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下,莎車縣著力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十二木卡姆藝術,不斷提高傳承水平,增強十二木卡姆的表現力和吸引力,鼓勵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傳承行列,實現可持續的非遺保護。
近日,筆者走進十二木卡姆文化藝術中心,看到民間藝人們正在為新一輪的演出排練。音樂時而悠揚時而緊張,舞蹈優美而帶有故事性,直叫人挪不開眼。
十二木卡姆文化藝術中心於2007年成立,為了讓十二木卡姆得到更好的發展與傳承,莎車縣每年會從各鄉鎮中選拔民間藝人進行培訓,並給予經濟補助,在推廣十二木卡姆文化藝術的同時,也讓越來越多的觀眾朋友了解並且喜愛上這種文化藝術。
古麗帕熱·吐爾洪是莎車縣十二木卡姆傳承人之一,從小熱愛舞蹈,2012年畢業後便來到十二木卡姆文化藝術中心,這也是她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接觸十二木卡姆。這種集傳統音樂、演奏音樂、文學藝術、戲劇、舞蹈於一身的音樂形式,讓她很快的愛上了這種獨樹一幟的民間藝術,這一跳便是八年。
「剛來的時候,中心還會給我們培訓,不僅不讓我們出錢,每天還會發放50塊錢的夥食補助。」說起剛入門的事情,古麗帕熱說道,「除此之外,國家還會給我們每個月800塊錢的生活補助,每參加一場演出給我們100塊錢的演出費。這都是黨和國家對我們民間藝術的重視以及關心關懷,衷心地感謝黨和國家。」
近年來,莎車縣加強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力度,尤其是傳承人的經濟和生活方面,都享受到了國家實實在在的政策,政策的落實不僅溫暖了十二木卡姆傳承人的心,也解決了文化藝術傳承的後顧之憂。
據了解,莎車縣十二木卡姆文化藝術中心現有傳承人48人,年齡最大的72歲,最小的16歲。大家紛紛表示,要更加努力學習十二木卡姆文化藝術以及其中蘊含的藝術精神,將莎車縣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給世界人民看。
莎車縣十二木卡姆文化藝術中心幹部吐爾孫·阿瓦孜說:「今後,我們將更加著重於對傳承人的培養,將現有的700個民間藝人增加到1200個人左右。」(張圳姍、阿布力克木·阿布拉)
(責編:楊睿、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