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賞讀第四期|品讀《夢想家威利》,揭秘夢想背後的故事

2021-01-09 果媽閱讀

《夢想家威利》的作者與果媽閱讀第一期繪本賞讀書籍——《我媽媽》一樣,都是來自英國的世界繪本大師:安東尼·布朗。對於他的故事,我們在第一期文章中有過介紹,可以點擊《我媽媽》書名藍字跳轉了解。

6月22日,由中信出版集團、國家典籍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安東尼·布朗的幸福博物館」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七、第八展廳開展。本次展覽為全國巡展的首站。

展覽集中展示了榮獲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安東尼·布朗的162幅原畫,其筆下的人氣繪本主角將首次在中國集體亮相展出:無所不能的我爸爸、愛幻想的「膽小鬼威利」、憨態可掬的「大猩猩」……眾多個性鮮明的繪本角色、荒誕幽默的藝術氛圍、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必然會讓北京的大小觀眾一飽眼福。

因此,為了讓即將在北京及全國各地看展的大、小朋友們更好地了解作者本人及其作品背後的故事,我們將目光轉到了《夢想家威利》一書上。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書中的奧秘吧!

威利喜歡幻想。他幻想過自己成為一個電影演員,或是一個歌唱家:

一個相撲手,或是一個舞蹈演員:

有時候,他幻想著不能逃跑了,但是,他能飛……

甚至還幻想過變成乞丐,或是國王……

……

看到這些畫面,你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安東尼在每幅畫面中,都致敬了一位名人或者著名的作品!下面,我們來揭秘其中幾幅,當然也會留下一些念想,待你自己去搜尋,也歡迎將你的答案分享給我們。

威利想要成為一位電影演員,你能認出這幅畫面中,有多少部電影的身影嗎?

這裡有瑪麗·波平絲阿姨、人猿泰山、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金剛,

以及,卓別林、科學怪人、綠野仙蹤、吸血鬼德古拉(我們故意「漏」了一位,你看出來了嗎?據說出自歌劇魅影……)

威利想要成為的這位歌唱家,你看出來是誰了嗎?

沒錯!他就是美國著名歌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別名「貓王」!

埃爾維斯·普雷斯利影響了數代人的思想和音樂風格的轉變,他的音樂直接影響了全世界搖滾音樂的發展歷程,並且影響了R&B音樂的變革和發展,他為美國流行音樂開闢了道路,並且樹立了坐標。

他的音樂遍布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這也使他成為了美國的標誌性人物之一。在生前,他的音樂震撼了20多年美國人和全世界樂迷,在他去世後的幾十年中,他的音樂依然閃亮著最璀璨的光芒,依然散發著最強大的吸引力。

毋庸置疑,這幅畫面中,面前致敬了斷臂維納斯,背景則是梵谷及其多部作品。

《米洛斯的維納斯》(又稱《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斷臂的維納斯》)是古希臘雕刻家阿歷山德羅斯於公元前150年左右創作的大理石雕塑。

愛神維納斯身材端莊秀麗,肌膚豐腴,美麗的橢圓形面龐,希臘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額和豐滿的下巴,平靜的面容,流露出希臘雕塑藝術鼎盛時期沿襲下來的思想化傳統。她那微微扭轉的姿勢,使半裸的身體構成一個十分和諧而優美的螺旋形上升體態,富有音樂的韻律感,充滿了巨大的藝術魅力。

文森特·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畫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悲痛的老人》《自畫像》《梵谷的椅子》

梵谷的作品中充滿天然的悲憫情懷和苦難意識,對農民、對田野生活、對鄉村田野風光有著很高的熱情。在他短暫的藝術生涯中,梵谷憑藉著自己敏銳的藝術感知力深情地、細緻地描繪著這些質樸、自然的風景、靜物及人物,畫作樸實而雋永。

《向日葵》《簡單的臥室》《烏鴉》

梵谷是一位色彩主義畫家,他對色彩的偏好幾乎達到了一種癲狂的狀態,這雖然與他的精神疾病有著一定的聯繫,但是也不能否認梵谷對於色彩的創造性的發現和表現。他的畫作中的色彩都是較為奔放、誇張的,這也深深地影響了20世紀的表現主義和野獸派繪畫。

威利身處詭異之地這幅畫,致敬的是安東尼非常喜愛的一位畫家,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達利的油畫作品:《永恆的記憶》。

薩爾瓦多·多明哥·菲利普·哈辛託·達利-多梅內克,普波爾侯爵(西班牙語:Salvador Domingo Felipe Jacinto Dali i Domenech, Marqués de Púbol,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一般簡稱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畫家,因為其超現實主義作品而聞名。

達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把怪異夢境般的形象與卓越的繪圖技術和受文藝復興大師影響的繪畫技巧令人驚奇地混合在一起。

