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醫保談判再遇挫,轉型醫美是華東醫藥的解藥?

2021-01-08 騰訊網

文/範嘉智 界面新聞

2020年國家醫保準入目錄已經落地,但餘波未了。除了市場最為極為關注的PD-1單抗等創新品種外,本次談判還加入了「原本就在醫保目錄中」且「年銷售額大於10億元」的品種,這部分包括目前銷售額最大的中成藥獨家品種——百令膠囊。

百令膠囊是上市公司華東醫藥(000963.SZ)旗下重磅中成藥製劑,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輔助治療。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百令膠囊銷售額高達34.86億元;2020年上半年重點城市公立醫院中成藥銷售Top20中以百令膠囊躍居首位,市場份額達2.10%。

談判最終結果是百令膠囊降價超3成,華東醫藥另一款重磅產品阿卡波糖醫保續約後的新醫保支付標準再降約40%。在兩款支柱產品遭遇不同程度打擊之際,華東醫藥將目光轉向了醫美行業,寄希望於新產品來填補收入的空缺。但市場目前對這一轉向並不買單。

獨家品種遇挫

繼重磅品種阿卡波糖在第二批國家藥品集採中丟標之後,華東醫藥重磅中成藥品種百令膠囊再次失利。

百令膠囊作為獨家品種,即使此前連續受到招標降價、藥品控費及二次議價等政策的影響,依然可以在眾多中成藥品種中獨領風騷。2020上半年百令膠囊成為最大中成藥品種,超過諸如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等中藥注射劑品種。即使受疫情影響,2020年百令膠囊仍有望實現銷售增長。2020年6月,華東醫藥董秘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百令膠囊還將爭取整體實現10%以上的增長。

但此次納入醫保目錄對百令膠囊的影響卻沒有那麼快過去。

談判結果顯示,華東醫藥百令膠囊新醫保支付標準分別為1.03元(0.5g/粒)及0.51元(0.2g/粒),較目前全國最低省級醫保支付價格降低33%及33.8%。此次醫保支付價格調整將於2021年3月1日起實行,這將對2021全年百令膠囊銷售產生較大負面影響。

具體來看,由於我國藥品消費由醫保支付的比例超過70%,按70%的比例和38億(2019年基數上增加10%)計算,百令膠囊有26.6億收入將受到影響,假設銷售量不變,這部分收入將減少8.78億元。以上假設還沒有包括百令膠囊院外市場銷售的影響。

百令膠囊主要由華東醫藥旗下杭州中美華東製藥有限公司(下稱中美華東)經營,是華東醫藥利潤的主要支撐。華東醫藥的另一款大單品阿卡波糖,在此次醫保談判中支付價格再降38%,同樣是中美華東的產品。

圖片來源:華東醫藥2020年中報中美華東是華東醫藥最重要的子公司。2020年1至6月,中美華東實現收入60.84億元,佔總收入比重36.52%,實現淨利潤13.78億元,佔比79.61%。2019年,中美華東收入105.08億元,其中百令膠囊達34.86億元,阿卡波糖收入超30億元,兩款產品收入佔比61.72%。因此2021年,中美華東業績將不可避免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此次醫保談判協議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百令膠囊銷售還保持10億左右規模的話,那兩年後百令膠囊還將面臨新一輪醫保談判的考驗。

醫美,美不美?

目前華東醫藥已經將觸角伸向了醫療美容行業。華東醫藥最早涉足醫美可以追溯到2013年。2018年以來,通過不斷的國內外收購,華東醫藥建立起了一塊醫美版圖。2018年華東醫藥收購主打美容線、長效微球、玻尿酸的英國Sinclair公司,此後又入股美國醫美公司R2 Dermatology, Inc.,其主要產品為冷凍祛斑醫療器械。2020年又收購了瑞士玻尿酸企業Kylane Laboratoires SA,此外還與多家公司達成多項產品引入或代理協議。

