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博物館有望入圍《國家寶藏2》總導演親述變與不變、期待與擔憂

2021-01-13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易烊千璽

    周冬雨

    第一季選擇明星「國寶守護人」的故事:撒貝寧是湖北人,請來演繹「雲夢睡虎地秦簡」;段奕宏主動要求演「勾踐劍」;黃渤要求演青銅器;甚少上綜藝的梁家輝也積極參與。至於第二季的明星嘉賓,於蕾導演透露,「名單肯定會有很多變化」。

    「第一季,很多人都是因為王凱才看《國家寶藏》的,看完王凱的第一集後,接著看下去。」

    「第一季關於李晨『宋徽宗』衣服的事,太多人來問了,也有各種專家說,很多粉絲幫著P K。」

    ●「大家不用擔心《國家寶藏》沒有第二季,我們已經聊到第五季了」

    ●「從內容到形式都有更新和替換,但節目的邏輯不變、熟悉的元素不變」

    《國家寶藏2》

    3月·和故宮單霽翔院長溝通

    8月·正式啟動

    9月、10月·進棚錄製

    11月底、12月初·正式播出

    一檔年輕的節目,收官多時,觀眾不斷期待它的回歸。當初它橫空出世時讓人一眼驚豔,再次續寫時,它是否依然一如當初、創造一種全新的表達,是否依然充滿生命力?

    讓人期待,也讓人擔憂。

    日前,「2018央視重點資源首發品鑑會」在廣州舉行。會上,備受矚目的《國家寶藏》第二季(以下簡稱「《國家寶藏2》」)宣布進入核心籌備期,製片人及總導演於蕾透露,目8月將宣布本季的「九大博物館」,啟動拍攝,將於今年底與觀眾見面。南都記者從知情人士那裡了解到,廣東省博物館有很大機會進入《國家寶藏2》「九大博物館」的入圍名單。

    《國家寶藏》是去年12月央視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類節目,正如於蕾所說:「這個節目是H istory=H i,S tory!把一個講歷史的節目變成一個個讓人興奮、激動的故事。」出人意料的是,這檔「佛系綜藝」收穫了大量觀眾、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愛,他們從節目裡「默默感受著歷史的流淌、文化的壯闊」。總播放量8億人次;微博主話題閱讀量18 .7億,居文化綜藝節目第一;超過5萬豆瓣網友給出9 .2分,位列豆瓣年度內地綜藝榜首……

    品鑑會後,於蕾接受南方都市報獨家專訪。她坦承第二季會繼續「用心血去熬製」,不辜負觀眾的喜愛。但擺在節目組面前最大的壓力是,所有人都在問:「第二季通常不如第一季,你們怎麼樣?」怎麼創造新的變化?怎麼不讓口碑滑落?怎麼滿足觀眾被提高了的胃口?……面對南都記者一個個「嚴苛」的問題,於導一一誠懇作答。

    B 03-05版

    採寫:南都記者 蔡麗怡 實習生 呂莎莉

    PART1籌備

    這個節目肯定會做下去。第二季希望在第一季一樣的檔期出現

    最近出版的節目同名書中,於蕾在自序裡寫道:「《國家寶藏》是一次耗時兩年零七個月的創作。兩年來,低頭趕路,忙忙碌碌,不計得失,不問成敗。」

    然而,隨著新的輪迴開始,外界對《國家寶藏2》報以熱切的期待,這一季還能繼續「低頭趕路」創作和製作嗎?節目組很喜歡網友送給他們的經典評價:「這世上,初心 易 得 ,始 終 難守。」對於創作組而言,他們要怎樣在「趕路」和「精雕細琢」間找到平衡?

    南方都市報:《國家寶藏2》從何時提上日程?

