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又出手!158億巨額買進「碳中和」第一股!意欲何為?

2020-12-24 格隆匯

作為全球光伏矽片絕對龍頭,中國光伏領域裡的扛把子,隆基股份在今年真可謂左右逢源,意氣風發。

12月20日晚間,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本次交易對價總額約為158.41億元。

按上周五隆基股份77.65元的收盤價算,此次轉讓價折價約10%。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對於此次受讓股權的原因,高瓴資本表示,基於對隆基股份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及對隆基股份價值的認可,擬通過本次權益變動獲得隆基股份的股份,以獲得股份增值收益。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本月12月10日高瓴資本才花了5億元參與另一光伏巨頭通威股份的定增。如今還不過2周時間,高瓴又斥重磅巨資一舉收下隆基股份如此大比例股權。可見高瓴對光伏領域的布局決心之大,超出了市場的預料。

光伏這個賽道,又將迎來一個資本關注的高光時刻!

1

隆基股份持續被資金追捧

不僅是產業資本及投資機構在大量吸籌隆基股份,近期市場二級資金也在瘋狂為之打call。

作為滬深港通的重磅標的,隆基股份今年一直是資金關注的重點對象,常常成為北上資金買賣龍虎榜單上靠前的常客。

12月18日隆基股份獲滬股通淨買入3億元,為連續11日淨買入,合計淨買入21.78億元,在期間,A股市場經歷了較為明顯的波動,但在大量資金流入下,隆基股份仍累計上漲了11.84%,遠遠跑贏電氣設備行業平均水平。

在近1年以來,隆基股份滬深港股持股佔自由流通股本比例從5.42%一直被持續加倉至目前的10.97%,足足翻了一倍,一定程度上成為助推其股價不斷創出新高的重要力量。

不僅於此,資金甚至有加槓桿追注該股的跡象。融資融券數據顯示,隆基股份最新(12月17日)融資餘額為56.66億元,近10日融資餘額增加2.10億元,增幅為3.85%。

隆基股份之所以被資金市場追捧,一方面得益於中國近年來光伏規劃高度重視,行業被定調成為未來重要發展方向,光伏產業由此迎來黃金髮展機遇外,另一方面也得益於隆基股份本身在光伏領域處於龍頭地位、及其背後靚麗的往績和未來預期。

今年前三季度,隆基股份實現營收338.32億元,同比增長49.06%,實現歸母淨利潤63.57億元,同比飆漲82.44%。從近年來的營收增長看,隆基股份營收及盈利能力都在持續維持在高雙位數的增長態勢。

根據國內數十家券商機構的一致性預測,隆基股份今年內有望實現約536億元營收,同比增長6成,營業淨利潤有望突破百億元。

此外,隆基股份在期的光伏產業推進的力度也格外引入注目。

12月14日晚間,隆基股份旗下七家子公司與新特能源籤訂五年期多晶矽料採購協議。未來多晶矽料合作量不少於27萬噸。按照當前多晶矽料的市場價格測算,這份合同的總金額高達192.35億元。

事實上,今年以來隆基股份就先後宣布多項單晶擴產計劃。從今年年初公布雲南楚雄年產20GW單晶矽片建設項目,到今年11月份公布雲南曲靖(一期)年產10GW單晶電池建設項目以來,隆基股份在今年公布的擴產計劃多達9個,累計投資總額為279.38億元。

如果算上寧波宜則股權收購投資以及兩個多晶矽長單採購,隆基股份今年已公布的計劃投資總額超過580億元。

隆基股份巨大的資本開支計劃背後,是其試圖打造垂直一體化的「野心」,目前其已在光伏製造端已經深度構建完成了矽片、電池片和組件的產業鏈。

2

光伏賽道的時代大機遇

近年來,碳減排及發展清潔可再生能源成為全球範圍內各國的一致共識,並且隨著全球生態環境問題的嚴峻,這一共識也得到了加快推進。

根據近期歐盟發布的《2030年氣候目標計劃》,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從40%提高為55%。當前歐洲可再生能源消費佔比約20%,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費最新目標為38-40%。根據此目標測算,未來10年歐洲的光伏年均新增裝機為59-86GW,光伏裝機量需要加速上行。

美國方面,新上任的拜登政府,承諾在2050年之前美國實現100%的清潔能源經濟,並達到淨零碳排放。為此拜登還發布了一項2萬億美元的專項計劃。按照規劃測算,預計未來5年內美國將安裝5億塊光伏組件,年均裝機達到42GW。

中國方面,中國最新官方定調明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今年我國光伏行業新增裝機量預計達35GW,2021年也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啟之年。

