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唐有梅,今年48歲,家住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羊坪鎮一碗水村高坡組。
早些年,雖然家庭不富裕,但我跟丈夫外出務工也可以存一筆小錢,慢慢地腰包鼓了起來。但好景不長,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丈夫和兒子接二連三地得了幾場重病,花光了家裡的積蓄,丈夫與兒子基本喪失勞動力,家裡變得十分困難,我成為家中唯一的頂梁柱。2015年,經過鎮村摸底核對於同年確定為精準扶貧對象,在當地政府的支持與幫助下,我成為了扶貧政策的受益者。通過入股鎮遠縣石寶塘富民生態養牛合作社,獲得產業分紅,每年都能得到800元的分紅收入,之後加入羊坪鎮貸款貼息扶貧項目、羊坪鎮先建後補項目、羊坪鎮「兩保一孤」特困人群保險補貼扶貧項目等項目實實在在讓我的生活發生巨大的改變,給我和我的家庭帶來了曙光。我家從前總是擔心颳風、下雨、下雪、下冰雹,現在通過危房改造以及透風漏雨政策的落實,再加上社會人士熱心相助,我家從以前破破爛爛的樣子到現在煥然一新,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以前因病致貧,總是害怕上醫院、看病買藥。現在有了醫保,看病不用交押金,先治病後報銷付錢,看病基本花不了多少錢,現在交醫保,政府還會補貼一部分。脫貧不脫政策,在當地政府和黨委的關心幫助下,政府給我提供了勞動協管員公益性崗位,縣裡面有相關的技術培訓都會通知我去參加,學會種養殖技能,自己也養了幾頭豬同時也得到了相應的補貼,不用外出務工也能夠補貼家用。
這一切的改變得益於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讓我家的困難得到改善,於2019年脫貧了,生活總算越過越好。非常感謝黨和國家,感謝當地黨委政府,感謝社會人士,他們在脫貧路上絕不落下一個人。作為其中的受益者,今後我會更加努力,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王運江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徐偉 整理
編輯 韋一茜
編審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