    於蕾:我們從沒想過這個節目只做一季就不見了。中國有4900多家博物館,這是非常龐大的資源,很多博物館都非常有講頭,但觀眾並不怎麼知道,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就想讓節目一季一季做下去。很多網友都在呼喚,一堆孩子整天催更第二季。去年3月,我和故宮博物院單院長(註:單霽翔院長)第一次見面,就聊得非常開心,他半開玩笑說:「第一季做8個國家級重點博物館;第二季可以做市級博物館;第三季可以做少數民族地區的博物館;第四季可以做墓葬博物館,比如兵馬俑……」所以大家不用擔心我們沒有第二季,我們已經聊到第五季了!這個節目肯定會做下去,我們會把這一塊大家不以為然、覺得很沉悶很冷門的資源開發出來。這是一個富礦,可以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南都:目前最主要的工作是什麼?

    於蕾:我們正在做第二季所有博物館的調研,大江南北走了一趟,已經考察了八九個博物館。

    南都:篩選過程是怎樣的?第二季入圍的博物館什麼時候能公布?

    於蕾:因為博物館的館藏、量級情況,都是可以提前做功課的,所以我們是在做完功課後,再去有意向合作的博物館做調研。我們不能傷害那麼多博物館的情感。調研結束後,我們還要溝通、研究、層層匯報,鑿實後,才會把最終合作的博物館公布給大家,大概會是8月份。

    快的話節目應該是8月啟動,9月、10月進棚錄製,希望11月底、12月初跟去年一樣的時間點(播出),在(和第一季)一樣的檔期出現,不失大家對我們的想念和期盼,別讓大家等太久。

    南都:這一季,最難、壓力最大的地方是什麼?

    於蕾:最難的就是滿足觀眾的期待。因為所有人都跟我說:「大部分節目第二季都不如第一季,你要有心理準備!」第二季不如第一季,其實是因為大家胃口高了。第一季推出時,是一個全新的形態,觀眾覺得很意外,加上製作精良,觀眾會有滿足感;第二季觀眾不覺得意外了,而是滿懷期待,期待值又特別高,所以我們要很努力才行。怎樣在不變和萬變中讓觀眾仍然有驚喜,是我們正在努力做的。我們要努力創造變化,而且這變化還不能掉地上,不能變完後讓觀眾覺得不如上一季。

    最難的是抉擇。第一季也一樣,面對所有選擇時,往左還是往右、進還是退、是鮮豔還是素淡、激情澎湃還是潤物細無聲……這是最難的。我們謹小慎微地走到了今天,我們對於每個細節仍然會非常慎重地去想、去問很多人。現在做的博物館和文物的篩選工作,就是最基礎也是最要命的一環,我們非常慎重。

    南都:這一季的製作會不會很趕,還能用「兩年多的低頭趕路」來形容嗎?

    於蕾:第一季,我們有一年的時間都在做模式的打磨和調研,整個2016年我們都是在找不同的人聊,來驗證這件事、這個想法對不對;真正啟動、實操、聯繫所有博物館,是在2017年。實際工作周期和今年差不多,實打實的製作(時長)大概一年。這一季並不是很趕的狀態,2月初第一季結束時我們就開始想第二季,3月見單院長,從那時就開始推進位作,製作周期是一樣的。

    PART2創新

    選明星「國寶守護人」,流量不是標準,合適才是

    品鑑會上,《國家寶藏2》暫未公布概念海報或片花,一切處於保密狀態。於蕾導演在會上透露,《國家寶藏2》仍將集結9大中國頂級博物館,繼續與故宮博物院合作,選取新一批8家國家級博物館;新的寶藏,講述新的國寶故事,每家博物館繼續由觀眾、網友投票選出一件國寶,參與最終一場別開生面的「國家寶藏特展」;不出意外的話,001號講解員依舊是張國立老師,27組明星「國寶守護人」會在第二季中換新;第一季被網友點讚的視覺效果、舞美設計,會在第二季中升級。

    從字面上看,第二季每個環節都會「換新、升級」,第二季如何出彩、出新?怎樣滿足觀眾越來越高的胃口和期待?

