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空戰勝利的關鍵,「六代機」到來前的探索,中國做了什麼準備

2020-12-24 大風國際觀察

在殲-20進入服役階段,並逐漸進入大規模生產,美國也不甘示弱,一直慢吞吞進行的下一代天空統治計劃NGAD開始推進到新的階段,而專門針對未來空戰的「遊隼」下一代空空飛彈也開始研製,顯然美國是在為爭奪未來天空「統治權」做準備,未來的空戰會是怎麼樣的呢?中國又做了什麼準備呢?

描述未來空戰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並不是說堆砌一堆自己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的空天飛機,無人機蜂群,雷射武器,高超音速飛行器這些名詞就能夠了解,真正對於未來技術的展望,一定是根植在對現有技術發展時間,難度,投入成本等的綜合考慮上。

而由於種種戰場迷霧的存在,這對於所有國家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

不過,雖然不能掌握所有的真相,但為這個時代的空戰模式畫出一個大致的圖景還是可以的。

研究你的對手

中國的思路是什麼呢?

殲-20的總設計師楊偉院士在一次採訪中曾經提到,以前中國的戰鬥機研製是,別人有什麼我們就研究什麼,戰鬥機的設計格局,性能都是國外製定好了標準,只需要跟著仿造就可以,而現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中國特色的戰略目標,可以在沒有任何先例的情況下進行自我創造。基於中國的戰略需求制定屬於自己的獨立自主的武備,讓對手研究你。

研究對手,就是各國打造下一代空戰裝備時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很多時候這有些像在押寶,押對了就能獲得針對性的優勢,押錯了則會付出加倍的代價。

蘇聯在發展第二代戰鬥機時就曾因為對電子和飛彈系統的認識不足,比美國晚了十年。五代機蘇57,雖然有諸如UHF波段反隱身雷達之類的針對性克制設計,但依舊無法在和美國的交手中佔據上風。

因此,我們在研製武備時一大關鍵就是如何防止出現這樣的情況。

我們可能的對手美國就是最應該注意的研究對象?

美國的下一代空戰思路在上面提到的下一代天空統治計劃NGAD中有很好的體現,這個項目也可以看成百式戰鬥機計劃,簡單來說就是採用百花齊放的發展方式,研製上百架戰機。

這項計劃推出的新原型機將千奇百怪,讓人無法摸清美國空軍未來的空戰思路,但是雖說是想讓對手無從跟蹤,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因為美國空軍對自己的未來並沒有確定的思路,只能各方面都試一試。

跨代技術發展

國防部先進計劃部則有另一套發展模式,跨代的技術發展。

為了實現最終的目標,他們採用了一套獨有的模式,所開展的項目通常都只進行5年,在這五年內,項目經理可以獲得各方面的全權,全情投入來研製一種原理樣機或者工程樣機,以此驗證他們認為有巨大潛力的技術。

如果5年後或者5年內發現這個項目並沒有突破的可能,就立即中斷,將剩餘資金投入其他項目中。

但如果另一個項目經理認為可以在這個項目上取得突破,那先進計劃部就會撥款重新啟動這個項目,再嘗試一次。

這項計劃發展至今,已經取得了很多的成果,50年代的「地震網」,60年代的APRA網,80年代的TCP\IP協議,到最終現代網際網路雛形的構成,都是跨代技術發展的成功案例。

現在他們就是想將這個模式運用到戰鬥機的發展上。

但這種以實際製造原型機實現快速迭代的方法,在研製戰機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最突出的是成本。

研製一款戰鬥機成本相當之高,國防部的撥款並不能支撐多少項目,目前美軍的解決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建造數字模型,使用智能化製造技術和更先進的「全壽命數字模型」技術,來控制研製成本,另一種則有些不厚道,空軍採辦辦公室表示廠家可以先自籌資金開展研製,然後,美軍再對自己感興趣的項目付帳,把研製成本轉移到戰鬥機研製企業上,多少有點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而除了成本,跨代技術發展還有一個問題,要實現跨代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美國的綜合技術發展必須領先全世界,新技術突破一定是美國首先突破,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領先地位。

顯示很顯然不是這樣的,在高超聲速技術的研製方面,美國已經出現了落後的情況,還處在等待技術瓶頸突破的階段。

而同一時期的中國和俄羅斯則是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並咬緊牙關持續攻關。

對於長期處在現代軍事技術第一梯隊的美國來說,很難忍受這樣的情況出現,美國國防部對這個問題也是焦慮萬分。

正是因此,他們才會在戰鬥機研製上採取相對激進的無方向試錯的方式,在所有有可能的技術方向都做下嘗試,這樣做雖然會耗費巨額的資金,但在技術起步階段也是最快速找到方向的方法。

同樣的困境

我國其實也在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雖然現在殲-20已經出現,無人機發展欣欣向榮,先進空空飛彈也非常順利,現有的殲-20在逐漸形成完整戰鬥力,並爭取儘快完成渦扇-15的配裝,為六代機戰鬥機的發展打好基礎。

但這些就夠了嗎?

