夜遊金華,大江兩岸,高樓大廈,五光十色
    金華距離杭州很近,特別是高鐵聯通後分在便捷,不過我卻少有機會去看看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城。而關於金華的旅遊景點更是知之甚少。後來終於得空到了金華,才仔細感受了一下。當時和好友晚餐過後,按著地圖的指示來到了金華江畔。
  • 未來社區 未來已來——寫在金華開發區山嘴頭未來社區項目開工之際
    12月2日,金華開發區山嘴頭未來社區項目正式開工。承載江南市民美好家園的「未來夢」,從美麗藍圖走向美好現實。金華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邢志宏宣布項目開工,市領導鄭餘良、陳志身、張躍進參加開工儀式。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張旭輝介紹項目概況。
  • 2020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出爐,金華榜上有名!
    手機橫過來,小布帶你看最美金華誰持彩練當空舞圖片/洪兵婺州古城夜色圖片/洪兵江北老城顯新機圖片/洪兵一橋一灘聯通南北金華市區金華·雙龍風景旅遊區(AAAA)金華雙龍風景旅遊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處於國家級森林公園之中,素以林海莽原、奇洞異景、道教名山著稱於世。
  • 金華一千年古城走紅,佔地面積37.1公頃,被寫進「天下第一奇書」
    我們總認為每個人的一生都應該是自由且簡單的,但是,我們每每還是要朝著生活低頭,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被生活壓彎了腰」,賺錢餬口是重中之重,只是,在這些時間以外,我們也可以嘗試著豐富一下自己的生活,比方說到古城裡面走一走。說到古城就不得不提到金華的一個地方,這座城市裡面「藏」了一個千年古城。
  • 「詩畫浙江·金華有味」美食品鑑評比活動香飄古城
    「百縣千碗」作為浙江省大花園建設「五養」工程的重要內容,金華各地紛紛積極響應,全面發動,活動精彩紛呈並努力將其打造成為新時代浙江特色美食的一張「金名片」,用心書寫「金」字招牌。為深入挖掘金華傳統美食文化,宣傳推廣美食品牌,進一步提升婺派美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12月5日,由金華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金華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金華廣電文旅會展有限公司共同承辦,金華市餐飲和烹飪協會、婺州古城景區協辦的「詩畫浙江·金華有味」美食品鑑評比活動於古子城老六中熱力開啟,讓廣大市民和各地遊客領略到了金華已入選浙江省菜品目錄的100多道名菜,領略各地10大碗美食的魅力。
  • 老照片:80年代的浙江金華,金華鬥牛與金華火腿齊名
    金華,古稱婺州,位於浙江中部,因其「地處金星與婺女兩星爭華之處」得名金華。金華文化屬吳越文化,金華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80年代的金華,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看昔日的金華的樣子。圖為80年代的大佛寺赤松亭。大佛寺位於金東區曹宅鎮,是金華的一座千年古剎。
  • 金華人為什麼不愛吃金華火腿了?原來與金華二頭烏小豬有關
    金華火腿按照醃製時間、採用原料、加工方法有3種不同的分類,例如按原料分為火腿、風腿、月腿、深山腿等,其中採用金華二頭烏小豬後腿加工的,才能稱得上最地道的金華火腿。金華火腿源遠流長,歷史悠久。由於火腿集中生產於金華一帶,所以冠名為「金華火腿」。金華人為什麼不吃金華火腿?醃製金華火腿的初衷並非追求美味,而是為了使延長豬肉的保存時間。
  • 金華又一所公辦小學來了,預計2021年5月竣工!
    據悉,位於湖海塘西側以金華名人陳望道命名的公辦學校——金華市望道小學,預計2021年5月竣工,9月正式開學。這對湖海塘西畔的孩子們來說,是個大好消息! 學校效果圖 金華市望道小學位於湖海塘西側,具體位置是開發區秋濱街道桃巖北街67號,佔地30餘畝,辦學規模30個班,總投資約1.5億。目前,主體工程均已結頂,進入裝修階段。
  • 數讀金華影視
    浙江在線12月17日訊 以橫店為龍頭的金華影視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全省萬億級文化產業發展的一面旗幟。  ■龍頭引領有力。橫店已建成30餘個大型實景基地和100餘座專業攝影棚,是全球規模最大、國內配套服務完善和產業鏈完整的龍頭影視基地。
  • 誰知道幾百年前,往來金華、蘭溪兩地的人們坐什麼船?
    蘆鳥是船不是鳥原創蔡予新在清代,金華、蘭溪之間的婺江,是可以通船的。清代海寧人查慎行(1650--1727)的《敬業堂詩集》中,有一首詩,名為「由蘭溪縣坐茭白舩晚至金華」:疎林野岸開平遠,漠漠江天秋向晚。陸龜蒙鴨戴嵩牛,一帶村家供畫本。赤松門外問長年,指似金華小洞天。
  • 金華這2個地方要發達了! 投資80多億...未來將變成這樣
    頭條一來源作者:金茂產城、網絡綜合整理、浙中房產、浙中在線  頭條二、近日,金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開發布《金華開發區湖海塘北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  其中二類居住用地218.243公頃,現狀保留二類居住用地167.564公頃,主要以建成時間相對較短,建築質量較好居住小區為主;規劃新增二類居住用地50.679公頃,主要來源城中村改造新增用地。
  • 浙江日報丨金華多湖街道齊心戰「疫」力爭雙贏
    疫情發生以來,金華市金東區多湖街道黨工委把疫情防控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緊緊抓住「黨建+群團」這個有效載體,全力保障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力爭做到「兩戰贏」。多湖街道為轄區內的6大樓宇和1個大型市場(浙中建材市場)成立對應的新城e家黨建幫幫團,每個「幫幫團」由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帶隊,由中層幹部、衛計人員、公安人員、志願者組成,派駐樓宇(市場)指導疫情防控、開展代辦復工備案、對接村(社)解決「招聘難」、協調實際困難等。
  • 金華這所以名人命名的小學將於明年9月正式開學
    近期,「金報教育」相繼走訪了市區幾所在建的公辦新學校,李漁小學、李漁幼兒園、銀湖小學……若細心留意地理位置,大家會發現這些新學校離湖海塘都不遠。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所新學校就位於湖海塘西側,以金華名人陳望道命名——金華市望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