由於收購了多家海外企業,華東醫藥醫美收入由國內和國外兩部分組成。

國內方面,華東醫藥通過旗下子公司華東寧波醫藥有限公司(下稱華東寧波)代理伊婉玻尿酸。2020年1至6月,華東寧波實現收入5.86億元,淨利潤0.68億元。產品代理的淨利率僅為11.60%,同期國內醫美公司愛美客(300896.SZ)和華熙生物(688363.SH)的淨利率為59.47%和28.15%。

國際醫美業務方面,2020上半年收入1.31億元,同比減少50.66%,佔總收入比重也下降至0.76%,主要受疫情影響所致。目前海外疫情又出現新一輪爆發,華東醫藥的國際醫美業務負面影響還會持續多久不得而知。

與海外醫美市場相對成熟不同,隨著政策逐漸鬆綁,國內醫美市場正迎來爆發階段。與典型國內醫美不同,華東醫藥通過收購獲得更多、更全的產品線,包括注射用長效微球、玻尿酸、面部提拉埋線等。

但這在國內市場不一定是優勢。由於非手術類項目安全性高、創傷小、恢復快,國內消費者更青睞透明質酸和肉毒素注射。華東醫藥未來引入高端醫美產品,如何說服國內消費者也有難度。

醫療美容市場較高的毛利和淨利水平也在一直吸引新進入者,相比之下,醫美產品的技術壁壘要低於藥品市場。部分玻尿酸產品價格已經進入下行通道,也反應了市場競爭加劇。

A股醫美板塊估值遠高於傳統醫藥板塊。主打玻尿酸的愛美客目前動態市盈率超過200倍。截至1月6日收盤,華東醫藥目前市值498億元,市盈率僅有16.6倍。這既反應了市場對其重磅產品前景的擔憂,也說明其醫美概念還未能完全說服投資者。

