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發布L4、L5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時間表,車企頻發自動駕駛「高射炮」

2020-12-22 品質中國

趙玲玲中國汽車報

如果說今年自動駕駛行業最大的特點是圍繞商業化落地做文章,那麼,L4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時間表絕對是熱詞。

在日前舉辦的2020年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姜德義表示,北汽集團將力爭在2025年之前,實現L4自動駕駛汽車量產,及L5完全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成熟。

加速L4自動駕駛車型量產已經成為我國汽車行業的集體目標。作為自動駕駛賽道重要的「賽點」,車企能否借L4自動駕駛車型實現「彎道超車」?

車企量產時間大比拼

今年下半年以來,不少車企都陸續透露了L4自動駕駛車型量產時間。同樣是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談及長安汽車自動駕駛規劃時指出,長安汽車將在2022年前逐步實現L4、L5自動駕駛車型的量產。就在今年,總投資10億元的長安汽車L4自動駕駛運營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計劃2025年完成,建成後可生產超過50萬輛L1~L4自動駕駛車型。

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指出,高精地圖的率先應用,標誌著廣汽新能源已經進入了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的融合發展階段。廣汽新能源將基於5G技術車載應用的優勢,爭取在2022年推出L4自動駕駛車型,並有望讓中國車企在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實現又一次引領。

造車新勢力因與網際網路科技的深度融合而受到廣泛關注,在高級別自動駕駛車型量產上也紛紛給出時間表。威馬汽車在「2020百度世界大會」上,發布了其與百度共同開發的AVP自主泊車技術,並亮相了首款搭載AVP自主泊車技術的全新量產車型。新車是威馬汽車聯合百度Apollo平臺深度定製開發的首款智能純電動SUV,可實現在特定場景下具備L4自動駕駛能力,預計在2021年量產。日前,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理想汽車的自動駕駛戰略規劃,該公司計劃在2021到2022年實現NOA功能(根據地圖導航輔助駕駛),到2023年推出全新車型X01,標配支持L4自動駕駛能力的硬體,預計2024年將會開始通過OTA的方式讓旗下車型具備L4自動駕駛能力。

實際上,早在兩年前,就有車企發布了高級別自動駕駛的量產時間表。在2018百度世界大會上,中國一汽董事長徐留平與百度董事長李彥宏一同宣布了紅旗L4自動駕駛汽車的量產計劃:2019年小批量生產,2020年全面量產。不過這一目標也隨著實際情況有所推遲。今年10月,中國一汽舉辦的產品戰略發布會上,中國一汽副總經理王國強介紹,紅旗品牌2021年將實現L4自動駕駛汽車量產。

整車創新,零部件先行。近日,在第二屆百度Apollo生態大會上,百度進一步重磅發布了高級別智能駕駛解決方案ANP。百度副總裁李震宇表示,ANP是基於目前國內惟一的L4純視覺自動駕駛技術Apollo Lite,是L4自動駕駛技術降維釋放到輔助駕駛領域的產品。不同於行業方案僅支持高速和城市環線,ANP還可以在城市道路使用。「這主要是響應市場需求,為用戶提供更適合、更輕量化的高級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李震宇對記者說。

突破還是噱頭?

眾所周知,智能汽車在L3級別規模化商用的道路上出現遲滯,主要是因為「人車接管時機」悖論問題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問題,不少企業放棄L3,直接轉向L2與L4技術研發。從目前很多整車企業量產計劃的時間表中可以看出,不少企業計劃在2025年之前量產L4自動駕駛車型,甚至有企業認為明年就有望量產L4自動駕駛車型。如此加速度,到底是由於車企實現了技術突破還是製造噱頭呢?