    流量明星不是我們選擇的標準,合適才是,一定要特別適合他們守護的那件文物。我們初心不動:好好講國寶的故事。節目最大的主角是國寶。是國寶上熱搜,不是演它的明星上熱搜。

    南都:用綜藝的形式解讀歷史和文物,這是《國家寶藏》原創的形式。第二季會加入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意?

    於蕾:會有變化和新意,請大家放心。我追求的第二季是耳目一新的,是視覺體系的變化:博物館的變化、文物的變化、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故事,從內容到形式都有更新和替換。但節目的邏輯不變,熟悉的元素不變,大家透過故事受到的情感觸動不變。觀眾看下去,會覺得還是那個有情感、有認知、有溫度的《國家寶藏》。

    南都:具體「新」在哪裡?

    於蕾:舞臺應該是新的,但會保留核心視覺符號。我們也想過偷懶,第一季的舞臺還在,很漂亮,所以其實是可以偷懶的。但我們覺得還有很大的改變空間。

    南都:前世故事、今生傳奇,001號講解員、27組明星守護員……這些熟悉的元素變不變?

    於蕾:熟悉的元素保留下來,但呈現的方式會變,核心模式還在,變的是內容和呈現形式。

    南都:27位明星「國寶守護人」,選擇標準是什麼?流量、當紅是你們的選擇嗎?

    於蕾:我們是先定下文物。流量明星當然不是我們的標準,合適才是。一定要特別合適他們守護的那件文物。

    南都:可是第一季有流量明星、小鮮肉。

    於蕾:對,第一季有易烊千璽、陳曉……我們選文物時,慎重地考慮到底要講什麼、講哪段歷史、它有什麼價值延展到今天。第一季講了潘先生和大克鼎的故事,我們選了20多歲的易烊千璽去演大克鼎這件2000多歲的文物。很有爭議,大家都覺得他不合適。但播出後證明,這是個特別好的選擇。「鼎」是中國禮制的象徵,我們講潘家代代傳承的故事,潘奶奶捐完鼎後,對潘裕翼這一代子孫們說:「雖然我們祖上是蘇州大戶人家,但我不要你們大富大貴,我希望你們教書育人。」潘先生是近代中學校長,我們找了千璽這樣一個十八九歲的孩子和大克鼎在一起,他把潘爺爺請來講潘奶奶的故事,以年輕人的姿態聆聽,這是一種代代傳承的表達。易烊千璽是流量明星,無數年輕人留言:「這才是大戶人家,這才是了不起的故事!」

    明星出現在節目裡,為觀眾打開一扇窗;公眾人物最大的價值,是用他們的影響力引領觀眾去看有價值的東西。明星們自己也很開心,這是他們公眾價值的最大化。

    我去北師大講課時,一個小姑娘提問:「我是因為王凱才看這個節目的。」我說:「很多人都因為王凱才看這節目,但王凱的第一集結束後,你後面看沒看?」她說:「我看了,特別喜歡。我連看了10集、連刷了三遍,這節目是我們寢室的泡麵番。」什麼是泡麵番?就是在寢室泡泡麵時看的節目。這就對了,明星和嘉賓來之前,對守護的文物也不了解或一知半解,但他們會帶著觀眾走進來,然後他們就一直看下去。明星在節目裡也獲得了額外的榮耀感,文博界、歷史界從來不看綜藝節目的人也在點讚。

    南都:請明星難不難?

    於蕾:劉濤是第一個答應來節目的,結果錄像時她說「不敢上臺了」。她說:「一個『前世傳奇』的腳本,快趕上一集電視劇的厚度了!我沒做那麼充分的準備。」結果在臺上錄製時她很開心,錄得都唱起來了。

    節目對明星的壓力很大,他們在這個節目裡完成的事情比其他節目多很多。首先要抽出一到兩天到博物館外拍,去見文物;然後要到演播室錄製,不是穿得漂漂亮亮聊一段訪談就完了,他們要演一段戲,要做古裝打扮、要排練、要把戲詮釋好,投入很大,比一般節目多三倍的檔期和時間。

    南都:第二季邀請明星的工作開始了嗎?

