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說,先於孔子800年而成聖的聖人,他是誰?

2020-12-04 與天地遊

上一篇說到,商朝中興居然是靠一個奴隸

傅說(yue)就是這個奴隸,傅說是誰,為什麼說他是先於孔子而成聖的聖人?

傅說

傳說傅說天資聰穎,但父母早亡,勤奮好學的傅說早諳世事,但他不願意和欺壓百姓的奴隸主相處,就躲到一個山洞裡。他所在的地方兩山聳峙,澗水中流,雨季來臨的時候,河水暴漲,溢出堤岸衝壞道路,而這道路是 重要的商旅通道,所以朝廷設置了專職的維修隊伍,叫著「胥糜」,其實就是囚徒奴隸的隊伍。每次衝壞道路,每次就維修,奴隸被繩索牽連在一起,雨水和著汗水吃不飽睡不好,常年累月的修理其實相當辛苦,關鍵是修好了一段之後,不久又被河水衝壞,等於重複勞動。

傅說看在眼裡,決定親自加入他們的勞動,他已經有一種新的方法了,加入他們的修理隊伍一方面去實踐自己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好混口飯吃,一分錢難倒英雄漢,聖人也要吃飯吶。傅說創造性的發明了板築方法,這對後代的建造房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版築法,其實就是把兩排木樁打入水中,固定好,兩邊用木板立檔,中間充填泥土,沙石和秸稈等之類的東西。

版築法示例

秸稈和泥土混用起到堅固連接的作用,夯實後繼續填土泥料,繼續夯實。這樣層層填築到一定高度和厚度的時候就非常的堅實,一段一段的連起來就像是堤壩一樣起到了防洪水的作用。至今農村和城郊的人們搞建築依舊用這種方法,現代的混凝土澆築技術其實是版築方法的延伸。

版築法

傅說創造性的版築方法在河水防洪和道路修理上起到了關鍵作用,防洪堤非常的結實和壯觀。讓這裡的河堤看起來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樣。當武丁巡視到這裡的時候,通過觀察事物的外貌覺察到這裡必定有人才。傅說於是被薦舉了出來。俗話說,是金子遲早會發光的,說的就是這樣的情形,人才無論在哪裡都能顯示出他的才氣,聖人放在民間也能成聖。孟子說,「傅說舉於版築之間。「 ,伊尹做廚師的,膠鬲是賣鹽的,哪個人才在成名之前不是苦身於勞動實踐。正是在勞動實踐中才鍛鍊了自己。

按照莊子的說法,傅說已經得道了。(「傅說得之(道),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聖人得道,安於天命,不會覺得做奴隸囚徒是辛苦和低賤,也不覺得高官厚祿就是尊嚴和榮耀,世間一切都是平等的,奴隸和官員,那不過是世相而已,外在的高低貴賤不是生命的真相,生命在於呼吸之間,維持生命,一天三餐和一張床而已,高官厚祿只會用聲色犬馬來刺激人的感官,一旦生命用來追尋感官的刺激,生命就不會平靜,內心的欲望就填不滿,反過來這些欲望會影響生命的質量和狀態。

那人生的意義是用來做什麼呢,那就是追求善良,不厭惡做奴隸,也不羨慕厚祿,當然,如果有機會誰會願意做奴隸,為什麼要放棄厚祿?奴隸和厚祿,不過是世間生活的機遇罷了,隨遇而安而已。如果有機會,那要用來去在世間播撒善良的種子,讓社會變得公平,使老有所養,幼有所學,鰥寡孤獨皆有所存。那沒有機會怎麼辦呢,聖人樂天知命,守時待命,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所以,傅說委身奴隸,遇而安之,等待天命。

傅說曾夢見自己向天邊飛去,圍著太陽,向著太陽。這是個吉兆,果然武丁找到了他,,兩人談話非常愉悅。武丁說,你就早晚進諫來幫我修德,我好比是鐵器,你就做磨刀石,我要渡河,你就是船和槳,要是大旱,你就做甘霖,盡力輔助我,使我像成湯一樣早日安定天下的人民。傅說對答武丁,木頭依據繩墨切削就會很直,大王能依據諫言行事就會成為明君,設置文武百官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了輔助君王治理天下。誇耀自己的才幹不會成功,要敬畏祭祀,順應天人,官職不能依據親近就授予,爵位不能授予壞人,做事情要有準備,道理知道不難,執行起來才難。