根據測算,假設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20%,預期光伏在新能源發電佔比超50%,則光伏年均新增裝機達到79-120GW;假設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19%,預期光伏在新能源發電佔比超50%,則光伏年均新增裝機達到62.9-99.5GW。

也就是說,至少未來十年甚至數十年,光伏產業在全球範圍內都將迎來持續爆發式的發展時期,無疑是一個黃金的時代機遇。

這也導致了近年來大量企業及產業資本在瘋狂湧入光伏產業賽道,從上遊的原材料,到中間的矽片、電池片、組件等各鏈條製造,再到下遊的應用及市場布局,都有大量競爭對手彼此角逐風起雲湧。

其中,大規模擴產是目前行業對手普遍選擇的戰略。

如根據通威股份今年發布的《高純晶矽和太陽能電池業務2020-2023年發展規劃》,其中提到高純晶矽業務累計產能到2023年23-29萬噸,是2019年的3倍左右;太陽能電池業務在2023年達到80-100GW,是2019年的4倍以上。

單晶矽矽片方面,2019年隆基矽片產能達到42GW,同比增長50%,今年內要擴產到65GW,中環股份今年產能預計40GW,同比增長超20%。根據統計,2020-2022單晶矽片產能分別為152/210/264GW,年化增長率超過25%。

整體看,在行業黃金髮展大趨勢下,競爭對手間要麼上下遊併購或自建,爭取打造垂直一體化,拉開成本差距,從而實現產業聯合協同,提高話語權;要麼深化技術改造升級和擴產實現規模效應,實現成本端競爭優勢。雖然行業前景很廣闊,但競爭加劇趨勢也逐漸明顯。

