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家威利》的作者與果媽閱讀第一期繪本賞讀書籍——《我媽媽》一樣,都是來自英國的世界繪本大師:安東尼·布朗。對於他的故事,我們在第一期文章中有過介紹,可以點擊《我媽媽》書名藍字跳轉了解。
6月22日,由中信出版集團、國家典籍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安東尼·布朗的幸福博物館」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七、第八展廳開展。本次展覽為全國巡展的首站。
展覽集中展示了榮獲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安東尼·布朗的162幅原畫,其筆下的人氣繪本主角將首次在中國集體亮相展出:無所不能的我爸爸、愛幻想的「膽小鬼威利」、憨態可掬的「大猩猩」……眾多個性鮮明的繪本角色、荒誕幽默的藝術氛圍、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必然會讓北京的大小觀眾一飽眼福。
因此,為了讓即將在北京及全國各地看展的大、小朋友們更好地了解作者本人及其作品背後的故事,我們將目光轉到了《夢想家威利》一書上。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書中的奧秘吧!
威利喜歡幻想。他幻想過自己成為一個電影演員,或是一個歌唱家:
一個相撲手,或是一個舞蹈演員:
有時候,他幻想著不能逃跑了,但是,他能飛……
甚至還幻想過變成乞丐,或是國王……
……
看到這些畫面,你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安東尼在每幅畫面中,都致敬了一位名人或者著名的作品!下面,我們來揭秘其中幾幅,當然也會留下一些念想,待你自己去搜尋,也歡迎將你的答案分享給我們。
威利想要成為一位電影演員,你能認出這幅畫面中,有多少部電影的身影嗎?
這裡有瑪麗·波平絲阿姨、人猿泰山、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金剛,
以及,卓別林、科學怪人、綠野仙蹤、吸血鬼德古拉(我們故意「漏」了一位,你看出來了嗎?據說出自歌劇魅影……)
威利想要成為的這位歌唱家,你看出來是誰了嗎?
沒錯!他就是美國著名歌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別名「貓王」!
埃爾維斯·普雷斯利影響了數代人的思想和音樂風格的轉變,他的音樂直接影響了全世界搖滾音樂的發展歷程,並且影響了R&B音樂的變革和發展,他為美國流行音樂開闢了道路,並且樹立了坐標。
他的音樂遍布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這也使他成為了美國的標誌性人物之一。在生前,他的音樂震撼了20多年美國人和全世界樂迷,在他去世後的幾十年中,他的音樂依然閃亮著最璀璨的光芒,依然散發著最強大的吸引力。
毋庸置疑,這幅畫面中,面前致敬了斷臂維納斯,背景則是梵谷及其多部作品。
《米洛斯的維納斯》(又稱《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斷臂的維納斯》)是古希臘雕刻家阿歷山德羅斯於公元前150年左右創作的大理石雕塑。
愛神維納斯身材端莊秀麗,肌膚豐腴,美麗的橢圓形面龐,希臘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額和豐滿的下巴,平靜的面容,流露出希臘雕塑藝術鼎盛時期沿襲下來的思想化傳統。她那微微扭轉的姿勢,使半裸的身體構成一個十分和諧而優美的螺旋形上升體態,富有音樂的韻律感,充滿了巨大的藝術魅力。
文森特·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蘭後印象派畫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畫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悲痛的老人》《自畫像》《梵谷的椅子》
梵谷的作品中充滿天然的悲憫情懷和苦難意識,對農民、對田野生活、對鄉村田野風光有著很高的熱情。在他短暫的藝術生涯中,梵谷憑藉著自己敏銳的藝術感知力深情地、細緻地描繪著這些質樸、自然的風景、靜物及人物,畫作樸實而雋永。
《向日葵》《簡單的臥室》《烏鴉》
梵谷是一位色彩主義畫家,他對色彩的偏好幾乎達到了一種癲狂的狀態,這雖然與他的精神疾病有著一定的聯繫,但是也不能否認梵谷對於色彩的創造性的發現和表現。他的畫作中的色彩都是較為奔放、誇張的,這也深深地影響了20世紀的表現主義和野獸派繪畫。
