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藍月亮集團發布公告稱,發行7.47億股,發售價最終釐定13.16港元/股,每手500股,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為95.76億港元(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預計12月16日上市。
毫無疑問,押注10年的高瓴資本是本場最大贏家。按照瑞銀早前給予藍月亮的估值為780億至936億元,如果以最低值780億計算的話,高瓴的持股市值將達到78億元,加上已經分紅的2.3億港元,當初投入的不足3億元人民幣,或將大賺超20倍。
作為亞洲頂級的私募機構,高瓴資本素來在一級市場有著非常大的名氣,但事實上,其在A股二級市場也一直在低調耕耘。
在A股中,高瓴資本入手的基本都是行業龍頭型企業:泰格醫藥、海螺水泥、愛爾眼科、格力電器等。投資醫療、消費、TMT、高端製造四個行業賽道的長期邏輯決定了整體估值。
在醫療投資領域,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就曾表示過對於該行業的青睞:「高瓴堅定看好醫藥和大健康產業,也具備充分的資本持續長期地投入,我們會用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深耕不輟,這就是我們在不確定的時代所堅守的確定性。」
這些個股最受「高瓴資本」青睞
當然,高瓴資本也有失手的時候,比如「踩雷」君實生物,雖然踩雷的「小插曲」不至於讓高瓴在君實生物的投資上虧損,但卻一度陷入爭議。除此之外,高瓴還有兩筆投資「敗筆」:低賣高買蔚來、賣美的買格力。
2019年三季度,高瓴資本減持蔚來幅度達68.12%。2019年四季度,高瓴資本正式清倉蔚來,不再持有其股份。
在高瓴資本清倉後,蔚來融資等好消息頻出,股價也是一飛沖天。
然而,今年三季度高瓴持續加大對新能源相關領域的投資,入手了「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
雖然高瓴持有的蔚來股票一部分是通過可轉債轉股的,但在二級市場依然有加倉操作。截至9月30日,高瓴持有蔚來汽車241.1萬股價值5117萬美元。
而另外一筆涉及空調雙雄的大資金操作。2019年12月初,高瓴賣掉堅守多年獲利頗豐的美的集團,大手筆買進格力電器並成為其的第一大股東。這一操作在2020年看來,毫無疑問是失敗的。
截至目前,美的集團2020年漲幅達到51.15%,同期,格力電器則跌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