現在已經有很多技術顯現出潛在的改變未來空戰模式的潛力,認知電子戰,光量子雷達,天基紅外跟蹤能力等等新技術層出不窮,都有可能引起新一次的技術變革。

此前由於在武器發展上的總體落後,我國和俄羅斯都更傾向於發展針對性的武器,也就是針對對手的某種先進技術,發展可以抵消它的相關技術。在目之可見的未來,這種針對性發展依舊少不了。

但在密切關注對手發展的同時,我們一方面要客觀的分析,結合自身的特點,有重點的進行發展,完全可以他打他的,我打我的。

另外就是我國現在在一些領域也進入了無人區,我們也有必要開展一些跨代發展工作了,正如楊偉院士所說,非對稱超越,無邊界創造,這將是贏得未來空戰勝利的一個關鍵。

相關焦點

  • 俄「獵人」無人機為試飛做準備 將改變未來空戰模式
    央廣網5月29日消息(記者紀夢楠)俄羅斯首款重型攻擊型無人機「獵人」,近日首次在快速滑跑時開展了躍升測試,以檢驗其空氣動力學特性,並為試飛做好準備。截至目前,「獵人」無人機已經在測試中自動完成滑行、起飛滑跑、加速到每小時200公裡等項目。這款無人機有何性能優勢?
  • 中國六代機2035前首飛!兩位總師透露關鍵信息:具備空中變形能力
    目前爭論最大的是我們中國的第六代戰鬥機何時才能亮相?是否能彎道超車趕在美國的前面?又會具備怎樣的技術特徵和先進能力?有關於這些問題,其實我們已經可以從兩位中國戰機項目總師的話裡找到確切的答案,我們中國人的六代機不但有希望對美國實現彎道超車,甚至還具備科幻電影一樣的空中變形能力!
  • 領跑世界的中國六代機,將採用哪些顛覆性技術
    在講六代機之前,先說一下中國戰機劃代的問題。因為每次在講中國戰鬥機的時候,尤其是在講殲-20四代機的時候,總得在後面備註一下,說是按照俄羅斯劃代方法,應該是五代機。如果哪一次忘了,就會有人冷不丁來一句,中國五代機都還沒出來,哪來的六代機?
  • 中國六代機方案已設計8款,有4款完成低空試飛
    由於六代機可能具有巨大技術優勢,軍迷們已經開始擔心國產六代機項目進度會不會太慢。事實上,按照「生產一代,試製一代、預研一代和探索一代」的慣例,中國六代機的研製早已經展開,而且可能更為強大。
  • 法德航空工業聯合推出六代機模型,外形就是四種五代機的結合體
    自從五代機問世後,有關於六代機的問題就開始被討論,與五代機研發時中美俄的三足鼎立不同,六代機更像是一場歐洲內戰。英國率先研發了"暴風"戰鬥機,其全尺寸模型在去年的範堡羅航展上公開亮相,法德也不甘示弱,以法國達索公司牽頭,與德國聯合研發被稱為"未來空戰系統"的六代機。
  • 美「六代機」被曝新進展,關鍵信息高度保密,盟友這下又該著急了
    波音是自費資助項目,直到官方戰鬥機程序開始準備好設計。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六代機研發項目上,進展最快,或者說在公開視野裡進展最快的居然不是美國,也不是俄羅斯、中國等軍事強國,而是已經「沒落」的老牌軍事大國——英國。
  • 六代機5種技術途徑我們用哪種?楊偉:可能像變形金剛
    也直接引爆了世界各國關於第六代戰機的研發競賽。 中國,俄國 ,美國,甚至法國,英國都推出了自己的六代機研發計劃。目前美國的進度最快,其技術驗證機已經實現首飛。 關於六代機是應該什麼樣。全球並沒有統一的標準。
  • 六代機契機!南航變形隱身戰機專利,殲20外掛式鴨翼垂尾為過渡
    而在現階段來說,我國將來的6代機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是現階段廣大軍迷最關心的。實際上!在美俄兩國最豐富的資源投入和爭奪未來空戰制高點的情況下,第六代戰機研發取得了重大進展。具體地說,實際上在美國國內,第六代機的探索異常激烈,畢竟F22已經停產超過十年,美軍上一次計劃未來戰機是在90年代。
  • 中國六代機兩個剪影圖案曝光,突破高超音速,鴨翼設計可摺疊?
    殲20的前面還有一架神秘飛機當然,殲20前面的這個神秘圖案,並不代表任何實際信息,只是象徵著我國還在研製比殲20更先進的戰鬥機,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殲20總設計師楊偉曾經對媒體公開表示:殲-20隻是一個開端,要探索跨越式發展途徑,並且還和媒體暢想了未來六代機可能的技術方向。
  • 踢館:四代機的出勤率不如三代機,所以未來還要維持三代機機群規模?
    問:堂主,未來隨著雷射武器逐漸成熟並裝備戰鬥機平臺,對來襲飛彈攔截成功率會非常高,這是否會導致空戰又被帶入到雷射武器射程內的格鬥空戰模式?//伴隨雷射武器發展,射程增大、威力增強後也可超視距攻擊,空戰是否又會變為超視距模式為主流?//是不是未來空戰將會有這麼一個先回歸格鬥再進入超視距的進程?
