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你的樣子由你自己決定,不受任何人左右

2020-12-24 夢醒長歌

《被討厭的勇氣》作者是日本的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以青年和哲人對話的形式闡明阿德勒心理學。得到了很多媒體人士的強力推薦。

曾寶儀的推薦語是:「它期許我這一年能擁有被討厭的勇氣,繼續大膽的許下做自己的願望,並勇敢實現它!」

張德芬的推薦語是:「一部振奮人心又好讀易懂的心靈作品。看完之後,你絕對可以為你無意義的人生增添美麗色彩的意義。」

我看完之後想說:「人活在世,要承擔太多的責任和義務,會展現各式各樣的面孔,有時候身心俱疲。

但要學會為心靈鬆綁,因為你的樣子由你自己決定,不受任何人左右;即使被討厭,也要勇敢拒絕被掌控的人生。」

阿德勒認為:人的一切煩惱都來源於人際關係。但人生責任和選擇的權力都在我們自己手中。

各種人際關係的相處磨合中,會產生各種情緒,包括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

每種情緒和行為背後都有不同的心理。只有掌握住自己的心理,懂得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真正的幸福。

有句話讓人印象深刻:

「 如果這是我生命想綻放出最美的光彩,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裡走去。

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

很多人常常思索:

什麼才算幸運?什麼才叫幸福?

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嗎?

是有房有車有人民幣嗎?

是兒女成群子孫環繞嗎?

是天南地北的去遨遊嗎?

可能是也不是吧,有得必有失!

當你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你失去了獨立主宰生活的能力;

當你有房有車有存款的時候,你可能是以失去親情、友情或愛情為代價;

當你兒女成群子孫環繞的時候,你可能失去自我,或者天天要為下一輩的生活前途操心,折斷下一代人成長的翅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獨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

當你天南地北的去遨遊,你可能借錢一時爽、還貸火葬場,或者深陷內心的波濤洶湧,害怕著、擔心著、煎熬著。

楊絳在《一百歲感言》中寫道: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所以,只要沒有傷天害理,堅持做你自己,堅持走自己的路,即使被討厭,即使不幸運,何懼也?

因為勇者無畏,勇敢無懼,勇氣不可摧也!

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中,也不要對別人有期待,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期待。

