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浪潮將至 國內車企自動駕駛技術大比拼

2020-12-15 騰訊網

「智能將是下一個汽車時代的分水嶺。」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

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漲幅接近250%,除了交付量不斷走高、連續4季度盈利外,投資者持續看好特斯拉的另一個點無疑是其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突破。

7月22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特斯拉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他有信心在今年年底前推出FSD(全自動駕駛技術)。同時,馬斯克堅信FSD會導致歷史上最大的資產增值,他強調,通過OTA(空中下載技術)激活FSD後,每一輛特斯拉的價值都會暴漲5倍,而這完全是由軟體提供的。

自動駕駛技術將帶來的顛覆性毋庸置疑,以至於馬斯克直呼:「和FSD比起來,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馬斯克的擁躉何小鵬同樣看好自動駕駛,他認為智能會是下一個汽車時代的分水嶺。阿里巴巴在回應領投小鵬汽車3億美元融資時,也談到,「智能電動汽車是未來數字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曾經只出現在科幻電影裡面的自動駕駛技術在這兩年好像變得觸手可及,不只是特斯拉,就連國內也頻繁有L3/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新聞報導。不過仔細分辨可以發現,國內車企展示的L3/L4級別的技術大多是基於封閉場景以及低時速,離真正上路仍有距離。那麼國內車企的自動駕駛技術的真實水平究竟如何?

(以下車企排名不分先後)

01 長城汽車

作業系統:i-Pilot

自動駕駛級別:L2+

代表車型:哈弗F7x

長城汽車是國內自動駕駛領域起步較早的車企,早在2009年,長城汽車就開始進行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究。2015年,長城汽車首次對外動態展示L3級自動駕駛技術;2017年,長城汽車發布了可迭代升級的自動駕駛平臺「i-Pilot智慧領航」;2019年,長城汽車在數博會上展示了L4級別城市自動駕駛、5G遠程無人駕駛、全自動代客泊車等智能駕駛技術。

依託於起步早,長城汽車是為數不多在智能駕駛電子架構以及自動駕駛核心算法等方面都採取自研策略的車企,但是由於L3/L4級別技術進展緩慢,近年來長城汽車開始加速狂奔,廣邀合作夥伴,強強聯手,試圖有所突破。

2019年7月,長城汽車一口氣宣布8家戰略夥伴,與騰訊、阿里、百度、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華為和高通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基於5G+AI技術的智能汽車。其中與騰訊圍繞智能座艙、數據中臺、數位化用戶運營、共享出行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與百度就小度車載OS進行深度聯合運營;與阿里就高德導航和其LBS大數據進行合作;與三家運營商圍繞5G展開合作;與高通、華為在車載智能晶片領域展開合作。

2019年8月,長城汽車與亮道智能以及Ibeo就L3/L4自動駕駛量產研發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其中,Ibeo將作為長城汽車的雷射雷達供應商,亮道智能將作為此新型前沿傳感器自動化驗證服務提供商,聯合為長城汽車的L3/L4自動駕駛量產項目提供產品和服務。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全球範圍內首個純固態雷射雷達的車規量產合作。

目前,長城汽車現款量產車型的自動駕駛水平已達到L2+級別,並計劃2021年實現L3+級別的自動駕駛,2023年實現L4級別的自動駕駛。

長城汽車自動駕駛發展路線

來源:公開信息,晨哨整理

已量產車型裡面,長城汽車最具代表性的智能駕駛車型是哈弗F7x。哈弗F7x是一款搭載L2級別自動駕駛系統的轎跑SUV。其輔助駕駛方面的主要功能有:S行車道保持、ACC自適應巡航系統、智能制動泊車、高清360全景影像。ICA智能巡航輔助,實現0-150km/h車道居中或隨車巡航行駛TJA交通擁堵輔助,實現0-60km/h跟車可變道隨行TSR交通限速識別和智能遠近光輔助,確保行車安全。

