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出土過2000多年前的水晶杯?非盜墓者遺留,實為戰國時期珍品

2020-12-19 弋說歷史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去過杭州博物館的朋友想必對該館的「鎮館之寶」記憶猶新,甚至大跌眼鏡,因為其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大都是一些珍貴的字畫或者珍奇的文物,唯有杭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個「玻璃杯」!

這個「玻璃杯」無論從外形還是大小來看,都與我們現在家用的玻璃杯一般無二,而且杯口還有一些裂紋,看起來破破爛爛,如果它不是出現在博物館,必然沒有人把它與文物聯繫在一起!

再一看這件「鎮館之寶」存在的時代,居然是2000多年前的戰國,這是真的假的?難道戰國就有玻璃製品了?

眾位先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別看這個「玻璃杯」「其貌不揚」,但它的的確確是一件存在於戰國時期的文物,已經走過了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它的珍奇之處在於它雖然酷似玻璃杯,卻又不是玻璃杯!

讓我們把時間退回到1990年的10月份!

一、發現戰國水晶杯

1990年10月下旬,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工農磚瓦廠的一名工人正在取土燒磚,忽然鐵鍬一輕,地上出現一個直徑大約一米的大洞,半山鎮地下古墓眾多,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幾乎每年都有秦漢墓葬被發現,當地人們都習以為常了,所以取土的工人馬上就反應過來這是又發現古墓了!

工人立即停止作業,向磚瓦廠的領導匯報,領導得知後立即派人通知了當地的文物部門,文物部門反應迅速,立即派出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經過初步勘探,斷定這個突然出現的大洞屬於戰國晚期,而且這個大洞必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這個大洞的周圍,必然有一個規模不小的戰國墓葬!

為此工作人員圍繞洞口進行了大範圍發掘,果不其然,他們在距離洞口不遠的地方發現一座戰國大墓!

大墓已現,接下來就是保護性發掘了,就在工作人員挖到距離地面一米深的時候,泥土中的某物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刺眼的光芒,工作人員放慢挖掘進度,小心翼翼的將周圍的泥土清空,不一會,一個「玻璃杯」出現了!

在看到「玻璃杯」的一剎那,工作人員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座戰國大墓已經被盜墓者「光臨」過了,這個「玻璃杯」就是他們遺留下的,可轉念一想,哪個盜墓者會在盜墓時還帶一個玻璃杯呢?為了保險起見,工作人員還是將「玻璃杯」小心的收起來,然後送到北京檢測。

接下來的發掘很是順利,工作人員最終發掘出一個長15米,寬5.4米的大墓,並將其命名為「石塘戰國一號墓」,隨之出土的還有51件陪葬物!值得一提的是,工作人員並未發現墓葬被盜的任何跡象,這讓他們對那個送去北京檢驗的「玻璃杯」充滿了好奇之心!

不久,北京傳來消息,工作人員發現的那件器皿並非「玻璃杯」,而是一個戰國水晶杯!

在一座兩千多年的戰國大墓中竟然驚現一個「玻璃杯」,這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了,令人難以接受,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個「玻璃杯」屬於盜墓者,然而檢測的結果令人大跌眼鏡,這個酷似玻璃杯的器皿竟然真的是一件戰國文物,只是它的質地並非玻璃,而是水晶!

二、那麼這個戰國水晶杯有何珍奇之處呢?

以現代工業技術來說,製造一個玻璃杯再簡單不過,但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能生產這樣一個杯子,著實了不得,因此這個戰國水晶杯的珍奇之處就在於它的原材料以及高超的製作工藝!

這個戰國水晶杯是用一整塊水晶打磨而成的,如此巨大的水晶是中國早期水晶器皿中個頭最大的,工匠們在處理這塊水晶時,用了弧面打磨工藝和拋光技術,從理論上來說,戰國時期的玉器加工技術已經達到鼎盛階段,有能力處理這樣一塊水晶。

但是外壁拋光容易,內部很難觸及,古人究竟是如何在手伸不到杯內的情況下,將水晶杯的內壁和底部打磨得如此光潔平整的?這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只能說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古人的技藝也自有獨到之處,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的!

總而言之,無論從原料還是工藝水平來說,這個水晶杯都代表了戰國時期最先進的生產水平,專家推測如此珍貴之物應該不是日常使用的,很有可能是用於某種隆重的儀式!

