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司|高瓴資本158億元殺入!2年股價翻5倍的隆基股份還會飛多高?

2020-12-22 騰訊網

來源 | 價值線綜合

12月21日,隆基股份早盤高開8%,午後封死漲停,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市值逾3200億元。

消息面上,12月20日晚間,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本次交易對價總額約為158.41億元。

按上周五隆基股份77.65元的收盤價算,此次轉讓價折價約10%。

作為價值線「2020中國好公司300強」榜單中排名第一的公司(詳見《2020好公司價值300強暨行業景氣度最新排行來了!》),今年以來,隆基股份股價已經上漲249%,2019年其股價也上漲74.52%。連續兩年的估值飆升,使得隆基股份股價相較2018年底14.01元/股已經上漲超過5倍。

本期好公司欄目,價值線研究院將深入分析隆基股份是如何從一個小公司成長為世界級龍頭的,未來它的天花板又在哪兒?

(隆基股份股價周K線圖)

1

「隆基」的由來

談到「隆基」的由來,就得說起鍾寶申和李振國這兩個80年代的蘭州大學物理系高材生。

1986年,鍾寶申從老家河南考入蘭州大學物理系。當時的他,已經表現出對創業的極大熱情和卓越的經營天賦。

大三那年,鍾寶申在宿舍樓裡做起了租書生意。他在經營模式上積極創新:願意拿出自己的書供大家借閱的人可以免費看書,否則就要收取費用。用現在時髦的話說就是「共享經濟」。很快,租書生意就「火」了起來,鍾寶申每個月都能收入100多元,遠超普通工薪階層。

再後來,鍾寶申又做起了暖水瓶生意。他專門收集畢業生遺棄的舊暖瓶外殼,換上新瓶膽後再以低價賣給新生。用現在的話說,這是「循環經濟」。

學生時代的種種創業嘗試,為鍾寶申後來的事業打下了基礎。「這些小生意鍛鍊了我的商業敏感度,而且能夠很快形成有效解決方案。」鍾寶申直言,自己似乎從小就對商業有濃厚的興趣。

除了商業實踐,在蘭州大學的4年間,鍾寶申更重要的收穫是找到了值得一生信賴、可以一起打拼的夥伴。「隆基」這個名字就源自於鍾寶申與他同級系友李振國的一個約定。

1990年5月份,鍾寶申與李振國即將從蘭州大學畢業。那段時間裡,兩人常常在校園內邊散步邊討論今後的人生規劃。兩人在蘭大老校長江隆基的雕像前許下諾言,在條件具備時要共同創業,企業的名字就叫「隆基」。

畢業後,鍾寶申被分配到素有「煤都」之稱的遼寧撫順。沒過多久,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暖大江南北,鍾寶申毅然決定扔掉「鐵飯碗」下海。

1993年,鍾寶申在撫順創辦了第一家公司,致力於磁性材料應用領域的研發與拓展,公司定名為撫順隆基磁電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瀋陽隆基」)。

2000年,李振國在西安成立了一家專門從事半導體材料單晶矽長晶切片的公司。公司名為西安新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現在隆基股份的前身,這也為後來鍾寶申的加入埋下了伏筆。

2004年,瀋陽隆基在鍾寶申的帶領下,已經成為細分行業裡的全球翹楚,銷售規模達5億元。可鍾寶申卻日益感受到行業的局限性。「規模是夠了,但行業天花板太低了,想像空間不大。」鍾寶申說。

與此同時,隨著2004年德國出臺可再生能源法案,歐洲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始大力補貼支持光伏產業發展,光伏行業快速成長。

2006年初,鍾寶申前往馬來西亞拜訪客戶,在吉隆坡「雙子塔」觀光時,接到了一個改變命運的越洋電話。「打來電話的是李振國。他提出,想到海外購買一批二手單晶爐。當時,我們還談了光伏產業的前景。」鍾寶申記憶猶新。

