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企業:學歷不重要,但我們不會去一所一般的大學招聘應屆生

2020-12-24 第一謀略官

引言:本文是首席謀略官——個人事業發展戰略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主要討論學歷在一個人事業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包括社會人才評價體系對學歷的認可態度,以及招聘單位對學歷看法和態度,來闡述學歷在當今社會,學歷給人帶來的價值。

正文字數:3836字 預計閱讀時間: 10分鐘

一家幾萬人的工廠,本科學歷招聘進來,不管什麼專業,都可以做工程師,有獨立的辦公桌和辦公電腦,給你比較自由的發展方向的選擇,稍微優越一點的工作環境。

如果你從初中就輟學或者高考落榜,那麼不好意思,在工廠裡你只能做操作工,檢驗員,維修工,都是些基層操作類的工作,毫無發展空間。

如果你有研究生學歷,那就會直接給個高級工程師或者科長的崗位來做。這算一個管理崗,當然也就意味著更好的待遇,更大的發展空間。

當然,如果有個博士學歷,那麼,來這家公司直接會給個部門經理崗位,或者一個中層管理崗位。即便如此,很多博士學歷的人才只會把進入工廠作為最壞的打算:他們可以憑藉著這個學歷進入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或者事業單位,顯然比這個要好得多,進入工廠成為他們最次的選擇。

這成為所有人都認可的原則,學歷越高就可以獲得高階崗位和更好的待遇,學歷越低或者沒有學歷,等待你的就是基層工作或者毫無技術含量的體力活。就這樣,人才用學歷被分為了三六九等,這是大家公認的人才評價體系。

從公司總經理到各個部門的經理,從人事部門到技術部門,再從技術部門到具體的業務部門,所有的人都認可這一原則,即學歷越高,能力越強,知識越豐厚,越能夠成為一個組織裡面最有智慧,最厲害的人。當所有人都認可這一定律時,這一定律就成為真理。

高學歷者成為了高能力人才的代名詞。他們擁有更深厚的理論知識,更系統化的思維邏輯,更高超的學術研究和應用能力,他們頂著為眾人所敬佩的光環,一出道的職場級別有時候就是低學歷者多年奮鬥的終極目標。

於是,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在一個公司裡面,一群以本科生為主要員工的團隊裡面,只要出了一個碩士,尤其是還是個名牌大學的碩士,就會迅速在公司裡面議論紛紛,大家會自然認為碩士員工擁有更深厚的知識積累,會獲得更多的來自領導層的賞識,有領導一群學歷更低的本科生的學術能力基礎。

當然,來自領導層也是這麼認為的。因為所有的人都是這個學歷評價體系下成長起來的,不遵守這樣的秩序就是對自己學歷價值的否認,這顯然不合理。

在沒法一眼看出誰能力更大的情況下,學歷成為了最高效,最靠譜的人才遴選的手段。只要你有本科學歷,那麼你就具備當今社會下的基礎性能力要求,能夠勝任一般的工作,本科學歷也成為了一般公司招聘的基本要求。

只要你有研究生學歷,那就說明你具備更高層次的理論知識水平,有更高的學術研究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自帶比本科生高一級的優越感,更容易獲得組織高層領導的認同和肯定。

如果你有博士研究生的學歷,進入到一般的企業,要麼會給你一個資深的技術專家崗位,要麼就會給你一個高級別的管理崗位。全體成員都會對你刮目相看,在眾人心裡,你就是公司的最強大腦和最高技術能力的代表,所有的資源都會向你傾斜。

如果你說,學歷就是一切,肯定會有人會反對說學歷不代表能力。但是現代人才市場上的就是靠學歷來識別能力的,這大家都認同,沒有人能改變這種公眾已經非常認可的規則。

實際上,從小我們就被告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教室黑板上面就掛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標語,從你還在上學前班的時候就開始掛起來的。

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遇到了職場危機,遇到了中年危機,遇到了裁員失業,遇到了事業的低谷,真正開始焦慮了才開始探尋到底我們還有什麼自我救贖的靈丹妙藥。找來找去,沒有找到解決方案。