「除了封閉園區等特定場景,乘用車全場景的L4等高級別自動駕駛很難短期內大規模量產。」賽迪顧問汽車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鹿文亮對記者說。

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方寅亮也持類似看法。在他看來,L4、L5自動駕駛車型的量產還面臨一定挑戰,目前產業鏈正在嘗試不同技術路線。就技術本身來說也存在一定瓶頸,比如雷射雷達的成本,高清地圖的應用,人工智慧學習的積累。「此外政策與大環境也需要跟上,這不是幾家企業就能夠做到的,需要整個生態產業鏈一起推動。」

確實,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高級別自動駕駛車型的量產時間不同。某自主品牌自動駕駛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可以預見的L4自動駕駛技術路線分為泊車系統(低速)的AVP,中速的Robotaxi,以及高速公路的HWP。其中低速的AVP由於車速較低,且使用場景不在公共道路上(不屬於交警管理範圍),需求的控制器算力要求不高(1.5-16Tops),需求的傳感器也是基於現有的傳感器,預計在2020年底2021年初即可量產,後續會逐漸迭代完善功能,也包括控制器算力的提升。中速(80km/h)的Robotaxi,目前眾多自動駕駛算法公司(包括Waymo、百度、Cruise等公司)都是採用工控機、車載伺服器作為控制器,算力可以達到上千Tops,以及機械式雷射雷達,而車規級的嵌入式域控制器(100~300Tops)預計在2021年中或者2022年中量產,固態、半固態雷射雷達預計在2022~2023年量產,屆時才具備中速Robotaxi量產條件。「高速(120km/h)自動駕駛,目前只有Waymo可以實現。它採用1000萬像素的攝像頭,目前沒有量產方案,且高速工況最為危險,短期內實現量產概率不大。」該人士說。

如果廣義上的L4自動駕駛在技術與法規上仍存在眾多障礙,為何車企紛紛定製如此激進的時間表?

「這主要是宣傳話術。有一家企業說要量產,其他企業的宣傳也必須要跟上。但車企內部技術研發對量產時間是很理性的。」採訪中,一位整車企業的工作人員對記者坦言。

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席忠民指出,2022年將是國內L4自動駕駛元年,因為國內涉及L4自動駕駛技術的雷達、雷射雷達等硬體彼時會實現大規模生產,同年L4自動駕駛也將開啟示範運行,但想要真正實現大批量生產L4自動駕駛車型,可能要到2025年、2026年之後。

特定場景可先試先行

近期,《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也給出了自動駕駛車型量產時間表,到2025年左右,CA級自動駕駛乘用車技術的規模化應用,HA級自動駕駛乘用車技術開始進入市場;到2030年左右,HA級自動駕駛乘用車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典型應用場景包括城郊道路、高速公路以及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城市道路;到2035年以後,FA(完全自動駕駛)級自動駕駛乘用車開始應用。

與車企的量產時間表相比,《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的目標計劃要保守得多。從目前情況來看,雖然乘用車L4自動駕駛量產仍需時日,但一些特定場景下的高級別自動駕駛正在逐步走向商用,從消費者出行到貨物運輸,Robotaxi、AVP、BRT、幹線物流、無人配送、礦山卡車、港口物流等多種多樣的場景不斷湧現,一旦形成規模化發展,會給出行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文遠知行副總裁鍾華指出,商業運營需要政策的支持,中國自動駕駛發展有著獨特的優勢,比如:地方政府支持、巨大的出行配送需求、5G代表的新基建的快速發展等,同時複雜路況利於算法提升。「自動駕駛技術想要落地需要鐵三角的商業模式,實現本地化、可複製和可拓展。」鍾華說。

「對於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我們一直堅持認為『高大上』不如『用得上』。」上汽通用五菱智能駕駛總工程師林智桂表示,「要通過技術落地,來促進技術的創新,從而實現汽車駕駛的無人化、自動化。」