02 吉利汽車

作業系統:G-Pilot3.0

自動駕駛級別:L2+

代表車型:ICON

吉利的自動駕駛起步稍微,按照吉利汽車技術負責人馮擎峰在去年龍灣論壇上的說法,2015年,吉利已經掌握了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技術;2018年,博瑞GE成為吉利首款搭載L2功能的量產車型;2020年,吉利計劃實現L3等級自動駕駛的車型量產,局部工況實現L3級別的高度自動駕駛。

盟友方面,2019年7月,吉利牽手百度的Apollo平臺,共同開發車載交互系統。同月,吉利還宣布與Zenuity公司開展合作,由後者為吉利、沃爾沃、北極星、領克等品牌提供車載駕駛輔助及自動駕駛車載軟體。2020年6月底,沃爾沃汽車集團宣布和Waymo達成全球戰略合作,Waymo成為沃爾沃汽車集團及其戰略投資品牌極星和領克的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全球獨家合作夥伴。

可以明顯看出,由於起步晚,吉利在自動駕駛算法及軟體層面,直接選擇了和業內領先的企業聯合開發,試圖縮短研發時間,加快產品落地進程。吉利計劃最快在2022年杭州亞運會期間,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量產落地。

對於已量產車型,吉利智能駕駛領域的代表車型是ICON。ICON搭載L2級智能駕駛系統,有12顆超聲波雷達+1顆毫米波雷達+5高清攝像頭,能實現ICC智能領航、AEB城市預碰撞、LKA車道保持等輔助駕駛功能。

吉利汽車自動駕駛發展路線

來源:公開信息,晨哨整理

03 比亞迪

作業系統:DiPilot

自動駕駛級別:L2+

代表車型:比亞迪漢 EV

作為國內知名的新能源車企以及電池廠商,比亞迪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動作相對較少,合作夥伴主要是百度、360以及華為。

2018年4月,比亞迪成為百度Apollo平臺的第100位生態合作夥伴,百度為比亞迪提供汽車版百度地圖及L3級別智能駕駛提供完整解決方案。

2018年9月,比亞迪與360籤署戰略合作協議,360為比亞迪的Di-link系統提供安全防護。

而華為則主要為比亞迪汽車提供5G通訊模塊以及基於鴻蒙開發的手機汽車互聯繫統Hicar(可以理解為「華為版CarPlay」)。

目前,比亞迪量產車型的自動駕駛水平最高的應該是近期剛發布的比亞迪漢,大致處於L2級水平。在今年7月12日比亞迪漢上市發布會上,比亞迪首次推出了其輔助駕駛系統DiPilot。這套系統硬體方面配備了前一後二3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和5個攝像頭(前單目攝像頭、4個環視攝像頭)。據悉,該系統具有的功能包括:自動緊急制動輔助系統、前向碰撞預警系統、自適應巡航、低速跟車模式、交通擁堵輔助、DiTrainer自學習、車道偏離預警系統、車道保持系統、盲區檢測、自動泊車等,而且首次支持整車OTA升級。

從推出時間點上來看,DiPilot功能雖多,但大多是其他車企已經擁有的技術,並無太大亮點。

04 上汽集團

作業系統:斑馬智行 3.0

自動駕駛級別:L3

代表車型:榮威Marvel X Pro

上汽集團身為國內汽車龍頭,早在2013年就啟動了智能駕駛系統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究。2014年,上汽在上海成立前瞻技術部,自動駕駛是其重點研究方向之一;2015年,上汽在矽谷成立加州創新中心;2017年,上汽同Mobileye合作,在以色列建立創新中心;至此,上汽在中、美、以建立的自動駕駛三國研發體系成型。

除了自研,上汽還有龐大的合作夥伴生態圈。上汽與Mobileye、英飛凌、中國移動、華為、英偉達、高通等國際領軍企業均有戰略合作,並在高速及城區智能駕駛技術、智能駕駛控制器技術、V2X整車應用關鍵技術、高精度地圖技術方面形成了深厚的技術積累