實際上這個解決方案在你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很多人就提醒過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提醒過你的人有你的父母,你的長輩,你的啟蒙老師,他們諄諄教誨:好好學習,將來考上一個好大學,用知識改變命運。

這是最樸素的解決方案,他們從那些成功人士的發展軌跡得出的寶貴真理:好好學習,考個知名大學,未來獲得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

而一個不斷學習,從小學,初中,高中,再到大學畢業的學生,除了真正學到手的知識和能力,終點就是一紙文憑,這是能夠證明自己已經獲得的知識和能力的唯一學習經歷的憑證,所有人都認可。

當然,你也許又說了,能力比學歷重要,有能力什麼事情都可以幹成,你會舉出一些沒上過學的人,仍然可以做出大事業的例子來。

那麼先提一個問題,為什麼HR在招聘的時候會直接看學歷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你需要明白,在當今社會的人才招聘體系之下,人力資源經理也只是一份工作,在面對成百上千的應聘者的簡歷的時候,他該怎樣去評估候選人能力的大小,並讓這個評估更高效、更省時間,給自己省出來更多的時間,來做其它事情。

你立刻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如果不憑藉簡歷上的學歷,他壓根兒就沒有辦法來評估應聘者的能力大小。

他既對應聘者的為人處世不熟悉,也沒法知道應聘者求職成功後真正會對公司做出多大的貢獻,更不知道應聘者是否有能力勝任崗位,往後做得出色或者做得糟糕,這些都不知情。

所以,對一個面試官來說,她唯一能信任的就是唯一能看的就是應聘者的學歷。

事實上也是這樣的,一名負責招聘的人力資源經理表示:那些學歷明顯不符合的應聘者,任憑你的簡歷寫得天花亂墜,她會直接丟棄到垃圾桶,先用學歷過濾一遍,再來看具體的工作經歷和崗位要求的匹配度。

學歷的敲門磚作用顯露無遺。

如果你還對此有所懷疑,你可以觀察一下高階層人群你就會發現學歷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公務員招聘,學曆本科起,要想大專應聘,需要經過相關單位的認可,難度可想而知。

某大學招聘教師,能夠看到,不僅學歷要求為博士研究生,而且要求第一學歷為國內211或985相關大學畢業的學生。

某大學講師的介紹:能夠看出來,名校博士畢業,基本是大學老師的標配。

考公務員需要學歷,做一名大學老師需要博士學歷。

找一份工作,第一個被人評估的也是學歷到底符不符合要求,然後再決定是否繼續往下看你的簡歷。

所有的這些都再次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拿到一個學歷,你才達到了人才市場對你的基本要求,有了更多選擇的權利。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學歷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力。那你就說一下,為什麼人才招聘會,公務員的招聘會,大學的招聘啟事,無一例外地對學歷做了要求,為什麼他們不對能力做要求呢?

根本原因在於能力是沒法衡量的,有什麼權威證書能夠證明一個人能力足夠強嗎,沒有。唯一能夠證明一個人能力強的,就是學歷。

從一群高學歷人群中選擇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就像是從一堆金子裡面挑出純金來;從一群沒有學歷的人群中挑一個非常優秀的人,當然也有機會,不過這種概率,遠遠比前者小得多,就像是在從沙子裡面淘金,難度大太多了。

學歷在當今社會簡直是太重要了,它對一個人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歷是敲門磚,沒有學歷,根本連進門的資格都沒有,學歷越高,可以敲開的大門越多,主動選擇的機會越多,學歷越低,就會面臨各種被動選擇。

說高考是改變命運的考試,這對大多數人來講,毫無爭議。對於普通家庭的人來講,高考上大學和落榜確實對這樣家庭的孩子來說是一條分水嶺。考上了大學,就有了應聘進入企業的底氣,也可以選擇繼續考公務員,考研究生、考博士獲得留在高校或者進入科研院所繼續從事學術研究,總之,選擇的機會更多,未來會有更多事業發展的可能性,擁有主動選擇權利。

