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了日語到了某個階段之後,我們會發現我們會開始陷入單詞句型舒適圈中,什麼是單詞句型舒適圈呢?單詞句型舒適圈,顧名思義,他指的是我們學習日語之後,我們的語言進入到的一種只會使用這一個單詞的情況和狀態,例如我們看書看到某個片段特別有意思,說「これは超面白い!」;吃到一個很好吃的東西,說「うん~超うめい~」;今天天氣很熱,說「やべー超暑い!」。你會發現你就只會「超~」的搭配。
其實和「超~」有著相同用法的,還有「とても」、「大変」、「ずいぶん」、「かなり」、「非常に」、「悽く」等表示程度的副詞,但你卻不知道,其實這時的你就已經陷入了所謂的單詞句型舒適圈,如果不進行突破,而是繼續按照這個節奏下去,你會發現你其實和日語文盲無異,幾乎也沒有什麼句子能夠看懂。那我們又有什麼辦法可以提升我們的日語能力呢?
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個方法,希望它能夠辦到你。
第一步、找本對於現有程度來說,難度稍微高一點的教科書
為什麼要選擇難度稍大的書呢,因為如果是相同程度的書,我相信你也已經掌握差不多了,那麼再重複背誦這些已經掌握的單詞和句型,不是就陷入了我們所謂的「單詞句型舒適圈」中了嗎?如果選擇的書本難度過大,又會打擊我們的信心,因為看不懂書本內容,接下去的工作就很難進行了。
第二步、按自身能力挑選一段內容,將其翻譯成中文
為什麼要進行日譯中的練習?因為這樣的練習對我們而言,其實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句子的含義,也能夠了解到句子中每個助詞的用法,因為不同的助詞會改變整個句子的含義,所以這就需要我們特別注意了。那我們進行日譯中又有什麼技巧呢?
對句子進行斷句,找出句子的基礎骨架,也就是最簡潔的部分斷句後的每個部分逐一翻譯,將他們根據修飾的情況,增加到日語基礎框架中日語會省略掉「私」「あなた」之類的,我們在翻譯的時候,需要把它譯出來日語將動詞放在結尾,所以我們在翻譯的時候也需要將其提前翻譯時候,不要忘了聯繫上下文以及文章主旨,不要自己跳躍地增加一些自己的觀點通過這一步的練習,你能夠鞏固你已有的知識,這對你來說非常的有用。
第三步、在用自己的話,把翻譯後的中文翻譯成日文
這時候大家肯定又要問,為什麼要這樣做?那不是多此一舉嗎?其實這是為了檢驗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我相信很多人經歷第二步,將其翻譯成中文,但是重新翻譯為日語的話,還是會卡殼。所以當翻譯完成後,再拿著自己後來翻譯的日語句子去對照原文,從中發現自己改進、提升的內容,我相信你會打開新世界。
我相信這樣學習之後的你,會突破單詞句型舒適圈,讓你更上一個臺階。大家還有什麼想要探討的,歡迎在評論出留言哦
我是光醬,一個語言愛好者,如果想要和我一起學習,請記得關注我哦。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小夥伴們可以多多點讚、轉發、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