君臣對話,兩相心悅。

於是武丁拜傅說為相,並稱傅說為聖人,他們的經典對話記錄在《尚書·說命》之中。

武丁拜傅說為相

傅說輔助武丁期間,兢兢業業,發展經濟,促進生產,改善民生,富國強兵,調兵遣將,傳達王命,先後徵服附近的蠻夷小國,趕走鬼方國,使他們遷移到漠北草原,就是後來的匈奴。商朝的版圖得到擴大。傅說輔助武丁的這段時期,商朝達到歷史上最興盛的階段,這段時間稱為「武丁中興」。傅說大約生於公元前1280年,成為中國最早的聖人,比後來的孔子成為聖人早了800年。

孔子非常推崇傅說,評價傅說為「見德之有報」的明相。傅說親身實踐自己的理論,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用來治理天下。而孔子在魯國做過會計,做過畜牧管理員,做過司寇和大夫。這些時間不長,還沒有親身把自己的治國理論用於實踐方面。孔子的學說在他死後兩百多年才被漢武帝尊崇為國家治理的理論基礎,開始成為聖人,登上聖人的殿堂。

傅說去世後,朝廷鑑於傅說的功績,尊號他為「寢父」,他居處過的洞穴被封為「聖人窟」,聖人窟前面的小河更名為「聖人澗」。他的版築發跡之地建有「傅說祠」。傅說是堯的兒子丹朱的後代,傅說成為後世傅姓始祖,由於他是武丁的帝王師,所以「師傅」一詞也來源於此。

傅說祠

傅說的很多思想成為儒家思想的源頭,儒家很多思想借鑑和吸取了傅說的《說命》,比如《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和《說命》下篇「學於古訓乃有獲」一致。再如《論語》:「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和《說命》:「惟學遜志,務實敏,厥修乃來。」「惟教學半,念終始典於學。」要義相同。《大學》講人的修養和人生目的當「止於至善」,而《說命》說「慮善以動,動惟厥時」一致。傅說是中國最早的聖人的說法一點也不為過。

傅說還提出「非知之艱,行之惟艱」,最早討論知行觀點的哲學命題,在唯物和唯心主義爭論知先行後,知後行先的哲學思想上,誰也說服不了誰,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辯證思想,傅說則最早指出,知行不要光說不練,要實踐起來,這才是」知行合一「,十幾歲的人知道的道理,九十歲的人也不一定能去實踐執行,知之艱,行之更艱。

後世的人對傅說也是很推崇,李白的詩句「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前面一句講的是姜太公釣魚等文王的故事,後面一句是傅說做夢夢到太陽的故事,李白感嘆自己沒有才幹沒有被發現啊。羨慕傅說,「一旦入帝夢,出為萬乘師」。

莊子也非常推崇傅說,《莊子·大宗師》說:「傅說得之(道),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傅說逝世後,傳說化為天上的天策星,也叫傅說星。中國文化歷史上死後成星的,也只有傅說和王良了。

傅說,即天蠍座G,是一顆位於天蠍座的恆星

商朝,得到傅說為宰相,在中興的歷史上又火了一把,傅說成為傅姓的始祖,傅這個字在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簡化書寫,作為姓氏就把傅改成了付,傅說也是付說。如果你姓傅,或者姓付,或者有親戚朋友姓付,就參拜一下這位老祖宗吧,他是中國最早的聖人,他化為天策星在福佑著付(傅)姓和付(傅)姓的親朋好友。得到傅(付)姓朋友的輔助,一定會興旺的。

參考閱讀:

