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誰才是唐詩第一人?

2020-12-25 愛詩書

中國的文學史上,憑藉詩歌上高深的造詣,成為詩歌金字頂端的只有四個人: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

因此「唐詩第一人」的稱號只能在李白和杜甫之中產生,要客觀比較兩個人的高低,就需要從不同的角度比較,俗話說的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得出的結果也只能僅供參考。

數量

李白一生創作大量的詩歌,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許多詩歌慢慢的遺失了,流傳到今天的有九百多首,今天的李白全集收錄1010首 。

李白豐富的人生經驗,為他創作詩歌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素材,每到一個地方,每次和朋友離別,都會留下膾炙人口的名篇。

而李白因為心境的不同,和個人每個時期所處的環境不同,詩風上也有明顯的差異。

杜甫出於京兆杜氏的分支,唐朝時京兆杜氏都多自稱為杜陵人,所以杜甫晚號杜陵。

杜甫保存到今天的詩歌總共有1500多首,實際上他創造的詩歌肯定比這個數目多。

從數量上比較,無疑是杜甫勝出。

體裁

李白創造的詩歌及幾乎囊括了所有的詩歌體裁,李白鍾情於古體詩,而擅長七言歌行、五言古詩、樂府詩、五七言絕句和五言律詩。

反觀杜甫,題材上並不廣泛,但是不管選擇哪種題材,都能做到臻於化境。他往往用不同的詩體,表達不同的內容,敘事多用較少格律限制,便於鋪敘描寫的古體詩,抒情則多用近體詩。他還是律詩的集大成者。

體裁方面,平分秋色。

影響

李白詩歌風格想像豐富,雄奇浪漫,意境獨特,清新俊逸,詩歌創作往往一氣呵成,渾然天成。李白的詩歌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

2015年的「世界詩歌日」,聯合國郵政發行一套郵票,選取英語、西班牙語、漢語、法語、阿拉伯語、俄語6種不同語言的代表性詩歌印在郵票上。漢語選取的是李白的《靜夜思》。

杜甫再世的時候影響並不是很大,但在身後,杜甫的作品流傳東南亞,對中國古典文學和日本近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十世紀的美國詩人雷克斯羅斯深受杜甫影響,他說:「我的詩歌毫無疑問地主要受到杜甫的影響。我認為他是有史以來在史詩和戲劇以外的領域裡最偉大的詩人,在某些方面他甚至超過了莎士比亞和荷馬,至少他更加自然和親切。」

兩位大詩人都已經走出了國門,走出了世界,在影響力上同樣平分秋色。

評價

唐代詩人皮日休認為李白詩歌「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賀知章稱讚李白是「天上謫仙人」,杜甫評價李白,稱讚他的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李攀龍《唐詩選》評價李白:「太白五七言絕句 ,實唐三百年一人。」王世貞《藝苑卮言》評價:「五七言絕,太白神矣,七言歌行聖矣。」、「太白五言冠絕古今。」