2017年,上汽集團入股中海庭,合作開發L4級別高精度地圖。

2018年,上汽與奧地利的TT Tech籤署合資經營合同,攜手加快推進智能駕駛中央決策控制器(iECU)集成開發,全面提升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核心技術能力。

2019年,上汽與阿里巴巴通過戰略重組斑馬網絡和YUNOS,擴大合作範圍至汽車出行平臺、自動駕駛、汽車行業雲等領域。

此外,上汽還在矽谷大量投資自動駕駛領域的初創公司。2017年,上汽資本出現在毫米波雷達初創企業Metawave種子輪融資的資方名單上。在高精度地圖領域,上汽先後投資了civlimap和Deepmap。在高等級自動駕駛領域,上汽分別入股了AutoX和Plus.ai。在自動駕駛晶片領域,上汽是明星公司地平線創紀錄的6億美元融資背後的一大投資人。

目前上汽集團在智能駕駛領域的主要代表車型是Marvel X Pro。Marvel X Pro是一款可量產的L3級別車型,配有3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FCW前向碰撞報警系統、AEB自動緊急剎車系統、LDP車道偏離幹預系統、ADAS系統(前向提醒及控制)和RDA系統(後向駕駛輔助)等,可以實現在低速無人駕駛條件下最後一公裡的自動泊車和取車。

05 廣汽集團

作業系統:ADiGO

自動駕駛級別:L3

代表車型:Aion LX

廣汽在2013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上發布了可以實現點對點自動駕駛的概念車WITSTAR,隨後2014年開始正式進軍自動駕駛領域。廣汽集團企業層面的主要合作對象有騰訊、偉世通、小馬智行等。

2018年1月,廣汽與偉世通宣布戰略合作,雙方將會基於偉世通的自動駕駛系統DriveCore聯合開發L3及以上級別的自動駕駛方案以及座艙域控制器。

2018年2月,廣汽與小馬智行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量產、無人駕駛(網約車)示範運營等領域展開合作。

2019年,廣汽新能源聯合騰訊、華為發布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據廣汽介紹,該系統擁有L3級自動駕駛量產技術及L4級自動駕駛示範運行技術。

2019年10月,廣汽智能駕駛車型的代表作Aion LX上市,這款車配有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4個全景攝像頭、1個智能攝像頭及1個駕駛員疲勞檢測傳感器,可實現L3級別自動輔助駕駛。

廣汽集團自動駕駛發展路線

來源:公開信息,晨哨整理

06 長安汽車

作業系統:TINNOVE OS

自動駕駛級別:L3

代表車型:Uni-T

長安汽車自動駕駛領域的起步也很早,2009年,長安就成立智能網聯汽車項目,開發車載互聯繫統以及駕駛輔助技術。2018年,長安汽車發布智能化戰略「北鬥天樞計劃」,組建北鬥天樞聯盟,整合全球資源,從傳統汽車製造企業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

長安汽車先後與華為、騰訊、百度、科大訊飛、高德、intel、NXP等科技巨頭達成戰略合作,構建智能汽車產業聯盟,提升長安汽車的交互能力。長安汽車與騰訊於2018年成立了梧桐車聯科技公司,其產品已成功搭載CS35 PLUS和CS85 COUPE上市。長安計劃到2020年,實現新產品100%聯網,同時實現自動駕駛L3級的量產;到2025年,車載功能實現100%語音控制,實現自動駕駛L4級的量產。

目前長安汽車在智能駕駛領域最具代表性的車型是UNI-T。這款車長安汽車於3月5日發布的全新轎跑SUV,UNI-T隸屬於長安旗下的全新系列引力。據官網介紹,長安汽車L3級自動駕駛技術感知範圍覆蓋3個360度車外環境感知,整合三種不同物理特性的傳感系統,其中在前方探測上,實現5重感知冗餘,最大探測距離大於200米,測量精度可達10釐米,採用5個毫米波雷達、6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作為主要傳感器。可識別場景中的車輛、行人、騎行者等多種目標和障礙物,掌握車道線、護欄、交通標識牌等信息。

