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花將放,燦爛如斯。青春與詩,無疑是生命之花的最美修辭。4月30日,電影頻道融媒體直播《青春詩會·春天裡的中國》如期而至,將青年電影人如夏花般盛放的生命熱忱與詩情相融,敬獻滿是哲思與希望的生命光華。
「我的誕生——是白雪千年孕育的奇蹟,我的死亡——是白雪輪迴永恆的寂靜。」在過往詩作中曾深刻書寫生命母題的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著名詩人吉狄馬加傾情助陣本期《青春詩會·生如夏花》直播現場,同電影頻道主持人郭瑋與李金澤一併暢評詩歌之美。
電影人白百何、郭俊辰、江疏影、李易峰、劉憲華、孫怡、文淇、吳謹言、吳磊、楊紫、張雪迎、鄭愷、朱正廷(按照姓名拼音排序)溫暖獻聲,以青春詩句頌讚生命之思。青年代表薇婭驚喜亮相,作為新時代勞動者的她也在五一假期來臨之際用奮鬥書寫對生命的熱愛。
《青春詩會·春天裡的中國》系列直播由電影頻道、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詩刊》社、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快手聯合主辦,湖北省電影家協會特別支持,1905電影網、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出品。
選擇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楊紫白百何薇婭齊抒生之熱愛
「我相信自己,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敗,妖冶如火……」奔入明媚五月的花香季節,泰國文豪泰戈爾流傳百年的《生如夏花》恰如其時。
《青春詩會·生如夏花》直播開篇,青年電影人楊紫對這不朽詩篇的誦讀,得到了吉狄馬加的讚許。「每個人對生命都有著不同聯想,這也是為什麼這首詩歌在世界範圍內被反覆重譯,而我們的青年影人也給予了它一種很好的青春詮釋。」
《生如夏花》(選段)
作者:泰戈爾(泰國)
我聽見回聲,來自山谷和心間
以寂寞的鐮刀收割空曠的靈魂
不斷地重複決絕,又重複幸福
終有綠洲搖曳在沙漠我相信自己
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敗,妖治如火
承受心跳的負荷和呼吸的累贅
就在4月28日,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和2020年中國向上向善好青年評選結果揭曉。無論已陸續復學的莘莘學子,還是投入復工建設的有志青年,懷抱多彩青春理想的中國「90後」「00後」一代,正以奔跑姿態向世界訴說他們對於生命的熱愛。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眾多閃耀生活之光的銀幕角色加身,青年電影人白百何對汪國真《熱愛生命》的詮釋透著堅定與昂揚。而近期忙於為湖北「帶貨」的人氣主播薇婭,則正身體力行地在時代前沿詮釋奮鬥的意義。
「雖然和醫生、老師相比不算什麼,但我就是喜歡這種忙碌的感覺,」工作與生活密不可分,薇婭卻始終樂在其中,「無論做哪行哪業都要有信念、有熱愛。生命是爸媽給的,我要感激這一切,時刻擁抱變化、保持勇敢。」
如果用一朵花去描繪這份熱愛與生機,那一定是擁有獨特魅力的向日葵;向陽而生的它,正如用生命擁抱夢想的中國青年——而生命,也因此被賦予偉大的定義。
是大地,賜予我們生命
李易峰鄭愷吳磊感恩自然饋贈
「生命像一棵小樹,他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潤溼的泥土中,勇敢快樂地破殼出來。」66年前冰心先生的名篇《談生命》,將屬於我們、更屬於自然的生命之廣義,同廣袤無垠的大地相連。