  • 六代機神秘面紗揭開!飛翼布局配備雷射炮,專家:性能可碾壓殲20
    而在近日,一篇《關於未來戰鬥機發展的若干探討》的文章首次透露下一代國產戰鬥機概念,為外界描繪它的初步輪廓。事實上,一直到殲-20戰機,國產作戰飛機發展就一直跟隨國外先進作戰飛機腳步。就目前來看,美國自己的第六代戰鬥機還在探討之中,遠程制空戰鬥機(PCA)也還沒有形成具體概念,因此下一代國產戰鬥機就需要探索適合自己的道路。
  • 中國六代機2035年面世,長相有多夢幻?又一款魔改鴨式戰機?
    很多網友就很好奇,殲-20戰鬥機看膩了,各個角度都有攝影師貢獻美圖,部隊也積極主動放出無數高清視頻讓公眾鑑賞,作為一款網紅戰機,殲-20的熱度一直不減,不少航空迷就有個問題,殲-20提前15年就開始做研發,我們國家未來2035年戰鬥機,將是什麼樣子的,學美國還是繼續走自己的路?
  • 未來的第六代戰鬥機有多強?美國最牛,俄軍落伍,日本純屬打醬油
    而作為「五代機俱樂部」第一個成員的美國,理論上擁有比其他國家更多的時間去探索和發展第六代戰鬥機的概念和技術,是當時全球第六代戰鬥機概念探索的「獨苗」。 然而,因為蘇聯解體,美國的軍事發展方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陷入了迷茫的狀態,走了不少的彎路,第六代戰鬥機的探索工作也多次遭到擱置。
  • 美六代機將有AI副駕駛:可獨立作戰
    五代機已經出現很多年了,雖然現在能夠自行研製五代機的國家只有美中俄三國,不過五代機這股風潮確實已經很難再吸引軍迷的眼球了,現在一流軍事強國和二流軍事強國都在爭相研製的是六代機,美國在這方面當然也不會落在別人後面。在今年9月份的時候,美國空軍負責採購、技術和後勤的助理部長威爾·羅珀透露了美軍「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戰鬥機的消息。
  • 全球首款六代機正式現身,速度比殲20快2倍
    現在世界上有不少國家都開始研發戰機,但是國際上最為先進的戰機還是五代戰機,雖然有不少國家想對六代戰機進行研發,但也僅僅是一個概念性的框架而已,對於它的具體結構以及各項性能的指標都還沒有確切的研究,因為大家對六代機根本就沒有具體的認知,現在,有不少國家還在為五代戰機苦苦的鑽研和研發,又何談對六代戰機呢?
  • 無人機空戰,中美兩國各自發展得怎麼樣了?
    無人機空戰,就如同雷射武器、電磁武器等一樣,一直是一個比較「科幻」的詞。2010年後,各主要大國先後推出了一系列的飛翼布局的隱身無人機,比如美方的X-47B,中國的利劍無人機,歐洲的神經元無人機(法國主導),英國的雷神無人機等。
  • 空戰能力僅次於五代機,遇上陣風也不會吃虧
    中國在自身科技、工業水平得到飛速提升之後,各類先進的戰機被陸陸續續研發出來,而作為「殲」系列戰機中的一員,殲10C被大家提起的次數並不多,幾乎是一個「小透明」,在國際市場上一直沒能獲得買家的青睞,很多人都認為殲10C不怎麼樣。其實大家都小看它了,殲10C的能力比大家想像的要強悍的多!
  • 中國六代機啥樣?光子雷達或成標配!楊偉:戰機研製進入自由王國
    前不久,中科院14所才表示我國第一臺微波光子雷達研製成功。光子雷達可以說是「反隱殺手」,專門克制隱身戰機的,讓所有隱身武器在其面前無所遁形,在微波光子雷達面前只能裸奔。這是一款顛覆性新裝備,也將是六代戰機核心技術。
  • 殲20量產關鍵時刻,國產發動機擔當重任,我國六代機傳來消息?
    而量產殲20的消息剛傳出沒多久,就有了中國國產六代機的消息,其中更是說國產發動機將擔起重任,成為六代機的指定發動機。網友們聽到這個消息都十分興奮,但同時也十分疑惑,難道殲20才出來沒多久就要退役了嗎?
  • 中國殲-20將面對的六代機,日本F-3戰鬥機,為何美國不阻止該項目
    那麼,又是什麼因素導致了日本在已經擁有一百多架F-35A/B隱身戰鬥機的情況下,不僅決定要自研戰鬥機,還打算跳過五代機,一口氣直接自研第六代戰鬥機呢?主動與美國六代機項目合作——F-3戰鬥機項目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從上文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防衛省完全是按照第六代戰鬥機的標準來設計F-3戰鬥機的。如果F-3戰鬥機能夠完全按照日本防衛省的標準誕生,那麼F-3戰鬥機將具備和中國殲-20對陣的能力。那麼,F-3戰鬥機項目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