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人口與汽車是深圳數倍,為何沒停車問題?學者:國人素質差?

2020-12-17 鑑真華庭下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我們的交通方式也是出現了很大的改變。在上個世紀的時候,歐美國家率先出現了汽車,而在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汽車也是大量的湧入了國內,如今的國民經濟上去了,人們買車的數量也上去了,甚至還出現了一個人擁有好幾臺車的現象。

而這麼多的車就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停車位。深圳是我國改革開放發展的排頭兵,自然也是有大量的外來人口,不僅如此,大部分的人都在這裡買了車房。可有一個問題,在很多的郊區或者是街頭,你往往能夠看到很多的車隨意亂停,極大地妨礙了路面的交通問題。

不僅僅只有深圳。在我國很多的一線大城市,包括北京也是存在著這樣的問題。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東京,人口數量異常密集,汽車的擁有數量也是自然要多。可為何卻不存在什麼停車位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國的學者也是表示:並非國人素質差,而是城市設施問題,中國城市真的應該好好學一學人家了。

據了解,日本東京的停車場最常見的停車方式就是交叉停車法。這種方法可以使車輛有序往來,進出車也不存在的擁堵的問題。而最為關鍵的一點是,東京是給停車位的配備,是採用了交疊式,也就是說他們的停車位可以分上中下等好多層。更是建設了專門的摩天大樓為停車場做準備,想要在這裡獲得停車位,你只需要繳納一些費用就好,並不像我們國家的很多地區一樣還得花重金買停車位。

這樣的方式。也是採用了機械化的模式,停車的時候你可以使用專門的器械將你的車停上高位,取車的時候也是如此。整個過程中完全不需要去擔心你的車輛是否受到摩擦或磨損,一大的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和路面擁擠問題。