    於蕾:還在琢磨。第一步是定文物,然後選最合適的人去講它們。因為節目讓他們覺得這是一件榮耀的事,每個嘉賓都跟守護的文物有了一種血脈相連、魂魄相依的感覺。

    所有的努力都是要講國寶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所有人的出現都是為了把故事講好,這件文物是怎麼活到今天的,這是核心。文物定了後才知道請什麼人來合適。

    PART3瑕疵

    我們的巧思、沒有言明的東西,網友們都能看出來

    《國家寶藏》第一季贏得了口碑和讚譽,成為2017年底的現象級節目。它引發了90後、00後年輕網民的強烈關注,他們在微博、豆瓣、B站、視頻網站彈幕等駐足之地,留下許多贊彈熱議,他們鮮活的意見和看法,是《國家寶藏2》如何變化、如何變好的具象目標。

    明星出現在節目裡,為觀眾打開一扇窗;公眾人物最大的價值,是用他們的影響力引領觀眾去看有價值的東西。明星們自己也很開心,這是他們公眾價值的最大化。

    南都:第一季有留下遺憾嗎?

    於蕾:其實是有遺憾的。第一季每集播出之前,我們都提心弔膽,每一集都是我們在機房待到早上、一直剪到必須播了才送出去的。網友看穿很多我們的小心思,我們的巧思、沒有言明的東西,孩子們都能看出來。他們看得特別細,有時也會給我們挑刺。

    南都:第一季李晨主演的《千裡江山圖》,眼尖的觀眾發現他扮演的宋徽宗,著裝更接近清代服飾,舞臺背景上也出現了明代的景泰藍燻爐。

    於蕾:噢,那一集關於衣服的事,太多人來問了,也有各種專家說,很多粉絲來幫我們PK。有些專門做服飾的人做了考據,畫上宋徽宗的衣服圖樣也有團龍圖案的。我們在眾多「爆炸性的表揚」中認識到了一點:第一,有批評不是壞事,說明大家在關注這樣一個冷門話題,這是我們最初的訴求;第二,我們非常認真地對待批評的聲音。我們懇求大家的包容和意見。

    因為這是一種藝術化的演繹,所以我們沒有苛求服化道的完全正確。宋徽宗如果穿紅色素淡的布袍,這個主角一定沒那麼跳,所以這是舞臺化的服裝。

    一夜燃爆後,我們得到了很多「歷史粉」的關注。「歷史粉」有各種不同的專業,有專做服裝考據的。以後我們會注意這樣的問題,但還是採取折中的處理,不能丟掉舞臺的漂亮,如果變得灰頭土臉,視覺呈現就不好看了,觀眾也不會滿意。

    南都:專家團隊有沒有壯大?

    於蕾:第一季播得早,很多東西我們沒有想到,沒想到衣服會是一個問題,後來慢慢變得更嚴謹。後來我們有各種在組專家,有專門服飾專家,我們力求讓服裝美觀但又不偏離史實。核心團隊其實只有十幾、二十人,但要把所有「螺絲釘」算上,有兩三百號人。

    南都:過往有些爆款節目做下來,由最初關注的主題,轉移到講人物、講故事,忽略了節目本身的「主角」,觀眾漸漸遠去。《國家寶藏2》如何堅守初心、再創高峰?

    於蕾:第一季有好多主動想來的藝人,我們沒用上,我們不是「文物版《演員的誕生》」。在這個節目,得看有沒有合適的文物給他。這是原則問題。

    我們初心不動,一定要好好講國寶的故事。節目最大的主角是國寶,是國寶上熱搜,不是演它的明星上熱搜。最牛的是文物,所有人的存在是加磅的。第一季,所有明星都沒有聊個人話題,段奕宏剛得了東京電影節影帝就飛回北京錄節目,一句話都不談自己得影帝。所有人都說「我是某國寶的守護人,我要講一個怎樣的前世傳奇,我看見國寶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很乾淨,很純粹。