07 蔚來汽車

作業系統:NIO Pilot

自動駕駛級別:L2/L3

晶片:Mobileye EyeQ4

蔚來汽車自動駕駛系統NIO Pilot和市面上主流的的輔助駕駛類似,都是L2級的系統。不過有別於不少其他品牌,這套系統是完全由蔚來自己正向研發,其自動駕駛的控制算法、底層軟體、ADAS控制器等均為自己開發,分別由蔚來中國和北美團隊研發。

蔚來NIO Pilot晶片採用Mobileye EyeQ4,Mobileye EyeQ4晶片的計算能力可達到2.5TOPS ,相當於每秒2.5萬億次計算,相比上代晶片提升多達8倍。

傳感器層面,蔚來NIO Pilot包括:1個三目攝像頭、4個全景系統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1個駕駛狀態檢測攝像頭。目前蔚來的三目攝像頭是自主開發,而中距毫米波雷達就採用博世提供的產品。

今年4月, NIO Pilot新增兩大重要功能:自動輔助導航駕駛(NOP)和視覺融合全自動泊車系統(S-APA with Fusion)。加上這兩個功能以後,蔚來將加上此兩項功能的「NIO Pilot完整功能」,更名為「NIO Pilot全配包」。

NIO Pilot 全配包功能包括自適應巡航、視覺融合全自動泊車系統、道路自動保持、前後側來車預警、來車預警-主動制動、動態儀表界面及車道自動模擬、遠近光自動控制、、自動輔助導航駕駛、高速自動輔助駕駛、擁堵自動輔助駕駛、轉向燈控制變道、駕駛員疲勞預警、車輛自動召喚、道路標識識別、自動限速調節等。

「NIO Pilot全配包」自動駕駛級別在L2和L3之間。

目前,蔚來汽車正在與廣汽蔚來在聯合研發基於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新車平臺。

08 小鵬汽車

作業系統:XPilot3.0

自動駕駛級別:L3

代表車型:P7

8月3日,據媒體報導,小鵬汽車獲得了3億美元的C++融資,領投方為阿里巴巴,卡達主權基金等也有參與投資。本輪融資距其上一輪近5億美元融資僅隔了兩周。

交付數據並不出色的小鵬汽車吸引如此眾多全球投資機構關注的最重要原因在於其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投入和建樹。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在多個場合表示,小鵬汽車是一家做真正「自動駕駛」的公司。

小鵬汽車最新推出的P7搭載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XPilot 3.0是目前國內級別最高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XPilot 3.0硬體系統包括 12 個超聲波傳感器、5 個高精度毫米波雷達、13 個自動駕駛攝像頭(4個前置攝像頭,1 個三目攝像頭模塊和 1 個前置安全輔助攝像頭,5 個增強感知攝像頭,左右兩側各兩個,後置一個,以及 4 個環視攝像頭)、1 個車內攝像頭,實現了攝像頭和雷達雙重 360 度感知,同時匹配高精度地圖和定位的支持,以及車內攝像頭對駕駛員的監控,達到 L3 級自動駕駛的感知條件。

XPilot3.0搭載的英偉達 Xavier 自動駕駛晶片,可實現每秒30萬億次運算,功耗僅30瓦,能效是上一代架構的15倍, 運算力大概是小鵬首款車型 G3 的60倍,為自動駕駛系統的應用升級提供了充足的算力。上一代自動駕駛輔助系統XPilot2.5和蔚來一樣使用的是Mobileye EyeQ4晶片。

不過,XPILOT 3.0的部分高級功能如高速領航自動駕駛、家庭車位記憶等沒有出現在已經交付的P7中,這些高級功能需要等到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通過OTA升級陸續釋放。