而沒有學歷,在當今社會就被很多機會拒之門外。

企業招聘工程師要求本科起步,你拿不出學歷,只能做那些不要學歷的工作。

考公務員要本科學歷,你沒有學歷,於是從未奢想有朝一日可以參加公務員考試走上從政的道路,更不要談進入世界500強做一名高級白領了。基本沒有機會了。但你還得生存,你就不得不從事那些低技術含量,重複性比較高也比較費力氣的工作。

你不得不接受這種選擇,因為你沒有更好的選擇。你要麼去送美團外賣,要麼去送快遞,抑或去建築隊搬磚和水泥,總之,這些活你覺得又辛苦又累,但是你又不得不去做。這就是赤裸裸的被動選擇。社會沒有給你更多的選擇機會,你的學歷不允許你去那些選擇,你只能被選擇,給你一個謀生的機會,是這個世界對你的最大寬容。

第二.學歷是能力的證明,是一種通用的人才甄別方式。

學歷高不僅證明了這個人的知識儲備比較深厚,在某個領域研究比較精深,而且說明了這個人能夠為一件事情付出極大的努力,有成功者的必備素質。

古代科舉考試需要寒窗苦讀,當代的學生考大學考研究生以及上博士,也是需要下大力氣的,在這個過程中,你要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英語,各門各科都需要努力拿到一個好成績,才能在學生裡面脫穎而出。

現代的家長們尤其重視孩子們的教育,想在這群孩子裡面脫穎而出,難度可想而知,壓力之大,競爭之激烈,比過去更甚。能夠從這群人裡面脫穎而出,不正說明了抗壓能力,拼搏能力,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忍耐力和毅力,都出類拔萃嗎。

學曆本身就證明了一個人的綜合能力。

因此對任何一個組織來說,甄選人才容易多了,直接看學歷,看學校。這不僅增加了他們招聘到合適人才的信心,也降低了他們招聘到不合適人才的風險。

畢竟通過一路競爭堅持學習並拿到學歷,他們的能力學校已經幫組織篩選過一遍了,組織直接用人即可。

第三,當全社會把學歷看成靠譜的人才識別利器的時候,學歷就成為了一種證明自身價值的必需品。

公務員考試認可學歷,高效招聘教師認可學歷,世界500強公司招聘員工認可學歷,找對象都要看學歷。

當時所有的評判方式裡面都把學歷看作一種必需品。學歷就已經不是學曆本身了,學歷變成了一種人才資質,一個必備物料,一種能夠證明你是一個有能力,值得培養,會產生更大價值的最權威背書。

有了更高的學歷,不只是一個入場的機會,而且意味著更多的領導賞識和機會,更大的升遷和發展空間。

當然你可能說,學歷不能完全決定你的命運。這一點毫無疑義。但是你需要看到:對大多數人來講,學歷確實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學歷讓他們有膽量進到大城市,進到大公司,進入高校,進入到科研單位。除了那些單位相信他們有能力勝任這些工作為組織創造更大的貢獻,他們自己也有這個勇氣和自信:用自己的知識改變格局,創造價值,成就一個更好的人生。