回國面聊後,兩人更加確信,光伏是一個有著巨大潛力的行業。隨即,鍾寶申辭去瀋陽隆基總經理的職位,來到西安與李振國一起創業,公司名稱變更為西安隆基。

2

小企業到世界龍頭的成長路

鍾寶申初到西安隆基,一切似乎都與以前不同了。產業不同、技術特性不同、經營模式不同、對資本的需求度不同……唯一不變的是鍾寶申的視野與格局。

2004年,中國光伏製造業充分利用國外的市場、技術與資本,迅速成長壯大、形成規模。

2007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光伏生產國。以尚德電力、江西賽維等為代表的一批光伏製造企業先後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獲得追捧。

2004年至2012年期間,國內外絕大多數光伏企業都選擇了生產成本低、建設周期短、技術要求相對不高的多晶(多晶鑄錠)路線,以滿足全球市場快速發展的需要。

彼時,隆基股份還是一家不起眼的小企業。不過,這家小企業沒有隨波逐流,反而在此時樹立起「未來一舉改變行業格局」的大夢想。

「在技術決策上,要盯住產業發展的方向。光伏產業的本質就是要不斷降低度電成本。」在鍾寶申看來,當時的單晶矽雖然成本高、建設周期長、技術要求也高,但轉換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從長遠來看,單晶矽的成本一定會降下來,成為度電成本最低的方案。

當時,看好單晶矽發展前景的人很少,可這些質疑聲並未動搖鍾寶申的決心。在他看來,單晶矽代表了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尊重方向、順勢而為則是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常識。

「做企業一定要聚焦,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就可以了。不要做與主營業務不相關的事,那沒有太大意義。要在選定的方向上集中全部資源,使每一分錢都能發揮價值。」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鍾寶申都是這樣一個專注的人。

鍾寶申的專注得到了回報。

2011年,一隻「黑天鵝」降臨在中國光伏產業頭頂,美國、歐盟紛紛對中國光伏企業發起「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國內多家頭部企業遭遇重創,一蹶不振。短短幾個月後,隆基股份卻依靠穩健的經營策略、差異化的經營理念乘勢而上,成功闖關IPO。又過了不到1年時間,公司再創佳績,矽片年度出貨量突破1吉瓦。

不過,僅有專注無法解決隆基的生存問題,單晶要想真正佔領市場,必須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此時,一種名叫「金剛線切割」的技術進入了鍾寶申的視野。

金剛線切割可降低單位矽片對矽料需求,使得矽片切得更薄更快,從而減少矽片單位投資成本,另一方面,金剛線切割技術的使用改變了單多晶企業在矽片市場的競爭格局,是單晶矽片近些年來市場佔比提升的重要推力。

實際上,金剛線切割並不是一項新技術,只是成熟度不高、規模化不夠,加上早期設備及金剛線都要靠進口,導致成本居高不下。

這一次,鍾寶申的遠見又發揮了作用。在他看來,如果技術與規模化的問題能解決,金剛線切割技術優勢就會凸顯出來,一定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鍾寶申這個大膽的想法一度被認為是一招「險棋」。當時,隆基股份尚處於虧損中,公司又剛剛上市,如果因為研發金剛線再出現虧損,後果不堪設想。

「咱們的極限是1年虧損4000萬元!」就在管理層搖擺不定時,鍾寶申一句話讓大家吃下了「定心丸」。最終,隆基並沒有虧損4000萬元。不僅如此,他們基本打通了金剛線切割技術路線,推動其成為國內光伏企業標配,甚至幫助國內同行建立起整條金剛線技術產業鏈。得益於此,國內好幾家裝備及輔材公司均實現了盈利,並成功上市。

數據顯示,自全面使用金剛線切割技術後,隆基股份切片環節的非矽成本已經下降30%以上。2013年,該公司單晶矽片業務毛利率為11.97%,達到歷史最低點。而到了2017年,該業務毛利率已經攀升至32.71%。同期,隆基股份整體營收由23億元增長至164億元,其淨利潤更是從不足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36億元。

