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雷達領域起步很晚,但進步速度很快。我國目前的反隱型雷達技術先進,是對抗美國隱形戰鬥機的王牌,其水平與美國相當。我國的相控陣雷達也非常好,這讓我國的軍迷們都感到驚訝。我國的雷達技術曾落後於世界幾十年,然而面對如此巨大的差距,我國軍事科研人員沒有放棄,而是通過20年的刻苦努力實現了逆轉,這讓人感到驚訝。
反隱身雷達
我國完成了國產量子雷達實驗,站在國際雷達領域的頂端。量子雷達優勢就是能夠精確搜索超遠距離目標,還能夠精準識別隱身戰機。一旦研製成功,將徹底改變未來空戰模式,使隱形戰鬥機完全失去用武之地。
相控陣雷達在我國發展比較晚,最早主要用於戰略預警。20世紀90年代,美國就已經建造出了可搭載相控陣雷達的盾艦,而我國才剛開始發展相控陣雷達。如今,首款國產艦載多用途相控陣雷達在052C型國產防空驅逐艦上誕生,然後在遼寧號航母上裝備。後來,改進型的第二代也出現在052D型和055型驅逐艦以及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上。我國艦載多用途相控陣雷達已走在世界發展的前列。與美國宙斯盾系統的相控陣雷達相比,在探測目標數量、跟蹤目標數量、處理能力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雷達系統可提供有效跟蹤
我國在戰鬥機機載雷達和機載預警雷達領域也發展迅速。我國軍工科研人員經過多年努力,實現了技術跨越,使我國預警機達到了與美國技術相當的水平。我國空警-500中型預警機就採用了電科院最先進的雷達技術,完全領先於國際一代。
我國最新升級版的jf-17「梟龍」戰機選用了電科院研製的雷達。經過多年改進,jf-17已經成為真正的三代半戰機。之所以稱為三代半,是因為它具有比三代戰機更強大的雷達探測系統,可以提供更直接有效的跟蹤。它不僅可以在8個目標內直接選擇跟蹤模式,還可以直接生成最低解析度約1米的雷達圖像,從而精確打擊敵方目標。
我國最新有源相控陣雷達
殲10作為我國空軍的主力機型,使用我國最新研發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其他殲-16,殲-20也擁有這款先進裝備,使我國空軍戰機進入有源相控陣時代,趕上了國際先進水平。我國雷達產品已經不再依賴進口歐美和俄羅斯,因為我們的產品性能也不差。
我國雷達技術「彎道超車」
從我國雷達發展史來看,我國軍工行業始終堅持「彎道超車」的發展理念。在所有產品研發之初,我國就緊跟國際發展潮流,建立了尖端的發展指標,力求在產品生產出來後就能趕上甚至超過國際水平。牢牢把握技術制高點是美國保持軍事優勢的主要手段這也正是我國需要學習的優點。現在在雷達領域除了美國已經沒有其他國家能和我們競爭了。(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