胡應麟在《詩藪》中評價杜甫說:「唯工部諸作,氣象巍峨,規模巨遠,當其神來境詣,錯綜幻化,不可端倪。千古以還,一人而已。」

近現代學者洪業認為杜甫是「中國唯一影響隨著時間不斷增長的詩人」,並且是中國最偉大的古典詩人。

不論是當世,還是後世的評價兩個人都是各有千秋。

所以,杜甫勝過李白,只能從數量上來說。

而對於我個人,更喜歡李白。

相關焦點

  • 李白和杜甫的詩詞水平到底誰更勝一籌
    說起唐詩,我們不得不說起李白,也不得不說起杜甫,一人稱詩仙,一人謂詩聖,有人問誰的詩歌水平更勝一籌呢?眾所周知,李白和杜甫屬於同一時代的詩人,李白年長杜甫11歲,兩人有深交,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一生也都活了五、六十年的光景。
  • 同一地點,杜甫一首便拿下唐詩第一稱號,李白8首也難以匹敵!
    說起唐詩,最耀眼的兩位大咖級別人物便是杜甫和李白,一位稱為「詩仙」,寫詩浪漫瀟灑,頗有仙氣和傲氣,讀來讓人稱快,有忘卻煩惱的功效;一位被稱為「詩聖」,寫的詩工整規矩,多為老百姓苦難和國家興亡發聲,讀來仿佛是在閱讀一幕幕的歷史,讓人沉重卻引人深思。
  •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到底誰才是大唐第一詩人?看完收穫很大!
    李白和杜甫是並列,白居易次一等,這是公論,我也不想談詩歌水平了,這些東西談的也必要,我就從歷代評價談起。為什麼說白居易差一等?這是他自己說的:白居易:「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什麼意思呢?
  • 李白為什麼是詩仙,杜甫為什麼是詩聖?誰名氣更大?
    在專業素質眾望所歸之下,結合其他因素,才有可能為仙為聖。這從來不是官方拍板的事,也還要歷經時間的檢驗。直至約定俗成。詩仙、詩聖也不是說比誰名氣大什麼的,而是個人氣質、藝術風格和與社會價值的綜合評定。個人氣質,李白從出生到死亡都是撲朔迷離的,給人一種仙的神秘。
  • 唐代詩人「三角戀」,杜甫欣賞李白,李白衷心孟浩然,孟浩然?
    詩歌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詩歌也以唐朝之時最為鼎盛,有唐詩宋詞之並稱。唐詩的鼎盛是因為在唐朝時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詩人,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我們讀過許多古詩以及一些故事都知道,對於「詩聖」杜甫來說,李白正是他的偶像,他深深地喜愛著李白,一生為李白作詩有十首之多,有《冬日有懷李白》、還有《春日憶李白》、《夢李白二首》等等。
  • 都是在月夜乘船遠遊,李白和杜甫各寫下首經典五律,高下立判
    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卻終究擋不住大家對李白和杜甫誰是唐詩第一的爭論。如果用武俠人物將二人做一個對比,那李白或許就是楊過,他個性灑脫浪漫,出招不講究章法,憑的是出奇制勝;而杜甫則更像郭靖,他個性沉鬱耿介,出招穩健,憑的是硬實力。若這兩人真的打起來,誰勝誰負當真是未知數。
  • 中國詩人前四是哪幾位,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
    他的豐功偉績在於詞牌體裁拓寬(開豪放之風),在於散文,在於文人畫,在於書法,在於哲學思學和樂觀的人生態度,他是一個全才,詩歌並不是他的短板,只是不算突出。我們經常把蘇軾的文學成就比作漫天星河,詩只是其中最不亮的一顆。宋詩成就最高者,在於王安石的荊公體。但是荊公體的特色就是取法唐詩,囿於篇幅,就不多講了。老二的蘇軾排不進去,第一的王安石也無法和唐詩之盛相比。
  • 【用日語讀唐詩】杜甫——春望
    【用日語讀唐詩】杜甫——春望 2015年12月10日14:04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
  • 「斯人獨憔悴」:慕然回首,「小迷弟」杜甫才是最懂李白的人
    很久之前網上有一個段子,說是杜甫一生給李白寫了很多詩,李白給杜甫沒寫多少,反倒是《贈汪倫》流傳千古了。這當然是笑談,李白和杜甫是兩種不同的人,李白是鯤鵬,就算是寫那些俗套的應制詩,也會捻著自己的鬍子,帶著幾分不羈的說出「雲想衣裳花想容」。這樣的人,一直在路上,交遊的多,懷念的少。
  • 李白與杜甫超乎常人的深厚友誼,我猜你不知道
    李白與杜甫並稱「大李杜」,一個詩仙,一個詩聖,按常理兩個人是競爭的關係,畢竟「自古文人相輕」,但是,李白和杜甫有著遠超平常人的深厚友誼。這首詩位列《唐詩三百首》,寫於李白和杜甫第一次見面分別後不久。剛分手不久李白就對杜甫深深思念,「思君若汶水」,可見兩人的友情之深。話說744年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一路遊玩,在洛陽第一次遇見了杜甫。