文:趙玲玲 編輯:黃蓓 版式:劉曉燁

相關焦點

  • 智能汽車浪潮將至 國內車企自動駕駛技術大比拼
    曾經只出現在科幻電影裡面的自動駕駛技術在這兩年好像變得觸手可及,不只是特斯拉,就連國內也頻繁有L3/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新聞報導。不過仔細分辨可以發現,國內車企展示的L3/L4級別的技術大多是基於封閉場景以及低時速,離真正上路仍有距離。那麼國內車企的自動駕駛技術的真實水平究竟如何?
  • 自動駕駛系列3:新能源車企誰具備了L3自動駕駛技術?
    由發改委、工信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引起了汽車圈的廣泛關注,規劃指出到2025年要實現以下目標:1、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將基本形成;2、實現自動駕駛L3級規模化生產,L4級在特定環境中市場化應用;3、實現LTE-V2X等的區域覆蓋,5G-V2X在部分城市和高速公路逐步開展應用,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網絡全覆蓋。
  • 2018年量產自動駕駛汽車
    目前似乎所有車企都在研發自動駕駛技術,但真正敢於量產的沒有幾家。另外頗為意外的是,眾泰居然走在了前面。日前,眾泰汽車正式宣布將在2018年正式推出大規模量產版的自動駕駛汽車。根據眾泰公布的信息,該自動駕駛汽車主要是實現高速公路路況自動駕駛。
  • L3自動駕駛量產前夜,雷射雷達成智能汽車標配
    2019 年至今,隨著博世、大疆、華為等行業巨頭紛紛入局,雷射雷達行業內的競爭更加激烈,也更具活力。2017 年,全球首款量產 L3 級自動駕駛汽車——全新奧迪 A8 面世,也成就了全球第一款前裝量產的雷射雷達——法雷奧第一代 Scala。
  • 2020自動駕駛:L4技術降維應用,自動駕駛由布道走向趕考
    量產車迎來L4技術降維應用,自主泊車輔助和導航巡航輔助成為造車新勢力和科技公司的重點落地功能;4.Waymo、Cruise等頭部企業競相強化Robotaxi競爭力和版圖,百度、華為主打L4技術的降維賦能,特斯拉、小鵬、蔚來等造車新勢力競逐自主泊車與導航領航功能的推送更新,層出不窮的晶片、雷射雷達、C-V2X終端豐富著車企自動駕駛量產的兵器譜。
  • 2025年中國L1-L5級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市場規模或約71億美元(圖)
    隨著汽車智能化、電子化的推進,自動駕駛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趨勢。目前,自動駕駛汽車正處於量產化與商業化落地的階段。企業等加快布局自動駕駛領域,國內L3級別量產車型有望在2020-2021年推出,L2+級別輔助駕駛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 長安汽車首個「量產」的L3級自動駕駛系統,你敢用嗎?
    ;2018年,長安汽車實現L2級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APA4.0全自動泊車的國內量產;2019年,長安汽車實現APA5.0全自動遙控泊車系統量產;2020年,長安汽車發布中國首個量產L3級自動駕駛系統。
  • 最前線丨Uber首款量產自動駕駛汽車面世,RoboTaxi加速落地
    最近,無人駕駛在載客服務上的落地已經開始提速了。 36氪獲悉,Uber第一批和沃爾沃合作量產的自動駕駛基礎車型下線。早在今年6月,沃爾沃汽車與Uber聯合開發並推出了一款自動駕駛基礎車型XC90,該車型配備了沃爾沃汽車的安全技術,幫助優步安裝由其研發的自動駕駛系統,在網約車業務中為用戶提供自動駕駛服務。沃爾沃稱,這批車預計下半年將投入大規模生產。
  • L3自動駕駛量產很難?廣汽埃安說未必
    結合率先實現落地交付L3自動駕駛系統的埃安LX車型,廣汽埃安也成為了唯一一家擁有兩款支持 L3 級別功能車型的車企。我們今天就從 ADiGO 開始,聊聊這套廣汽埃安「全球首款高精地圖量產應用」,並且不到半年搭載兩款車型的自動駕駛系統,以及它所代表的汽車科技趨勢。什麼才是真正的 L3 級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汽車創企Autox已開始在國內進行自動駕駛測試
    【TechWeb】12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獲得批准5個月後,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創企Autox開始在國內進行自動駕駛測試。周四,AutoX表示,它已開始在中國用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多用途車型Pacifica進行自動駕駛測試。