相關焦點

  • 聖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孔子所說的西方聖人是誰?
    在《列子》中,記敘了一篇關於誰是聖人的故事。話說,宋國的太宰見到孔子後,開口問道:「孔子你是聖人嗎?」孔子回答:「我哪敢當聖人,我不過是博學多識的人罷了。」於是太宰又問:「那三王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三王是善於使用智力和勇力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太宰又問:「五帝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五帝是善於推行仁義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太宰繼續問道:「三皇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三皇是順應時勢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宋國太宰驚駭萬分,說道:「那麼誰是聖人呢?」
  • 傅姓世家始於殷商 始祖傅說為武丁「夢中聖人」
    輔佐武丁的人,就是傅姓始祖傅說。傅說被稱為「聖人」,比孔子早了800年。  武丁接手了一個爛攤子  武丁剛上任時,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他是商朝第23位君主,他的叔叔,就是著名的盤庚。  商湯建立商朝時,最早的國都在亳(今河南商丘)。在後來300年中,不斷發生的王位爭奪和古人難以抵禦的水患,讓都城搬遷了五次。
  • 如何成為先天聖人?女媧娘娘以功德成聖,哪吒以肉身成聖!
    有的神仙是斬三屍成聖,有的神仙是以功德成聖,也有肉身成聖,但是最厲害的先天聖人應該就是一出生就是先天聖人。在第一回出現的女媧娘娘,她是一個以功德成聖的先天聖人,記得書中說天柱斷裂以後,身在崑崙山之上的女媧娘娘,她鍊石補天,拯救了天地萬物。
  • 我們為何尊孔子為聖人?誰又是連聖人孔子都搞不定的熊學生?
    正所謂: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至人無己,真人無雙。何謂聖人?自古多少聖,叮嚀教自信。人根性不等,高下有利鈍。當年,孔子帶著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上室外課。坐在草坪上,孔子說,大家都談談自己的理想吧。孔子就是權威。「克己復禮」就是他學術的核心。有一次宰予跟孔子說,老師,夏朝喜歡種植松樹,商朝喜歡種植柏樹。而周朝卻喜歡種植慄子樹,這是為了讓百姓戰慄呀。再怎麼說,一個國家如果讓百姓都害怕你,總是有些說不過去的。孔子就說:這事呀,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好了嘛,既往不咎,既往不咎嘛。
  • 孔子是「至聖」,孟子是「亞聖」,那儒家其它四位聖人都是誰?
    然後孔子就告訴他說:「不好好讀《詩經》,你就不會說話。」(「不學詩,無以言。」)後來孔子又看到孔鯉到院子裡玩,就問他學《禮記》了沒有。孔鯉說沒有。孔子就告訴他說:「不學禮,你就不會做人。」(「不學禮,無以立。」)孔子,對於孔鯉的教育如此的上心,然而孔鯉的成就不僅趕不上父親孔子,也趕不上他的兒子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孫子,自幼非常的聰明。孔子的壽命很長,活了70多歲。
  • 孔子,聖人的吶喊!
    當然得注意,現在我們稱孔子,當中的「子」是對他的尊稱。「孔」氏,是取他那個大司馬孔父嘉名字當中的一個字「孔」為氏。瞧瞧,看似很講究,其實就是沒啥理由的無釐頭。不得不承認,說了這麼多,我們才只認識到了孔子的姓和氏。但是作為整個系列的開篇,也是最重要一個人物的認識,我就不打算吝惜篇幅了。接下來說孔子的名和字。
  • 何為聖人?如何才能成為聖人?看孔子和孟子怎麼說!
    相應的,孔子對於聖人的標準要求也非常之高,"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從側面來講,咱們可以認為,在孔子心目中,他的同時代人沒有一個真正夠得上聖人的標準。 以《論語》為例,孔子共計稱讚六人為聖人,分別是堯、舜、禹、湯、文、武六人。這六人都是王者、地位超然,並且具備非凡的文治武功。孔子稱讚他們說: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 上古神話中聖人眾多,可肉身成聖的只有這二人,一個是孫悟空
    但真正達到聖人境界的卻寥寥無幾,這些人無疑都是修煉千萬年之久的大佬,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天地間的兩個異數。這兩個人一出生便肉身成聖,擁有著神鬼莫測的能力,他們沒有父母,乃是天地孕育而生,可以說,是天地給了他們新生。他們每一位出世都會伴隨著天地異象,同時也決定著天地人三界的命運,而且還會受到許多大佬的關注,因為他們想從這些異數身上了解一些他們所不知道的東西!
  • 為什麼有人在死後成為聖人神人?
