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徐曉梅 冉學東 北京報導
網絡小貸徵求意見稿下發一個月後,多家網絡小貸公司已經有了新動作。有的開始增加註冊資本,有的則要出清股權。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官網披露,潤信(汕頭華僑試驗區)網際網路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潤信小貸」)的兩筆50%股權分別被華潤建築有限公司(下稱「華潤建築」)、華潤網絡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下稱「華潤網絡」)轉讓,股東決議時間為2020年9月25日。
該產權轉讓的信息披露起始日期為2020年11月25日,期滿日期為2020年12月22日。
值得一提的是,華潤建築和華潤網絡均是華潤集團的關聯企業。這意味著,華潤集團的網絡小貸業務將被拋售。
一位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指出,網絡小貸新規雖然還是在徵求意見階段,但已奠定了嚴監管、高門檻的基調。監管也給出三年的「過渡期」,在這期間,網絡小貸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整改甚至退出。
他還表示:「在各種監管壓力下,很多公司已經不看好網絡小貸業務的發展,及時退出尋找新的增長點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前10個多月虧損近4000萬
天眼查信息顯示,潤信小貸成立於2017年7月20日,註冊資本為3億元,註冊地址位於廣東省汕頭市,為華潤集團全資附屬公司。其經營範圍為發放小額貸款以及經監管機構批准的其他業務。金政軍是潤信小貸的法定代表人,同時也是該公司的副總經理。
成立三年多,潤信小貸的變更信息只有一條,曾在2018年3月16日將註冊資本由2億元增至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1月2日下發的網絡小貸新規要求小貸公司區域經營網絡小貸業務的註冊資本需要達到10億元,且是一次性實繳;跨區域經營網絡小貸業務需要特別申請,註冊資本需達50億元。
也就說是,潤信小貸的註冊資本無論是區域經營還是跨區域經濟都未達到監管要求。
潤信小貸先後上線了多個產品。2017年8月,其上線首個產品「員工貸」,11月放款量就已經突破1億元;2018年6月,消費分期產品萬象花上線,可以在萬象城場景下享受免息消費、分期還款等金融相關服務,一個月後華潤通金融APP上線,主要為廣大用戶提供小額貸款服務。
目前,潤心貸是潤信小貸的主要產品且有專門的APP,是一個網際網路金融貸款平臺,主要為會員提供貸款等金融服務。潤心貸APP顯示,其最高可借30萬元,最低可借5000元,產品採用邀請制白名單客戶專享,最快3分鐘到帳,日利率低至0.025%,借款期限可分12個月、24個月、36個月不等。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0日,潤信小貸的營業收入為2628.65萬元,淨虧損3989.75萬元,總資產為2.42億元,總負債為1503.32萬元;2019年,潤信小貸的營業收入為3269.68萬元,淨虧損114.61萬元,總資產為2.99億元,總負債為3202.86萬元。
距離2020年結束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潤信小貸前10個多月就已經虧損近4000萬元,是2019年的30多倍,虧損幅度加大。
虧損的背後是日益增多的投訴,如收取高額服務費、高利貸等。有不少專家認為,小貸公司應該也適用最高法的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但由於小貸公司是由地方金融辦監管,所以每個地方的借貸利率還有所差異。目前,法院裁決的結果都是按照最高年化利率24%來劃定。
集團進軍消金的野心或破滅
實際上,除了潤信貸APP,華潤集團旗下的移動生活平臺「華潤通」也提供貸款服務。目前,華潤通APP內已經沒有了貸款服務,只有各大銀行的信用卡導流服務。
潤信小貸也是華潤集團進軍消費金融的重要標誌。彼時,金政軍公開表示,基於成本考慮,華潤集團會從自己熟悉的場景入手,以華潤7000萬左右的客戶量,無論在消費金融領域進行何種細分,都會擁有巨大的用戶規模。他還認為,超市和萬象城的機會較大。
網際網路時代,零售和金融是標配,金融業務也成為很多零售企業的新增長點,疑惑的是華潤集團為什麼要會拋售網絡小貸業務呢?這或許和其自身發展規劃以及監管等有關。
一直以來,華潤集團都深耕大消費賽道,且消費零售領域也是集團重點發展的党項。旗下擁有華潤萬家、蘇果、歡樂頌等多個商超以及雪花啤酒等消費品牌。作為一個多元化企業,其業務涵蓋大消費、大健康、城市建設與運營、能源服務、科技與金融五大領域,多家公司已經在香港成功上市。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華潤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488億元,同比增長0.6%,增速由負轉正;淨利潤為404億元,增速由上半年的0.4%提升至7.1%。
消費零售領域加速數位化轉型進程。通過華潤通APP,圍繞華潤集團為用戶提供會員與積分服務的平臺,旗下多個板塊積分都可在該平臺共享使用;還與騰訊就智慧零售等領域達成了合作。
華潤集團自身也經營了一個電商APP「華潤萬家」,可以在線上完成一系列操作。同時,其也依靠科技創新促增長,今年三季度末,華潤集團整體研發投入22.5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79%。
另外,華潤集團有一個戰略業務單元即「華潤金融」,負責整合、管理集團旗下金融資產。華潤金融擁有七個金融機構,業務範圍覆蓋銀行、信託、資產管理、融資租賃、保險經紀、公募基金、股權投資等領域 。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