  • 自動駕駛的現狀、案例與趨勢
    由於L3級別自動駕駛量產尚需法規出臺,L4、L5級別的自動駕駛需要AI技術突破才有可能商用化,短期推出L2+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車型成為國內外車企的首選。從我們以上的總結可以看出,自主車企已經把駕駛輔助和智能駕駛艙作為差異化的核心產品,而國內合資稍顯落後。
  • 眾泰汽車2018年規模化量產自動駕駛車型
    近日,眾泰官方宣布公司計劃將會在2018年規模化量產具備自動駕駛技術的車型。據眾泰官方消息,眾泰自動駕駛技術分為四個階段,2018年量產的自動駕駛將具備在高速公路路況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裡程碑式的進步,國內首款L4級別自動駕駛量產車下線
    錯過了電商,錯過了社交,錯過了外賣,錯過了移動網際網路上半場的百度已經把寶壓在了未來,ALL  IN 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的百度其實已經開始發力了。  另外,威馬汽車作為造車新勢力的頭部企業,其創立之初就誓立於造老百姓」用的起,用的爽「的智能電動汽車,專注的是15-25萬的智能電動汽車的市場,這就意味著消費者可以用平民的價格享受到百萬級別的用車體驗
  • 自動駕駛L1-L5級能實現怎樣的功能?
    當前,智能網聯汽車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處於商業化前期階段,國內外布局熱情高昂,湧入企業數量不斷增多。各家企業立足自身的實際情況,也開始推動自動駕駛路測和技術創新。那麼,L1-L5級自動駕駛分別能實現怎樣的效果?企業布局存在的難題是什麼呢? 通常而言,L1駕駛輔助階段,車輛仍由駕駛員控制,車輛具備一些初級駕駛輔助功能。
  • 威馬與百度合作開發全新電氣化平臺車型 L4級別自動駕駛將量產
    新車由威馬汽車與百度Apollo平臺合作深度開發,採用全新電子電氣架構,將率先搭載全球首個「雲端智能無人泊車系統」(Cloud AVP),具備特定場景下L4級別自動駕駛能力。與此前偽裝車型亮相不同,此次是無偽裝車型的首次亮相,意味著該車型距離量產更近一步。威馬汽車表示,新車計劃於2021年發售。
  • 【Car路裡學堂·汽車技術】自動駕駛技術量產前夜?
    可能車企們也意識到了時間緊迫性,所以這個月我們又見到了不少新技術。那還等什麼? 能在室內停車場使用的威馬AVP泊車 很多人都認為L4級自動駕駛最先落地的場景或許是在封閉的高速公路上,但其實相比高車速的場景,低速的L4在落地的進度上可能更快一步。
  • 理想汽車增資關聯公司或為加碼自動駕駛 補齊短板
    理想汽車有意補齊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短板。根據天眼查顯示,理想汽車關聯公司北京車勵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車勵行」)註冊資本由1000萬元增至3.1億元,增幅達3000%。車勵行經營範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推廣;軟體開發等業務。
  • 美團等自動駕駛玩家立下最狠Flag
    北汽集團董事長姜德義甚至在會上直接表示北汽集團要在2024年量產L4級自動駕駛,清華大學教授李克強壓軸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為我國的自動駕駛發展制定了明確的時間表:2025年L2級、L3級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佔我國汽車總銷量達50%,2035年後開始應用L5級自動駕駛。
  • 百度自動駕駛平臺落地廣州,即日起可打「無人駕駛」計程車
    在本次大會上,Apollo全新發布樂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攜廣州開闢數字交通運營商新模式,推出純視覺感知的高級別自動駕駛產品,發布全球首個多場景自動駕駛運營報告,並公布其完全無人化技術進展。現場,來自北京、廣州、上海、深圳、重慶、長沙、滄州等諸多城市代表,及500家生態夥伴共同見證。
  • 對標奔馳、搶先特斯拉,威馬量產全球首個L4自動駕駛功能CAVP
    根據美國SAE的劃分,AVP屬於L4級自動駕駛功能。這也意味著,L4級自動駕駛功能正式進入量產,全新奔馳S級也計劃在2021年Q1上市。 作為中國造車新勢力代表之一的威馬汽車,對標全新奔馳S級率先在旗下明年4月上市的量產車型搭載AVP功能,將在百萬級豪車上才能體驗到的L4級自動駕駛功能,直接在主流SUV車型搭載,大大提升這一級別駕乘人員的用車質感與智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