威利身處詭異之地這幅畫,致敬的是安東尼非常喜愛的一位畫家,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達利的油畫作品:《永恆的記憶》。
薩爾瓦多·多明哥·菲利普·哈辛託·達利-多梅內克,普波爾侯爵(西班牙語:Salvador Domingo Felipe Jacinto Dali i Domenech, Marqués de Púbol,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一般簡稱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畫家,因為其超現實主義作品而聞名。
達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把怪異夢境般的形象與卓越的繪圖技術和受文藝復興大師影響的繪畫技巧令人驚奇地混合在一起。
百度百科對《永恆的記憶》一圖的解釋為:這是一幅令人震驚的作品,這裡向人展示的是一片死一般的沉靜,沒有人影,也沒有鳥獸,在一片荒涼的曠野上,只有幾個軟綿綿的鐘表,或掛在枯枝上,或擺在桌臺上,或擱在一個不明物上,在這幅幻象中,一切事物不近情理,卻又表現了可知的物體。表現人們心中的幻覺或夢想,創造出了一種現實與臆想,具體與抽象之間的「超現實境界」。
幻想變成兇猛的怪獸一圖,安東尼致敬的則是他受之影響頗深的另一位畫家——馬格裡特的作品:《不可複製》。
想要更好地了解安東尼的作品,就不得不首先了解馬格裡特。雷尼·馬格裡特(1898~1967),Magritte,Rene,比利時畫家。他的作品通過有目的的、理性的視覺錯置,顛倒了人們對於現實世界的經驗,從而產生出精神上的震撼性。他的創作對年輕時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麥桑等和波普藝術家,有一定的影響。
馬格裡特一生的風格變化不大,他不受流行的新技巧影響,而專注於創作奇幻的、恐怖的、充滿特殊構想的形象。他的繪畫作品仿佛謎語一般讓人猜想,作品裡浮現一種死寂的安靜,表達的觀點含括了從政治到哲學的理性世界。
……
好啦,關於揭秘部分就講述到這裡。那麼,這就是這本書的全部了嗎?當然不是!可愛的安東尼先生還在書中還留下了很多線索,其中最重要的一條,當然與我們的主角威利有關!別忘了,他是一隻大猩猩,最愛吃……香蕉!
是的,你可以在書中的任何一頁,找到或多或少的香蕉的身影,還不快去跟孩子一起再翻一遍!
金剛的手裡、卓別威利的拐杖、瑪麗·波平斯阿姨的草帽、獅子威利的尾巴、小矮威利的「戰利品」……都是香蕉!
相撲手腳下有個大大的香蕉皮,會不會下一秒就被踩中,結果大反轉呢?賽場四周的圍欄,也都是香蕉!芭蕾舞演員的鞋子、遠處的船,竟然也都是香蕉!
黑夜之中,四周建築的牆壁之上,都以香蕉為裝飾!此時,請你關注威力的腳下,如生根了一般——或許這就是他「不能跑了」的原因吧!飛行圖中更是充滿了香蕉元素,無論是屋頂、飛機,還是火箭,處處有香蕉!
乞丐圖中,只有一隻有點爛了的香蕉皮;國王圖中,卻有著近乎數不清且足夠新鮮的香蕉!
除了香蕉線索,其實還有另一條線索也貫穿始終,就是相撲頁左下角那位戴藍帽子的人,請你跟孩子一起再去尋找一番吧!
此外,書中第一頁、最後一頁之間,也有著完全的對應關係,我們放在一起看,跟孩子更可以一起討論——你發現了多少處不同呢?
附贈小彩蛋:
如果購買過其他安東尼的作品,也許你也曾發現,他非常喜歡猴子、猩猩等作為繪本主角。因此,我們也找尋了一些相關的資料,特此一併奉上。
最初畫大猩猩,是因為安東尼不喜歡自己原本的工作,進而轉為創作。他受到超現實派畫家馬格利特的影響,1976年他的第一本繪本《Through the Magic Mirror》便有著類似的創作手法。1984年出版了《Gorilla》,由一張明信片而來的主角大猩猩更是溫柔的貼近孩子們的心。他偏愛「猩猩」、「金剛」、「猴子」等靈長類動物角色,因此成為了Willy系列的主角。
也許繪本的世界需要充滿溫情、充滿陽光,但安東尼·布朗並不迴避成長中的「幽暗」。孤單、弱小、被嘲笑和冷落是他繪本中孩子的常態,也是許多孩子現實生活中的真實狀態。他說:告訴那些或憂鬱、或膽怯、或嫉妒、或煩惱的孩子,「你們並不是孤單的一個人」。這才是他創作繪本的目的:無論感受到什麼,都是很自然的,不必負疚的,「無論你是什麼膚色,在哪個國家,我們的內心都是一樣的」。
期待和你一起,在書中找尋到更多美好的發現!
本篇內容由@無敵小薇、@張月霞、@蝸牛小於等提供素材,@瑩丫兒總結,在此一併感謝。
文中配圖、資料來自網絡、百度百科等。
我是果媽閱讀創始人果媽李璇,喜歡我歡迎點擊上方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