09 理想汽車

作業系統:Li OS

自動駕駛級別:L2

代表車型:理想ONE

和蔚來一樣,理想汽車旗下的理想one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採用的是Mobileye EyeQ4視覺識別晶片,輔助駕駛算法則由億航智能提供。硬體系統搭配1個Mobileye提供的單目攝像頭,1個前向毫米波雷達、4個環視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傳感器,可實現自動緊急制動、碰撞預警、自動車道保持、車道偏離預警、轉向燈變道輔助、自動泊車等功能。輔助駕駛算法則由億航智能提供。

根據理想汽車自動駕駛戰略規劃,理想汽車將會在2021到2022年實現NOA功能(根據地圖導航輔助駕駛),到2023年該公司會推出全新車型X01,標配支持L4級別自動駕駛能力的硬體,預計2024年將會開始通過OTA的方式讓旗下車型具備L4級別自動駕駛能力。

10 威馬汽車

作業系統:Living Pilot

自動駕駛級別:L2

代表車型:威馬EX 5

2019年3月,威馬正式發布了其具備L2級別的智行輔助系統Living Pilot。威馬Living pilot主要來源於博世提供的方案,包含了盲點提示、側向與後向穿行預警、前端防碰撞預警與車道偏離預警、ACC自適應巡航(具備低速跟車能力)、AEB主動剎車、車道保持功能以及需要選配的自動泊車功能。

Living Pilot系統晶片為博世提供,在傳感器層面, Living pilot智行輔助系統包含:1個高清攝像頭:解析度1280 x 960,探測距離120m,可以識別4根車道線+16個物體;3個毫米波雷達:一前兩後,前雷達探測距離160m,探測角度90度;後雷達探測距離80m,探測角度150度;4個全景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

7月30日,百度和汽車零部件公司偉創力聯合宣布,雙方合作開發的全球首個量產自動駕駛計算平臺ACU正式下線。這款量產的ACU硬體平臺將在今年下半年率先應用於百度與威馬聯合開發的Apollo Valet Parking(AVP)自主泊車產品,威馬汽車也將成為國內首家量產落地AVP自主泊車解決方案的車企。

