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路裡學堂·汽車技術】自動駕駛技術量產前夜?

2020-12-15 騰訊網

看點

了解最近的全新技術。

距離2020年結束只剩下2個月的時間。可能車企們也意識到了時間緊迫性,所以這個月我們又見到了不少新技術。那還等什麼?

能在室內停車場使用的威馬AVP泊車

很多人都認為L4級自動駕駛最先落地的場景或許是在封閉的高速公路上,但其實相比高車速的場景,低速的L4在落地的進度上可能更快一步。比如威馬和百度就著眼於一個十分解決用戶痛點的小場景——泊車,它們為此研發的AVP自動泊車技術將在2021年初落地推送給用戶。

整個自動泊車系統分為HAVP和PAVP兩部分,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家用一個商用。怎麼理解呢?HAVP更適合家庭這種固定車位的場景,用戶只需要開啟系統之後自己示範一遍,讓車輛通過全車的傳感器採集一次停車路線和位置,之後車輛會進入一個學習狀態,當學習完畢時就能夠在預設的下車點自動將車輛開到車位並停好了。

HAVP的學習主要依靠傳感器對周邊場景和路線的捕捉,您可以理解為自己在大腦裡「畫」了一幅地圖。雖然只能沿著人類駕駛員示範時的路線前進,但它也不是完全復現一次駕駛員的操作。在這其中還是會發生與停車場內的其他車輛和行人交互的情況,所以對於車輛本身的駕駛能力也是一個挺大的挑戰。

而商用版本,也就是PAVP,其實更像是一位隨車的泊車小弟。當你駕駛一輛具有PAVP功能的車型來到支持的停車場時,只需要在落客點下車即可。車輛會自動完成尋路、找車位以及停車的諸多功能,甚至支持跨層尋找車位。

官方透露由於高精度地圖的賦能,其實技術層面這輛車完全可以用更快的速度行駛,但考慮到停車場大多數限速在5km/h左右(一般不超過8km/h)所以把車速設定的比較低。目前該技術還僅支持非字型車位的停泊,但這主要是因為國內幾乎所有的停車場都是以非字型停車位為主的。

威馬的工程師透露其實非字型也好、側方位和斜向車位也罷,對於自動泊車系統來說難度區別很小。未來如果有需要也會逐步通過OTA的方式推送給用戶。

據了解,這套系統最早會在2021年初和威馬的全新SUV一同與消費者見面,其中最先推送的應該是HAVP功能,隨後逐步開放PAVP的功能。所以說如果明年您在停車場裡看到威馬的車輛緩緩前行的話,不妨走近瞧一瞧,也許駕駛位上根本就沒有人呢?

基於高精度地圖的小鵬NGP輔助駕駛技術

我相信大多數男孩子兒時都幻想過擁有一臺能夠與自己對話,甚至是自動駕駛的汽車,現在這些曾在我們夢中出現過的機器正逐步接近現實。這不,小鵬就在開放道路上讓大家體驗了他們最新開發的輔助駕駛技術——NGP。

相比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的L2水平,小鵬這套還在開發的輔助駕駛系統更智能,在部分路段它的效率甚至比人類更高。不過也由於它需要使用高精度地圖,因此或許這也將是限制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普及的障礙。

博世電動化技術

提到供應商,我們總喜歡用背後的巨人一詞形容。雖然其中很多品牌名稱都不為人所知,不過他們為主機廠提供的技術、產品卻被我們熟悉。來自德國的博世就是其中之一,在這個富有變革意味的時間節點,一貫給人保守印象的德國人也在新領域上一往無前。

傳統內燃機時代,博世的領先地位毋庸置疑,當智能化浪潮襲來時,它們也沒故步自封。未來車內的儀表顯示、自動泊車控制、輔助駕駛領域中德國人仍具將為汽車行業鞠躬盡瘁。

E-NCAP公布首批ADAS測試結果

現在市場上各類輔助駕駛系統層出不窮,優劣好壞沒有統一標準,Euro NCAP作為歐洲最權威的碰撞測試機構聯合美國汽車保險業Thatcham Research,推出了世界首個「輔助駕駛分級系統」,用於減少人們對其功能的混淆。

