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甘肅省環境科學學會、甘肅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甘肅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中心,在蘭州聯合開展了「《中小學垃圾分類知識讀本(1-3年級)》」贈書活動。圖為活動現場。 韋東升 攝
中新網蘭州6月21日電 (記者 馮志軍)21日,甘肅省生態環境系統聯手蘭州市多所小學舉辦「《中小學垃圾分類知識讀本(1-3年級)》」贈書活動。作為首本面向全國發行的青少年垃圾分類科普讀物,於當日正式出版發行的該書將通過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讓垃圾分類成為全社會的行為習慣和文明風尚。
據了解,由甘肅省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蘭州市教育局等多家單位編寫的《中小學垃圾分類知識讀本(1-3年級)》,全書分為10課,設置了垃圾的來源、分類、危害、減量化、資源化等內容,每個章節都設置了簡單的分類垃圾作業,並為低年級的學生專門繪製了插圖和全本注音。
圖為2018年5月,蘭州街頭一輛裝著上萬菸頭的宣傳車,透明的玻璃箱內密密麻麻的菸頭清晰可見,吸引了不少民眾的目光。(資料圖) 徐雪 攝
「進行垃圾分類,必須從娃娃抓起,從教育抓起。」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處長胡煜軍表示,通過垃圾分類知識進課堂,提高廣大中小學學生的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環境保護意識,使學生從小養成勤儉節約、垃圾減量、低碳環保的行為習慣,形成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引領整個社會的良好氛圍。
甘肅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院長胡曉明介紹說,為推動垃圾分類工作,我國先後出臺了《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關於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垃圾分類工作提供了制度化保障。要解決環境問題,進行垃圾分類,必須從娃娃抓起。
胡曉明說,從2017年開始,該院就開展了大量的垃圾分類進社區、進校園和進機關寫字樓的科普活動,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去年初聯合多家單位和部門啟動了垃圾分類知識讀物的編寫工作,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夠為垃圾分類工作有所助力,早日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
胡曉明表示,目前該科普讀物計劃還有4至6年級版,同時也考慮開發一些垃圾分類的科普小視頻、動畫片等,只有全社會動員,垃圾分類工作才能良好地開展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