威馬汽車將在2021年發布兩款新車,全部都標配L4級自動駕駛系統。

相關焦點

  • 紛紛發布L4、L5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時間表,車企頻發自動駕駛「高射炮」
    作為自動駕駛賽道重要的「賽點」,車企能否借L4自動駕駛車型實現「彎道超車」?車企量產時間大比拼今年下半年以來,不少車企都陸續透露了L4自動駕駛車型量產時間。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指出,高精地圖的率先應用,標誌著廣汽新能源已經進入了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的融合發展階段。廣汽新能源將基於5G技術車載應用的優勢,爭取在2022年推出L4自動駕駛車型,並有望讓中國車企在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實現又一次引領。
  • 自動駕駛系列3:新能源車企誰具備了L3自動駕駛技術?
    此前奧迪的A8/A8L車型率先達到該標準,以24個傳感器和41種駕駛輔助系統來實現(由於法規原因,國內的A8L車型的部分自動駕駛功能被限制使用了)。2020年哪些新能源車企具備自動駕駛能力?2019年11月5日蔚來與Intel旗下的世界領先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共同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基於蔚來第二代整車平臺打造L4級別自動駕駛車型。通過此次合作,蔚來將成為全球範圍內首批在量產車型上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的品牌,繼續保持在高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先優勢。
  • 自動駕駛汽車創企Autox已開始在國內進行自動駕駛測試
    【TechWeb】12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獲得批准5個月後,中國自動駕駛汽車創企Autox開始在國內進行自動駕駛測試。周四,AutoX表示,它已開始在中國用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多用途車型Pacifica進行自動駕駛測試。
  • 智能交通、智能汽車、自動駕駛三駕馬車齊飛,十四五新浪潮下,百度...
    百度Apollo全面展示了其在智能交通、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最新進展。Apollo三駕馬車齊飛,持續領跑中國交通與汽車智能化賽道,大步邁入商業化階段,引領全球出行產業革命。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表示:「交通產業和汽車產業正經歷百年一遇的大變革。國家正在大力推進新基建、智能交通、交通強國戰略,取得了巨大進步。Apollo聚焦『智能』,通過智能化幫助車企造好車、幫助政府修好路。Apollo堅持『開放』,希望與合作夥伴一道,共創『無人駕駛』美好出行的未來。」
  • 新能源車自動駕駛的最佳「載體」!智能駕駛輔助的差別你懂嗎?
    現如今,隨著汽車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駕駛輔助系統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上至百萬級,下至十萬級的汽車幾乎都有配備。不過目前來說,自動駕駛還處於研發階段,對於未來的汽車也比較現實。但就目前汽車市場而言,絕大多數的車企產品還僅是表面L3,實則是L2級別的水準,而這也是給到消費者一個錯誤思路的原因,從功能上展現兩者的區分不大,但實際方面,不管是理論側面還是實際層面,L2級都給人一類似自動駕駛的錯覺。■ 「李鬼」還是李逵?
  • 2020自動駕駛:L4技術降維應用,自動駕駛由布道走向趕考
    車企可以推出自主代客泊車系統功能,但量產車型只能稱之為L2級高級輔助駕駛汽車,該功能暫時還無法作為成熟技術完全開放給終端用戶。我們可以看到,在該領域,以特斯拉、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為代表的車企,更多的採取全棧自研的方案,正逐步淡化了SAE的自動駕駛級別定義,從L4架構視角不斷打磨高級自動駕駛輔助技術,利用OTA升級能為用戶創造更多「驚喜」。而傳統車企除了部分企業採取自研外,多採取與技術巨頭抱團的方式示範L2+自動駕駛功能。
  • 【Car路裡學堂·汽車技術】自動駕駛技術量產前夜?
    可能車企們也意識到了時間緊迫性,所以這個月我們又見到了不少新技術。那還等什麼? 能在室內停車場使用的威馬AVP泊車 很多人都認為L4級自動駕駛最先落地的場景或許是在封閉的高速公路上,但其實相比高車速的場景,低速的L4在落地的進度上可能更快一步。
  • L3自動駕駛量產前夜,雷射雷達成智能汽車標配
    目前,在市面上已經有相當一部分車企明確,將在車輛上搭載 1-5 顆數量不等的雷射雷達。根據小鵬汽車自動駕駛工程師的說法:「其自動駕駛系統仍將以視覺感知和深度學習為主,雷射雷達提供的是多一層的冗餘保障。全球車企本田也在積極布局自動駕駛系統的量產,和前面提到長安高端品牌的傳感器方案一樣,本田計劃一上來就是 5 顆。這家老牌日系車企最近宣布將在其下一代的 Legend 車型上配備 Traffic Jam Pilot 自動駕駛系統,為了保證這套系統的安全性,本田將會在該車型上裝配 5 個雷射雷達。
  • 自動駕駛時代將至 入國家頂層發展規劃
    如果文件獲得通過,中國將正式擁有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分級國家標準,這將幫助各類企業更有針對性展開研發和技術部署的工作,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實現大規模應用落地。近期智能汽車領域持續利好。不久前,發改委、工信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出臺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中,針對自動駕駛提出了包括夯實複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控制、人機互動等在內的關鍵基礎技術,建立健全智能汽車測試評價體系重點研發虛擬仿真、軟硬體結合仿真、實車路測等測評技術,開展特定區域智能汽車測試運行及示範應用等內容。