相關焦點

  • 高瓴158億買入隆基,三方都在打什麼算盤?
    這已經是高瓴資本在新能源領域的第四次出手了,且都集中在今年下半年。 7月18日,100億拿下寧德時代定增; 9月3日,15億參與鋰電池隔膜企業恩捷股份的定增; 12月9日,5億元或配高效電池+多晶矽龍頭通威股份的1785.71萬股定增額度; 12月20日,158億買下隆基2.263億股。
  • 「碳達峰」和「碳中和」劍指光伏市場 隆基股份(601012.SH)獲高瓴...
    公司(以下簡稱高瓴資本)於2020年12月19日籤署了《關於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以下簡稱「《股份轉讓協議》」),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00%。
  • 高瓴資本158億元高位建倉隆基股份 張磊打的什麼算盤?
    ,下稱"高瓴資本")於2020年12月19日籤署了《關於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00%。公告稱,交易雙方一致同意,本次交易的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本次交易對價總額為158.41元。
  • 巨鱷高瓴資本158億高位豪賭隆基的邏輯是啥?丨一號分析
    這一「炸翻天」的事件有幾個重要看點:第一,「高瓴資本」自身所帶來的光環效應。作為亞洲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平均年回報率超過20%,曾對一系列知名度較高的高科技股進行了大筆投資,如拼多多、嗶哩嗶哩、去哪兒、滴滴、美團、京東等等,此次在A股的二級市場上再度出手第二,高瓴資本下注隆基的數額頗高---超過150億。
  • 7600億!寧德時代挑戰中石油,高瓴資本半年淨賺100億
    1-9月,寧德時代的裝機量為19.2 GWh,佔全球市場的23.1%,超過LG化學排名全球第一。從營收來看,大致能反映寧德時代的變化。今年前三季度,寧德時代實現營業收入315億,同比下滑4.06%,淨利潤33.6億元,同比下滑3.10%。其中,第三季度寧德時代實現營業收入127億元,同比增長0.8%,實現淨利潤14.2億元,同比增長4.24%。
  • 「碳中和」大題材呼之欲出:帶頭大哥漲停 光伏、風電板塊成急先鋒
    東吳證券電新團隊研究員曾朵紅提示投資者注意,政策面上,中央已定調明年要重點做好碳達峰、碳中和等工作,大力發展新能源。歐盟也確認通過「歐洲2030碳排放目標提升至55%」。中國計劃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此前指定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時,主要以非水可再生能源作為表述對象。
  • 隆基股份股價年內漲2.44倍 高瓴資本158億入股一日浮盈35億
    太陽能第一股隆基股份(601012.SH)股價表現同樣出色。當日,公司股價漲停,收報85.42元/股,市值達3222億元。讓人嘆服的是,高瓴資本重倉入股。12月19日,高瓴資本耗資158.41億元受讓隆基股份6%股權,躍升為其第二大股東。
  • 好公司|高瓴資本158億元殺入!2年股價翻5倍的隆基股份還會飛多高?
    消息面上,12月20日晚間,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本次交易對價總額約為158.41億元。 按上周五隆基股份77.65元的收盤價算,此次轉讓價折價約10%。
  • 碳中和與經濟發展如何雙贏?|碳中和行動
    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當中國對碳中和這一目標作出更細緻的承諾時,還有不少小夥伴對於碳中和這個概念感到陌生。
  • 高瓴資本2020的高紅與躁動 「時間朋友」不割韭菜!
    2005年至今,高瓴資產管理規模已過5000億人民幣,年均回報率逾40%,甚至「股神」巴菲特也望塵莫及。靈魂人物張磊由此被稱「價值投資教父」,劉強東等大佬都要賣他幾分面子。這不,高瓴資本又出手了。12月20日,隆基股份公告,股東李春安擬向高瓴資本轉讓股份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每股轉讓價70元,交易對價總額158.41元。12月21日收盤,隆基股份漲停,以85.42元計,只一個交易日浮盈就達35億。大佬就是大佬,一出手就實現了那麼多小目標。
  •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願景下國資央企有哪些動態?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願景下國資央企有哪些動態?今天跟小新一起來了解——什麼是碳中和?中國海油首次為中國大陸引進碳中和LNG資源6月21日,中國海油全資子公司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氣電集團)與殼牌東方貿易公司籤署採購兩船碳中和液化天然氣(LNG)資源購銷協議,首次為中國大陸引進碳中和LNG資源,守護祖國的綠水青山
  • 除了藍月亮 亞洲最大私募高瓴在二級市場還買過啥?
    12月15日,藍月亮集團發布公告稱,發行7.47億股,發售價最終釐定13.16港元/股,每手500股,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為95.76億港元(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預計12月16日上市。
  • 除了藍月亮,亞洲最大私募高瓴在二級市場還買過啥?
    12月15日,藍月亮集團發布公告稱,發行7.47億股,發售價最終釐定13.16港元/股,每手500股,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為95.76億港元(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預計12月16日上市。毫無疑問,押注10年的高瓴資本是本場最大贏家。
  • 科普圖解 | 都說碳中和 什麼是碳中和?
    科普圖解 | 都說碳中和 什麼是碳中和? 特別聲明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
  • 剛剛,高瓴資本又火了!頭號重倉股一度暴漲47%,創始人身家暴增400億...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李迪 科技股造福潮太瘋狂。在線視頻會議軟體開發商Zoom今夜大漲一度大漲47%,其創始人身家也暴增400億,超越劉強東。押注Zoom為頭號重倉股的高瓴也在幾個小時內大賺60億。據彭博社今夜報導,Zoom的CEO袁徵對Zoom的持股超過5000萬股。以5000萬股的持股數、按照40%的漲幅粗略計算,在短短幾個小時內,CEO袁徵身家暴增65億美金,約合人民幣443億。
  • 環保專題報告: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看好牧原股 份、新希望、隆平高科。 交通運輸:考慮到鐵路單位碳排放較航空和公路更低,因此在碳中和背景下會 有望獲得較高增長,其中高鐵由於時效性較高,佔比有望持續提升。看好京滬 高鐵。 從需求側看,碳中和目標有望帶來新市場的崛起。
  • 參拜神社意欲何為
    參拜神社意欲何為    日本首相小泉9日在眾議院會議上就其施政演說回答質詢時公然表示,作為他個人,對那次戰爭中的日本戰歿者表示衷心的敬意和哀悼,為此他仍將參拜靖國神社
  • 高瓴160億高價追投隆基股份,重金押注光伏業?此前已多次岀手
    來源:證券時報繼前不久耗資數億投資A股上市公司通威股份後,青睞新能源光伏的高瓴資本又瞄上另一家市值3000億元的光伏巨頭隆基股份,此番耗資更接近160億元!從本次協議轉讓的細節條款來看,每股交易價格設定為了70元,而隆基股份12月18日收盤時的價格為77.65元/股,折價9.85%值得注意的是,此番高瓴資本是在隆基股份股價上漲了30多倍後「高位」入局。不過上市以來,隆基股份營收和利潤也暴增數十倍。高瓴160億元入股上市以來暴漲37倍的隆基股份!
  • 藍月亮港交所上市:潘東身價超700億港元 高瓴是二股東
    上述投資者一共認購1.38億股,總金額為18.16億港元。  此外,根據國際發售,32,843,000股發售股份及1,657,000股發售股份(相當於根據全球發售初步可供認購發售股份總數約4.62%亦分別分配予公司現有股東HCM的聯屬人士Gaoling Fund L.P.(高瓴資本)及YHG。
  • 一文了解什麼是「碳達峰」&「碳中和」!
    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