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分類從娃娃學起,相關早教玩具走進武漢市場
楚天都市報8月19日訊(記者石倩 李輝 實習生周雅倩 彭紫胭) 「垃圾分類時代來臨,其周邊商品也是應時而生。」湖北通報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後,全省城鄉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8月19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武漢各大商超及玩具店,發現垃圾分類的商品銷售熱潮已進入早教領域,「垃圾分類」玩具走進武漢市場。記者在徐東一家商場的禮品店鋪看到,一款垃圾分類玩具擺在了玩具銷售區的顯眼位置。該玩具包含108張標有各種垃圾的卡片、4隻塑料垃圾桶模型和一本說明書。4隻塑料垃圾桶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等四類。
-
「垃圾分類」從娃娃做起,好處多多
生活垃圾中有30%一40%可回收利用。垃圾分類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垃圾分類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楚燒所產生的汙染,還可以變廢為寶。 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這有利於孩子從小對待垃圾分類的認知和動手能力,這種從小就養成的自律意識,深深的嵌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講究個人衛生,生活自理自立,愛護公共財產,保護自然環境。孩子從小就知道隨便亂扔垃圾是錯誤行為。
-
南京大廠街道 垃圾分類教育從娃娃抓起
原標題:南京大廠街道 垃圾分類教育從娃娃抓起 全民推廣垃圾分類,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
-
天壇街道垃圾分類設「娃娃桶」
近日,在東城區天壇街道金臺社區小花園,一場「我為垃圾找個家」的垃圾分類主題活動吸引了社區50餘戶家庭參加。現場,一組垃圾桶頗為吸睛,這組垃圾桶比正常垃圾桶「小一碼」,非常適合小朋友身高,被居民稱作垃圾分類「娃娃桶」。
-
甘肅編寫青少年垃圾分類讀本 「從娃娃抓起」解環境問題
韋東升 攝中新網蘭州6月21日電 (記者 馮志軍)21日,甘肅省生態環境系統聯手蘭州市多所小學舉辦「《中小學垃圾分類知識讀本(1-3年級)》」贈書活動。作為首本面向全國發行的青少年垃圾分類科普讀物,於當日正式出版發行的該書將通過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讓垃圾分類成為全社會的行為習慣和文明風尚。
-
利辛縣舊城學區中心幼兒園:垃圾分類 從娃娃抓起
為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了解「垃圾」對環境的危害,了解部分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節約資源,更進一步地掌握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12月1日開始,利辛縣舊城學區中心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 從娃娃抓起」活動。應該明確知道垃圾的分類,學會將不同種類的垃圾扔進不同顏色的垃圾桶裡:紅色垃圾桶放「有害垃圾」、藍色放「可回收物」、黃色放「其它垃圾」、綠色放「餐廚垃圾」。並要把這些環保知識告訴孩子們,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各班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
垃圾分類從娃娃做起!南京《垃圾分類讀本》正式發布
在垃圾分類的全面推進過程中,青少年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和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垃圾分類微課堂、情景劇、主題繪畫 …… 南京市的中小學生將各種新奇創意融入進去,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宣傳、學習垃圾分類。9月11日,2020年南京市中小學、幼兒園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在科利華中學棠城分校舉行。活動現場用視頻回顧、繪畫大賽作品分享、微課等形式,展示了南京市青少年踐行垃圾分類的決心和學習垃圾分類的收穫。本次活動中,南京市中小學生《垃圾分類讀本》初中版和幼兒園版也正式發布。
-
街道動態丨康安街道海富康城社區開展「垃圾分類要從娃娃抓起...