這就是學歷對每個人來說的最大的價值,在個人事業發展過程中舉足輕重。

相關焦點

  • 學歷不重要?國家企業招聘條件愈加苛刻,好學歷才是進入前提
    當學歷卡在你面前,無論有多少優勢,都不會獲得展現的機會。國家企業招聘條件愈加苛刻,好學歷才是前提越來越多的人是從大學畢業,學歷變成了企業區分個人能力的首要因素。因此,學歷是非常重要的。它會作為你就業的敲門磚,只有學歷符合標準,才會獲得展現個人技能的機會。
  • 馬雲說不看重學歷,張雪峰卻說學歷很重要,我們該聽誰的?
    學歷一直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話題,有人覺得學歷不重要,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也有人覺得學歷是敲門磚,是非常的重要。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已經爭吵幾十年。即使是名人,也都紛紛加入到這個話題的討論中來。比如馬雲在公開的演講當中,就曾說過:「文憑只能證明你為教育多交了幾年學費而已,我們招聘並不看重學歷,我們現在甚至不願意招聘一些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馬雲的話,在網絡上也曾引發過爭議。也成為許多人學習的榜樣。因為大家都知道,馬雲是畢業於杭州師範大學,這只是一所普通的學校,也不知大家所說的名校。
  • 不要再拿「學歷不重要」的謊言,騙正在「入海」的95後
    作為雙非一本畢業生的何毅,聽到過太多「學歷不重要,能力才重要」的論調,將信將疑的他,在剛邁出進入社會的第一步時,就感受到了「學歷歧視」。但工作還要繼續找。與何毅一起的,還有2020年畢業的874萬大學生。
  • 學歷到底重不重要?一本二本三本的區別到底在哪?
    高考是我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考試,如果想去自己喜歡的大學,那就得通過最低錄取分數線,很多學子寒窗苦讀十多年就是想通過這次考試改變自己的命運。 對於學霸和學神來說考大學並不是一件難事,畢竟他們有一定的學習天賦,平時學習也很努力,可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天才的,天賦一般的普通人還是要居多一點面,對於中等生和學渣來說,能考上二本或者三本已經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了,有些人甚至只能去專科學習。
  • 應屆生更受企業「偏愛」是為啥?別急著高興,行內人說出其中原因
    文/寧媽育兒經 每年大學校招的時候,總會出現很多規模不一的用人企業,爭搶著這些剛畢業的大學生。難道剛出校門的大學生比職場新人能力更強嗎?
  • 世界500強企業「引才築夢」
    世界500強企業「引才築夢」 2020-12-21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丑魚:「鐵飯碗」國家電網&國家能源,應屆生首選,薪資還不低
    近期國家電網各省均在陸續發布校招公告,同時其他很多大型國企央企也在進行招聘。對於很多應屆生來說,可能有點挑花眼了,不知道怎麼選。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下關於國家電網和國家能源兩個大型國企,鐵飯碗且薪資待遇福利好,應屆生們的首選,具體情況如何?就跟著陝西中公教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能力很重要,學歷不代表什麼!你信嗎?
    很多人都覺得出來工作了,能力很重要,學歷並不代表什麼。事實真的如此嗎?不見得!為什麼985/211大學的畢業生起薪就比一般大學的畢業生高?為什麼很多公司招聘擺明條件本科以上或者非985不要?在這個時候,學歷真的很重要,這是一塊敲門磚。首先,說學歷不重要的,一般都是學歷不怎麼高的。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如果享受了高學歷帶來的福利,相信不會有這樣的論調。
  • 33所雙一流高校91%就業率下降,南京大學「雙冠王」背後
    「Boss直聘網」統計,去年春招應屆生增加56%,但崗位反而又下降22%,因為新冠疫情、國際形勢、經濟下行影響,應屆生就業形勢雪上加霜,直逼「冰點」。 南京大學 一、33所雙一流高校,其中30所就業率下降 根據各高校2020就業質量分析報告,軟科統計了33所雙一流近
  • 教育部發文招聘不得以全日制為門檻,學歷不再重要了?不要太天真
    01 教育部發文,不得將全日制學歷作為限制條件隨著高校畢業生的增加,就業壓力的增大,企業在招聘員工時,提出的條件也越來越高,其中一條就是對全日制學歷和非全日制學歷的要求。但是,近日教育部發文表示,企業在招聘過程中不可以將學習方式,也就是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條件。這對很多非全日制的畢業生來說,就是一件好事,可以幫助他們擴寬就業渠道。但對全日制畢業生來說,他們所要面對的競爭壓力就增加了。除了和自己本專業、同學校的人競爭,也開始要和其他學校類似專業的人來競爭了。