    PART4廣東博物館

    到廣東博物館做了調研,入選第二季「是很有可能的」

    知情人士對南都記者透露,廣東省博物館有望入圍《國家寶藏2》「九大博物館」的名單,而且「入選的可能性頗高」。廣博內,不少體現「海上絲路」文化、充滿情懷和故事的珍貴文物,引起了製作方的注意。於蕾表示,製作組已經在進行廣東省博物館及其文物的調研工作了,有待8月宣布。

    廣東省博物館12萬件藏品中,有國家一級文物400餘件,館藏的古字畫、古陶瓷兩類傳世文物,數量質量在全國名列前茅;端硯和潮州木雕獨成系列,極具特色;廣彩瓷器、石灣陶塑、廣州牙雕,富有地方特色;自然標本中的「鬚鯨骨骼」「巨型孔雀石」和五噸多重的「信宜玉石」亦極其珍貴。

    南都:廣東博館物入選第二季的可能性有多大?

    於蕾:我們到廣東博物館做了調研,和劉館長做了溝通,只能告訴大家「有可能」,因為我們也期待節目有驚喜。廣東非常有地域氣質,它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國幾千年來對外貿易的窗口,廣東博物館裡的館藏文物非常好地體現了這種貢獻。節目有個原則,在篩選博物館或文物時,要告訴大家這件文物、這個地域,為中華民族的進程貢獻了什麼?廣東館很有特點,所以入選是很有可能的。

    南都:廣博館藏豐富,哪幾件文物引起了製作方的注意?是選擇鎮館之寶,還是選擇有獨特故事的文物?

    於蕾:我們沒有界定說要選「鎮館之寶」,我們選的要能讓大家感受到它有很值得琢磨的「前世」,它是一件很重要的、在歷史上有過獨特審美價值、科技價值或貢獻的文物;它還需要有一個一直活到今天的表達。

    每家博物館的館藏量都非常大,幾十萬件、上百萬件,你能比出哪件文物比別的好嗎?也不能說一類文物就比二類文物貢獻更大。我們挑選時,更多地是從「表達」出發,它一定能說到今天、能關照到當下,讓普通人感受到它還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生活方式或觀點,我們因為這樣一件文物,延續了老祖宗的思想或記憶。為什麼大家覺得這個節目「燃爆」、看完會為民族驕傲?因為我們選擇的都是這樣的表達,大家看了這樣的故事,會油然而生對自己民族驕傲的認知。