    大家都知道一本叫《論語》的書,是孔子的弟子記錄孔子言行的書籍。孔子死後,被稱為聖人。很奇怪,在中國為什麼活著就不能成聖呢?答案是,只要你活著,就有機會犯錯,與聖人的言行不一致,就不能稱聖。在中國,死後成聖的還有關羽、嶽飛、媽祖等等,為什麼在中國能成為聖人呢?這就是中國的文化。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古代帝王為了彰顯自己是天之選民,是上天安排的皇帝,通過宗教給歷史名人,封奉神名。第二個原因就是造福百姓,百姓感恩,建寺、建廟紀念。
  •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莊子如何罵孔子?
    莊子就這麼任意灑脫,他深沉而自甘淡泊,他消遙而狂笑處世,他雄辯,他狂傲,他又足夠詼諧。 他為世人打開心靈的枷鎖,啟封思想的禁錮。 莊子生當亂世,人們都在問,天下為什麼大亂?世人為什麼有種種的不幸,人間為什麼有許多的汙濁,這究竟是誰的罪過呢?
  • 鴻鈞老祖的二代弟子,沒有一個成為先天聖人,三代弟子肉身成聖!
    鴻鈞老祖的一代弟子,他們分別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和通天教主,雖然只有三個,但是這三個神仙在書中的地位極高,修為都是先天聖人級別。尤其是通天教主,他創立的碧遊宮,在三界中赫赫有名,甚至有萬仙來朝的美譽,就連封神榜上的有名之人,也幾乎都是碧遊宮的弟子。
  • 聖人的教誨都是貫通的,教人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
    一個人從小成長,連對自己的家庭、家族都沒有使命,他能做君子嗎?人生能不空過嗎?所以古代的人難得在哪?他知命,他知道時時要想著家族的命運。當他念念為家族著想,不為自己想,那自私自利沒起來。我看到身邊的一些長者,真的是道義人生,幾十年下來我們從沒看他們為自己想過,這個就是傳統文化的根。大家想想,他都沒為自己想,招感來的人生是什麼境界?
  • 他和孔子並稱「聖人」,日本軍神對他俯首叩拜,被日本人奉若神明
    有人說:21世紀是王陽明的時代,是心學的時代,不懂王陽明的心學,上網都不好意思和人聊天。王陽明是誰?他和孔子、曾國藩被列為中國的「兩個半聖人」,其中曾國藩是半個,而他和孔子齊名,同為聖人。還被人們稱為是「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
  • 伏羲時期的先天聖人,鴻鈞時期的先天聖人,哪一個比較厲害?
    看過封神榜的讀者都知道,在書中出現了很多先天聖人,但是仔細看完這本書,我們會發現先天聖人也分層次,有的先天聖人非常厲害,能毀天滅地,也有一些先天聖人不堪一擊,成為了封神榜上的有名之人。所謂先天聖人,顧名思義就是他們在混沌宇宙中修煉元神,或者在修煉中斬三屍成聖,擁有金剛不壞之身。
  • 《封神演義》有多少位聖人?聖人劃分的依據?楊戩哪吒也是聖人?
    有人提問:封神演義中有多少位聖人?誰的地位最低? 對此,有人認為《封神演義》有九位聖人,也有人認為是十二聖人,但其實都不對,在書中最後一回「武王封列國諸侯」,已明確提到: 後來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楊戩、韋護、雷震子,此七人俱是肉身成聖。
  • 儒家四聖,孔子、顏回、孟子、曾國藩
    我們可以發現,在中國,神學和宗教從來沒有佔據文化主流位置,因此中國文化延續了5000年,這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先說孔子,貴族血統,家道沒落,從事儒這個職業。老夫子開創了私塾,普及教育。在今天的人眼中,就是一個私立學校的校長。老夫子弟子三千,72賢。有人說,孔子的教學水平不行,這是不了解歷史。
  • 周公是孔子偶像,孔子為何說:即使比周公還優秀,我也沒眼看
    我們回到兩千五百年前門看孔子怎麼說。孔門趣事之《才徳之辯》如果有人問孔子:「你的偶像是誰?」我想孔子毫不猶豫會說:「周公。」確實如此,兩千五百多年前,我們的聖人孔子也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周公。在他的眼中,周公簡直就是完美的代表。
  • 封神演義中的卑鄙聖人:靠一張嘴忽悠天下大亂,通天教主都被陰了
    什麼是聖人?通俗意義上理解,聖人一般泛指覺悟者、得道者、或是道德和智慧出類拔萃者。其中的典範之一為孔子,孔仲尼。而《說文解字》曰:聖者,通也。(本文以此解為主)這麼說來,在某一方面能做到極致,都可以稱為聖人。
  • 老子與孔子,聖人?賢人!及歌功頌德!
    在老子和孔子之後,主導後世的是孔子,所以出了很多小孔子,這些小孔子的著述並不比孔子少,實際的社會影響也不比孔子低,只是孔子主導下的後世社會的思想是崇古及歌功頌德等,所以小孔子們被忽視了,把功勞都算在孔子身上,而過錯算在小孔子身上!
  • 誰一出生就是先天聖人?除了盤古,還有大鬧天宮的孫悟空!
    看過書籍《西遊記》的讀者都知道,在書中最厲害的神仙應該就是先天聖人了,所謂先天聖人,他們不在三界五行中,成為不死不滅的神仙。也有一種說法是認為先天聖人在天地誕生之前就出現了,或者元神在混沌宇宙中修煉,擁有斬三屍成聖的金剛不壞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