除去水晶杯的材料與製造工藝,還有一件事更令我們為之震驚,那就是古人關於「玻璃杯」的「審美」竟然與現代人一般無二,否則也不會用水晶造出與現代玻璃杯極其相似的器皿!

從現代工藝的角度來說,將玻璃杯造成上寬下窄的形狀,可以降低製作難度,並達到美觀實用的效果,難道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古人就有如此超前的思想了?如果果真如此,那我們以前實在是太過低估古人的智慧了!

總而言之,這個戰國水晶杯無論從原材料、製造工藝還是造型來說,都有獨到之處,都有很多謎題尚未解開,稱得上是一件珍品,因此杭州博物館將其作為「鎮館之寶」也在情理之中!不僅如此,據《人民日報》報導,在2002年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將戰國水晶杯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小結:

古人將水晶杯造成與現代玻璃杯極其相似的形狀,似乎是一種偶然,但是又像一種必然,從降低製作難度以及達到美觀、實用的效果來說,將器皿造成上寬下窄的形狀,無疑是再合適不過了。

古代的生產技術雖然遠遠落後於現代,但古人的智慧未必就低於現代人,別的不說,最起碼不藉助機器,現代的工匠很難在手無法伸入杯內的情況下,將玻璃杯的內壁和底部打磨得像戰國水晶杯那樣光潔平整!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一座戰國大墓竟然有形似現代玻璃杯的水晶杯,這背後所反應出來的「真相」令人難以置信,難道歷史真是一個輪迴?