相關焦點

  •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在即,25家博物館(院)傳遞「國寶印信」
    11月26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在節目開播前舉行了「國寶印信」傳遞儀式,由《國家寶藏》第三季九位文博機構看門人,從前兩季文博機構館長手中鄭重接過印信,宣告第三季節目揚帆啟航。從第一季到第三季,同一枚「國寶印信」延續著上下求索的創新勇氣,承接著尋理求知的文脈傳承。
  • 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音頻版上線喜馬拉雅
    本季『國家寶藏』將與九座享譽世界的歷史文化遺產攜手作出回答。」《國家寶藏(第三季)》的「001號講解員」張國立說。 近日,《國家寶藏(第三季)》音頻版在喜馬拉雅上線。《國家寶藏(第三季)》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於2020年12月6日起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其音頻版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授權喜馬拉雅獨家播出。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提前看看12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過過癮01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陶鷹鼎「 6000年前的猛禽容器卻萌化了無數現代人的心 」在國家博物館中「背手而立」的它,被網友戲稱為「出門遛彎的老大爺」。02故宮博物館鎮館之寶:金甌永固杯「 乾隆爺混搭審美的極致體現「往細裡做」= 再加兩倍珍珠?」金甌永固杯,《國家寶藏》系列的老粉絲們一定不會忘記這件國寶。
  • 《國家寶藏》亮相「紫禁城600歲一見如故」特別直播
    特別直播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於蕾受邀與大家暢聊《國家寶藏》如何讓故宮文物「活起來」。「紫禁城其實是一直活到今天的,我們一直在努力想辦法用我們電視人的長項,用一個傳播者的長項,把它變成一個故事,翻譯給我們的觀眾。」於蕾表示,節目組全體都一直覺得非常有幸跟故宮結緣,跟故宮結緣的過程也是一點一點認識故宮的過程。
  • 廣東一「強悍」縣市,被國家「看中」,未來有望成為「地級市」
    廣東一「強悍」縣市,被國家「看中」,未來有望成為「地級市」提起來廣東省,大家腦海裡首選閃現的就是深圳和廣州了。作為我國一線城市的半壁江山,廣東省的發展實在是令人羨慕不已。雖然說廣東省的廣州和深圳發展得極好,但是在最近出爐的全國百強縣市中,廣東省作為一個經濟大省,入圍的縣市也只有三個,並且排名也不是很靠前。這就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了,相比於廣州和深圳,廣東省的一些區縣的發展並不是很好,這也是它發展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相關的部門已經開始出謀劃策來解決了。
  • 《國家寶藏》第三季什麼時候播出 國家寶藏3嘉賓文物簡介
    《國家寶藏》第三季定檔播出了,該節目自開播以來就受到觀眾們的喜歡,第三季將視野延伸到中華大地上的9座歷史文化遺產,那麼,第三季什麼時候播出?九大博物館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國家寶藏第三季什麼時候播出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於2020年12月6日起,每周日晚20:30檔央視綜藝頻道正式開播,節目共10集,每集100分鐘。
  • 東京你好,我是《國家寶藏》,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副總監王進(右)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金林(左)《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於蕾(中)在推介會現場合影推介會上,央視綜藝頻道副總監王進代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向在場的海外媒體機構代表推介了《國家寶藏》節目。
  • 《國家寶藏》走進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
    2019年10月2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節目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中日兩國重量級藝術家聯袂演出,流傳千年的清音雅樂再度迴響。今年適逢《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籤署四十周年,《國寶音樂會》以文藝的形式負載中華文化和中日之間的交流歷程,實現別開生面的碰撞和傳播。
  • 東京你好,我是《國家寶藏》。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應日本東京國際電視節之邀,《國家寶藏》於本周赴日本東京國際電視節參加中國聯合展臺推介會,並於今天下午在東京舉行了《國家寶藏》節目的主題推介。↓《國家寶藏》日語版模式宣傳片先睹為快!↓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副總監王進(右)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金林(左)《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於蕾(中)在推介會現場合影推介會上,央視綜藝頻道副總監王進代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向在場的海外媒體機構代表推介了《國家寶藏》節目。製片人、總導演於蕾則向大家介紹了《國家寶藏》的節目模式和傳播效果。