懂得把自己和別人的「人生課題」分開,讓幹涉你生活的人見鬼去。

請努力呵護自己的翅膀,請相信千錘百鍊之後終能翱翔天際。

原創作者:夢醒長歌。感謝閱讀文章的朋友們。和我一起熱愛生活、熱愛寫作、塑造靈魂、治癒心靈吧!感謝點讚加粉關注喲

相關焦點

  •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
    阿德勒的哲學同樣強調當下的意義,認為這才是生活的真諦。當我們從這些束縛中解脫出來後,卻會發現,我們其實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讓我們裹足不前的,原來正是我們自己。正如本書的名字《被討厭的勇氣》,承擔這種自由和責任,需要無畏的勇氣。這種勇氣,是阿德勒心理學的關鍵詞,也是我們人生問題的最終解藥。
  •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第一夜,我們所有的不幸是誰的錯?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由日本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兩個人共同所寫,核心思想來自於阿德勒心理學的內容。01在古都郊外住著一位哲人,他始終認為:世界極其簡單,所有人隨時都可以獲得幸福。然後哲人解釋原因是:「人並不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裡。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於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與任何人共有的世界。」哲人繼續說,試想如果你自身發生了變化,你眼中複雜怪異的混沌世界就會恢復極其簡單的樣子。所以我們所有的不幸,問題不在於世界如何,而在於自己怎樣。
  • 《美食總動員》: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視角,看「被討厭」勇氣的意義
    接下來,我將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視角,分析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對於成長和追尋夢想的重要性。很多人都說,這就是被社會狠狠地摩擦和鑄造,但從本質來看,這其實是順著自己的傾向而活:不被別人討厭,活的「規規矩矩」。而衝破這份被他人討厭恐懼的勇氣,才是能讓人「逆傾向」,「走上坡路」的活法。因為「活的自由」,註定會被討厭,你無法選擇改變部分人的看法,但你可以讓自己不害怕。
  • 《美食總動員》: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視角,看「被討厭」勇氣的意義
    接下來,我將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視角,分析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對於成長和追尋夢想的重要性。很多人都說,這就是被社會狠狠地摩擦和鑄造,但從本質來看,這其實是順著自己的傾向而活:不被別人討厭,活的「規規矩矩」。而衝破這份被他人討厭恐懼的勇氣,才是能讓人「逆傾向」,「走上坡路」的活法。因為「活的自由」,註定會被討厭,你無法選擇改變部分人的看法,但你可以讓自己不害怕。
  •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
    人並不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裡。你所看到的世界不同於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與任何人共有的世界。如何才能不被世間煩擾而煩惱?青年和哲人的對話,在《被討厭的勇氣》為你訴說。阿德勒、弗洛伊德和榮格,被譽為世界三大心理學巨頭,關於「我們不幸到底是誰的錯」的問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當中的「目的論」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解釋。在我們看來,今天所發生的任何事情,都是由過去所決定的,比如小時候遭受過父母虐待,所以現在害怕與人交往。
  • 薦讀:岸見一郎、古賀史健的《被討厭的勇氣》
    除了專攻哲學以外,同時研究阿德勒心理學。古賀史健,1973年生於福岡,是一位文學作家,他們合作出版了《被討厭的勇氣》這本著名的書。主要觀點:一是,讓壓抑迷惑有思考出口當年輕人提到這個世界充滿矛盾和渾濁時,哲學家說:「世界本來就是單純的,只是你把世界變得複雜了。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就在於你怎樣看這個世界,賦予它什麼樣子。所以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 《被討厭的勇氣》:真正的自由不怕被別人討厭
    《被討厭的勇氣》是由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和作家古賀史健共同創作完成,兩位作者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和研究。岸見一郎研究的是哲學和阿德勒的心理學,同時也在精神科醫院為許多年輕人做指導。作家古賀史健的創作風格以對話創作見長,即你問我答的形式,並且對阿德勒心理學思想感到十分震撼,於是便經常拜訪岸見一郎,向其請教阿德勒的哲學。為何要對兩位作者做如此介紹,如果你閱讀過《被討厭的勇氣》就明白了。
  • 祝你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01 被討厭即自由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的觀點支撐來自於心理學家阿德勒的人本思想。 可書中的阿德勒卻說,重要的不是過去,而是你怎麼看待過去,而我們對過去的看法,是可以改變的。
  • 小心你的一輩子只為他人而活。學會被別人討厭,讓自己真正自由
    不是世界複雜, 而是你把世界變複雜了。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 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的世界。——題記看完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我忽然間明白了一個道理:學會被別人討厭,讓自己真正自由,人生所有的煩惱都是咎由自取。岸見一郎是研究阿德勒心理學的專家。古賀史健則出版過多部暢銷書。
  • 「活出生命的勇氣」岸見一郎-阿德勒
    如果找到阿德勒這一派的心理諮詢師,他不會問過去發生了什麼,而會考慮她目前這樣有什麼好處。乍一聽可能沒辦法理解,她這樣還能有什麼好處呢?阿德勒會說,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最害怕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被自己喜歡的人拒絕,失戀很可能帶來打擊和自我否定。
  • 成年人的潛規則:想要活得「爽」,就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在日本作家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的《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一書中,我看到了答案。 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他強調社會文化和自我奮鬥對個人的影響,是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
  • 岸見一郎《被討厭的勇氣》: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活得更灑脫
    但是其實說這句話的心理學家阿德勒是「目的論」的倡導者,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強調「治癒童年」的行為而不是「不幸童年」這個定論,阿德勒認為行為是有作用的,只是過程十分艱辛。《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和它的實用性和適用性有關係。
  • 你有《被討厭的勇氣》嗎
    這裡有幾個問題,看看你會怎麼解答?1、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選擇的。2、我們需要的不是更換,而是更新。3、人們常常下定決心不改變。4、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心。5、你所有的不可能都是為自己找的藉口。6、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自己。7、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8、不喜歡自己是一種對你而言的善。
  • 阿德勒: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通過青年和哲人對話的方式,從生活哲學的角度,講述了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這本書的作者有兩位,岸見一郎是一位哲學家,從1989年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顧問,在這本書中扮演著哲人的角色;古賀史健是一位自由作家,在30歲左右的時候,被阿德勒心理學的顛覆性所震撼,他多次拜訪岸見一郎,並向其請教阿德勒心理學的本質,在本書中扮演著青年的角色。
  • 《被討厭的勇氣》這8個習慣幫你遠離繁雜日常與人際關係的煩惱
    阿德勒心理學把這種基於橫向關係的援助稱為「鼓勵」。應該如何鼓勵呢?用「謝謝」來對幫助自己的夥伴表示感謝,或者用「我很高興」之類的話來傳達自己真實的喜悅,用「幫了大忙了」來表示感謝。「謝謝」這句話具有能夠助人找回勇氣的力量。被表揚是得到他人「很好」之類的評價。而且,判定某種行為「好」還是「壞」是以他人的標準。
  • 東湖夜讀·為你講書⑤|《被討厭的勇氣》: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要去吸引被討厭的負向能量,而是,如果這是我生命想綻放出美的光彩,那麼,即使有被討厭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雙手雙腳往那裡走去。因為擁有了被討厭的勇氣,於是有了真正幸福的可能。前段時間,因為疫情持續蔓延,很多人待在家裡遠程辦公。雖然生活上有諸多不便,但是減少了一部分人際關係,也讓我們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複雜的人際關係,有時就像枷鎖一樣束縛我們。
  •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第二夜: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1,為什麼我們會討厭自己?因為我們太害怕被他人討厭,太害怕自己在人際關係中被拒絕,被否定而讓自己受傷,所以先用「討厭自己」這一種症狀來欺騙自己,活在幻想之中來逃避面對現實中的實際問題。一方面需要「討厭自己」這一狀態來逃避現實問題,另一方面又為這種「討厭自己」感到非常的痛苦和煩惱,這樣就可以達到陷入痛苦和煩惱中一直出不來,永遠不用面對現實中的問題。2,為什麼我們會感到自卑?
  • 《被討厭的勇氣》-追求幸福與甘於平庸的勇氣
    關注山叔,挖掘影視寶藏Hi,山叔本次要推薦的影視作品是一部由同名心理類書籍(又名:「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改編而來的日劇——《被討厭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一劇共10集,通過刑偵破案的方式,來表示阿德勒心理學理論的知識點。
  • 《被討厭的勇氣》:拆解人生課題,誠然面對未來
    如果孩子選擇「不學習」這個選項,那麼由這種決斷帶來的後果—例如成績不好、無法上好學校等,最終的承擔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說,學習是孩子的課題。(二)父母通常把自己的課題強加於孩子。世上的父母總是說「為你著想」之類的話。但是,父母的行為有時候很明顯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目的,例如面子和虛榮心,又或者是支配慾。
  • 《被討厭的勇氣》:所有的「不幸」都是自找的,與他人無關
    文/麥大人01這些年,因為寫作的關係,看了不少好書,如果非要推薦一本的話,我認為是《被討厭的勇氣》。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看點心理學的書籍,因為每個人都想好好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和接納自己,同時也要了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