百度百科對《永恆的記憶》一圖的解釋為:這是一幅令人震驚的作品,這裡向人展示的是一片死一般的沉靜,沒有人影,也沒有鳥獸,在一片荒涼的曠野上,只有幾個軟綿綿的鐘表,或掛在枯枝上,或擺在桌臺上,或擱在一個不明物上,在這幅幻象中,一切事物不近情理,卻又表現了可知的物體。表現人們心中的幻覺或夢想,創造出了一種現實與臆想,具體與抽象之間的「超現實境界」。

幻想變成兇猛的怪獸一圖,安東尼致敬的則是他受之影響頗深的另一位畫家——馬格裡特的作品:《不可複製》。

想要更好地了解安東尼的作品,就不得不首先了解馬格裡特。雷尼·馬格裡特(1898~1967),Magritte,Rene,比利時畫家。他的作品通過有目的的、理性的視覺錯置,顛倒了人們對於現實世界的經驗,從而產生出精神上的震撼性。他的創作對年輕時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麥桑等和波普藝術家,有一定的影響。

馬格裡特一生的風格變化不大,他不受流行的新技巧影響,而專注於創作奇幻的、恐怖的、充滿特殊構想的形象。他的繪畫作品仿佛謎語一般讓人猜想,作品裡浮現一種死寂的安靜,表達的觀點含括了從政治到哲學的理性世界。

……

好啦,關於揭秘部分就講述到這裡。那麼,這就是這本書的全部了嗎?當然不是!可愛的安東尼先生還在書中還留下了很多線索,其中最重要的一條,當然與我們的主角威利有關!別忘了,他是一隻大猩猩,最愛吃……香蕉!

是的,你可以在書中的任何一頁,找到或多或少的香蕉的身影,還不快去跟孩子一起再翻一遍!

金剛的手裡、卓別威利的拐杖、瑪麗·波平斯阿姨的草帽、獅子威利的尾巴、小矮威利的「戰利品」……都是香蕉!

相撲手腳下有個大大的香蕉皮,會不會下一秒就被踩中,結果大反轉呢?賽場四周的圍欄,也都是香蕉!芭蕾舞演員的鞋子、遠處的船,竟然也都是香蕉!

黑夜之中,四周建築的牆壁之上,都以香蕉為裝飾!此時,請你關注威力的腳下,如生根了一般——或許這就是他「不能跑了」的原因吧!飛行圖中更是充滿了香蕉元素,無論是屋頂、飛機,還是火箭,處處有香蕉!

乞丐圖中,只有一隻有點爛了的香蕉皮;國王圖中,卻有著近乎數不清且足夠新鮮的香蕉!

除了香蕉線索,其實還有另一條線索也貫穿始終,就是相撲頁左下角那位戴藍帽子的人,請你跟孩子一起再去尋找一番吧!

此外,書中第一頁、最後一頁之間,也有著完全的對應關係,我們放在一起看,跟孩子更可以一起討論——你發現了多少處不同呢?

附贈小彩蛋:

如果購買過其他安東尼的作品,也許你也曾發現,他非常喜歡猴子、猩猩等作為繪本主角。因此,我們也找尋了一些相關的資料,特此一併奉上。

最初畫大猩猩,是因為安東尼不喜歡自己原本的工作,進而轉為創作。他受到超現實派畫家馬格利特的影響,1976年他的第一本繪本《Through the Magic Mirror》便有著類似的創作手法。1984年出版了《Gorilla》,由一張明信片而來的主角大猩猩更是溫柔的貼近孩子們的心。他偏愛「猩猩」、「金剛」、「猴子」等靈長類動物角色,因此成為了Willy系列的主角。

也許繪本的世界需要充滿溫情、充滿陽光,但安東尼·布朗並不迴避成長中的「幽暗」。孤單、弱小、被嘲笑和冷落是他繪本中孩子的常態,也是許多孩子現實生活中的真實狀態。他說:告訴那些或憂鬱、或膽怯、或嫉妒、或煩惱的孩子,「你們並不是孤單的一個人」。這才是他創作繪本的目的:無論感受到什麼,都是很自然的,不必負疚的,「無論你是什麼膚色,在哪個國家,我們的內心都是一樣的」。

期待和你一起,在書中找尋到更多美好的發現!

