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屏幕之外到屏幕面前
加種方式,我們存在著
朋友圈是個奇妙的東西
手指一動,便將縮影的生活
用加以修飾的語言和圖像展漏無疑
那些摸不清理不明的縈繞
也讓人覺得有理可循、很是應該
而真正的生活就像一團亂麻
糾纏不休地穿插在每個角落
有些人心有不甘
試著去拉扯,再晃動
甚至是剪切,再割鋸
然而,空氣是最忠誠的看客
看著這些人樂此不疲地嘗試
也看著那勇氣和堅決被現實消磨
其實他們是與之抗衡過的
雖然過濾到社交軟體
大部分人喜歡用面目全非的方式
好像再怎麼努力,也不怎麼去論結果
因此,屏幕裡的我們才會愈漸
像選擇市場上整排的冰凍魚一樣眼花繚亂
亦或是像碰到傾盆大雨
沒帶傘時的沉默
是啊,泛泛而談的人們,太多
不可言說的時候,也太多
隔著微亮不斷的屏幕
我們總是像在照一面鏡子
紛繁複雜跳躍著的字、文、圖
仿佛是沒有章法的棋盤
投影在雙眸,是那喜怒哀樂
游離於心裡,又成了苦辣酸甜
那互相交織又有所距離的圈子
沉澱在時間裡,慢慢磨
也不知是否能把厚重的外殼磨掉
不過我多麼希望在最後
它們能夠洗去凡塵而歸於最初
將虛擬空間裡記載著的關乎所有
變成能隨口道來的老故事,不用過多斟酌
這首現代詩《微信》是在2017年創作的,表達的是自己對使用「微信」這個社交軟體的一些想法。
從二零一二年開始使用微信,當時的朋友圈時常會發些自己的小感想,或開心或鬱悶,都在朋友圈裡不假思索地抒發出來。後來隨著微信的功能越來越多,微信朋友越來越多,反而覺得在朋友圈裡「待著」變得沒有那麼舒服自在了。
微信,漸漸成為社交的一種必備工具。無論是熟悉或者不熟悉,許多朋友可能都會通過微信去維持相互之間的關係。
從眼前的人變成屏幕裡面的人,然後再通過朋友圈去慢慢接觸到這個人的生活日常和心情隨想,這個人便慢慢地在心中變得立體起來。這種立體其實就是這個人存在於微信裡的形象,奇妙的是在不同的人心裡這種形象是千差萬別的。
微信裡面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有些是純粹的,有些是帶有目的性的,或者有些只是習慣性的帳號間的「互關」,其實並無太多交集。許多人會通過關注微信朋友發布的狀態去了解他的近況、他的發展、他的喜怒哀樂。
其實,許多人並不會選擇將最完全的自己展露出來,於是選擇性地表達,亦或是渲染式地描繪。因此,許多人屏幕前是帶著精心營造的面具,屏幕後才是最真實的自己。
越來越覺得,微信等社交軟體承載的是一種人們想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呈現,是人們對外輸出的一種渠道。無論怎樣,我們所認識的一個人或者一個事物,總得來說都會是相對片面的。真正的生活是再複雜不過的一種人生體驗,每個人的體會都具有他的獨特性。
隔著屏幕,我們總是像在照一面鏡子,那些美好的,那些悲傷的,都仿佛與我們有關,又其實毫無聯繫。所有的東西都能在虛擬的空間裡相遇,交流地熱烈,而我們是參與者,也是旁觀者。
雖然通過微信串聯到的事物漸漸變得複雜起來了,我們沒法選擇純粹和輕鬆,但是我們何不試著從紛繁複雜的人生百態裡,去找尋最簡單的自己?或許這也是一種有意思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