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僅暑假期間,突擊隊就已執行8批次任務,派出41人次,工作時長240餘小時,服務保障1250餘人次,從機場到隔離點,毫不猶豫、毫無怨言地完成一項項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應急語言服務保障任務。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
天津北方網訊:眼下正值暑假之際,天津外國語大學應急外語翻譯志願服務突擊隊的師生們依然是24小時嚴陣以待。為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抗疫前線的需要就是突擊隊員的「集結號」,他們時刻準備「披甲上陣」,充分發揮語言專業優勢,為來津和離津的外籍人員提供翻譯服務,協助隔離點做好信息登記和政策解釋工作。僅暑假期間,突擊隊就已執行8批次任務,派出41人次,工作時長240餘小時,服務保障1250餘人次,從機場到隔離點,毫不猶豫、毫無怨言地完成一項項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應急語言服務保障任務。
7月31日,突擊隊接到緊急任務,需要前往西青區一處疫情隔離點協助做好義大利商務包機乘客的在津隔離工作。這是該校第一次派出義大利語專業教師執行現場抗疫任務。歐洲語言文化學院非通用語教師黨支部書記、義大利語系負責人趙石薇臨危受命、緊急出徵,為了保證隔離點工作高質量進行,她認真翻閱隔離政策、熟悉抗疫詞彙,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工作期間,趙石薇負責翻譯、隔離政策解釋和協助醫務人員為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提供特殊住宿,協助隔離酒店完成外籍人員入住手續。
「這些乘客中最大的60多歲,最小的僅7個月,我需要逐一問詢他們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是否有家人一起等情況。而且當時我穿著防護服、戴兩層口罩,所以需要很大聲地說話,並且和他們距離很近,才能聽清彼此的話語。遇到焦躁不安或對隔離政策不了解的乘客,我還要耐心和他們溝通,細緻講解我國的隔離政策,盡力平復外籍人員的煩躁情緒。」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忙完整整12個小時高強度的工作,趙石薇的嗓子已經幹啞得說不出話來,她笑說,「這比給學生上課還累。但作為黨員教師,就要有一份擔當和使命感,同時更要承擔用專業服務社會的責任。我能發揮語言優勢為國家的抗疫事業作出一些貢獻,感到非常榮幸。」
為科學謀劃突擊隊工作、合理安排每次出徵任務,提升突擊隊工作的可持續性和戰鬥力,暑假期間,該突擊隊增補了17名英、俄、西班牙、義大利等語種的師生隊員,並組織了關於工作流程、安全防控知識的集中培訓,還編制了「老帶新」的任務人員安排。
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專業2017級本科生王清楊,至今已前往機場和隔離點執行過8次任務,是突擊隊的「老」隊員了。加入突擊隊四個月來,從最開始的緊張到現在的從容,從發音僵硬到遊刃有餘,從中規中矩執行任務到傾注感情溫和服務,她逐漸進步與成長。近日一次在天津機場執行任務時,她負責協助醫務人員為一批美國乘客進行核酸檢測時的翻譯工作。「當天的乘客中有57名小孩,最小的3歲,最大的也不過七八歲。別看只是抬頭、張嘴兩個動作,但孩子會因害怕而哭鬧,所以我需要一遍遍用溫和的語氣和小朋友們喜歡的方式去哄,幫助孩子們配合醫務人員快速完成檢測。」王清楊說,「當時根本沒空去想害不害怕,只想儘快把工作完成好。等到兩小時後把這批乘客全部送走,我發現所穿的防護服全都溼透了,脫下兩層橡膠手套後,手都發白、發皺了,頭髮也像剛洗過一樣……」(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來源:天津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