本篇內容由@無敵小薇、@張月霞、@蝸牛小於等提供素材,@瑩丫兒總結,在此一併感謝。

文中配圖、資料來自網絡、百度百科等。

我是果媽閱讀創始人果媽李璇,喜歡我歡迎點擊上方加關注。

相關焦點

  • 繪本夜讀病毒小子威利
    繪本夜讀 各位親愛的小讀者們,防疫期間,為加大對小朋友的閱讀供給,我們決定開闢「繪本夜讀」欄目,每天給孩子們讀一個繪本故事與此同時,線上「泡泡魚童話屋」照常舉辦,仍然以每周一至兩期的頻率由少兒閱讀中心志願者老師團隊帶來精品繪本講讀課程推出。 聽故事
  • 「繪本故事」《膽小鬼威利》——安東尼·布朗
    嘿嘿,大家好我是愛繪本讀繪本的喬治!o(* ̄︶ ̄*)o今天的故事名叫做《膽小鬼威利》作者:安東尼·布朗 翻譯:唐玲故事簡介:威利是一隻瘦弱的大猩猩,經常受到欺負,被別人叫做「膽小鬼威利」,威利討厭這個外號
  • 讀《成語故事》,陪孩子一起品讀智慧和文化
    教科社出版的《成語故事》在這方面做的非常細緻,第一輯共20本圖畫書,每一本講述了一個成語故事。尤其是在故事的選擇上,均選擇了篇幅短小、淺顯易懂,對成人來說更是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非常適合對3-6歲兒童的學習啟蒙。
  • 讀《雪地裡的腳印》繪本讀到了繪本外的故事:好狼的故事
    《雪地裡的腳印》繪本講的是一隻狼打算為狼族群平反的故事。故事裡講的是好狼先生,他在一個冬天的早晨外出散步,發現了一串腳印,他想順著這些腳印去找到他的主人,並真心地同他交個朋友。只是當鴨子越來越近時,好狼先生沒有抵擋住誘惑,做出了讓人不可理解的行為,」撲通「他跳下了,他跳到「哪裡呢,故事裡找尋答案來,我們先看由繪本《雪地裡的腳印》改編的視頻:故事到此,人民對這「好」狼先生就有了爭議,說他不是一隻好狼,可另一波人就反對,你如果說他不是一隻好狼,作為肉食動物的他
  • 陪伴,我們在一起 | 第三十六期:會玩·慧讀- 繪本《來喝水吧》
    陪伴,我們在一起 | 第三十六期:會玩·慧讀- 繪本《來喝水吧》 2020-03-28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悅」讀時光|給孩子的繪本故事——《森林大會》
    「悅」讀時光|給孩子的繪本故事——《森林大會》 2020-12-15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典繪本《膽小鬼威利》導讀賞析
    後來,布朗受到著名編輯麥可莉的欣賞,得以正式進入繪本界。1976 年之後,布朗出版了許多部超現實繪本作品,在英國受到很高評價。布朗兩次獲得格林威獎,並因其繪本生涯的創作成就,獲得安徒生大獎。《膽小鬼威利》(Willy the Wimp)這部作品,主角威利,就像是作者 Anthony Brown 年輕時的瘦弱摸樣。
  • 繪本應該「指著讀」嗎?帶娃看繪本的常見誤區,讀錯相當於白讀
    不少寶媽在帶娃讀繪本的時候,為了幫助寶寶認字,會不自覺「指著讀」,這種做法到底適不適合呢?繪本應該「指著讀」嗎?帶娃看繪本的常見誤區文萱的寶寶2歲大,前段時間趕上雙十二,文萱在網上的書店買了不少繪本,希望可以藉此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為明年上幼兒園做準備。當天買的繪本,第二天就收到了,於是文萱每天睡前都會帶著寶寶看一會兒繪本。
  • 【小奇老師讀繪本】《膽小鬼威利》學會善良和勇敢
    今天我們又來分享繪本故事啦! 威利是一隻善良的大猩猩,他特別有禮貌,對每個人都說對不起,即使是正在欺負他的人,所以人們都叫他「膽小鬼」。威利討厭別人叫他膽小鬼,他很苦惱,要怎樣才能變強大呢? 小朋友們,你們覺得自己是膽小的,還是勇敢的呢? 那麼什麼是膽小?什麼又是真正的勇敢呢?
  • 「悅」讀時光|給孩子的繪本故事——《穿靴子的貓》
    「悅」讀時光|給孩子的繪本故事——《穿靴子的貓》 2020-11-30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起讀繪本04~勇敢地學習新本領,讀《怕飛的小鷹》
    《怕飛的小鷹》是不怕不怕.兒童心理成長繪本系列之一。該系列繪本的核心是:如何讓孩子戰勝本不該有的恐懼和焦慮,培養強大的內心。通過不同的故事,讓自信、自強、自立引領孩子在成長的路上勇敢前行。寫在最後:我撰寫《一起讀繪本》這個系列,一個是基於帶孩子閱讀講故事的需要,通過顏色鮮豔的圖畫配合故事化的文字,給孩子帶來適合他/她們這個年齡階段的閱讀趣味性的同時,逐步通過圖畫和文字的雙重講解,形成科學而正確的世界認知價值觀。
  • 繪本不要讀了就扔,告訴你3個「升值」方法