金剛線切割技術全面推廣,大幅降低了單晶矽片製造成本,鞏固了中國光伏產業的全球優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單晶矽片產量佔比提升至65%,超越多晶矽片。

隆基股份也從一家只有80多名員工、幾十噸單晶矽產能的小企業穩步成長為單晶矽世界龍頭企業。

3

高瓴資本為何158億殺入隆基股份

12月20日,隆基股份公告,公司於2020年12月19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通知,李春安與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illhouse CapitalManagement Pte.Ltd.,下稱「高瓴資本」)於2020年12月19日籤署了《關於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00%。

公告稱,交易雙方一致同意,本次交易的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本次交易對價總額為158.41元。

70元的價格較隆基股份12月18日收盤價77.65元/股折價9.85%。而在10月9日,隆基股份市值突破3000億元,之後股價觸及歷史最高價83.09元。這一價位,目前來看處於頂部。高瓴資本這個位置殺入,打的什麼算盤?

高瓴資本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公司,由張磊於2005年創立。強大的募資能力,超高的頭部企業命中率、大手筆出手,高瓴在資本市場的每一個動作都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以來,高瓴在二級市場表現較為活躍,先後投資了寧德時代、恩捷股份等公司。本月初,又參與了通威股份的定增。

12月9日晚間,通威股份公告稱,宣布近60億定增大單的配售結果,高瓴資本旗下的中國價值基金認購了約5億元。資料顯示,通威股份已成為擁有從上遊高純晶矽生產、中遊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到終端光伏電站建設的垂直一體化光伏企業。

關於入股隆基股份的原因,高瓴資本稱,是基於對上市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及對上市公司價值的認可,擬通過本次權益變動獲得上市公司的股份,以獲得股份增值收益。目前,高瓴資本不存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具體計劃。

高瓴資本為何敢於「高位」下「重注」?業內分析可能與中國日益明確的「碳中和」路線圖有關。

12月18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未來我國經濟八大任務之一就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同時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

在機構看來,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對傳統石化能源的規模化替代成為政策鼓勵方向,而光伏、風電迎來平價時代,則有望永久性的改變未來世界的能源結構。

背後更重要的邏輯是——光伏產業的高度國產化。

10年前,光伏行業的主要價值鏈掌握在外國人手裡,但是10年後的今天,隆基和中環已經壟斷了70%左右的矽片產能,信義和福萊特同樣壟斷了光伏玻璃70%左右的產能,福斯特的Eva膠膜全球市佔率60%,矽料、電池、組件等環節幾乎也都被中國廠商承包。從矽料到矽片到電池片,再到組件,包括上遊設備,光伏產業的所有核心環節都在中國。

以中國的經濟體量,未來最大的應用市場也毫無疑問在中國。

所以我們完全不用擔心光伏產業被卡脖子,相反還要出海去賺全世界的錢。

4

3200億的市值,貴了嗎?

目前,隆基股份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光伏企業,單晶矽片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業務貫穿光伏產業鏈的單晶矽棒、矽片、電池、組件及電站環節。

根據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19年單晶矽片出貨量90GW(1GW=1000MW),隆基的市場份額為40%。

此外,在組件環節,隆基股份地位也在不斷攀升。2015年隆基股份通過收購浙江樂葉進入組件環節;通過矽片、電池及組件一體化路線,至2019年公司組件業務的出貨量達到9GW,位列行業第四。可以說,隆基股份在光伏各個核心環節都具有較強話語權。