  • 學歷不再重要?「央企」招聘直接表明說不要三本,也不認專升本
    一畢業就毅然決然踏上了北漂之旅,仿佛在他面前已經是康莊大道,未來必定輝煌無限。可是現實的第一課就是潑冷水,頗為心高氣傲的他,在選擇招聘企業時,是非「國企」「央企」不進。可是現實卻不是他選擇人家,而是被直接拒之門外,理由很簡單:無論你多出名,你學歷不合格。是的「明星」小王只是一個普通的三本畢業生,學歷不高他連門檻都沒跨過去就結束了。「國企」「央企」非本科學歷不會考慮。
  • 學歷=財富?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CEO碩士及以上學歷者超77%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陳一良)關於學歷和財富的關係,一直以來是個備受爭議的話題。2020年12月2日,在由青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上,《數字經濟先鋒: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報告(2020)》正式發布。
  • 程式設計師學歷重要還是技術重要?
    對程式設計師而言,學歷重要還是技術重要。從IT圈整體來看,很多大型企業像BAT一些巨頭招聘依然會把學歷放在第一門檻,校招也只會去那些985,211院校。那作為一名程式設計師到底哪個更重要呢?先來看一下高學歷的潛在好處是什麼1.
  • 直擊上海應屆生求職:「開價」比往屆生還高
    有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今年酒店、餐飲等行業招聘數減少,但網際網路、半導體、人工智慧崗位的招聘數保持了一定增長。今年上半年,企業對應屆生的平均招聘薪資為5312元,較2019年同期降低2.4%,但應屆生對企業薪資的期望卻有所提高。
  • 最可怕的是,你還以為學歷不重要
    所以可想而知,如果你在北京的一所211、985上學,那麼你接觸的很可能就是這個領域的頂級導師,就算老師不是頂級的,但你有大把的機會去接觸頂級。這在日後的工作上更是如此。 所以,張雪峰說齊齊哈爾大學不是在黑這所學校,而是現實。確實不會有世界500強企業去招人,不需要啊!北上廣差不多就招夠了。所以,你連500強的門都沒敲到,還談什麼工作中鍛鍊?
  • 培養世界500強CEO最多的30所美國大學!準備好抱大腿了嗎?
    美國《財富》雜誌每年推出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權威的榜單。該榜單以收入作為企業排名的主要依據,能夠上榜的企業被認為目前發展前景更好,也是很多畢業生們理想的求職方向。 很多家庭在選擇學校時,都會希望孩子能夠進入畢業生前景更理想的大學。
  • IT行業學歷越來越不重要?馬斯克招人只需高中文憑
    學歷是不是 IT 從業者的門檻?至少在特斯拉,學歷不是那麼重要。馬斯克:我不在乎你的學歷!前些時候,馬斯克發了一系列的推特,表示特斯拉正在面向社會招聘編程能力出眾的人員,尤其是 C 和 C++ 方面的。並且他還明確表示,特斯拉不關心應聘人員的受教育背景:「學歷無關緊要」。
  • 面向大專以上學歷,最重要不加班!
    2021中國電信校園招聘公告已發布2天,只要你是20/21屆大專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均可報名。官方給出的報名時間是8月18日,但最近已有小夥伴開始嘗試報名了,網申作為進入中國電信的第一步,一定要好好準備簡歷。那麼電信Hr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簡歷?
  • 這則家教招聘啟事絕了!大學必須是清北復交,還要看你的初中學歷
    看到這份「海澱區家長招聘要求」,我大概是明白了!而且也被嚇到了!「招聘家教之嚴格令人咋舌!大學必須是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等一流高校的超級學霸」「不僅如此,而且對於初中學歷也有極其苛刻的要求」,這則家教招聘啟事真的是震驚全網。
  • 看中職場新人可塑性強有衝勁 有企業招聘近半數是應屆生
    ……這些問題都為企業招收更多應屆畢業生帶來阻礙。    其實,應屆畢業生也有自己的優勢,可塑性強、有衝勁、對崗位有新鮮感,鄭州一些公司正是看好這些,招人時專門傾向於招收應屆畢業生。    河南商報記者崔文文/圖    這家公司要招約300名應屆畢業生    今年剛從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畢業的段宛池,應聘到了鄭州銀雁金融配套服務有限公司,從6月初開始正式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