為了更好地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和理念,深入推動垃圾分類專項工作,提高康安轄區孩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11月26日,康安街道海富康城社區聯合轄區支點教育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主題宣傳活動。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首先向小朋友們科普了垃圾分類的知識,隨後,組織孩子們進行垃圾分類小常識搶答遊戲。在遊戲中,孩子們積極踴躍地回答「在家裡吃剩下的菜屬於廚餘垃圾,廢舊電池屬於有害垃圾,廢紙屬於可回收垃圾」等問題。
-
綠色發展從娃娃抓起 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走進校園走進課堂
原標題:綠色發展從娃娃抓起 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走進校園走進課堂 自3月份印發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實施方案以來,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以更細緻更全面的方式走進校園、
-
綠色發展從娃娃抓起,當垃圾分類走進課堂……
各學校、幼兒園的綠色環保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垃圾分類工作也不斷推進。如今,生活垃圾分類已成為學校日常教育的一部分,而學校各具特色的活動和做法為高新區垃圾分類工作提供了經驗,並推動高新區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深入開展。
-
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 三店街舉行垃圾分類進校園主題宣傳活動
垃圾分類12月18日上午,新洲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專班聯合區教育局、三店街,在三店街中心小學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主題宣傳活動,學校五六年級師生400餘人參加了活動。活動開始,六年級的陳玲老師作了《垃圾分類 綠色先行》的主題演講。
-
從娃娃抓起!蘇州中小學生垃圾分類教材首發試用
日前,蘇州中小學生垃圾分類教材在市區首發試用。旨在實現由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引領整個社會踐行垃圾分類的濃厚氛圍。 在蘇州市實驗小學的音樂課上,同學們吟唱著學校老師創作的《垃圾分類歌》,琅琅上口的歌詞,搭配著輕快的音樂,孩子們在唱歌的同時,就將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了熟於心。
-
「大小村長」攜手奏響垃圾分類進行曲
垃圾分類工作從娃娃抓起。為了讓孩子和家長熟悉垃圾分類知識,培養保護環境的意識,12月15日,淳安縣汾口鎮龍川小學全體師生開啟垃圾分類「大小村長」聯村活動。「小手牽大手,垃圾分類兩步走」。活動採用「大小村長聘用制」:每個自然村安排一名聯村導師擔任垃圾分類督導「大村長」,推選一名學生幹部擔任垃圾分類督導「小村長」,聘請各自然村垃圾分類勸導員為家校聯繫垃圾分類指導員。每周,「小村長」向「大村長」匯報一次村裡所有家庭垃圾分類檢查情況。
-
從垃圾車到回收廠,從娃娃到老人 臺灣垃圾分類的揭秘之旅
■本報記者李慶 一邊,是強制垃圾分類制度在重點城市先行落地;一邊,則是始於上世紀70年代末的長期探索與實踐。 隨著上海強制措施的正式啟動,「垃圾分類」這一話題在大陸陡然升溫,隨之而來的也必然是政策執行初期的一線反饋、手段調整與系統性協調。
-
手繪垃圾分類手抄報 倡導綠色生活
紅網時刻長沙8月21日訊(通訊員 柳楠)「大家知道榴槤殼是屬於什麼垃圾?」「廚餘垃圾!」「還有其他答案嗎?」「其他垃圾!」「答對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垃圾分類。」8月20日,長沙縣湘龍街道湘郡社區聯合長沙市源方環保公益發展中心開展「自製垃圾分類手抄報,倡導綠色生活」暑期實踐活動。
-
分類垃圾桶「會說話」,幼兒園娃娃們也有「新時尚」
分類垃圾桶「會說話」,幼兒園娃娃們也有「新時尚」 2020-12-03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沙坪垻:垃圾分類知識進校園 愛護環境從娃娃抓起
受訪單位供圖 人民網重慶12月11日電 為了從小培養孩子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了解垃圾的分類,10日下午,重慶市沙坪垻區豐文街道清悅社區的工作人員走進學府悅園第一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現場,老師首先進行了垃圾分類的小科普,通過讓孩子觀看圖片、視頻以及參與垃圾分類活動等方式學習垃圾分類相關知識。 「大家知道垃圾可以分為哪四類?」
-
日本垃圾分類:執法嚴格 教育先行
從20世紀60、70年代起,日本開始實施垃圾分類,起初只分可燃和不可燃垃圾。隨著資源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的發展,垃圾分類也越發細化和複雜。第七類是有害垃圾,比如乾電池,水銀式體溫計等。第八類是資源垃圾,比如報紙雜誌、硬紙箱等。記者初到日本時,也被日本嚴格的垃圾分類所困擾。一方面,要對照垃圾分類圖標分清楚手中的生活垃圾屬於那一類別。在熟悉了這一情況後,用最實用的做「減法」方式,弄清哪些是不可燃垃圾、資源和大件垃圾,剩下的幾乎都可歸為可燃垃圾。另一方面,分清楚垃圾分類還不算完,還要會對手中的垃圾進行分解。
-
花小錢辦大事 石峰區垃圾分類走出新路子
1月9日,建設北路上的蘭州拉麵館裡,老闆陳先生向客人宣傳起垃圾分類知識。石峰區屬於老城區,老舊小區眾多、設施設備老舊、區內財力有限等問題給垃圾分類普及帶來困難。如何花小錢辦大事,讓垃圾分類意識真正深入人心?石峰區城管部門開動腦筋、創新舉措,摸索出一套垃圾分類推廣、落實的新模式。
-
江蘇發布《垃圾分類知識讀本》 通俗易懂娃娃也能看明白
從今年4月份起,南京進入「實戰模式」,在64個小區、101家單位先行先試垃圾分類「實戰」,《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預計於今年11月實施。目前,江蘇各設區市正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立法工作,揚州、徐州等7個市列入立法規劃,全省各地垃圾分類工作全面加速。 按照分類處置的要求,江蘇不斷加大「三廠(場)一中心」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持續推進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