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街坊的朋友圈
今天有沒有被一位小可愛刷屏?
今早7時許
中華白海豚誤入
位於禪城張槎的
佛山沙口水利樞紐站
最新消息,今晚8點左右
專業捕撈救援團隊
將對其開展捕撈救助
點擊視頻回顧此前報導
↓↓↓
因聲納系統出現問題誤入佛山
今天(12月16日)早上7時許,佛山市水利局下屬單位沙口水利樞紐站工作人員在日常巡查過程中,發現一隻中華白海豚在沙口水利樞紐站分洪閘嬉戲。
為避免白海豚遊入汾江河進入內河湧,工作人員關閉分洪閘和引水閘,讓白海豚在相對封閉的水域裡遊動。
佛山市漁政支隊支隊長劉和平表示,這隻中華白海豚,身體泛紅,可見屬於老年海豚,大約30到40歲,體重約300至400斤,無外傷。一般情況下,白海豚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交接海域。由於該海豚身體器官老化,聲納系統出現問題,所以誤入內江。
多方力量齊聚佛山救助白海豚
今天上午8時30分許,市農業農村局漁政支隊、禪城區漁政大隊人員抵達沙口水閘,實施現場研判,迅速啟動救援準備工作。
向省農業農村廳報告有關情況,並向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請求救護支援;
立即聯繫佛山市中山公園動物園,組織吊車、獸醫、救援人員到達現場;
邀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廣東省水生野生動物救助科普基地)等機構迅速選派專家支援本次救援行動。
下午14時許,各方專家抵達佛山沙口水閘現場並召開救助行動分析會。
專家一致認為盡一切可能挽救白海豚生命是當前第一要務,應立即開展捕捉救護行動。專家分析認為:
沙口水閘離海域較遠(約100餘公裡),實施引導入海非常困難,營救風險較大;
水閘連通海域的水道為東平河系航運黃金水道,船隻較多,如進入該水道可能對海豚生命安全形成較大威脅;
目前沙口水閘已將海豚控制在引水閘和分洪閘之間較小的人工設施區域(約80米長、30米寬),且對設施情況完全了解,水位可控,場地平整,救護人員水下操作便利,吊機擔架等設備齊全,現場十分便於開展救助工作;
佛山方面對於白海豚營救工作高度重視,並有過多次救援工作經驗,可為救護工作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
因此,經過專家的協商,確定採取人工捕撈的方式。救援工作將於今晚8時許進行。先將水閘放水抽乾,然後對中華白海豚開展捕撈救助。救助成功後,白海豚將送往符合條件的機構實施暫養,檢查海豚身體狀況,對可能存在的傷病進行救治,痊癒後對海豚身體狀況進行綜合評估,以決定是否適合放歸自然。
目前,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捕撈救助團隊等多方救援力量正陸續趕往現場。
那些年誤入佛山的「大白」
此前,佛山水域曾多次出現中華白海豚。
2020年6月:東平河畔發現中華白海豚。
2017年5月:東平河奇龍大橋對出河段發現白海豚。
2016年4月:三水油金橋附近發現白海豚。
2015年10月:東平河五鬥橋附近河段發現白海豚。
圖/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2015年6月:順德區德勝河容桂馬崗段發現白海豚。
2012年3月:南海區羅村鎮蘆塘某河湧發現白海豚。
新聞知多D
中華白海豚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美人魚」和「水上大熊貓」之稱。清朝初期,廣東珠江口一帶稱它為「盧亭」,也有漁民稱之為「白忌」和「海豬」。雖然名為「白海豚」,然而剛出生的中華白海豚體呈深灰色,年輕時呈灰色,成年後呈粉紅色。
專家呼籲市民,發現白海豚的時候,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不要私自救治處理。
「佛山新聞網」微信公眾號、「佛山頭條」APP、「佛山新聞網」視頻號將持續報導中華白海豚救援的最新情況,敬請關注!
佛山新聞網報導
記者:馮海茵
原標題:《今晚捕撈救援!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有新消息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