  • 《國家寶藏》電視劇熱播效應 9大博物館成「網紅」
    人民網北京12月26日電 (記者劉佳)日前,被稱作中國版「博物館奇妙夜」的國寶探秘節目《國家寶藏》正在熱播,9家博物館、27件鎮館之寶一一亮相,無不令人讚嘆古代工匠的智慧,其背後的故事和情懷更是打動人心,在一夜之間讓博物館成為「網紅」。  記者從驢媽媽旅遊網了解到,自12月初《國家寶藏》節目開播以來,「博物館」相關旅遊產品的搜索量環比上升近1倍。
  • 廣東新增4家國家一級博物館,現有定級博物館數量居全國第二
    其中,廣東共有39家博物館分別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三級博物館。至此,廣東現有定級博物館數量為84家,居全國第二位。(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廣東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增至10家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中,廣東的廣州藝術博物院、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鴉片戰爭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等4家博物館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廣州藝術博物院
  • 集齊沈騰、富大龍、靳東和張子楓,《國家寶藏》的高級感又升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闊別近兩年後,央視《國家寶藏》節目近日終於又開播了。文物的故事有溫度有情懷《國家寶藏》從第一季開始,就不止於介紹文物、文化遺產,而是帶領觀眾一起用心體會文物背後的歷史與文化,感受五千年文明帶來的衝擊、感動,開啟大家探尋歷史的熱忱之心。
  • 《國家寶藏》第三季今晚首播:三星堆國寶入選
    青銅縱目面具金杖一號青銅神樹去故宮賞金嵌珍珠天球儀、到敦煌研究院看敦煌遺書、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欣賞一號青銅神樹……不用打飛的奔赴全國各地,12月6日開播的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將攜手包括三星堆在內的9座歷史文化遺產,帶你看文物的前世今生
  • 《國家寶藏》第三季明日開播,要上節目的國寶你猜中了幾個?
    《國家寶藏》第三季明日開播,要上節目的國寶你猜中了幾個?國家寶藏的文案真的是一絕,每季的宣傳片都很好看@緣應嘆息-華殤:央視每次節目的文案和預告都是渾然一體的,《國家寶藏》的文案組都好喜歡,這個預告片也很有創意,一幕幕輪轉,一方窺見歷史塵埃,一方洞明別樣天地,期待第三季的節目,加油!
  • 溯源嶺南文明,百度「寶藏中國」走進廣東「知識直播」助力打造城市...
    圍繞「寶藏廣東賞心粵目」的主題,一場泛知識型直播多角度、多場景展現廣東獨特的城市風貌,吸引了超過500萬名網友觀看。廣彩、雕塑大師的匠心獨運;在廣東省博物館、涼茶博物館、東莞沉香博物館等文化寶地,與國家級非遺潮繡代表性傳承人康惠芳、國家級非遺廣彩代表性傳承人譚廣輝等文化傳承人對話,了解非遺傳承人的使命與擔當、一起探尋一段段廣東的恢弘歷史;還有基於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技術運營的千燈湖無人車、氣勢恢宏的嶺南建築代表陳家祠,百度以全景直播的方式為全國乃至全世界觀眾展示了一個融古通今、繼往開來的寶藏廣東。
  • 水井坊×《國家寶藏3》:穿越千年 我們有幸再遇見
    三年前,伴隨著001號講解員張國立擲地有聲的開場,一檔堪稱「現象級」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收穫好評無數。通過這檔節目,一眾博物館的文化淵源,與諸多國寶藏品的前世今生得到了全方面的展示,不少人都表示,節目成功地讓那些在博物館中沉睡了千百年的國寶,紛紛「活」了起來。
  • 《國家寶藏第三季》終於歸來,百看不厭,你等到了嗎!
    萬眾期待的《國家寶藏第三季》終於要在十二月六日與我們見面了,看過前兩季的對於其中每一件寶貝的前世今生以及震撼人心的舞美一定印象深刻,而這次同樣也是九大博物館齊聚,感受著屬於中國傳統文化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期待了很久,終於等到了,這次也是靳東,楊紫,張子楓等紛紛齊聚,這一定會是再一場視覺盛宴,你們等到了嗎!
  • 三星堆博物館3件鎮館之寶將亮相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
    本報訊(成博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曉鈴)12月4日,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發布本季節目亮相文物名單,來自四川三星堆博物館的金杖、青銅縱目面具、一號青銅神樹從眾多精美文物中脫穎而出,將在節目中與全國觀眾見面。
  • 無人機表演閃耀環球中心,水井坊聯手《國家寶藏》演繹文化寶藏
    12月5日晚,在萬眾期待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類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前一日,在亞洲最大單體建築——成都環球中心的上空呈現了一場科技感十足又充滿歷史厚重感的無人機燈光大秀,"沉睡數千年"的寶物們驚豔閃耀成都的夜空。
  • 《國家寶藏(第三季)》闊別兩年後重磅回歸,音頻版近日上線
    12月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在央視綜藝頻道(CCTV-3)播出。近日,該節目音頻版在喜馬拉雅上線。《國家寶藏(第三季)》音頻版跟隨節目播放進度,每周一更新。    《國家寶藏(第三季)》音頻版海報    《國家寶藏(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