最終得分超過160分的汽車被評為「非常好」,得分超過140分的汽車獲得了「好」的評價。得分達到或超過120分的汽車將獲得「中」的評價,而在得分在100-120分之間,會得到「入門」的評價。

這一次他們一共挑選了10款車型參與了首次輔助駕駛分級測試,包括市場(歐洲)中不同價位的一系列車型:

輔助駕駛系統很可能構成未來自動駕駛系統的根基,但是在自動駕駛尚未成熟時,如何準確認知駕駛輔助系統,對於駕駛者的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Euro NCAP推出世界首個輔助駕駛分級系統的目的也在於此。

量產熱效率最高的2.0T汽油發動機

最近「熱效率」成為了發動機領域一個熱詞,各大主機廠頻頻拿出自己新款發動機的熱效率數據作為亮點宣傳。當然這並非壞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熱效率越高,代表發動機技術越先進,同時也意味著這臺發動機的油耗也越低。10月,中國品牌廠商就又推出了一款刷新熱效率數字的發動機。

發動機技術的進步,也讓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開始告別抄襲和模仿,注重打磨自己的「硬實力」,而這才是在日趨白熱化市場中的立足之本。

曾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吉利臨海工廠

今天的吉利已經毫無爭議的成為了中國品牌第一集團軍中的領袖,而作為整個故事的起點,臨海工廠對他們有著特殊的意義。當然,今天的吉利已非往日,臨海工廠小到工藝,大到布局也並非昨日可比。

今天消費者對於汽車的要求早已不是能開就行,造型設計、駕駛質感以及參數配置都是考量因素,製造環節決定著開發者的設想能否落地,因此我們看到了吉利不惜重心投入到工廠建設中。

探秘德系品質之一汽-大眾天津工廠

儘管時光荏苒,但德系品牌,尤其是大眾在不少中國消費者心中仍舊代表了高品質。這即涉及開發,又需要製造環節將其標準落地。這次我們得到了去一汽-大眾天津工廠參觀的機會。

從建成時間看,這座2018年剛剛投產的工程無疑是後來者,因此不管是幾個車間工藝的自動化程度、工人的狀態,還是相對新鮮技術的應用,毫無疑問走在前列。

寫在最後

今天完全不需要人類的全自動駕駛離量產還有些距離,因此我們目前見到了很多車企開始將輔助駕駛技術推向前臺。從使用感受上看,它們已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駕駛強度,提升安全性。另一方面隨著車輛新能源化,尤其是純電動技術的旺盛需求,以博世為首的供應商也紛紛拿出了下個時代的必殺技。可以說,一場好戲就要開始。