其實這種模式還是比較符合我國的一線等大城市的。也許這些城市的建設者們應該好好考慮一下這個問題,畢竟我國的很多城市就是存在著隨意在路面亂停車的現象。那麼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東京人口與汽車是北京2倍,卻沒停車問題,專家:看看東京停車場
    世界在不停的發展,人類在不停的進步,人類自18世紀60年代開展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就已經初步的步入了科技發展的時代,在後來的數百年時間裡,人類將科技的發展應用到了新高度,就拿汽車這一種交通工具來說。
  • 東京人口密度是北京5倍,卻沒有停車問題,專家:看看東京停車場
    中國如今的發展越來越快,在很多領域的實力都成長為世界頂尖的水平,並且科技的高速增長,帶來的也是經濟的高速增長,我們如今的生活水平也是有了很大的提高,這點體現得最明顯的就是我們生活當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汽車。
  • 東京汽車是上海的兩倍,卻沒停車問題,網友:你看看東京的停車場
    眾所周知,我們自從進入工業時代以來,很多東西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蒸汽與機械時代的到來,將這個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儼然已經是科技的元年了,從單車到汽車,從汽車到火車再到高鐵飛機等等。
  • 東京的面積比北京小,汽車保有量卻比北京高,為啥它沒有停車難?
    汽車作為工業時代的產物之一,極大地方便人們出行,如今更是隨處可見,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讓人頭疼。我國家用車行業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汽車保有量已經是全球第二。並且有專家預測,要不了幾年就超越美國,成為汽車保有量最多的國家。
  • 深圳新能源汽車充電停車優惠時間計算方式
    《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關於解決新能源汽車首2小時優惠停車政策解讀爭議的函》收悉。根據《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完善我市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政策的通知》(深發改〔2017〕1518號)相關規定,經研究,現就新能源汽車充電停車優惠問題函復如下:新能源汽車在實行政府定價管理的停車設施內充電,每天首兩小時內免收停車收費,指的是新能源汽車在同一停車場內實際充電時間首2小時內免收停車費。
  • 每日易說:日本為何沒那麼堵?
    人口超過1300萬的東京,絕大多數時間不堵車是何故?東京街頭根據2014年的統計數據,東京人口密度為6106人/平方公裡,高於北京的1311人/平方公裡。約2190平方公裡的東京,機動車保有量超過800萬輛;約16410平方公裡的北京,機動車保有量500多萬輛。各項條件都明顯偏差的東京,治理交通擁堵卻拿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8∶17。這是東京市區1981年和現在的平均汽車時速對比。30多年間,東京機動車保有量增加了2.05倍,交通卻提速了一倍多,被世界各國學者讚譽為「東京奇蹟」。
  • 為什麼東京人口密度比北京大,卻幾乎不堵車呢?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同一首都,日本首都東京的人口密度是北京的5倍,但為什麼幾乎沒有堵車?日本東京面積2190平方公裡,人口3700萬,汽車保守估計超過800萬輛,北京面積16410平方公裡,人口2170萬輛,車輛保守估計564萬輛,按計算,東京人口密度是北京的5倍。
  • 日本人口問題的「頑疾」與「新症」
    8月26日,一名女子在日本東京舉辦的風鈴展上拍攝風鈴。本版圖片均為新華社發眾所周知,近些年來人口問題一直是困擾日本經濟發展的一大頑疾。據日本總務省8月發布的基於居民基本登記冊的人口動態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1月1日,日本國內人口共1.24億,較上年減少約50.5萬人,降幅約為0.4%,減少的人口數量和降幅均創歷史新高。同時,這也是日本人口連續第11年減少。在47個都道府縣中,有44個道府縣人口減少創歷史紀錄(其中埼玉縣、千葉縣轉為負增長),而增加的只有東京、神奈川、衝繩3個都縣。此外,人口分布不均問題尤為突出。
  • 百億「西子系」低調浮出水面,西子停車高負債搶佔停車風口
    斑馬消費 沈庹各大城市巨大的停車位缺口,硬生生地造出了停車這個行業。這個行業不僅誕生了各個細分領域的創業公司、各大巨頭,還孕育了幾個資本市場的種子選手,前面大洋泊車發了招股書沒消息,後面西子停車趕緊跟上。
  • 消失的人口紅利,放低的落戶門檻,上海深圳中小學拔地而起
    消息一經公布,瞬間引發廣大網友討論,他們提出了一個非常有針對性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要建設這麼多中小學」? 上海一直為自己的教育水平感到自豪,畢竟歷年來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性基礎教育能力測評的成績一直非常好,深圳在這方面要差上不少。
  • 今年深圳新建成立體車庫4個共331個泊位數
    深圳商報記者 廖萬育 攝 原標題:深圳立體停車泊位佔比僅約1% 停車位「向上要空間」有待破題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6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肖晗)近日,深圳首個由社會投資建設並取得《項目意見通知書》「合法準生證」的立體停車庫——羊臺新村立體停車庫投入使用。
  • 日本最發達的城市,20年前東京GDP比上海高14倍,如今還差多少?
    興盛在21世紀初的「旅遊浪潮」,在這些年逐漸遍及了中國各地城市的各地居民,很多國人如今已經十分「痴迷」旅遊,一到節假日就迫不及待的到外地旅遊,其實側面體現的也是中國經濟發展快速,國民的旅遊意願才會如此高漲。
  • 日本東京為何從來不堵車?看完值得思考
    堵車在今天已經成為大城市共同的困擾,但東京卻是一個例外。東京毫無疑問是一個繁華都市,人口和車輛數量眾多,但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面積很小的島國,東京的面積自然也很有限,但是這種情況下,為什麼卻從來沒有聽說過東京堵車呢?看完值得思考。短途出行時為了避免堵車,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地鐵,因為地鐵在地下進行專線運行,可以避開地面上的車流。
  • 日本局地疫情反覆 衝繩每十萬人口確診數超東京
    (原標題:日本局地疫情反覆 衝繩每十萬人口確診數超東京)
  • 東京是全世界治理交通擁堵的典範,其「法寶」是這個!
    在東京,由數十條城市輕軌和地鐵組成的三維軌道交通每天運送2000萬名乘客,是北京的四倍,承擔著86%的客運量,遠高於紐約的54%、巴黎的37%和倫敦的35%,約20條鐵路線幾乎覆蓋了東京的每個區域。只要人們確保準時上車,基本上不必擔心由於交通狀況而遲到,這值得學習。
  • 日本是頂級發達國家,中國GDP將近日本三倍,為何還不夠發達?
    中國和日本差距在哪如何判斷一個發達國家,除了經濟之外還需要考慮民福利,基礎設施是否完善,還有醫療,住房等許多問題,日本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已經是發達國家了,1970年時日本人的經濟水平和國民平均水平和今天的成都相比哪個經濟更為發達,毫無疑問,當然是21世紀成都。
  • 捷停車4周年:2020乘風破浪,凝聚能量讓停車更便捷
    12月5日,位於深圳的捷停車辦公區,少數工作的鍵盤還在嗒嗒作響,雲託管客服中心的「您好……」還偶有傳出,周末的智慧停車數據大屏並未展示,但運營數字依然靜默地流動著。
  • 深圳布吉舉辦智慧共享停車項目推進會,深信投、捷停車等單位出席
    為加快推進深圳市停車場智慧管理模式改革,緩解布吉片區"停車難"問題,12月4日下午,布吉街道辦作為主辦方,聯合深圳交警、特建發、深信投等單位,特召開布吉街道智慧共享停車項目推進會,並舉行智慧共享停車平臺籤約儀式。
  • 帶你看東京都市圈人口變遷
    東京這一超級都市圈為什麼會形成如此強大的人口吸力?70年代前,東京都市圈、名古屋圈、大阪圈三大都市圈人口均呈現大規模淨流入特徵。之後,人口流入趨勢逐漸「分化」。大阪圈人口長期處於淨流出狀態,名古屋圈人口基本穩定,遷入與遷出保持相對平衡,東京都市圈則依舊保持人口淨流入態勢。截至2015年,人口體量已佔據日本半壁江山,達到51.8%,其中東京都市圈比重更是接近30%。
  • 2020年中國停車行業展會淺析
    有限資源無限需求,智慧停車市場發展上「高速」「停車難」已經成為困擾城市發展的重要問題,解決「停車難」已迫在眉睫,而智慧停車是解決停車難的突破口,是未來停車領域的主流。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消息顯示,預計到2022年我國智慧停車市場規模超過180億,整個市場規模將保持高速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