在相對薄弱的矽料環節,隆基股份則與通威股份籤訂了《合作協議》。隆基股份將參股投資通威股份旗下兩家控股子公司,以此建立長期穩定的多晶矽料供需關係。協議完成後,雙方以每年10.18萬噸多晶矽料交易量為基礎目標,以此保障隆基股份上遊矽料供應。此外,由於高瓴資本此前入局通威股份,通過此次股權轉換,隆基股份有望進一步加深和通威股份的聯繫,畢竟高瓴資本也較為擅長撮合旗下入股公司之間的合作。

股價表現上來看,今年以來,隆基股份股價已經上漲249%,在此之前2019年其股價上漲74.52%。連續兩年的估值飆升,使得隆基股份股價相較2018年底14.01元/股已經上漲超過5倍,市值超過3200億元。

說是世界級的龍頭,一點也不過分。

表面看,高瓴資本目前「接盤」位置的確處於歷史高位。但如果考慮到光伏行業的爆發,以及隆基股份作為龍頭,在行業中的影響力和成長性,就會發現高瓴資本現在買入有其道理。

業績方面,隆基股份今年前三季度營收338億元,同比增長49.08%;歸屬淨利潤63.57億元,同比增長82.44%。

根據Wind業績的一致預測,今年隆基股份營業收入預計為537億,同比增長63.19%;淨利潤為84億元,同比增長60%。如果按此預測,對應目前隆基股份的市盈率為38倍左右,處於其近五年高位區間。

而對於明年,Wind一致預測的淨利潤為111億元,對應目前的市盈率為28倍左右。

有資深基金經理告訴價值線研究員:隆基股份屬於短期業績可預期,中期空間可展望,長期故事可想像的公司。這樣的公司在A股本來就不多。加上估值還處在30倍左右,就體現其稀缺性了。

過去光伏行業供需關係受政策因素強影響,成本波動大,業績周期性強,PE參考價值有限,隨著光伏度電成本逐步跨過平價線,需求穩定增長,供給端寡頭也基本形成,政策之手慢慢退出,整個光伏行業的估值邏輯都在發生轉變。

今年以來,不難發現,隆基股份的股價表現已近透露其內在估值邏輯的變化,從周期股估值模式正轉為成長股估值模式,如果未來幾年公司業績能夠維持30%以上的複合成長(有較大概率),正常市場狀態下估值很難低於25倍,這意味著當前價格即使被套,半年至一年就能解套,未來股價不斷出現新高會是大概率事件。

當然,隆基股份的業務也不是毫無風險。隆基股份最大的風險來源於行業內部的技術路徑之爭,矽片尺寸標準一直是行業內爭奪焦點。隆基股份聯合晶科、晶澳等光伏企業站隊182尺寸,而中環股份、天合光能等光伏企業站隊210大尺寸路線。目前隆基股份的主要矽片產能在182上,對於未來尺寸的技術路徑變化仍有諸多不確定性,一旦182矽片推廣及應用不及預期,隆基股份也存在掉隊風險。