  • 詩聖給詩仙的詩:杜甫深愛著李白,就像月亮仰慕太陽
    才矣奇矣,人不逮矣。」黃錦祥對李白杜甫同贊道:「執唐詩牛耳者,唯李、內杜二人也!」蘇軾:「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書黃子思詩集後》)……2、當太陽遇到月亮李白和杜甫也算是忘年交了,李白長杜甫11歲,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杜相識於東都洛陽。
  •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2015年11月30日11:17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
  • 王維是人才,杜甫是地才,江湖術士李白為什麼會被稱為天才
    魏晉南北朝戰亂了幾百年,隋朝形成大一統,到了盛唐,物質和文化都發展到了一個頂峰。各個階層都湧現出很多傑出的人物。王維叫詩佛,杜甫叫詩聖,李白叫詩仙。王維是居士,杜甫是嚴正的讀書人,李白則是喜歡講神仙、武俠的江湖術士,三個人基本代表了盛唐時唐詩的最高境界。
  • 杜甫說「李白鬥酒」,李白說「美酒鬥十千」,李白喝酒要花多少錢
    李白出生在經濟繁榮的唐朝時期,五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讀書識字,是一個極其聰敏的孩子,到了十五歲,李白已經自己有了了很多詩作,並且接受儒家思想的薰陶,養成了李白狂傲不羈的性格,十八歲的李白遠離家鄉和朋友,開始了浪跡天涯、無拘無束的生活,同時也在路上結識了很多朋友,在一起飲酒作詩。
  • 6首寫母親的唐詩,李白真實,李商隱悲傷,孟郊和白居易更值一讀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短短的三十個字,以白描手法描繪出一幅母親為即將遠行的孩子縫衣的場景,針針線,密密縫,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無限的掛念與期盼。詩歌語言清新流暢,感情真摯而深厚。此詩的作者孟郊出身貧寒,兩次科舉考試都落第,直到四十六歲時才考中進士,被派往溧陽擔任縣尉,這首詩就作於他即將赴任接母親一起前往之時。此時的詩人年近半百,歷盡人世滄桑,尤覺親情的可貴,詩作是感情的自然流露,讀來親切溫馨,感人至深。1992年香港曾經舉辦「我最愛的十首唐詩」活動,最後孟郊的這首《遊子吟》名列榜首。
  • 這四首詩堪稱唐詩之最,千百年來無人堪比,李白也是自愧不如
    唐朝的詩人,人才輩出,至今,歷史裡面留名的詩人就已經超過一千了,不過在唐朝的所有傑出的詩人中,我認為李白應該為第一,但是七律詩中,傑出的四個作品確是沒有他的作品,李白看到了這四首詩詞,也是自愧不如。杜甫的《登高》便可以說是這四首詩詞中最好的一首了。
  • 李白與杜甫的友情,也許你不懂!走進詩聖杜甫
    公元744年,32歲的杜甫和43歲的李白第一次相識。此時的李白,在朝廷上做了不到兩年的御用文人,感覺自己的才能沒有機會發揮,又受到各種勢力的排擠,不堪忍受,選擇辭官回家。杜甫對李白大名早有耳聞,兩個大才子一見如故,於是相約一起去遊梁宋。
  • 《全唐詩》的開卷之作,處處彰顯富貴氣,李白詩歌也不能爭鋒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唐詩三百首》,那是最重要的唐詩選集。但如果是更深入的讀者,一定會拜讀《全唐詩》。這部完成於康熙四十四年的煌煌巨作,收錄了兩千兩百多位詩人的四萬八千多首詩歌,堪稱真正的唐詩大全。相信很多人會認為,《全唐詩》的開卷之作,至少要放上李白、杜甫的作品,才鎮得住場面。李世民雖然貴為天子,但卻不是一流的詩人,更不是詩歌藝術金字塔尖的人物,怎麼會將他的詩歌,放在開篇的第一首呢?究其原因,當然與李世民的地位不無關係。
  • 杜甫《登高》和崔顥《黃鶴樓》哪一首才是七律第一?看看這些數據
    唐詩七律第一之爭,由來已久。雖然大家一直說著「文無第一」,但事實上用比較的方式來品讀詩歌,本身就是一種極好的品詩方式。所以筆者先強調,本期把杜甫的《登高》和崔顥《黃鶴樓》拿來一筆,並非是一定要分出哪首才是七律第一,而是希望我們在比較中,能對這兩首七律巔峰之作,有更深的認識。
  • 李白有多狂?杜甫在這首詩中寫絕了,還讓一個成語火了千年
    在中國歷史的詩壇上,李白和杜甫是一對閃耀千古的雙子星座。李詩的豪放瑰麗,杜詩的沉鬱頓挫,是唐詩最華麗的篇章,也讓無數後人如醉如痴。然而,他們在世的時候,雖然都懷才不遇,但兩人的影響力卻是完全不同的。李白在當時就是全民偶像,唐玄宗親自宣召他入京,賀知章稱他為「謫仙人」,汪倫對他敬仰萬分,從皇帝到平民,各個階層都膜拜他的身影,傳頌著他的作品。杜甫則不同,他的詩歌流傳並不廣泛,也不是眾星捧月的偶像,他沒有「鬥酒詩百篇」的天賦,只能以勤能補拙,終成大器。杜甫的地位,那還是在他去世幾十年後,被元稹、白居易不斷推崇之下才樹立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