當我們將生命比作夏花,人與自然便在詩意維度回歸到宇宙的真理。「人的一生都在向大自然索取,而我們的奉獻更是微不足道。」醉心環保公益事業的青年演員李易峰,透過《青春詩會·生如夏花》直播將這首滿懷敬畏的《感恩大地》獻與自然。
「人類是自然之子,」作為這首詩篇的作者,被大涼山哺育成長的吉狄馬加對於自然力量的感知源於民族傳說,「在彝族傳說中,人類來自雪山,與雪山是一體的;人和自然,也永恆一體。」
在關注環保事業的青年群體中,「90後」野生動物攝影師初雯雯,至今仍在感激野生動物保護專家父親的指引。「他是在通過帶我去親自做這些事情,然後一點點知道這不容易,也才能夠更加珍惜看到的那些野生動物。」
而在城市叢林,也有一支年輕的攝影團隊持續追蹤記錄著被水泥森林「摺疊」的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並不取決於它們生活在哪裡,」《青春詩會》直播現場,紀錄片《我們的動物鄰居》導演閻昭動情分享著他的自然體悟,「拍攝它們讓我對生命的看法有了更新,它們和人一樣,都是情感相通、可以理解的。」
生命的《最初》,是「那一雙耳像河蚌,薄得透明,濾過你藻草般的呼吸」;《聆聽大自然》,更是「心靜,才能忘我,忘我,才能天馬行空」。透過青年電影人鄭愷與吳磊的誦讀,詩句中對自然的和諧敬畏,正與我們可貴的生命匯合為不變的熱愛。
《聆聽大自然》(選段)
作者:艾青
心靜,才能忘我。
忘我,才能天馬行空。
風吹草動,鳥語花香。
秋風半夜鳴蟬, 聽取蛙聲一片。
每一個音符章節, 訴說著,夢幻與現實的故事!
恆久不變,正是勿忘我的花語。夏花即將盛放之際,自然仿佛也在藉助花香向我們傳來命運與共的真誠訊號。
命運與共,超越所有差別與分野
江疏影劉憲華吳謹言詩頌命運共同體
文明的區隔,無法阻斷人類的共同血脈;災難的侵襲,更令世界意識到休戚與共的團結必要。「我們都在人類社會發展中風雨與共、砥礪前行;超越所有差別與分野,跨越所有邊界與界限,對立與博弈……」青年電影人劉憲華、吳謹言、孫怡攜手全球青年代表誦讀的《偉大的思想實驗》,將同呼吸共命運的時代召喚傳至世界每一角落。
「這,是一種文明的溝通機制。」昂揚的詩句,令吉狄馬加看到了人類足以在任一危機時刻消弭分歧的智慧。風雨同舟,榮辱與共,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內涵,更日漸成為全球共贏、和平發展的理念共識。
4月22日,來自十餘國家知名樂團、劇院的近百位音樂家,在線上用音樂進行「愛的致意」,將屬於人類的友愛奏響雲端。「這是我第一次以這種形式和這麼多不同國家的音樂家合作,有著特殊的意義。」「90後」鋼琴家張昊辰,透過《青春詩會》直播分享著參與這場音樂聚會的喜悅與感動。
未來不足懼,過往無須泣。這首雪萊的詩句,最為張昊辰所珍愛。而音樂會中,他所彈奏的是貝多芬的第四鋼琴協奏曲,希望借貝多芬超越現實苦難的積極態度給予世界屬於生命的精神力量。
「哪一個人的生命裡沒有蘊藏著一種明達和友善,不要掩蓋了那光芒,我們還要攜帶那盞燈,穿越狹隘與蒙昧……」江疏影柔聲誦讀的《世界象一首暢想曲》,似乎令詩歌翻越文字框架化為橋梁,為人類燃亮心靈共鳴之燈構築通途。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人類團結與共的友誼之花,寄情於黃玫瑰的祝福花語,並終將盛放於彼此再無間隙的開闊心扉。
《青春詩會·春天裡的中國》融媒體直播活動,在CCTV-6電影頻道客戶端及微博、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中國電影報導微博、《詩刊》社微博、1905電影網及微博、人民日報客戶端及微博、快手、騰訊視頻、優酷視頻、喜馬拉雅FM等全網平臺同步播出。5月4日,《青春詩會》將迎來青年節特別直播活動,屬於電影人的青春詩情繼續發聲,敬請期待。
作者:《今日影評》康康
編輯:么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