11月28日發布的中國好公司300強榜單中,隆基股份位居榜單第一位。發布至今,股價已上漲20%左右。

關注價值線,與好公司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隆基股份股價年內漲2.44倍 高瓴資本158億入股一日浮盈35億
    太陽能第一股隆基股份(601012.SH)股價表現同樣出色。當日,公司股價漲停,收報85.42元/股,市值達3222億元。讓人嘆服的是,高瓴資本重倉入股。12月19日,高瓴資本耗資158.41億元受讓隆基股份6%股權,躍升為其第二大股東。
  • 高瓴資本158億元高位建倉隆基股份 張磊打的什麼算盤?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宏晶高瓴資本再次刷屏。12月20日,隆基股份公告,公司於2020年12月19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通知,李春安與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Pte.Ltd.
  • 「碳達峰」和「碳中和」劍指光伏市場 隆基股份(601012.SH)獲高瓴...
    公司(以下簡稱高瓴資本)於2020年12月19日籤署了《關於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以下簡稱「《股份轉讓協議》」),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00%。
  • 巨鱷高瓴資本158億高位豪賭隆基的邏輯是啥?丨一號分析
    而且,在2020年歲末,隆基股價已相比2018年下半年的幾塊錢要高出許多時,現在股價高達70元以上,高瓴資本仍舊繼續大膽下注。今年第三季度,高瓴資本在美國地區的美股持倉總額是132億美元,所以這次斥資158億元購買隆基股份的總額、隆基股價本身都頗高,也讓一些人難免激動不已,不斷熱炒高瓴資本對隆基的這筆投資有多麼非凡,二級市場中,部分股民迅速進入無腦捧殺狀態,甚至有人鼓吹「隆基馬上市值萬億」的概念。但筆者認為,不應對高瓴資本的二級市場投資進行過度解讀,它是A股的「老熟人」。
  • 高瓴158億買入隆基,三方都在打什麼算盤?
    周末最大的資本動作莫過於高瓴資本高位拿下隆基股份二股東李春安2.263億股,成本70元,股本佔比6%。 7月18日,100億拿下寧德時代定增; 9月3日,15億參與鋰電池隔膜企業恩捷股份的定增; 12月9日,5億元或配高效電池+多晶矽龍頭通威股份的1785.71萬股定增額度; 12月20日,158億買下隆基2.263億股。
  • 高瓴160億高價追投隆基股份,重金押注光伏業?此前已多次岀手
    從本次協議轉讓的細節條款來看,每股交易價格設定為了70元,而隆基股份12月18日收盤時的價格為77.65元/股,折價9.85%值得注意的是,此番高瓴資本是在隆基股份股價上漲了30多倍後「高位」入局。不過上市以來,隆基股份營收和利潤也暴增數十倍。高瓴160億元入股上市以來暴漲37倍的隆基股份!
  • 隆基股份:高瓴資本擬受讓公司6%股權
    12月20日,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於 2020 年 12 月 19 日收到持股 5%以上股東李春安先生通知,李春安先生(「轉讓方」)與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Pte.Ltd.
  • 高瓴又出手!158億巨額買進「碳中和」第一股!意欲何為?
    作為全球光伏矽片絕對龍頭,中國光伏領域裡的扛把子,隆基股份在今年真可謂左右逢源,意氣風發。12月20日晚間,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本次交易對價總額約為158.41億元。
  • 隆基股份、陽光電源、寧德時代、特變電工誰是電氣新能源機會老大
    首先來看,光伏的老大哥,隆基股份隆基股份主營單晶矽棒、矽片的研發、生產、銷售。三季度營收超338億,利潤超63億,同比增長超82%。隆基股份本周高開高走,主要的一個消息刺激是高瓴資本將擲158億元成為隆基股份第二大股東。
  • 高瓴資本賺翻了!兩大巨頭一天市值暴漲1100億
    但是,你把這幾年的股價走勢看看,稍微理性的投資者都不會去追漲的,同時也非常納悶,為何高瓴現在才介入隆基股份?這是光伏板塊又要爆發的信號了嗎?要知道,光伏產業鏈還是蠻大的,高瓴介入的是產業鏈的中遊公司,把光伏板塊的個股打開,隆基股份的市值排第一的,如果整個產業鏈爆發的話,那麼上遊和下遊的公司也是有機會的,那些細分產業鏈也有龍頭公司。