參考資料:《人民日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杭州挖出戰國時期水晶杯?專家:非盜墓者遺留,5000年前就有水晶
    如果問古代出土了哪些顏值逆天的文物?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它,杭州出土的戰國時代水晶杯,被眾多網友戲稱是「現代同款玻璃杯」。水晶杯,現藏於杭州博物館,是首批禁止出(國)境的64件文物之一。高15.4cm、口徑7.8cm、底徑5.4cm1990年10月下旬,在杭州半山鎮石塘村一個不起眼的磚瓦廠,一名磚廠工人鐵鍬一揮,刨出了一件2000多年前的戰國古墓。考古工作者很快便趕到了現場,隨即展開搶救性考古發掘。
  • 鎮館之寶︱從戰國穿越而來的水晶杯 它的故事仍未講完
    第一期,    讓我們走進老杭州城最繁華的地方,去看一看那個陳列於吳山腳下杭州博物館內的戰國水晶杯。 它是迄今為止我國出土的早期水晶製品中最大的一件,是國寶級文物,也是2002年,國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64件(組)珍貴文物中的一件。它於1990年在杭州半山鎮石橋村出土,至今仍留下多個未解之謎,被網友戲稱是「逆天」的文物。
  • 剛出土時差點被扔掉!這件2500多年前的國寶為何像現代水杯?
    而其中有件國寶的畫風明顯不一樣,它的造型,在如今任何一家超市都能看到,和現代水杯幾乎一模一樣,這就是戰國水晶杯。1990年的10月中旬,來自浙江杭州半山鎮石塘村的工人們,在磚瓦廠熱火朝天的掘土燒磚,這次例行挖土變得有些不同尋常,他們明顯感覺腳下的土質鬆軟,果然沒挖幾下就有人打了個趔趄,地面上塌出一個不足一米的洞口。
  • 男子用200隻羊換一件水晶杯,妻子差點和他離婚,專家:你賺大了
    其中有一期鑑寶節目來了一位內蒙古的男子,這位男子帶來的寶物是一件透亮透亮的水晶杯,看到這水晶杯大家有沒有想起戰國時期曾出土過一件戰國水晶杯,說起時間久遠,但是造型和現代的杯子沒有兩樣。所以誰也沒想到有這麼先進的水晶杯。
  • 唐墓出土「外星人頭骨」,修復後震撼世界,專家:哪來的高科技?
    1990年,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出土了一隻戰國時期的水晶杯,這隻水晶杯無論是外形還是顏色都令人嘖嘖稱奇,這隻杯子放在博物館中時,常常會令人疑心是不是放錯了東西。因為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隻水晶杯都與現在常見的玻璃杯極其類似。網友一度質疑關於這個水晶杯的消息是否為博人眼球的假新聞,但事實上不是。
  • 外星人遺留?現代人穿越?出土文物唐代水晶長杯,差點誤作塑料盤
    也就是說,它既不是塑料,也不是盤,而是水晶杯。從測量結果看,該水晶杯為長橢圓口,高約3cm,口徑長約10cm,寬約6cm,杯壁為八個曲面,極薄,只有1mm,跟頭髮絲差不多,下面帶圈型底足。這隻水晶八曲長杯,是出土唐代文物中唯一的一個,堪稱孤品,足見價值重大。八曲長杯這種造型,發源於西亞(今伊朗一代),通過古代絲綢之路,東西方商貿、文化交流,逐漸傳入我國,到唐代為之一盛,大量佔據唐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上層的達官權貴,很流行該八曲器型。而金、玉、水晶,則是等級身份的象徵。
  • 唐墓出土「外星人頭骨」,修復後驚豔眾人,學者:哪來的穿越物?
    1990年,在浙江杭州出土了一隻「玻璃杯」,讓專家非常驚訝,甚至懷疑是否有人故意拿一隻玻璃杯放入其中。因為這隻玻璃杯的做工工藝和現在玻璃杯太像了,一段時間內人們都認為這是假文物。
  • 中國考古史兩大珍貴水杯:一件水晶杯,一件馬克杯,做工都很講究
    中國考古史兩大珍貴水杯:一件水晶杯,一件馬克杯,做工都很講究文/魏雨繆中國自上古開始了智慧的歷史,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的智慧,文化都得到了深深地積澱。而且,在這幾千年的歷史上,我們的這片土地下面埋藏了太多的帝王將相,還有和他們一起的諸多的寶物。
  • 2000年前戰國古墓出土多件神秘怪獸金飾,學者至今眾說紛紜
    墓葬也是其中之一,這一地區歷史上不斷有匈奴墓葬被發現,比如1972年一放羊娃就曾在阿魯柴登無意中發現了2000多年前的戰國古墓。考古隊在對這些墓葬進行考古時,從出土的隨葬品裡發現一個共同的現象,在同一時期的墓葬裡,出現了眾多怪獸形象的裝飾器物。
  • 杭州發現春秋時期古窯址 出土印紋硬陶壇和大量原始瓷片
    杭州發現的春秋時期古窯址12月16日,記者從浙江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在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進化鎮裘家塢村發現一處春秋時期古窯址,內有印紋硬陶壇和大量原始瓷片出土。據了解,該古窯址對研究蕭山地區商周時期窯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進化鎮是春秋戰國時期印紋硬陶和原始瓷的重要產地,目前有茅灣裡窯址、紗帽山窯遺址、安山窯址等20餘處窯址。該窯址的發現,進一步豐富了該地區的窯址資料。據初步勘查,該古窯址是一處春秋時期印紋硬陶和原始瓷合燒的窯址。窯址長約5米,文化堆積層厚約40至50釐米,出土有印紋硬陶片、原始瓷片及紅燒土。
  • 為什麼說越王劍是我國青銅短兵器中罕見的珍品?
    (二)越王劍表面經過硫化處理了嗎研究者對此劍做過一次質子X螢光非真空分析,發現劍的表面黑色花紋處含有0.5%的硫量,劍格表面含有0.9%~5.9%的硫含量。因此,有人認為越王劍千年不鏽的原因,是因為劍身經過硫化處理。但有些研究者給出否定答案。
  • 三門峽的青銅鵝首壺,真的是一隻2000多年前就飛到這裡的天鵝嗎?
    有專家稱,鵝首壺的發現證實了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天鵝就曾頻繁光顧三門峽。那麼,真的如專家所說一樣嗎?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為您詳解。「像天鵝、鴨、大雁這類飛鳥造型的青銅器在秦漢時期還是較為普遍。」馬俊才告訴記者,但從造型上還是比較好分辨,「雖然這類雁形目動物的頭部都很相似,但從脖子的造型上就很容易區分了,天鵝的脖子那肯定是這一類裡面最長的,這一點也能反映在青銅器上。」
  • 唐墓出土特殊「玻璃杯」,曾被認為是仿製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1990年浙江杭州出土的一件「玻璃杯」令專家們大吃一驚,甚至懷疑是有人故意把玻璃杯放進去的。由於這個玻璃杯的製作工藝跟現在的它很相似,而且它曾經被認為是一件仿製品。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專家們才發現,這其實就是一個戰國時的水晶杯,由一整塊水晶泥打磨而成。由於熟練的技術和優良的材料,它看起來就像現在的杯子。現在已經成為國家一級文物,禁止到國外展出。而且除了水晶杯,我們國家還出土了很多「奇怪」的文物,比如在唐朝公主墓裡,竟然出土了一個「異形」頭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