    大家好,我是@藍山繪本心讀寫,既是一個母親,也是一個繪本愛好者,更是一個閱讀思考者,今天跟大家分享我對繪本的反覆利用。從孩子2歲左右到學前時期,5年左右的親子閱讀,我和許多父母一樣,多多少少都積累了一些繪本,但當孩子漸漸長大後,這些繪本便被束之高閣,很難再翻出來看看。其實這其中不乏「寶藏」級的繪本,扔了不讀太浪費了。雖然孩子漸漸長大,開始識字,自己看書,但許多繪本還能發揮它更多的價值。
  • 細細品讀《皮囊》,故事的背後是每個人皮囊下發自靈魂的吶喊
    品讀《皮囊》,有些人終其一生,也無法捨棄皮囊,看見自己!如果皮囊朽壞,我們還剩下什麼?好吧,你告訴我,還有靈魂。有嗎?有的吧。《皮囊》是一部有著小說質感的散文集,它以平實、冷靜的語言,描繪著一幕幕溫暖而又殘酷的故事。在那故事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人的皮囊下發自靈魂的吶喊,我們從這吶喊聲中,似乎能窺見心靈的真相,認人又認心,在無數的皮囊下,是一扇通向心底深處的大門,讓自己「看見」自己。
  • 可賞、可讀、可聽……《經典中國故事繪本》火爆北京圖書訂貨會
    紅網時刻1月10日訊(記者 蔡娟 攝影 張必聞)9本書,9個經典傳統故事,既有歷史典故、民間故事,也有神話傳說;大師畫、名家編、專家譯、名嘴播、幾代人讀的經典中國故事繪本;一書在手,為孩子們提供可賞、可讀、可聽、可視的多維閱讀體驗。
  • 為什麼有些繪本一定要讀原版
    目前在給女兒選書的時候,基本英文繪本都會儘量買原版,儘量不選擇中文版的英文繪本,就像也不會選擇英文版的中國傳統故事一樣。因為很多語言、文化上的精華之處,都在翻譯的過程中被大大剝離。很多人覺得兒童讀物簡單,好翻譯,但其實恰恰相反,兒童讀物比其他作品的翻譯難度更高,韻律節奏稍有不對,讀起來就會有種不知所云的感覺。
  • 成長故事-晚安繪本l每天一個繪本故事:《威利和朋友》
    成長故事-晚安繪本  父母從小堅持為孩子朗讀,陪伴孩子聽講故事,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巨大的積極影響。  這些字傳到耳朵之後會形成一種聽得懂的詞,像蓄水一般儲存在記憶裡,當這些詞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轉化為書面詞語,有助於孩子讀、寫、思考等學習能力的提高。  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每天堅持為他進行睡前朗讀,陪伴孩子聽講故事。
  • 盧龍縣:圖書館開展親子共讀故事會活動
    12月10日,縣圖書館聯合第四實驗小學開展「書香為伴、快樂成長」親子閱讀故事會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他們閱讀習慣,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活動中,有的同學用傳統的方式講解了《蠟筆小黑和神奇的朋友》《忘了說我愛你》《我有友情要出租》《驕傲的大公雞》等繪本,有的以舞臺劇形式表演了《狼和小羊》《乘電梯》等繪本,有的同學在講完繪本後表演了唱歌、快板等才藝。家長與孩子們親密互動,翱翔在繪本的世界裡,享受親子共讀的美好時光。
  • 0-2歲就能親子共讀?和孩子這些敏感期有關!
    情節完整,細節豐富低年齡的繪本故事內容往往會很簡單,父母可以邊看邊說。這時候孩子雖然還不太會說話,但已具備理解事情的能力,父母說故事時一定要認真,不能敷衍,別為了節省那一點點的時間而匆匆跳過繪本的細節,故事有頭有尾,才能吸引到孩子。
  • 繪本怎麼讀?親子共讀才能更好促進語言發展
    然而人到中年,卻被繪本給難住了。繪本是啥?繪本指一類以繪畫為主,並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國際公認「繪本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我小的時候,讀書從認字開始,大人是不管不問的。現在、當下、眼前,繪本成了一種風氣、一種時尚,一種和八十年代的縫紉機一樣的家庭必備品。「媽媽,我還要看一本!給我講這個!」「××爸爸,你們家孩子這周的繪本閱讀清單你還沒交哦」繪本很簡單,又很複雜。
  •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丨戰「疫」讀起來 繪本故事線上課堂(十九)
    特殊時期 特別家教丨戰「疫」讀起來 繪本故事線上課堂(十九) 2020-04-21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