  • 21日公司新聞聚焦:高瓴資本擬158億入股隆基股份 中芯國際回應被...
    高瓴資本擬158億入股隆基股份 躋身第二大股東12月20日晚間,隆基股份(601012)公告稱,公司股東李春安與高瓴資本於12月19日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本次交易對價總額為
  • 寧德時代挑戰中石油,高瓴資本半年淨賺100億
    也就是說,寧德時代距離發行價漲了12.9倍,距離上市第一天市值也漲了10倍。寧德時代挑戰中國石油市值背後,新能源正成為引領社會的一場革命,高瓴資本等各路機構大舉加倉,一些新能源公司獲得更高的溢價,這是超越中石化、中石油的關鍵。
  • 高瓴資本賺翻了!兩大巨頭一天市值暴漲1100億,其在新能源還有哪些...
    今天A股的高瓴資本持股迎來高光時刻。寧德時代大漲12%,一天市值增加815億元,昨晚公告的高瓴擬受讓隆基股份6%股權,今天強勢漲停,市值較前一交易日暴漲292億元。但是,你把這幾年的股價走勢看看,稍微理性的投資者都不會去追漲的,同時也非常納悶,為何高瓴現在才介入隆基股份?
  • 高瓴資本2020的高紅與躁動 「時間朋友」不割韭菜!
    12月20日,隆基股份公告,股東李春安擬向高瓴資本轉讓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每股轉讓價70元,交易對價總額158.41元。12月21日收盤,隆基股份漲停,以85.42元計,只一個交易日浮盈就達35億。大佬就是大佬,一出手就實現了那麼多小目標。
  • 隆基年度關鍵詞:合縱連橫
    除此之外,在供應鏈方面,隆基股份還將於2020年至2022年每年向通威股份包頭5萬噸高純晶矽項目的項目公司採購的高純晶矽數量不少於隆基股份擁有該項目公司權益產能的2.5倍;同期,通威股份每年向隆基股份銀川15GW單晶矽棒和切片項目的項目公司採購的單晶矽片數量不少於通威股份擁有該項目公司權益產能的2.5倍。
  • 隆基股份新高背後靈魂兩問:死磕182尺寸 是保守還是下一盤大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隆基股份新高背後靈魂兩問:「死磕」182尺寸是保守還是下一盤大棋?當張磊和他的高瓴資本攜百億入股隆基股份(601012.SH)的時候,這家千億光伏巨頭的股價在12月21日被點燃。漲停之後,該公司總市值創下歷史新高,達到3222億元。
  • 隆基股份:披著光伏外衣的半導體公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財經無忌,作者丨韋航9月16日,中國光伏巨頭隆基股份(601012.SH)收漲1.71%,市值突破2700億,從年初的股價21元漲到74元,股價年內突破3倍。今年以來,光伏行業的高景氣度尤為明顯,多家光伏公司市值漲幅超100%。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市值先後分別突破了2000億元、1000億元大關,分別位列光伏市值排行榜的第一和第二位,其市盈率堪比市場火熱的半導體公司。
  • 投資界24h|42歲王慧文宣布退休;高瓴158億重倉光伏巨頭;思派健康...
    投資界(ID:pedaily2012)近日獲悉,名創優品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司Q3實現營收和利潤雙增長,營收為20.72億元,環比增長33.4%;毛利潤5.22億元,環比增長37.7%。今年10月15日,成立7年的名創優品成功敲鐘,來自湖北十堰的創始人葉國富也終於在43歲這年圓了上市夢,當日個人身家超300億元。
  • 證券炒股配資公司豪配配資 光伏大爆發 高瓴又火了,兩天半暴賺66億
    光伏新能源板塊再度暴漲 高瓴資本入手隆基股份浮盈66億 12月23日早盤,兩市股指早盤震蕩走升,新能源指數一馬當先,暴漲6.77%;高瓴資本引領的光伏潮流繼續閃耀全場,隆基股份再創新高。豪配配資公司表示,光伏屋頂指數上漲6.71%,光伏指數上漲5.7%。陽光電源漲超13%,市值破千億大關。陽光電源、通威股份、隆基股份均再創新高。
  • 重倉10年,高瓴爆賺20倍!創始人夫婦也火了,剛分...
    定價市場一致認為藍月亮是個好公司,有爭議的是定價。之前藍月亮IPO一再推遲,有投資者分析是為同是高瓴資本投資的京東健康讓路,藍月亮本應在昨日正式啟動招股,推遲一日,據說背後原因或是定價問題與投行意見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