  • 計算機行業:傳統車企攜手科技企業 智能駕駛群雄並起
    傳統車企紛紛攜手科技企業,智能駕駛群雄並起  近期傳統汽車企業最近動作頻繁,紛紛出手打造智能汽車品牌:11月14日,長安汽車宣布攜手華為和寧德時代,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11月26日,上汽集團聯合浦東新區和阿里巴巴集團,打造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
  • 汽車智能化引導下!車企怎樣抓住機遇與迎戰?
    在信息化浪潮中,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新技術正在向傳統行業滲透,汽車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的進程加速,配配車認為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已經悄然來臨。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
    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汽車領域的廣泛應用,汽車正加速由機械化向智能化轉變,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通信等產業的綜合產物。當前,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紛紛加快產業布局,制定發展戰略,各項技術標準及法規等逐漸完善。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並頻頻出臺支持政策,自動駕駛產業得到迅猛發展。
  • 傳百度正接洽吉利、廣汽、一汽等多家車企,探索下一代智能汽車落地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百度正與吉利、廣汽以及一汽等多家車企集團接觸,洽談設立合資公司的可能性,這意味著百度將通過與車企合作直接進入造車領域。對此,百度與吉利雙方均回應:對市場傳聞不做評論。儘管如此,或受該消息影響,百度12月15日在美股大漲13.84%,市值達到630億美元。
  • 自動駕駛的現狀、案例與趨勢
    由於L3級別自動駕駛量產尚需法規出臺,L4、L5級別的自動駕駛需要AI技術突破才有可能商用化,短期推出L2+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車型成為國內外車企的首選。從我們以上的總結可以看出,自主車企已經把駕駛輔助和智能駕駛艙作為差異化的核心產品,而國內合資稍顯落後。
  • 「不造車」背後 華為要扮演眾多車企轉型升級背後的巨人!
    如今,一個比電腦、智慧型手機體量更為巨大、涉及的技術更為複雜,前景更為廣闊的產業,也踏上了時代的浪潮,它就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浪潮之巔的新能源車企,今年個個紅的發紫。在近日任正非籤發的《關於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中,特別用粗體文字強調,「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 3月出行大事件:跨國車企中國市場換帥;自動駕駛領域恢復火熱
    不難看出,出於疫情的擴散,對於跨國車企來說,2020年的業績都充滿不確定性,在汽車行業受疫情困擾之時,保證中國市場的業務顯得尤為重要。3月,受新冠病毒對全球的影響,全球大部分地區都處在「隔離」階段,隨著無人配送等技術的大規模使用,自動駕駛領域逐漸恢復熱度。
  • 長城汽車多項智能駕駛黑科技亮相2019數博會
    根據協議,長城汽車將採用中國移動5G通信技術構建車路協同技術體系,共同打造車路協同智能自動駕駛分級決策平臺,推進並探索5G通信技術在自動駕駛車輛上商用化進程及應用。長城汽車與中國移動籤署《推進無人駕駛示範區戰略合作協議》L4級別城市自動駕駛 讓夢想照進現實作為國內較早布局自動駕駛技術的車企之一,目前,長城汽車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
  • 百度終於造車,智能駕駛的背後還有它亟需關注!
    百度汽車公司獨立於母公司體系,保持自主運營;同時百度將人工智慧、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賦能汽車公司。吉利汽車方面則表示,此次合作將基于吉利最新研發的SEA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展開。
  • 技術&商業雙輪驅動,黑芝麻如何實現自動駕駛晶片突圍?
    「軟體定義汽車需要高性能車規計算晶片及平臺」 以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為核心的汽車四化浪潮隨信息技術的發展奔湧而來,以人機互動、自動駕駛、環境感知為代表的智能化應用場景已逐漸成為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面對繁榮發展的新一代汽車產業,大批AI晶片創業公司乘勢而來,成立於2016年的黑芝麻智能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 盤點2020|N95空氣濾芯、自動駕駛、OTA升級……汽車新詞彙你知道...
    02智能科技競爭升級  自動駕駛技術已成為各品牌競爭的重點  在今年上市的大部分車型上,都會標註一個多少級別的自動駕駛,也成為這款新車的一個核心競爭賣點。那麼,像L2、L2+、L3、L4、L5……級別的自動駕駛,到底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