相關焦點

  • 財說|醫保談判再遇挫,轉型醫美是華東醫藥的解藥?
    記者 | 範嘉智12020年國家醫保準入目錄已經落地,但餘波未了。除了市場最為極為關注的PD-1單抗等創新品種外,本次談判還加入了「原本就在醫保目錄中」且「年銷售額大於10億元」的品種,這部分包括目前銷售額最大的中成藥獨家品種——百令膠囊。百令膠囊是上市公司華東醫藥(000963.SZ)旗下重磅中成藥製劑,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輔助治療。
  • 糖尿病龍頭藥企地位難保 華東醫藥加速布局心血管醫美領域
    醫藥行業分析師、深圳中金華創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濤9月17日對時代財經表示,華東醫藥借腺苷產品切入心血管藥物的領域戰略或是為企業轉型脫困做鋪墊,也有挽回投資者信心意圖。「由於腺苷類產品還處於市場打開階段,就該藥目前潛在市場價值來看,尚不能對華東醫藥業績產生較大推動力。」
  • 十年十倍賽道下華東醫藥能否成為恆瑞第二
    來源:光頭鄭重12月15日,在創新藥醫保談判結果即將公布之際,盤整近4個月的恆瑞醫藥突然暴力拉升7.67%,本周總漲幅高達16%,北向資金更是瘋狂淨買入36億元。從首日談判結果看,PD-1單抗等創新藥的降價是一定的,但幅度符合預期,市場認為恆瑞的PD-1產品有可能佔據更大市場份額。
  • 醫保談判靈魂砍價,為什麼醫藥板塊反而大漲,這個原因你知道嗎?
    最近幾天是一年一度的醫保談判,為期三天,從12月14日至12月16日,每一次醫保談判,不單是醫藥公司緊張,而且投資醫藥股的股東也很忐忑,不過對社會大眾來說,就一句話:「降多少,怎麼降」!先回顧一下醫保談判的歷史,對此,我作了一個表格,這樣就能比較詳細的預見本輪醫保談判的結果:從表格分析看,醫保談判的常規砍價幅度在44%-60%之間,所以這個遊戲就應該這樣玩:大資金通常歷史數據測算,本輪醫保談判砍價幅度為50%,如果砍價幅度少於50%,相當於可保留利潤增加,對上醫藥企業的上市公司來說就是利好,相反,如果本次醫藥談判砍價幅度大於
  • 麥格理:第五輪醫保談判進行 建議談判結束後抄底醫藥股
    來源:新浪港股麥格理髮布研究報告稱,第五輪醫保談判(NRDL)正式於北京舉行,到目前為止公開資訊有限,估計恆瑞醫藥、百濟神州(06160)及君實生物(01877)可能會將PD-1藥物的價格大幅下調60%至80%,但進口PD-1可能不包括其中,
  • 中成藥的黃昏:先遭地方醫保驅逐,再被價格談判「打骨折」
    ,「恆瑞PD-1產品通過醫保談判」的消息一天前就開始發酵,助推恆瑞迎來多年未見的股價大幅上漲。從來只見新人笑,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PD-1等創新藥的醫保談判結果之際,參與此次談判的「悲情角色」——大批中成藥品種卻被輿論忽視。外界很少了解的是:此次醫保談判意味著中成藥行業超額利潤的時代徹底終結。
  • 進擊的超級「買單方」:新一輪國家醫保談判「騰籠換鳥」再升級
    中國醫藥行業本年度最後一項重磅政策終於落地。從12月14日開始,超級「買單方」國家醫療保障局啟動了今年醫保目錄調整談判工作。
  • 2020醫保談判進入倒計時 藥企又要「血拼」了
    原標題:2020醫保談判進入倒計時,藥企又要「血拼」了 摘要 【2020醫保談判進入倒計時 藥企又要「血拼」了】新一輪的醫保談判開始倒計時了。
  • 國家醫保談判疊加第四批集採 「靈魂砍價」讓藥企「瑟瑟發抖」
    據了解,目前恆瑞醫藥、正大天晴、科倫藥業等都在走高仿與創新結合之路。凱乘資本創始人鄒國文也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創新、併購成為藥企尤其是傳統仿製藥企過冬關鍵 ,目前也很多傳統企業讓幫助推薦創新藥(項目)。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會長付鋼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說,國家醫保談判及集採將讓藥企回歸到應有的狀態,是產業走向成熟的表現,努力去做真正的創新藥,過度治療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 醫保談判首日戰報:中成藥降價1/3,PD-1預計後天談判
    來源:健識局重磅品種降價才能夠順利入圍醫保作者:雷公來源:健識局全文2174字,閱讀需9分鐘12月14日,醫藥行業的年度大考:國家醫保目錄談判正式啟動。去年納入醫保的全球「藥王」修美樂在經過幾輪醫保談判之後,零售價格從7600元/支一路下調,目前各地售價基本保持在1290元/支。按照本輪醫保談判的降價原則,有分析人士認為,「可善挺」若想進入此次醫保目錄,其零售價格的降幅至少要對標「修美樂」。
  • 獨家丨機構觀點:醫保談判會改變進口和國產競爭格局,對PD-1企業...
    」受帶量採購等政策影響,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等板塊最近數月迎來較大幅度調整。而近期正在進行的醫保談判也牽動著投資者的心,這次醫保談判有哪些看點?當前醫藥股的估值如何?哪些賽道未來更有潛力?騰訊財經邀請東興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胡博新深度解析醫藥股的投資邏輯。