- END -

相關焦點

  • 2020自動駕駛:L4技術降維應用,自動駕駛由布道走向趕考
    然而,這一年裡,L3級自動駕駛仍然沒有被法規所許可,諸多的「全球首款」L3也僅僅是滿足了部分L3級自動駕駛的功能。這並不代表車企和自動駕駛企業在2020年裡沒有進展,自動駕駛的歷史車輪依舊滾滾向前。1月份,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公司Cruise在舊金山發布首款名為「Origin」的無人駕駛量產汽車,這是通用汽車公司、Cruise公司和本田公司合作三年的成果。12月,被亞馬遜以12億美元收購的自動駕駛公司ZOOX發布首款Robotaxi,從造型到功能都同「Origin」極為相像,這也與國內百度的阿波龍以及東風sharing car如出一轍。
  • L3自動駕駛量產前夜,雷射雷達成智能汽車標配
    馬斯克對自家的攝像頭和視覺技術充滿信心,聲稱不依賴雷射雷達也能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他還曾揚言即使雷射雷達免費,特斯拉也不會用。然後在 11 月的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宣布要在下一代自動駕駛系統中加入雷射雷達傳感器,並且計劃在 2021 年量產配有雷射雷達的車型。
  • 紛紛發布L4、L5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時間表,車企頻發自動駕駛「高射炮」
    在日前舉辦的2020年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姜德義表示,北汽集團將力爭在2025年之前,實現L4自動駕駛汽車量產,及L5完全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成熟。加速L4自動駕駛車型量產已經成為我國汽車行業的集體目標。
  • 眾泰汽車2018年規模化量產自動駕駛車型
    近日,眾泰官方宣布公司計劃將會在2018年規模化量產具備自動駕駛技術的車型。據眾泰官方消息,眾泰自動駕駛技術分為四個階段,2018年量產的自動駕駛將具備在高速公路路況自動駕駛。
  • 智能汽車浪潮將至 國內車企自動駕駛技術大比拼
    2015年,長城汽車首次對外動態展示L3級自動駕駛技術;2017年,長城汽車發布了可迭代升級的自動駕駛平臺「i-Pilot智慧領航」;2019年,長城汽車在數博會上展示了L4級別城市自動駕駛、5G遠程無人駕駛、全自動代客泊車等智能駕駛技術。
  • 2018年量產自動駕駛汽車
    目前似乎所有車企都在研發自動駕駛技術,但真正敢於量產的沒有幾家。另外頗為意外的是,眾泰居然走在了前面。日前,眾泰汽車正式宣布將在2018年正式推出大規模量產版的自動駕駛汽車。根據眾泰公布的信息,該自動駕駛汽車主要是實現高速公路路況自動駕駛。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
    (四)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成為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自動駕駛單車智能是通過在車輛上加裝感知設備和運算單元,提高車輛本身的感知、決策和控制能力,使其達到甚至超越人類的駕駛水平,部分實現甚至全部實現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是在路端和車端同時布設感知和運算設備組成車路系統,系統通過各種無線通信的方式,在車和車之間、車和路之間、近端和遠端之間,甚至車和人之間構成新的交通結構
  • 威馬汽車攜百度量產AVP自主泊車技術
    目前,主流品牌均已具備L2級自動駕駛的能力,正在向L3、L4進軍。根據目前汽車廠家公布的量產時間表,蔚來與Mobileye宣布開啟L4自動駕駛合作,並將於2022年左右量產;廣汽力爭2023年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區域示範運營;沃爾沃將從2022年起,為旗下新車型配備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等。
  • 自動駕駛系列3:新能源車企誰具備了L3自動駕駛技術?
    2019年11月5日蔚來與Intel旗下的世界領先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基於蔚來第二代整車平臺打造L4級別自動駕駛車型。通過此次合作,蔚來將成為全球範圍內首批在量產車型上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的品牌,繼續保持在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先優勢。
  • 自動駕駛卡車公司Plus計劃於2021年在中國量產汽車
    自動駕駛卡車公司Plus計劃於2021年在中國量產汽車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18日 消息:自動駕駛卡車技術提供商Plus日前宣布
  • 禾多科技技術總監駱沛:如何打造面向量產的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方案?