  • 直擊醫保談判:再現「靈魂砍價」 抗癌明星藥國產PD-1先勝一籌
    來源:華夏時報直擊醫保談判:再現「靈魂砍價」部分被砍超60% 抗癌明星藥國產PD-1先勝一籌(醫保目錄談判會場外孫源攝影)記者孫源 於玉金12月16日,夜色已濃,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第三天的現場——全國人大會議中心的辦公樓燈火通明
  • 新一輪醫保談判:有藥品降價30%,企業稱不進醫保生存率為零
    談判專家根據評估意見與企業開展談判或競價,確定全國統一的醫保支付標準,同步明確管理政策。 在具體談判流程上,今年醫保談判的規則與2019年幾乎一致,主要由國家醫保局確定醫保支付預期價格,放入信封內,再由企業自行進行兩次報價,如果兩次報價均超過國家醫保局預期價格的15%,則該藥品則在此次談判中出局。
  • 中成藥醫保談判遭靈魂砍價 獨家品種被砍1/3
    2020年12月14日上午九點,2020年的國家醫保談判在北京人大會議中心拉開帷幕。談判預計持續3天-4天,或涉及300餘藥品,首日有80個藥品進行談判。《財經》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談判分5組同步進行,每組醫保局約有5人,多來自地方醫保機構,企業可派3人參與,每場談判時間在半小時左右。
  • 阿斯利康等多款降糖藥入圍醫保,罕見病藥或僅有兩款談判成功
    與往年談判結果「滿天飛」的情景不同,今年醫保談判,醫保局和參與談判企業都恪守保密規則,截至時代財經發稿,未有具體談判產品價格信息披露。此外,據醫藥平臺GBIHealth報導,此次參與醫保談判的渤健治療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羅氏治療A型血友病的艾美賽珠單抗、賽諾菲治療龐貝病的阿糖苷酶α、治療法布雷病的注射用阿加糖酶β等18款罕見病藥物中,有2個藥物談判成功。但對於具體入圍產品,業內仍在猜測中。不過,此前熱議的「70萬元一針」的諾西那生納已確定無緣醫保。
  • 直擊醫保談判:再現「靈魂砍價」部分被砍超60% 抗癌明星藥國產PD-1...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這是當天第二批也是最後一批談判企業,當晚再無第三批入場,今年國談的談判階段就此落幕。今年醫保談判藥品覆蓋中藥、化藥和生物藥,涉及心血管、糖尿病、關節炎等慢病,眼病、腦部疾病、腫瘤等多個疾病領域。參與最後一天談判的企業涉及安進、羅氏、諾華、默沙東、衛材藥業、住友製藥、阿斯利康等跨國藥企,以及恆瑞醫藥、君實生物、百濟神州、以嶺藥業、濟川藥業、綠葉製藥、三生製藥等內資藥企。
  • 2020醫保談判|中成藥品種降價1/3,PD-1超低價策略或將失靈
    來源:藍鯨財經零下九度的北京早晨,醫藥企業迎來了「年終大考」——醫保談判。12月14日上午九點,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在北京人大會議中心啟動。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談判預計持續4天,每日設有三場,分別是上午9點、下午1點和晚上7點,當日談判的峰值企業最高為80家。
  • 第五輪國家醫保目錄準入談判舉行,創新藥遭靈魂砍價「高估值」能續...
    針對醫藥上市公司股價變化,一家上市藥企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不過,在市場看來,這是國家醫保目錄準入談判結果出爐的前兆。12月14日,為期三天的2020年度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工作在北京正式啟動。此次談判涉及到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
  • 現場| 醫保談判第一天 集中在中藥和慢病品種
    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8月公開表示,今年的談判將組織專家嚴格把握有關標準和條件,社會和藥企對談判要有合理預期,「可能成功率不會很高」。記者 | 瞿依賢photo | 圖蟲創意12月14日,北京西城區,氣溫零下,醫藥界一年一度的大事——國家醫保談判拉開序幕。
  • 醫保談判落幕!PD-1或變身平價藥,低成本廣覆蓋可期
    來源:財聯社APP16日,為期3天的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落下帷幕。說這是一場萬眾矚目的藥品價格談判並不為過,因為在這3天裡,記者翻閱相關報導不時看到文章評論區有患者或家屬在詢問所關心藥品的談判結果。而PD-1/L1抗體的醫保談判則更是牽動人心。此前業界有傳聞稱「今年PD-1將分適應症分別談判」,但16日《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事實並非如此。與此同時,「PD-1不分適應症談判」在有的業內人士看來,「也可能面臨更大的壓價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