    *禾多科技技術總監駱沛近日,由SAE Intenational(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主辦的SAE 2018汽車智能與網聯技術國際學術會議在崑山落下帷幕。30多位來自中美日歐的頂尖技術專家、學者相聚於這場國際性技術交流盛會,發表汽車智能網聯領域的學術進步和新技術應用探索成果。其中,禾多科技技術總監駱沛博士發表了題為《面向量產的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的主旨演講,主要介紹了自動駕駛常用的定位方法,並分析了它們各自的優勢和局限性。同時,結合禾多科技面向量產的高精地圖+高精度定位的技術方案,深度解析了研發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和解決方法。
  • 自動駕駛環境下,雷射雷達技術現狀與最新發展趨勢
    ,雷射雷達技術現狀與最新發展趨勢 IPRdaily導讀:12月23日晚8點,特邀鐳神智能的產品部經理羅佳鑫老師,分享《自動駕駛環境下,雷射雷達技術現狀與最新發展趨勢》的主體公開課,為自動駕駛以及雷射雷達企業在研發和產品設計過程中提供創新思路。
  • 百度獲準無人化路測 自動駕駛進入新階段?
    除了傳統車企,科技「大廠」和新能源汽車後起之秀們也紛紛壓下重注。不過,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我國自動駕駛技術處於由輔助駕駛向無人駕駛進化的新階段,自動駕駛真正的商業化應用還需行業充分協作。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透露,長安汽車將在2022年前逐步實現L4級、L5級自動駕駛車型的量產。北汽集團董事長姜德義表示,北汽集團要在2024年量產L4級自動駕駛。
  • 最前線丨Uber首款量產自動駕駛汽車面世,RoboTaxi加速落地
    最近,無人駕駛在載客服務上的落地已經開始提速了。 36氪獲悉,Uber第一批和沃爾沃合作量產的自動駕駛基礎車型下線。早在今年6月,沃爾沃汽車與Uber聯合開發並推出了一款自動駕駛基礎車型XC90,該車型配備了沃爾沃汽車的安全技術,幫助優步安裝由其研發的自動駕駛系統,在網約車業務中為用戶提供自動駕駛服務。沃爾沃稱,這批車預計下半年將投入大規模生產。
  • 百度量產自動駕駛計算平臺ACU正式落地 率先應用AVP自主泊車產品
    近日,百度攜手業內重量級合作夥伴偉創力正式舉行了Apollo Computing Unit (ACU)量產下線發布儀式,發布儀式現場,百度正式宣布首個量產自動駕駛計算平臺ACU正式落地。   據悉,這款量產的ACU硬體平臺將在今年下半年率先應用於百度與威馬聯合開發的Apollo Valet Parking(AVP)自主泊車產品。
  • 「爬行者智能系統」亮相2019吉利汽車技術日
    吉利汽車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和經驗積累,是確保上述戰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早在2018年,吉利汽車成為首個實現L2等級自動駕駛技術全面量產的中國品牌。截至今年4月,吉利汽車已累計售出45萬輛搭載智能駕駛技術的車型。
  • 跳過L2和L3,眾泰汽車說2018年量產自動駕駛汽車
    在無人駕駛和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上,谷歌、特斯拉和百度這些入局相對較早的廠商早已賺足了眼球。當然,除了這些頻繁曝光的廠商之外,傳統車廠也紛紛開始嘗試在各自已有的車型上增加一些自動駕駛功能,國內的眾泰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 揭秘特斯拉自動駕駛背後技術
    打開APP 揭秘特斯拉自動駕駛背後技術 電動汽車時代 發表於 2020-12-21 14:18:43 不得不說,儘管還需數月,但如果能在今年內開放城市內的完全自動駕駛,也足以令人驚嘆。而最近有日本媒體拆解了特斯拉Model 3,更是宣稱它的自動駕駛技術要領先其餘汽車製造商6年的時間,究竟有什麼玄妙?
  • 迪斯稱大眾5-10年內量產自動駕駛汽車 晶片供應正短缺
    財經網汽車訊 迪斯稱大眾預計2025年至2030年開始銷售自動駕駛汽車。當地時間12月6日,據路透社報導,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大眾集團稱將在2025年至2030年之間銷售自動駕駛汽車,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對《德國周刊》做出上述表示。他還指出,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進步,駕駛汽車所需的計算機晶片性能也不斷提高。
  • 智能交通、智能汽車、自動駕駛三駕馬車齊飛,十四五新浪潮下,百度...
    百度Apollo全面展示了其在智能交通、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最新進展。Apollo三駕馬車齊飛,持續領跑中國交通與汽車智能化賽道,大步邁入商業化階段,引領全球出行產業革命。在本次大會上,Apollo全新發布樂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攜廣州開闢數字交通運營商新模式,推出純視覺感知的高級別自動駕駛產品,發布全球首個多場景自動駕駛運營報告,並公布其完全無人化技術進展。現場,來自北京、廣州、上海、深圳、重慶、長沙、滄州等諸多城市代表,及500家生態夥伴共同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